Thursday, May 31, 2012

杨小凯: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

最近笔者在自己的经济学专业中涉及到风头正健的西方政治经济学(不是中国或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及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一些与政治经济改革有关的研究,希望与读者分享。

笔者细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与温格斯特一篇在经济史杂志上发表的精采文章。此文从产权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英国十 七世纪光荣革命前后的政治制度变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此文指出光荣革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虚君宪政,议会民主制度使政府对公平的政治游戏规则和法律制 度的承诺成为可信,这种可信承诺对今后世界的变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一,这种对宪政秩序承诺的可信性使得政府不再利用其对政治的垄断来垄断经济和不惜损 害社会利益来追求执政者的利益。在没有民主宪政的制衡机制时,执政者为社会服务 和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都是不可信的。他们会为了一党之私利,损害社会利益。这种国家机会主义(State opportunism)行为 主要有如下几类严重恶果。第一,政府会借口特权垄断经济利益,窒息民间企业家的创业行为,扭曲价格。中国历史上学者称之为官营工商业与民争利造成的恶果。 中国历史上也有学者看出这种政府从商有更严重的恶果,那就是海耶克所说的,制定游戏规则和参予游戏的政府角色的混淆。政府的功能本来是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及担当执行游戏规则的裁判。如果裁判也可以参加游戏,游戏哪还有公平、公正可言?中国史家历来鼓吹政府应该是清水衙门,不能从事工商业,这应该是与海耶克 的主张一致。

其次,如果政府的权力没有可信的制衡,政府会追求一党之私利而损害社会利益,造成苛捐杂税,贪污和其它寻租行为。这种国家机会 主义的间接后果比直接后果更为严重,因为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使社会大众不再相信公认的游戏规则,因而所有人的行为都变成非常机会主义,只要对己有利,可以 不顾社会的道德准则(moral code),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偷抢横行,机会主义和寻租行为盛行的社会。

这里有两点值得澄清。第一是法治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第二是是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少中国人批评传统社会太重传统道德,而不重法治。但以我们在西方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读到的法律教科书,我们可以体会到道德准则是英美普通法的 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比法律更原始更根本。在西方社会,各种不成文的道德准则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也更受人重视。很多从大陆去香港的新移民的行为特点足以说明 此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他们在香港时行为非常有礼貌,不乱扔纸屑,但一旦过了罗湖关到了大陆,就像是另一个人,言行变得非常粗鲁无礼。这中间的差别不 一定是法律的原因,而是每个人对不同社会群体对自己的道德期望有不同期望而造成。而这种对社会认可的行为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为的影响。如果政府言而 无信(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不可信(公然违宪判王丹、魏京生的刑),甚至在宪法 中公然鼓吹追求一党之私(四个坚持),则整个社会的行为会非常机会主义,社会认可的道德准则也会非常低下。这时纵有漂亮的法律条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可言。

下面我们再考虑国家机会主义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经济学中近年对此问题有不少有趣的研究。其中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各类寻租行为造成的内生交易费 用(包括资产特异性和议价过程造成的钓鱼行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欺骗行为等等),这类研究有时会得出一些民主和市场失败的结论。例如当一个划船比赛的团队 中,各人划船努力的测度和节奏的协调费用很高时,用市场来协调划船可能比不上一个人下命令协调划船,下命令有可能犯错,划船节奏可能太快或太慢,但用市场 价格来协调可能根本得不到节奏而使各人努力互相抵销。又例如两类生产活动,一类活动的投入产出容易测度,另一类却不易测度,则按市场原则论功行赏就会鼓励 人们只生产前类东西而不生产后类东西,这时企业内的计时工资(不完全论功行赏)反而优于计件工资。对这种观点的批评以张五常,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他们 认为,划船的例子并不能说明命令经济优于自由价格制度,而只是说明与劳力市场有关的企业制度在一定条件下会比产品市场更有效。

另一个例子是各种活动的效果都不易测度时,强调论功行赏可能会使人们在寻租上投入太多精力,在评级升级上浪费很多精力,这时,反而日本式的按年 资升级能减少寻租费用。这种看法被有些经济学家论证 ,民主制度会使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制度化,因而反不如东亚的一些非民主制度对经济发展更有利,不少公司里因为很多活动的绩效不易测度,所以老板认为按绩效 升级评等反而会刺激寻租行为,所以乾脆千方百计封锁信息,使雇员互相不知道各人的工资,而老板按他对综合效果主观判断来定工资。最近有不少这类经济模型 证明 过多的信息分享是有损效率的,而有效率的市场会使人们不去追求他们不应知道的信息。对这种观点的批评指出,民主制度虽可能使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制度化,但 它也会鼓励私人企业家活动,这些活动却会限制寻租行为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

这类对内生交易费用的研究并不能用来给我们前文中关于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另一类承诺对策模型 (以马士金,钱颖一等人为代表),却支持我们前文的观点。这类模型强调,内生交易费用的主要来源是承诺不可信问题。特别是钱颖一和温格斯特最近一系列文章 用承诺对策的概念论证国家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不可信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按照他们的看法,中国的财政联邦主义(分税制)是使各个地 方政府在互相激烈竞争时使他们追求地方公众利益的承诺可信,这种可信承诺其实是中国改革的动力。按他们的逻辑,当然民主宪政是使中央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和 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成为可信的条件。

政府对宪政秩序承诺目前还只有在民主宪政制度下才可信。没有权力制衡,自由公平选举和政党自由,一个执政党保证在公平政治竞争下输了认输,怎么 可能令人相信?如果政府对公众负责,不在损害公众利益时追求一己之私的承诺不可信,则会有如下恶果。首先,社会道德准则会江河日下,国家机会主义会为全社 会所有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树立一个榜样,一个偷抢横行,不尊重私人财产,为人不厚道的社会就会出现。当大多数停在家里的自行车至少被偷过一次时,这个社会还 有何道德准则可言。当执政党公开宣称其最终目标是一党之私(四个坚持)时,社会怎么可能太平?更可怕的是,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不可信,会使所有政治人物 的行为非常机会主义,因此执政党不可能为社会提供长期的稳定秩序(安定团结 )。中国一九四九年后每次社会动乱都是上层内斗造成的。高棉的动乱又一次说明,如果军队国家化,民主选举决定权力分配这些游戏规则没有稳定下来,则社会不 可能安定,经济不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一时上去了,也会掉下来。这当然不能只怪这些政治野心家 ,主要问题在于分配权力的游戏规则不公平时,政治人物争夺权力造成社会动乱就不可避免。政治人物会为了权力不惜将社会拖入动乱。为社会提供长期稳定的秩序 是政府的首要功能,但至今为止,能提供长期稳定秩序的政治制度只有民主宪政制度和君主世袭制度。君主世袭制度曾有提供三百年稳定秩序的纪录,但大多数君主 世袭制都没达到这个纪录。民主宪政制度打破了这个纪录,但很多国家在立宪过程中陷入动乱(俄国一九一零年代的立宪和中国上世纪末的立宪)。但是可以肯定的 是列宁式的非世袭非民主政治制度无法达到君主世袭制和民主制的纪录。

君主世袭制为什么能提供长期稳定秩序?因为世袭制是种部份满足布坎南模糊面纱 的游戏规则,皇帝的位子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别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有了王位继承法,王位的得失变得完全无法由个人努力争得。所以人们也死了争王位的心。用经 济学家的话而言,就是减少了寻租的投入,因而使内生交易费用大降。这有点像用年资制限制寻租行为的功效。民主宪政在高层次上有同样功效。竞选中的激烈政党 竞争使得输赢不可能由个人努力来控制,很多敌对的个人努力互相抵销,使选举的胜负变得象随机事件。这不但容易形成各方对游戏规则的承诺可信的局面(因为游 戏参加人不确定将来他会在朝或在野),而且这游戏规则比君权世袭要公平得多,即完全满足模糊的面纱原则。这原则声称,当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社会地位不确定 时(可能是当权者,可能是在野,可能是被告,可能是原告,可能是警察,可能是囚犯),他认为在任何位置,游戏规则都是公正时,此规则才是真正公正的。按布 坎南的宪政经济学,满足这种原则的社会秩序有可能长期稳定,超过君权世袭提供长期稳定社会秩序的纪录。

一个国家是否能走上这样一个宪政秩序的轨道是每个真正政治家首先要关心的问题。这个宪政秩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像高速公路网与汽车的关系,没有高速公路网,汽车越多反而可能越没有效率。

但是立宪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新游戏规则没有信心,会出现输了不认输,因而动乱发生的局面。这种局面在俄国最近的立宪过程中没有出现,但却可能在中 国即将发生的立宪过程中出现。其原因是中国人比俄国人个人主义色彩更重(此处并无褒贬含意)。因此,我们有必要记取过往的激进变革的种种教训。

对激进变革的批评是经济学中奥地利学派(以海耶克为代表)的传统。此传统就笔者的知识至少可追嗍到伯克(Edward Burke)。他在一七 九零年有名的法国大革命反省 一文中就提出了自发秩序的观点。他认为激进变革的鼓吹者自以为他们了解现有制度的运作和缺失,以为用激烈的社会变革可以改进人们的福利。但是一种能运作的 制度往往不是少数人能设计的,而是千万人交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它包含了千万人的个别信息,而这个别信息只有当事人了解,因此,没有任何个人可能完全了解 所有这些信息。如果任何个人妄称他了解整个制度的运作及其缺失,而想用激烈的社会运动来改造制度,则他一定会把那些他不了解的奇妙机制破坏掉。他强调社会 制度的功能是任何单个人(即使是天才)不可能完全了解的,就像蚂蚁不可能完全了解它们的蚁窝是按什么力学原理设计的一样。有人据此把这类思想称为人不能了 解的宗教迷信。但是我却相信这类思想很有道理,因为它说明群体中个体的交互作用自发产生的东西,可以用一种群体智慧(看不见的手)达到个体智慧不可能理解 的奇境。用这种看法来观察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化,我们会更慎重对待一些中国发生的事,不轻易对制度的演变下结论,对自己个人的无知保持一种警觉。

为什么第一个民主宪政制度产生于英国?我认为英国人由伯克代表的思想传统是一个重要因素。政治领导人物对群体智慧的尊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看彭定康领导的香港的政制改革,我们对中英领导人的素质差别略有了一点了解。从最近的末代港督 电视片中,我们了解到彭定康在决定是否政改的立法会前夕,对胜负还没有把握,但他不是让制度由个人胜负的利益来决定,而是在给定游戏规则下,尽最大努力与 中方和其它各方玩一场公平的游戏。而中方却相反,一切制度安排完全以中方的胜负利益为准则,为了赢,避免输,可以把一个公平游戏规则下(中方和其它各方都 积极参予了)产生的立法局废掉。

这种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后患无穷,因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公平游戏规则的信心。这种信心是极难建立的。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渐进的过程。不要以为英国 人几年建立这套制度很容易,没有香港政府一百多年来在香港的令人尊敬(decent)行为,谁会相信香港政府对公平选举规则的承诺。中国政府的类似承诺从 来就不可信,它在香港的不道德和自私行为再次证明它的承诺不可信。而中国近百年来的动乱都是因为政府对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不可信引起的。辛亥革命是因为维 新党对皇室承诺立宪的不信任引起,二次革命是国民党对袁世凯对宪政的承诺不信任引起的。政府对宪政秩序的承诺不可信,其实是现代中国政治动乱迭起的根源, 它造成的内生交易费用使中国失去了步明治维新后尘的机会,而人民对这种承诺的不信任当然是当政者不道德和自私行为日积月累造成的。中国政府在香港的行为再 次将这种动乱病毒 带到了香港,使香港人民对政府对宪政秩序和公平游戏规则的承诺不信任。中国人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解散香港立法局看似事小,实则是伤了香港法治社会这棵 大树的根,创立了一个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先例。如果香港政府在明年选举时,又以中方赢为标准来设计选举制度,那香港就完全倒退到中国式的反宪政制度去了。

而经济发展像宪政秩序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它再茂盛也不能与树根相比。西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宪政在先,经济大发展在后。英国光荣革命前,政府的贪污 和人民的寻租行为(走后门)与中国目前一样。正是光荣革命创立的虚君宪政代议民主,提供了一种机制,使政府对宪政秩序的承诺变得可信。因而政府对财产的尊 重和保护成为可信承诺,寻租行为受到限制,有了这些宪政环境,才会有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经济大发展。

同样道理,美国的民主宪政秩序也先于经济大发展,它也是美国两百多年来强盛的条件,而不是反过来。但是人们常用东亚一些国家不民主也能发展经济 的例子来反驳以上看法。这种反驳看似有理,但却经不起推敲。东亚经济发展是在西方民主国家竞争压力下产生的一种不得不模仿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模仿经济制度 可以在政治民主和宪政架框构不成熟的情况下成功(但不成功的例子多的是),但成功的原动力是西方靠宪政秩序取得经济实力造成对其它国家的压力。没有英国的 宪政秩序,哪有香港的经济繁荣。香港五十年代初贪污的情况与今天大陆差不多,但有宗主国的宪政架构,才会有可信的肃贪承诺,才会有香港的经济成就。

前文中提到的一些内生交易费用模型,论证企业内的独裁和计划经济可能减少内生交易费用。这也可能是种片面的观点。因为自由市场中的企业都要面临 劳力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麦当劳的内部实行指令性计划,但人们却有买或不买这计划的自由,计划不赚钱,则分店老板(Franchisee)就不会有人愿 意当,也就是无人买这指令计划。正如海耶克所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差别,不是计划与无计划的差别,也不是效率的差别,而是制度形成机制的差别。资 本主义制度不是由政府或哪个人设计的,而是千万人在自由选择合约和制度的条件下,无意而自发形成的。美国宪法就不是由哪个人设计的,而是由很多州的代表吵 架吵出来的。所有人都不满意那个宪法,又不得不接受这种折衷。宪法并没有政党政治这一类设计,但在根本权利问题上大家达到了折衷,政党政治就自发地从宪政 秩序无意地产生了。

有些后进国家即使有人为设计的政治制度能生存的情况,但在更高的层次,这些制度必须在国际竞争中经受适者生存的考验,因此最终也不能由个别人设 计。由此来看中国最近的私有化改革,政府如果又用政治力量,人为设计私有化改革运动,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中国已有了公司法,在公司法秩序下,案例的积累, 自然就会形成新的秩序,并不需要私有化运动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经济制度之所以能运行,一定有一些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的道理。例如国有企业不但有无效 的一面,也有保险合约使人们专业化没有很多风险的一面。突然搞私有化运动,又不提供自由创业,资本市场自由化和保险业市场自由化等条件,就意味着违反当初 的保险合约,这其实可能是种不公平的反市场行为。威尔士王子与王妃离婚还要给她大批补偿费,中国政府怎可突然违反当初的各种保险合约而大肆无偿裁人呢?这 种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行为,不但是种不道德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因为不了解保险促进贸易和分工的功能而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最近笔者与程文利和刘孟 奇博士发展了两个数学模型。其中一个证明收入分配不公时,从分工没得利的一方会拒绝参加分工,因此使市场缩小,形成南美洲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从 这点而言,美国六十年代的伟大社会 福利计划可能有其经济效率方面的正面意义。当然这如果做过了头也有福利上的损失。另一篇文章说明完全保险制度(铁饭碗)一方面造成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及相关内生交易费用,但也有为一个复杂的分工网络保险增加分工协作可靠性的功能。竞争的保险市场能有效折衷这种两难的冲突达到均衡。但在保 险市场不发达时突然废除完全保险,会使很多部门串联在一起的分工网络可靠性直线下降,一个专业部门失灵使得整个经济瘫痪,出现负增长。这就是东欧俄国的教 训。 
所以完全保险(铁饭碗)和完全无保险都是无效率的两个极端。竞争性市场上自发出现的不完全保险比这两个极端都更有效。最近出版的有关交易费用的 好书,英文的首推Milgrom和Roberts的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1992)。此书的特 点是既涵盖大多数交易费用的正式模型,又深入浅出,非常切合实际。比如上文提及的寻租问题,此书用多个模型说明,寻租的交易费用有两种,一种是寻租的投 入,另一种是测度投入和产出不精确时产生的信息歪曲。这二者之间的最优折中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若测度投入和产出的效率高时,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好,若测度 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很低时,绩效工资反而会使大量资源浪费在评级升级上。因此年资工资反而更有效。中文的有关交易费用的好书,首推张维迎的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1996)。此书既涵盖大多数对策论中的交易费用的正式模型,又涵盖了大多数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adverse selection)模型。例如书中 的鞭打快牛模型就非常切合中国实际。笔者和黄有的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1993)也用很多模型研究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对分工和市场网络的影响。

Tuesday, May 29, 2012

【译言协作】塔吉特读心术——用户数据分析的魔力

http://select.yeeyan.org/view/147927/267161
美国的零售业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判断并预测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本文以大型连锁超市Target为例,详述该企业如何获知女性消费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推销。当我们发现自己被别人了解的是如此之多的时候,这种现象的意义也就超过了商业本身。
译者+审校:jiangyh水犹寒猪的米ZUO墨澜Henrish周玚_611ljs0311fking86沈逸尘



视频:人生冷暖零售商先知 (译制工房 Isabella /译)
2002年,安德鲁·波尔(Andrew Pole)刚刚进入塔吉特百货公司担任统计师一职,两名市场部的同事来到他的办公桌旁,问了他一个奇怪的问题:“假如我们想弄清某位客户是不是怀孕了,就算她本人不愿意我们知道,你搞得定吗?”

波尔拥有统计学和经济学双硕士学位,大部分时间都痴迷于探讨数据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波尔的父母在北达科他州任教,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4-H课程” (美国青少年素质教育课,4个H分别指head, heart, hands, and health,即智、德、劳、体——译注),波尔却在解代数题和编计算机程序。我们去年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人们所说的‘数学呆子’形象没错,我就 蛮喜欢出去到处跟人聊分析学的话题。”

初为父母者是零售商的“金库”,市场部的人这样跟波尔解释,波尔也正是这么跟我说的,当时我们还没有绝交,塔吉特也还没有叫他停下他的工作。很少有购物者 总在同一家商店里购买他们所需的全部物品。相反,他们在杂货店买杂货,在玩具店买玩具,而他们到塔吉特去只是想买他们觉得跟塔吉特相关的商品,比如说清洁 用品、新袜子或者是够用六个月的卫生纸。不过,塔吉特无所不卖,从牛奶和毛绒玩具到草地休闲家俱乃至电器设备,因此,公司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让消费者相 信,塔吉特是他们购物的不二选择。但是,传达这样的讯息太棘手了,即使最精妙的广告宣传也难以做到,因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根深蒂固,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

然而,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短暂的时期,日常秩序四分五裂,购物习惯突然瓦解。其中一刻——真的就是那么一刻——就在孩子出生前后,父母筋疲力尽、不知所 措,此时培养他们的购物模式和品牌忠诚度简直易如反掌。但也正如塔吉特市场部人员告诉波尔的那样,时机决定一切。由于出生记录一般是公开信息,因此夫妻俩 一抱上新生儿,各公司的折扣信息、优惠措施和广告宣传立刻铺天盖地而来。这就是说关键在于提前知会他们,抢在其他零售商知道孩子快出生之前。市场部的人 说,具体来说就是希望给那些处于妊娠中期的孕妇投放专门制作的广告,大多数妊娠中期的准妈妈此时都会开始购买各种新商品,比如产前维生素和孕妇装。“你能 给我们一份名单吗?”市场部的人问道。

“我们知道,要是我们能在准妈妈还处于妊娠中期的时候就盯住她们,那就很可能把她们培养成长年客户,” 波尔对我说。“一旦我们把她们吸引过来买尿布,她们就会开始买所有别的东西。假如你匆匆忙忙进商店去买瓶子,经过橙汁的时候你会顺手拿一盒。噢,我正想要 这盘新DVD。不久,你就会从我们这儿买麦片、买纸巾,成为常客。”

当然,对于塔吉特这样的大型零售商来说,它们早就在收集客户信息了。几十年来,塔吉特收集了海量的数据,记录了每一位经常光顾其各分店的顾客数据。只要有 可能,塔吉特就给一名顾客分配一个特定代码——公司内部称之为顾客号——利用它密切关注顾客所购物品。“你要是用了信用卡或优惠券、填了信息反馈表、邮寄 了退款单,或者打过客户帮助热线,或者查看了我们发给你的电子邮件,或者登录了我们的网站,我们都会记录下来,并且跟你的顾客号绑定在一起,”波尔说。 “我们想尽我们所能了解一切信息。”

此外,你的会员卡也记录着你的个人信息,如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小孩、家庭住址、去商店购物的车程、大概薪资,最近是否搬家,钱包里装有什么卡以及浏览 的网页。塔吉特还会购买一些个人信息,如你的种族、工作经历、阅读的杂志、是否破过产或离过婚、买房或卖房的年份、读过的大学、网聊的话题、是否有偏爱的 咖啡、纸巾、谷类食品及苹果酱、你的政治立场、阅读习惯、参与过的慈善活动和拥有的私车数量。(在一份声明中,塔吉特拒绝透露他们收集或购买了哪些个人信 息。)然而,倘若无人去分析或弄懂这些信息,那么它们将毫无意义。而使这些个人信息变得富有价值,是安德鲁·波尔和塔吉特顾客市场分析部其他成员正在做的 事情。

几乎每个主要零售商,从连锁店到投资银行再到美国的邮政业,都设有“预测分析”部门,它们不但分析顾客的购物习惯,还研究顾客的个人习性,以便更有效地进 行促销活动。预测分析世界大会(Predictive Analytics World)的主席兼顾问埃里克·西格尔(Eric Siegel)说:“在这方面,塔吉特总是最睿智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是行为研究的黄金时段,我们竟然能对他人的想法了如指掌,实在太神奇了!”

塔吉特能够窥探我们购物习惯的原因在于,过去二十年来,习惯形成科学已成为诸多医学中心和高等院校的神经学、心理学部门及资金雄厚的企业实验室进行研究的 主要课题。前任亚马逊科技总监安德雷斯·韦思岸(Andreas Weigend)表示,“如今招聘统计学家就像军备竞争一样。突然之间,数学家们变得很抢手。”随着数据分析能力日益精进,弄清日常习惯是如何影响我们做 出的决策,已成为临床研究方面最振奋人心的课题之一,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的存在。据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是习惯而非有意识的决策 促成了我们每天45%的选择,此外,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开始改变我们的一切,从我们对节食的看法到医生如何想出治疗焦虑、抑郁、沉溺等症状的方法。

这项研究还颠覆了我们对个人习惯在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起何作用的理解。足球教练托尼·邓基(Tony Dungy)曾带领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旗下最糟糕的球队之一闯进了超级碗大赛,在训练中,他很重视球员对场上信号的习惯性反应。保罗·奥尼尔(Paul O’Neill)在任职财政部部长之前,曾大幅整改了一家岌岌可危的大型企业——美国铝业公司,并使它成为道琼斯指数中的绩优股。当时,他着力寻求确保员 工安全的具体措施, 这一坚持不懈的努力触发了整个公司的巨变。奥巴马也聘请了一位习惯研究专家作为总统竞选的“首席科学家”,以制定出适用于不同选区的投票方式。

研究人员已经想出了制止人们习惯性暴饮暴食和咬指甲的行为的方法。他们找到了为什么有些人能每天自觉晨跑,且工作效率高,而有些人总是睡过头且做事拖拉的 原因。研究发现,通过某种算法可以了解我们潜意识里的诉求。塔吉特等公司通过深入解读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法,整理出数据集和相关的运算法则,从而彻底 改变了他们对我们的了解,以及营销的精准程度。

走进麻省理工学院(M.I.T.)大脑与认知学系,初看之下这里就像是一个幼儿版的外科手术教室。许多教室都配有小解剖刀、小钻头和小锯子,就连“手术 台”都是小个头的,像是为7岁的小外科医生准备的。在这些小型手术室内,神经专家给实验鼠注射了麻醉剂,然后对它们进行开颅手术,把小型感应器植入其脑 内,以记录它们的大脑活动,哪怕是最不易察觉的变化也不放过。

M.I.T.神经科学家安妮·葛雷碧(Ann Graybiel)告诉我,她和她的同事十多年前就开始探索习惯,她们将兴奋的小鼠放入T形迷宫,并在一端放上巧克力。这个迷宫经过特别设计,每只小鼠都 被放置在一道屏障后。在一声很响的“滴”声之后,这些屏障就会打开。当一只小鼠第一次被放入迷宫时,在屏障被移走后它通常会在迷宫的中央通道里缓慢地挪来 挪去,在角落里嗅一嗅,在墙上扒一扒。它似乎闻到了巧克力的味道,却不知道该怎么找到它。小鼠的行动轨迹并无固定模式,也没有证据表明它正很努力地想找到 巧克力。

然而小鼠头内的探测器却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当每只小鼠在迷宫中穿行时,它都在进行头脑风暴。每当它嗅一嗅空气或抓一抓墙时,它脑内的神经探测器都变得 极度活跃。随着科学家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实验,小鼠最终不再嗅墙角,也不再转错弯,而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穿过迷宫。此时它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 事情:随着每只小鼠学会如何更快地穿过迷宫,其大脑活动随之下降。由于走一条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小鼠开始越来越不用动脑子。

大脑将一连串行为转化为一种惯例的过程叫做“组块”。在日常生活中,不敢说有几百个,但我们至少依赖几十种组块。有些很简单,如刷牙前,你会先将牙膏涂在牙刷上。而有些则稍复杂些,如给孩子做午饭。还有些就更复杂了,当你注意到它们时会大吃一惊。

把车从车库开到车道。当你刚开始学车时,做这些动作需要集中注意力,理由也很充分:你需要注视后视镜和侧视镜确保没有障碍物,然后踩下刹车,方向盘打向相 反的方向,再松开刹车,估算下马路和车库的距离并保持轮子对齐,再掐算下车镜里看到的车辆与自己的实际距离,与此同时你还要控制踩油门或刹车的力道。

现在当你开车上路时,你不需要想太多就可以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你的大脑已经将大部分动作“储存”好了。大脑会试图将几乎每一个重复性动作变成一种习惯, 因为习惯可节省精力。但是节省精力也是十分微妙的,因为如果大脑在错误的时间放松了下来,我们有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个小孩正沿着人行道骑车 或者一辆超速行驶的车正沿着马路驶来。因而我们发明出一个“聪明的”系统,用来决定何时受习惯支配。每当一系列动作开始或结束时,这种情况就会出现——这 也是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我们多努力,都很难再发生改变的原因。

如果你想理解得更透彻些,那就重新想想那些寻找巧克力的小鼠吧。葛雷碧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当在迷宫中自如地穿梭变成一种习惯之后,小鼠们的大脑活动就会出 现两个动作电位——一次是在迷宫的起点处,当小鼠听到障碍物移除前的那一响滴声;另一次是在终点处,当小鼠找到巧克力的时候。这两个动作电位指示出小鼠的 大脑何时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而两次电位之间神经活动程度的下降显示出小鼠何时处于受习惯支配的状态。在障碍物后面时,小鼠并不太清楚在另一边有什么在等 着它,直到它听到响铃,它已将铃声和迷宫联系在了一起。一旦它听到铃声,它就知道该使用“迷宫习惯”,这时它的大脑活动减少。而当它到达迷宫终点,看到奖 品时,大脑又一次活跃起来,意识到这个习惯值得牢记,因为它会有巧克力吃,由此神经通路就被加深了。

人体大脑中习惯的形成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彼此循环。首先我们得到一个暗示,或一条刺激告诉你的大脑进入自动模式并切换至需要使用的习惯。然后是例行的反 应,可能是身体、精神或情绪上的。最后我们会得到一个回馈,它会帮助大脑分析是否这个循环值得记忆,以备将来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循环过程:暗示、 例行反应及回馈;暗示、例行反应及回馈会逐渐潜移默化。暗示和回馈会形成特定的神经活性模式,直至变成强烈的欲望。但是,暗示和回馈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们可 能会非常微妙,难以捉摸。葛雷碧的实验室所进行的神经学研究表明,一些暗示只能持续1毫秒。而回馈可能非常明显(比如每天早上吃甜甜圈时感受到的甜蜜感 觉),也可能极其微弱(就像成功开上马路后大脑感受到的释然,几乎察觉不出来,但可以检测出来)。实际上,大多数暗示和回馈发生如此迅速和微弱,我们根本 无法察觉其存在。但是我们的神经系统会注意到,并将这些暗示回馈建立成一套自动化的行为。

但习惯不像命运,它可能会被无视,被改变,或者被替换。可是上述循环一旦确立并形成一个习惯,你的大脑将完全不会参与决策和行动,这也是确凿无疑的。所以除非你故意去破坏一个习惯,或者除非你找到了新的暗示和回馈,否则旧习惯将自发进行。

“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训练小白鼠走迷宫,直至形成习惯,然后我们通过改变回馈物的布局来消除之前形成的习惯。”葛雷碧告诉我,“然而有一天,我们把之前的回馈物摆回原位,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白鼠的习惯立马就回来了。习惯真的永远不会消失。”

幸运的是,只要了解习惯的形成方式就可以更简单的控制它们。下面我们将以几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和阿尔伯特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为例来说明。研究员们想要 了解运动习惯是如何产生的。在其中一个项目中,某项医保计划的256名成员被特意请到课堂上灌输运动的重要性。一半的受试者另外上了关于习惯信息理论(习 惯循环的结构)的其他课程,并被要求分辨出可能会帮助他们养成运动习惯的暗示和回馈。

结果非常振奋人心。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那些特别留心分辨暗示和回馈的受试者运动的时间要比其他人多出一倍。其他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根据最近的另外 一份研究报告,如果你想要开始晨跑,那么你必须要选择一个简单的暗示(比如吃早饭之前穿好运动鞋或者把运动服放在床边)和一个清晰的回馈(比如中午来顿大 餐或者在记事本上记录你跑步的公里数以此获得成就感)。不久之后,你的大脑会开始期待那个回馈,比如会渴望大餐或者感受成就感,足够强烈的神经冲动会促使 你每天早上系上跑步鞋。

我们和电子邮件的关系也与之相似。当收到新消息的电脑提示音响起或智能手机震动不止时,大脑便开始期待点击并阅读电邮带来的精神“快感”(即使有时我们并 未意识到)。如果你明知有未读邮件却没有阅读,这种期待会让你抓狂——即使你清醒地知道这很可能是不重要的邮件。另一方面,如果你禁用了手机震动和电脑的 提示音,这种渴望就永远不会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能在不查看收件箱的情况下高效地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美国公司开展了许多极具野心的关于习惯的实验。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什么高管们着迷于这项科学,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宝洁公司,是如何通过洞悉习 惯来将一款失败的产品变成其最炙手可热的产品之一的。宝洁的产品线大而全,旗下拥有Downy牌织物柔软剂、Bounty牌纸巾、金霸王电池以及许多其他 日用品牌,堪称业界大鳄。在1990年代中期,宝洁公司的高管们开始一项研发全新除异味产品的秘密计划。宝洁公司花费了几百万美元开发了一种无色且成本低 廉的液体,这种液体能够喷涂在有油烟味的衬衣、发臭的沙发、陈旧的夹克以及污损的汽车内饰上来除去异味。为了推广这种叫做“纺必适”(Febreze)的 产品,公司组建了一支包括前华尔街数学家德雷克·史汀生(Drake Stimson)及其他习惯专家在内的团队,他们的工作旨在确定投放于菲尼克斯、盐湖城、博伊西以及爱达荷的测试电视广告起到了突出产品的“购买诱因”和 “使用回报”成正比的效果。

在第一则广告里,一位女士抱怨着餐馆里的吸烟区。她说每当在这里吃饭,夹克上都有烟味。一个朋友告诉她,如果使用纺必适就可以去掉这种气味。广告中的购买 诱因很明显:香烟的刺激气味,使用回报则是去除衣服上的气味;在第二则广告中,一位女士对她的小狗“索菲”很是苦恼,因为它总是坐在沙发上。“索菲还是索 菲的味道。”她说道,但有了纺必适,“我的家具不用担心还会沾上这种气味了。”这些广告在电视荧屏上轮番轰炸。市场营销员也乐得清闲,盘算着自己的奖金该 怎么花。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但产品销量仍处于低谷,并且在不断下降,纺必适成了一枚哑弹。

史汀生回忆道,市场调研团队慌忙开始征询顾客,并进行深入交谈以试图找出哪里出了问题。他们在拜访了菲尼克斯城外一位女士的家之后找到了一点端倪。这间房 子整洁而井井有条,女主人说她有一点洁癖。但当宝洁公司的科学家步入她的起居室时,却发现里面居然有九只猫常住于此,屋里的气味之大甚至使得一位科学家呕 吐。

据领导纺必适项目的史汀生说,研究员问这位女士:“您是怎么处理这些猫味的?”

该女士回答道:“这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那你现在还闻得到么?”

“没有啊,”她说,“压根就没什么气味,不是吗?”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许多其他有异味出现的家庭。市场调研员意识到纺必适不畅销的原因是人们无法觉察到生活中的异味。如果你和九只猫生活在一起,那么就会对这 种味道感到麻木。如果你吸烟,那么最终将闻不到烟味。最浓重的气味也会在持续的接触中消失。这就是纺必适失败的原因。人们对产品的购买诱因视而不见——每 天使用该产品以去除难闻的气味,至于购买回报,对于那些闻不到不愉悦气味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宝洁公司聘请了哈佛商学院的一名教授来分析纺必适的广告营销策略。他们录制了一批人们清洁自己房间的录影带,每盘录影带都是长达数小时的定格镜头,然后挨 个播放,以寻找纺必适有可能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线索。当发现看录像没有任何价值后,他们开始对顾客进行现场采访。他们在访问一名居住在斯科茨代尔市郊的女 士时找到了突破口。40岁的爱丽丝有四个孩子,她的房子虽然说不上一尘不染,但总体还算干净,也没有什么异味,家里没有宠物或吸烟者。然而让所有人感到意 外的是,她却非常喜欢使用纺必适。

“我每天都用它,”她说道。

“那么你想除掉什么气味呢?”研究人员问她。

“其实我并不是用它来除去某种特殊气味的,”爱丽丝回答,“在进行正常的清洁时我就会用到它,打扫完房间后喷上一些。”

在爱丽丝打扫房间的时候,研究人员一直跟着她。她在卧室里叠好床之后,拉紧床单的边角并在被子上喷了点纺必适。 接着是客厅,她首先用吸尘器打扫一遍,收拾好孩子们的鞋子然后把茶几清理干净,最后在刚刚打扫过的地毯上喷了一些纺必适。

“这感觉很不错,”爱丽丝说道,“喷纺必适的感觉就像是在完成清理任务之后进行庆功一样。”调查组按照她的使用速率估计平均每两周她就能用完一瓶纺必适。

调查组回到宝洁公司的总部后,研究人员再次对录像带进行了研究。如今他们已经知道要从中寻找什么,并在各种场景中寻找他们的错误。清洁是固有习惯的循环, 在一段录像中,一名妇女走进一个肮脏的房间时(这就是购买诱因),她开始清扫房间,捡起地上的玩具(所谓的使用程序),最后检查房间并在结束后露出了微笑 (使用回报)。而在另一个录像中,一名女子对着没有收拾的床皱起了眉头(这就是购买诱因),接着把毛毯和棉被整理了一下,不过当她抚摸着柔软整洁的新枕头 时长出了一口气(使用回报)。宝洁公司试图通过纺必适来创造一种全新的习惯,但实际只是需要在习惯循环适当的位置加上一环。市场营销部门需要把纺必适定位 成清洁工作的最后一环以作为使用回报,而不是去创造新的清洁习惯。

宝洁公司因此印刷了新的广告:敞开的窗户和一阵清新的微风。纺必适的配方中添加了更多的香料,从而使得纺必适不仅能够除去臭味,而且本身还具有独特的香 味。在新的电视广告中,女主人在完成了房间的日常打扫之后,在收拾好的床上和刚洗干净的衣服上喷了一些纺必适。每条广告都围绕循环习惯展开:当你打扫完房 间后,喷一些纺必适,然后沉浸在它的香味中,认为自己已经大功告成;当你收拾完床铺之后,喷一些纺必适,然后相当享受地吸上一口气。正如广告中所体现的那 样,使用纺必适并不仅仅是为了除去房间的臭味,更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纺必适——这款最初为了除去臭味的革命性产品转变成了一款用于已经清洁干净的东西上的空气清新剂。纺必适的蜕变发生在1998年夏天,其销量在两个月内实 现翻番。一年后,纺必适为宝洁公司带来了2.3亿美元的收入。此后,纺必适还催生了一系列的周边产品——空气清新剂、香薰烛和洗涤剂等等,这些产品如今销 售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随后宝洁公司还向顾客表示,虽然如今的纺必适气味非常香甜,但它仍然能够除去臭味。纺必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

塔吉特聘用安德鲁·波尔,让他采用相同的策略来增加塔吉特的销售量。波尔的工作是分析顾客“提示-常规-奖励”的循环现象,并帮公司想出利用这种现象的方 法。波尔所在部门的大部分工作都很简单:找出有小孩的顾客,并在圣诞节前给他们寄去与玩具有关的商品目录;找出通常会在四月购买泳装的顾客,然后在6月给 他们寄送防晒霜的优惠券,在12月寄送节食方面的书籍。但是波尔最重要的工作是确认顾客人生中的特殊时刻,因为这时他们的购物习惯会变得特别灵活,适时的 广告或优惠券将使他们开始全新的购物方式。

20世纪80年代,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艾伦·安德里亚森曾领队研究顾客所买的最普通的商品,如肥皂、牙膏、垃圾袋和厕纸。他们发现大部分购买者都 不曾留意自己是如何购买这些商品的。其实他们的购买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并未经过深思熟虑。这说明无论提供怎样的商品目录和优惠券,或进行怎样的产品促销活 动,商家都很难说服消费者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

但当一些顾客经历人生大事时,如大学毕业、找到新工作或搬到新城镇,他们的消费习惯会变得很灵活,这时顾客对商家来说是一座可预测且潜力无限的金矿。研究 发现,当一个人结婚时,他或她更有可能尝试购买另一种口味的咖啡;当一对夫妇搬新家时,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与之前不同的的谷类制品;而当他们离婚时,他们购 买其他牌子的啤酒的概率也更大。

在经历人生大事时,顾客往往没注意到或不关心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商家很警觉,也很在意。在这些特殊时刻,安德里亚森曾写道,顾客“很容易受商家的影响”。换句话说,把准确及时的广告寄给最近刚离婚或刚搬新家的顾客,就能改变其好几年的消费模式。

在所有人生大事中,生小孩是最重要的。因为顾客初为人父人母,所以这时他们的消费习惯最善变。因此如果商家能确认那些怀孕的顾客,那么他们能大赚特赚。





唯一的难题是要确认哪些顾客是孕妇,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塔吉特会登记宝宝派对的时间,波尔就从那入手,观察随着预产期一天天临近,孕妇的消费习惯是 如何发生变化的。通过一次次的测试和数据分析,不久波尔就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以润肤露为例,许多人都买润肤露,但波尔的一位同事发现,登记在册的孕妇 在怀孕头三个月过后会购买大量无味的润肤露。而另一位分析师则注意到,有时在头20周,孕妇会补充如钙、镁、锌等营养素。许多顾客都会购买肥皂和棉球,但 当有人除了购买洗手液和毛巾,还突然开始大量采购无味肥皂和特大包装的棉球时,说明她们的预产期要来了。

根据电脑上滚动的数据,波尔能够选出其中的25种商品。在对它们进行同步分析时,他可以判断出哪些消费者是孕妇。更重要的是,他能比较精确地估算她们的预产期。因此,塔吉特能够在很确切的时段给孕妇寄去符合时宜的优惠券。

一位塔吉特的雇员与我谈话时举了个假设的例子。比如某个塔吉特的顾客名叫珍妮·沃德,今年23岁,家住亚特兰大,在三月买了可可油润肤露,其所花的钱是一 个尿片包、一堆含有锌和镁的营养品及一条中蓝色地毯的两倍。由此可推测,她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可能性是孕妇,且其预产期在八月末。此外,因为这些数据都记录 在她的顾客账户上,所以塔吉特知道如何影响珍妮的消费习惯。他们知道如果她在周五通过邮件收到优惠券,那么她很可能会选择网购;如果她可以凭收据免费得到 一杯星巴克的咖啡,那么她下次购物时就会来兑换。

在过去,这些信息的利用价值有限。毕竟,珍妮只在塔吉特买些日常清洁用品,商家可以触动的顾客情感按钮少之又少。不过,既然她现在已经怀孕了,一切推销机会就只待争取。除了让珍妮继续购买更多的清洁用品,塔吉特也开始向其推荐大量怀孕期间可能用到的产品。

波尔把他的方案应用于塔吉特全国范围内数据库中记录的女性顾客身上,并且很快就得到了一张名单,上面记录了成千上万名最有可能怀孕的女性顾客。如果塔吉特 可以吸引这些女性或其丈夫来塔吉特购买婴儿用品,那么塔吉特“提示-常规-奖励”的演算法就能奏效了,它可以开始推动顾客购买杂货、浴衣、玩具和衣服。当 波尔和市场营销员分享了他的顾客名单后,波尔说他们都欣喜若狂。不久,波尔收到参与高级会议的邀请,最后,他的薪水等级也提升了。

这时有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疑问:当女性顾客发现塔吉特对她们了解甚多之后,将会作何反应?

“如果我们寄给顾客一份产品目录,并对她说‘恭祝您早生贵子!“但是人家从未告诉过我们她怀孕的事,这种做法会使一些人感到不适,”波尔告诉我说。“我们循规蹈矩,会遵守各种隐私法。但即便你是合法的,你做的某些行为还是会让人反感。”

大概在波尔推出怀孕预测模式后一年,一名男子径直走进了明尼阿波里斯市郊的一家塔吉特,并要求面见经理。据一位参与了这次会面的雇员说,该男子手里攥着一大把他女儿收到的优惠券,面露愠色。

“这些都是我女儿通过邮件收到的!”他怒声道。“她还是个高中生,你们就寄给她婴儿衣服和婴儿床的优惠券?你们是不是巴不得她赶紧怀孕啊?”

起初经理对此人所说之事摸不清头脑,他翻看了邮件。证据确凿,那封邮件的确发给了他的女儿,并且邮件中有许多推销婴儿服装、幼儿家居家具的广告和婴儿面带微笑的图片。经理向男人赔礼道歉,并在几天之后再次打电话致歉。

但是在电话中,这位父亲不知怎的,反而有些惭愧。“我和我女儿谈了谈,”他说。“结果是,我发现我对家里发生的一些事完全不知情。她的预产期在八月。我得向你们道歉。”

当我来到塔吉特,想讨论下波尔的工作时,塔吉特发言人却拒绝和我讨论此事。“我们的职责是通过出售优质商品,不断创新,提供令人满意的购物体验,让塔吉特 成为顾客购物的首选。”塔吉特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我们已经总结出一系列调研方法,以确保我们能够在众多不同消费群体中,对流行趋势和消费偏好保持良好的 洞察能力。”当我把一份完整的报道总结寄给塔吉特时,它更为简洁地回复道:“您的报道几乎都不属实,如果上报将误导公众。我们无意逐条说明。”公司拒绝指 出我报道中具体哪里存在错误。但他们的确补充声明塔吉特“严格遵守联邦及各州法律,包括涉及到健康信息保护的法律”。

当我提出飞往塔吉特总部探讨公众关注点时,一位塔吉特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我说,塔吉特拒绝我的拜访。而我启程后,我又得知我已被塔吉特列入黑名单。“公司指示我阻止您进入并请您离开,”一名好心的保安亚历克斯礼貌地对我说。

在波尔完善了他的预测模式之后,塔吉特发现,通过调查数据预测妇女怀孕的方案,是破坏公共关系的灾星。所以症结就成了:怎样在不让顾客发现公司在侦查他们 的前提下,把产品广告递送到准妈妈们的手中?怎样在不让对方发觉你在调查其生活的前提下,利用对方的生活习惯获取商业利益?

在与安德鲁·波尔会面甚至在我决定写关于习惯养成学这本书之前,我曾有另一个目标:我要减肥。

我一直有个坏习惯,即每天下午都要去趟咖啡馆,点上一份巧克力饼干。这让我又增重了几磅,更准确的说,八磅。我曾弄了张写着“不吃饼干”的便利贴,把它贴 在电脑上。可每天下午我都能成功地忽视掉那张纸条,闲晃到咖啡馆,点上一份饼干,边吃边和同事聊天。第二天,我又再次对自己发誓:必须不遗余力地抵制饼干 诱惑。
等到了第二天,我又吃了一份。

后来,每次我采访习惯养成学专家,临近尾声时总会向他们咨询我该怎么做。他们告诉我,第一步我应该弄清自己的习惯模式。这个模式很简单:每个下午,逛到咖啡馆,点份饼干,边吃边跟朋友聊天。

接下来就是一些不太明显、不易察觉的因素:何为诱因?饥饿?无聊?血糖低?有何目的?喜欢饼干的味道?从工作中得到暂时释放?还是借机与同事搞好关系?

回报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能满足人的欲望。然而对于引导习惯的心理渴求,开始时我们并不十分明了。所以,某天当我又想吃饼干时,我跑到户外散了会 儿步;第二天,我到咖啡馆去点了杯咖啡;第三天,我买了个苹果,边吃边和朋友聊天。你猜对了,我是在用不同方法试探着自己的心理渴求。是饥饿呢(苹果可以 驱散饥饿感)?想给身体补充能量(咖啡足以补充)?还是——没错,事实上确实是——因为在集中精力工作半天之后想搞搞社交,跟上办公室里各种八卦的更新速 度,而一起吃饼干正好又是个不错的借口呢?

接下来该找出致使习惯行为的诱因了。

可要解析它并非易事,我们生活中可以导致某一种行为的因素实在太多。比如你总在某个特定时段吃早餐,是因为饥饿?还是想看早间新闻?还是因为你的孩子在 吃,所以你也吃?有实验表明,这些因素可以大致被归为五类:地点,时间,情绪,他人影响,或者此前的即时行为。因此为了弄清我习惯吃饼干的原因,我在每次 欲望来临时罗列出五种信息:

地点?(办公桌前)
时间?(下午3:36)
处于何种情绪?(无聊中)
周围还有谁?(没人)
此前在做什么?(回复电子邮件)
第二天,我又在同种情况下把这五个要素总结了一遍。很快,原因就清楚了:我对零食的欲望总会在下午3:30左右变得强烈。

一旦弄清了习惯模式的种种环节,要改变它就显得容易多了。但心理学和神经学家也告诫我,要培养新的行为习惯,必须得学习和遵循保洁公司的纺必适原则:在原 有的习惯基础之上转换行为程序——参与社交,而不是吃饼干。所以,现在每天到了下午3:30左右,我就会站起身来,到报刊阅览室转转,找人聊聊天儿,花 10分钟八卦一下,然后再回去办公。于是我行为习惯的诱因和目的都维持了原样,只是程序稍微变换了一下。这连一个决策都算不上,跟麻省理工那些穿越迷宫的 实验小老鼠差不了多少。现在我养成了新习惯,还减了21磅(有12磅是因为不吃饼干而减下来的)。

在安德鲁·波尔的怀孕预测模式成立之后,在数千位顾客可能怀孕的消息揭晓后,以及在有人指出一些怀孕女性可能因收到一则广告——该广告表明塔吉特正在研究她们的生育状况——而感到抓狂后,公司里的所有人都决定该模式需要从长计议。

市场部从波尔的顾客名单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女性进行测试,并把广告寄给她们,观察她们的反应情况。

塔吉特的一位经理告诉我:“我们会给每一位顾客送一份专门为之设计的广告小册子,写上:‘这是您上周所购商品,另奉送一张优惠券’。我们一直按照这种方法营销日用品。”但对于孕妇,塔吉特的目标是先她们所想,把婴儿用品推销给她们。

这位经理说:“不过我们后来发现,这些广告会对有些女性起到反效果。于是我们开始把这类广告和孕妇不需要的商品广告混杂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随便放在那儿的。我们把尿布广告放在割草机广告边上,把酒具优惠券放在婴幼儿服装优惠券旁边,这样就显得不那么刻意了。

“我们发现,只要孕妇觉得没人察觉,她就会用优惠券。她只是会假设街区里的人都收到了尿布和婴儿床的广告邮件。只要别拆穿她,这招就管用。”

换句话说,只要塔吉特坚持利用顾客原有的习惯——即利用之前诱使顾客购买清洁用品和袜子的暗示——那他们也就能使顾客养成新的行为习惯:购买婴儿用品。于 是暗示(“哦,优惠券,我正好需要这种东西的优惠券!”)、行动(“买!买!买!”)和回报(“购物清单上这一项不用再买喽”)都得以成立。一旦购物者进 入商店,塔吉特就用暗示和回报诱使她购买通常在别处购买的物品。只要塔吉特假装对顾客没有太多了解,只要她的购物习惯改动不大,新的购物行为就会形成。

新广告活动开始不久,塔吉特的母婴商品销售就呈爆炸式增长。公司没有透露具体部门的销售数字,但从2002年波尔受聘至2010年,塔吉特的收入从440 亿美元增长到670亿美元。2005年,公司总裁格雷格·斯坦哈菲尔(Gregg Steinhafel)对投资者大谈特谈公司“进一步关注特定客户群喜欢的商品项目和类别,比如母婴群体。”

波尔受到提拔,应邀在会议上发言。在上一次聊天时他告诉我:“我真没想到(这)会成为如此大的一笔生意。”

本文付梓前几周,我飞到明尼阿波利斯,想最后再和安德鲁沟通一次。我们已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在我们还是朋友的时候,我说起我的妻子怀孕七个月了。我告诉 他,我们在塔吉特购物,并留下了我们的地址,以便收到塔吉特邮寄的广告优惠券。随着我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我注意到送到我们住处的尿布和婴儿服广告的 数量悄然增加了。

当我抵达明尼阿波利斯时,波尔没有回我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我驱车前往他那位于环境优美的郊区的大房子,但没人开门。回酒店的路上,我走进一家塔吉特,拿起 一些除臭剂,然后还买了一些T恤和一瓶奇异发胶。一时兴起,我又买了几个奶嘴,看看电脑会如何反应。再说我们的宝宝9个月大了,再多奶嘴也不够用。

我付款时,并没有看到尿布或婴儿食品有什么临时打折,我略感失望。不过这是有道理的:我是第一次到这座城市购物,又是星期天晚上9点45分,买的是一堆杂 七杂八的东西。我用的是公司的信用卡,除了奶嘴,没有任何为人父母所需要的商品。塔吉特公司的电脑知道我在出差。波尔的预测运算系统瞄一眼我的资料,分析 分析数据,决定等待时机。优惠券迟早会寄到我家里。正如上次见面时波尔告诉我的:“等着吧。我们会想在你前面,把你想要的优惠券寄给你。“ (完)

[Guest Post] “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吗?

[Guest Post] “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吗?:
我在先锋书店和晓风书店的时候,都有人问到“虎妈”的问题。下面是现居中国的美国人Brad Hall前段时间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回答。此文由Brad自己找人翻译,在此对Brad和译者一并表示感谢:

***

去年,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母亲之所以杰出”的文章,描写的是为什么亚裔美国孩子(例如华裔、韩裔、日裔和东南亚裔)一直以来在学业上都会胜过他们的同龄人。 

作者蔡美儿系耶鲁大学教授,第一代华裔美国人。她向我们坦率地讲述了亚裔美籍父母是如何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这篇文章共收到了近 9000 条评论。大多数亚洲名字的读者都表示同意这种描述,但几乎没有人能接受她的观点,那就是: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出成功人士。什么才是“成功人士”呢?在商业领域中,成功总是被定义为杰出的领导才能。

蔡女士认为她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亚裔美籍母亲。她的两个女儿的生活极其刻板,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练习小提琴和钢琴,然后为应付学校考试而一直学习到晚上。她说:“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因而他们会无视孩子的个人愿望和喜好。”没有休息日,没有懒觉,不能交男朋友/女朋友,不可以参加体育活动,不可以去看歌剧。孩子们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在每一科中都得 A,“但体育和艺术除外”。她写道:“...不要指望孩子会主动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非得逼着他们。”

这有用吗?确实管用。这个模式的确实现了它的设计目的 – 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例如,UCLA 的东亚裔人学生占学生人数的 42%,但在加州总人口数中,亚裔人口仅占 12.7%。而且,要不是大学限制亚裔申请者,人数可能还会更多。但在学业之外所取得的成就呢?有些人认为这种严苛的家庭教育方式无法塑造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全面发展”真那么重要吗?也许是的。 

美国硅谷是集中了最多的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的地方。据 2009 年美国圣荷西信使报的一篇文章指出,23% 的硅谷工程师是东亚裔人。然而,其中只有 4% 的人能够跻身硅谷百大高薪主管之列,即“2010 年在硅谷干着最酷工作的 100 个人”。这是另外一种对成功人士的衡量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领导者群体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硅谷排名前 25 的公司均公布了其五位薪酬最高的行政人员的薪酬。然而目前,在这个团队中亚裔高管仅占 3%,并且只有 4% 的亚裔高管担任了 CEO 一职。尽管亚裔学生在各大院校表现突出,但现实却是财富 500 强的 CEO 中没有一位是东亚裔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领导能力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早年作为领导的经验,这是最终能否成为成功领导者的最重要前提。每位打高尔夫球的人都明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训练,才能培养出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当然,你可以教一个 30 岁的人打高尔夫球,但他永远无法成为专业球手。

在蔡女士的这种教育模式中,亚裔美籍孩子独自练习乐器,独自完成家庭作业。这些孩子也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家和学业优秀的学生。与此相反,一般的美国孩子下午 3 点便放学,然后去参加体育比赛、辩论或者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这些孩子在理论上、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方面均接受了提前且深入的训练。每个美国男孩小时候都曾经领教过教练的吹风机式训话:“光想着自己是自私的表现,你要学会站在团队的角度上思考!作为一队之长,我希望你能表现出更优秀的领导才能!”

如果一个孩子每周进行 15 个小时的体育运动,15 年之后,他在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上累积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将超过 10,000 小时。而中国恰恰相反。目前中国最流行的休闲运动是羽毛球和兵乓球,这两种都是个人运动。事实上,中国在许多个人运动上都可算得上是世界顶尖。但是,他们有世界级的体育队伍吗?

公司赞助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训练课程能够弥补那错过的 10,000 小时吗?

最近,我和一位职场失意的 27 岁中国女士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的学业成绩也是一流的。她告诉我,她之所以加入这家公司是因为她父亲让她这么做(因为“父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然后她就这么做了。同样,她的公司也没有问过她想做什么,就给她分派给了一个岗位(这和强迫有何区别?)– 这是亚洲公司中很常见的例子。

然而没过多久,她的超群智力、才能和性格就开始显现,且与她的岗位毫不相称。她开始讨厌她的工作,这是她人生里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她的情绪完全崩溃了。令人吃惊的是,她的父母亲竟然要求她留在这家公司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她的朋友们也告诉她要怎么做,但从来就没人问过她究竟想要什么 – 甚至包括她自己。 

她说:“我父母把我当做一只风筝。当我飞得很高,每个人都能看见我的时候,父母就会感到很骄傲,但他们总是控制我,会在我飞得过高时把我拉下来。我不想再做一只风筝了,我想变成一只小鸟,能够自由地作出我自己的决定。”遗憾的是,她从未练习过做决定的能力。就好像一个打高尔夫球的人,她可以从 30 岁开始学习,但基本上绝不可能成为专业球手了。

哪种教育模式更好呢,是亚洲的,还是美国的?这就要看您如何定义成功了。能够肯定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原文参见:

人权报告和嬉皮村的饼干

人权报告和嬉皮村的饼干: 大陆写的米国人权问题报告出名了,连hacker news都讨论起来了。里面还有在大陆的洋人通报在最近大陆反“洋垃圾”的潮流中在酒吧和朋友饮酒时被义和团人士的志气恐吓到了,建议最近去大陆的国际友人千万别把印有“东亚病夫”之类的招牌带在明处,因为根据香港影视的教育,爱国志士一定是看见类似招牌忍无可忍才会出手恐吓外宾。

我认为一篇有料的2012年撰写的米国人权报告应该非常好写,仅需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比如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对美国公民的刺杀(我记得一个大陆网络“保守派”人士在拍手亢奋之余表示制定暗杀名单的是三个政府部门,体现了“权力的制衡”,奇葩点还在于这类troll恰好也属于最积极批评大陆政府行政权力过大、并力顶柿油化的人士);又比如ndaa 2012的通过说明议会背书行政权力拥有行政权力认为它应该拥有的包括在美国本土对美国公民实施无限期拘留的权力(可附上参议员graham先生那段著名的激情演讲);因为耐国者法案而造成的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或者侵犯未遂例子就更多了,比如谈谈这个案例

第二是谈论neocon的起源以及neocon在米国当代政治的影响,谈谈为什么“推进自由”和侵犯自由能长在了一起(是不是该叫“辩证统一”?)。年把以前cato所的大卫刨子主持过thompson和brook的分析新保根源的(当时的)新书发布和回应会,该书确系一本力作。(附带作用之一是时下流行的、包括人才济济的大陆网上的一批“右派”、“保守派”会因此失去自封的光荣称号。)

但是无论是批评行政权力的滥用还是分析neocon的渊源,最终都会乌龙球一样地伤害到大陆政权自己,所以这一政治武器不会很得力,而且还会被别人当作笑话。作为确系热爱自由的个人的您就完全不同了——当然如果您不觉得行政权力的扩大有什么问题、或者仅仅因为现政府是“奥黑”的所以才觉得有问题,那么上述“您”和您就关系不大了,走好啊。对于这类的“保守派”、“自由派”人士,我想起这两天厕上看的闲书willpower中提到的一个当年嬉皮士村落的故事:嬉皮士们嘲笑和批判现代工业,坚决只吃自己劳动的果实,但是该村落中的一个妈妈爱给自己的孩子买超市中的饼干,诡异的是饼干常常失踪,因为坚决批判食品工业的成年人们实在憋不住了,对于上述人士,个人权利就是您的饼干,您时而贬低它、时而推崇它,我想最终您还是需要它。

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文/李东

来纽约九个月,每一天都获得新知和新体悟。比起初来的时候,心智上已有一个飞跃。这两天进行一个大反思,把所有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作为心路历程和自我提醒。

Less is more.这句话所指示的对象包含很多:信息、机会、经历、表达、人际关系等等。在纽约这样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鲜事物”的城市,我经常感觉到被过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信息(informative),会议和演讲总是那么激动人心(inspiring),各种机会和资源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到处都是才华横溢背景不凡的人……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这个“more”的陷阱之中,后果有三:迷失与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无方向,觉得什么都想要;无法忍受寂寞专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觉很忙,人浮于事,成效不大;大脑被过分刺激而丧失正常思维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战性工作,产生惰性情绪,工作拖沓,应付了事。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应该警觉,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负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尝试做出改变——审视外物和我自身互动的方式。这虽然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但许多机会,仅仅只是看起来是有价值;虽然大量的信息能够赋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并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蕴含着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象的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们。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必须做出选择而且专注于我的选择;承担过多以及选择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会让我很累甚至很沮丧,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甄别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挡诱惑,专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图完美。enough is enough。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这是一位好友告诉我的,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句话的力量很大。在这座汇集精英的城市里,自惭形秽几乎是我的常态,论教学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论语言表达无法跟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学术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生活经历和兴趣专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说得出口的。每隔几个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过去二十几年我都在干什么了?作为一个“金融界里最懂教育和教育界里最懂金融的人”,我尴尬得很。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的结果是,自卑自贬,自我效能降低,觉得前路无望,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其实我一直在做没有意义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我的背景,经历,专攻方向,母语,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我比较的对象并不相同。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当然,我也抱怨过自己成长太慢,学习效率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本来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是需要花时间的。或许我应该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并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进步,做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凡的人坚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Be patient and faithful.

Now or Never.拖延症是许多现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来自于被过分刺激和揽事太多而产生的疲惫、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书架上永远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课堂笔记和会议心得、等待的阅读的学术文章和各类书籍,名片盒里永远有一堆等待跟进和梳理的联系人,欲望清单上永远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剧要看的电影。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假如赶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么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设想的所有细节和精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如果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么大可把他们从清单上删去,轻装上阵,在重要的时间做重要的事,不被琐事淹没;如果清单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让人畏惧以至迟迟不肯开始,则可以切分为小块,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进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并强迫自己严格执行。

Face the reality.我在哥大教育学院和实习的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完美的假设条件都可以被现实无情地反驳。一个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教育设计放在一个多族裔能力严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教育设计,必须在尊重学生能力分布、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同样,承认自己实力的局限,不好高骛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和挫败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义的一面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或者前进很慢。一方面,我企图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细节,不完美让我愤怒——像我的一个学生画画时候画错了一笔就愤怒的撕碎画纸。一方面,我选择等待完美时机,等待所有完美条件都具备才开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个完美时刻,动机和热情也已经消耗殆尽,更何况,如果要说真的准备好了,我永远都不会完全准备好去接受任何挑战。人生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也不应该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状态,才可以从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不是选择完美的条件,而是拿到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Down to the earth.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呆着么多年,我养成一种用大词来忽悠,用含糊词来逃避的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体现到行动上就是光说不练,不屑于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细节打败。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多长,永远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能撑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触的许多美国同学和美国同事,都在做很具体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很精致——我的mentor有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但一直在一线教幼儿园小朋友。虽然很多人都很能说,但所有的说法都很具体并且来自于切身的经历。大家并不爱听满嘴的空话,而是尊重那些踏实的人,认可能够接地气的项目。所以在纽约呆这么久,我渐渐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觉得光环和背景都是浮云,养成了一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并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

Learning is everywhere.身在在教育领域,自然对“学习”有很多体会。国内的教育让我对“学习”产生很局限的认识,对知识有很深的偏见。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就是课堂;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习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风土人情,思考“为什么”并且找寻答案,询问各种职业的人关于他们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开放的书,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内。

Don’t do lousy jobs.在美国,无论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他们期待我拿出来的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认真经营还是草草了事,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业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历史,我很难被原谅而得到下一次机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犯错误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的时候要多犯错误,因为错误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怠慢而犯错——比如lousy jobs这种完全是人为可控的错误——以至丧失机会,那这样的错误代价太大了。

Be professional.“专业性”是美国学术和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职业或学术活动都有设定好的标准和期望——对于做学问的严谨态度,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行业术语和惯行。我是一个在任何领域都不够专业的人——钢琴、表演、剧本写作、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是教学,经常感觉到以一个业余者的身份出现在专业者的场合所受到的“排挤”和“鄙视”。没有实力,是没有用的,两句话讲完,专业的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不过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积淀,只是美国社会对专业性的高要求逼迫着我以更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一个人很难在很多领域都很专业,所以我现在只选择专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和教学。每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职业规范,比如虽然小孩子很可爱总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但是作为教师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也是专业性的要求,说话做事前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专业的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是用逻辑和理性而不是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 “一切都有代价”,这是老生常谈了。用金钱换时间,用时间换金钱,牺牲原则取得利益,牺牲健康获得成就……只是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隐性成本,拿人手短还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现在没付出的,都变成了人情债。混迹纽约社交场合,学到重要的道理是无功不受禄,受禄必问“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虽然人性当中总有那种一有机会就占人便宜的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远是最安全的。反过来说,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美国社会是公平的,用心备课,认真教书,学生有进步,校长和其他老师都会看在眼里。过程合理,结果也会合理。

Be cool with praise.外表美丽的人,容易浮躁,被这个世界夸奖一下,就飘飘然不知今夕几何年,更可恨地是,还会不停地期待更多的夸奖,渴望更多的关注,忘记自己的内在还是多么虚空。对能力和成就上的赞扬也需要小心。美国人喜欢赞扬别人,因为他们提倡以鼓励带动积极的进步,我的Mentor对我“纰漏百出”的教学满口表扬,我的教授给我的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给很高的评价。人容易被这样的夸赞冲昏头脑,忘记自己到底是有几斤几两,忘记自己前路有多艰险,任务有多艰巨,所以我总是很小心,扪心自问自己的付出和实力,自己踏实,才是真的踏实。

Stay true to yourself.在纽约这样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时候会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这样迫切地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我的意思是,虽然纽约很包容,但这里有无数的小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规则和壁垒,而我只能选择进入不多的几个。有时候我会为了融入这些圈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而放弃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这样并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毕露。我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我放弃了我不会快乐,如果我假作我也不会快乐。我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环境或者圈子才适合我。真正适合我的环境和圈子,应该是能够让我展现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仅是它在选择我,也是我在选择它。我必须有自己的偏好和标准,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因为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

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这是我个人长期以来的困混。说得不严谨一点是,如何处理创造力和知识的关系。我对原创性向来非常重视。一旦我发现别人有跟我同样的我却以为很独特的想法时我就会变得很沮丧;或者,我会潜意识地排斥接触现有的模型和知识,害怕他们影响我的原创性。这样的结果是,我为了创新而封闭自己,结果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或者并不如已有的模式。我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创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人类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领域知识和模型日趋完善,我还有创新的空间吗?当然,因为人的思维是衍生的,而对现存模型所有创造性的改良都属于创新。比如课程创新,可以是借一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创意来调整成一个适合五岁儿童的课程——所谓innovational adaptation。于是我发现原创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并不矛盾。已有的知识、模型、书籍、别人的观点可以使自己更强大。抛开这个“纯原创”的思想包袱,学会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并且使创新更具实际意义。

Don’t judge too soon.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倾向于用自己很局限的思维框架快速下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个课程、一所学校、一件事。这样的快速判断可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先入为主很容易误判,相信交往尚浅的人话容易受伤害。对人对事,在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不好轻易下定论,言辞上留有余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爱恨不在一瞬间,真伪良莠需要时间来证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虽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资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长久繁荣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别人的资源来让自己繁荣,只有积累自己的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我知道我要坚强,很多困难我只能自己挺过去。我知道要在财务、精神和情感上都独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也能活得很好。

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虽然人生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较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理清问题的根本,寻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向对的人提问寻找答案,如果一条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犹豫的换一条路,不要为沉没成本而继续做无用功过。

Respect others’ time.纽约人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项事情之前人们总是要考虑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很突然地打扰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扰到他人的安排。美国人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很明确,工作时间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问题所打扰。学会预约,给别人时间和空间来回应,因此短信和邮件是较安全的联络方式,如果别人不接电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的,没人应该随叫随到,我们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和安排。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表意明确,不要废话连篇含含糊糊地浪费他人的时间。simplicity is a virtue。

Treat yourself well.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不需要名牌来装点,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自信自尊。不注重养生之道,必会战败;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别把自己搞得那么悲惨,以一副受气包的形象出现。什么样的气场吸引什么样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e flexible.人生根本无法计划,很多事先想象出来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以很给你突然的打击。任何一种输入,都会对输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你无法决定输入——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而你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弹性,适应改变,不至于大悲大喜,不至于因为突发事件而打乱阵脚。

Empathy.我在纽约呆的这九个月,跟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在教室里跟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倾向,每个人的自身经历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并不一样。“共情”需要开放的心态(欲望)和足够的想象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达到那个境界,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了解交流对象,跨越交流障碍,为冲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这是一个“坏人”当道的世界,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博弈,博弈的过程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你永远不能完全掌握你对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开诚布公地让对手知道你的全部。坚守底线也许并不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但却可以让我们获得尊严,而尊严才是最终的快乐。

Keep going, don’t settle. 每天都充满挑战,所以不能停止战斗。休息久了,后面地人会追上来。在没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想鲜花、掌声和回报。淡化成就和光环,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不断思考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目标不能不止于“表现良好”,而应该是“我真正被需要”。

Don’t repeat your mistakes.错误是最好的老师的之一,但犯错误是有成本的。其实我们能犯的错误是有限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只不过在犯同样的错误。不要说去做多少正确的事情,能不重复犯错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总结很重要——在我们每天大量遗忘的过程中,不能遗忘的是那些不可以再犯的错误。

如果要庆幸什么,我庆幸纽约给了我这么丰富的经历和疼痛的历练,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让自己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被淹没或者变得更加浮躁。

如果说有什么忠告,只是一句话:去经历,你就会明白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上新做的模型——人生就是trial-and-error。我无法在第一次尝试就顺利无误地使所有五边形各边颜色不同,或者所有五边形各边和相等,但trial-and-error可以让我完成最终作品。If you don’t try, you can’t fail.



注:作者乃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大家可以关注其人人公共主页或微博关注@纽约女教师,获知更多分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CAPE|全球青年实践网络
本文链接地址: 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订阅CAPE的文章,邮件订阅我们的CAPE周刊,欢迎参与“社区论坛”的讨论,或者在微博|人人|豆瓣上面关注我们,投稿请点击
您可能也喜欢:

及纽约资源于一身——哥伦比亚大学

最昂贵的综合性大学——纽约大学

纽约温暖的内心

CAPE周刊006期

从Goodwill看社会企业
无觅

一个公平贸易业者的非洲冒险:专访台湾公平贸易咖啡推动人朱克朋

一个公平贸易业者的非洲冒险:专访台湾公平贸易咖啡推动人朱克朋:
采访人:董弈
受访人:朱克朋
文字整理:董弈
照片提供:货圆甲咖啡

这次去台中,拜访了一家公平贸易咖啡店。店主朱克明先生从事咖啡有关的材料器械已经十五年了。作为第一批的市场进入者,台湾的绝大部分咖啡机具,是从他手上卖出去的。可以说,是他开创了台湾十步一个咖啡馆的风气,让咖啡真正进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然而在接触咖啡生意以前,朱先生原本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歌手和餐馆经营者。然而经过几次挫折之后甚至负债几百万的低潮之后,他遇上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并随他共赴意大利学习咖啡技巧。回到台湾后,朱先生便成为意大利咖啡商在台咖啡总代理,开始真正涉足台湾当时还一片空白的咖啡行业。

几年前的苏门答腊之旅,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原本是国际财团组织的旅游,成了他一个人的咖啡园探险之旅。他避开所有人,独自前往庄园和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这才发现,原来高价的咖啡交易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机制黑洞。巨额利润都被国际财团牢牢抓在手里,而大部分的咖啡农却只能在自己的咖啡庄园里辛苦劳动,维持人均每日1美元的消费水准。这次的交流,使他下定决心开始回国做起了公平贸易咖啡生意,并创立了个人的公平贸易咖啡品牌:货圆甲。在后来的时间里,他定期走访非洲,在马拉威等国家兴建学校,提供当地寡妇村妇女工作,并且帮助更多的咖啡农获得了合理的利润。

(附:公平贸易是一个以交流对谈、透明化和互相尊重为基础的贸易关系。它企图寻求一种新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为偏远地区,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者提供合理的报酬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问:你是当时台湾咖啡市场的成功开拓者,那是如何从咖啡器械代理转而从事公平贸易咖啡豆的贩售的呢?

朱:十五年前当时从事咖啡行业的人非常非常少。星巴克还没有进入台湾,便利商店里也都没有咖啡。我们进入这个领域非常早,也做得很成功。后来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我们才开始考虑转作原料,因为原料是每天都在消耗,不断需要补充的。直到开始做原料之后,才发现原来原料背后有这么多问题。不是做原料,就可以扮演一个很称职的商人。因为商人的背后,还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存在于自己内心的道德的架构底下,去决定是否要从事这样的生意。我原来做原料做得很顺利,也赚了非常多的钱。然而赚到钱以后,就会思考下一个阶段的任务,自己是要继续当一个这样的商人,还是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从事更加踏实并且有社会价值的生意。苏门答腊那一站,是影响我转变的关键。在那里,我看到了光鲜亮丽商人背后,有着非常多不为人知的压榨农民和利益冲突事件,这些事件受伤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的咖啡农。

这次旅行促使我思考,如果在未来,我仍然从事咖啡行业,十年,二十年,除了钱我还有什么。我希望我未来的生活中,还可以有更多值得回味,让别人可以赞美你的东西。所以我就决定开始和农民一起做公平贸易。


问:能不能谈谈你对公平贸易的理解和你在从事的公平贸易事业?

朱:公平贸易就是要让制造者得到合理的报酬,而不是一个商品的市价这么高,而真正回到生产者这一环的利益却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一个秩序,虽然符合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个食物链,可是未免也落差太大了。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 不反对中间有一定的贸易商,代理商,通路商,只不过应该给以生产者一个人权的标准。所谓人权的标准,就是最起码,付出这些劳动,那些农民可以饱食,接受教育,生病之后能够治疗。就好像我们保护劳工,要给她最低保障工资,劳健保一样。我们就是去输出一个文明社会应该要有的人权保障。而这个保障回到公平贸易咖啡的议题上就是,农民既然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在从事咖啡豆的种植,我们就要提供给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


问:那您是如何从非洲建立您的这条咖啡供应链,并把这个理念在台湾推广出去的呢?目前它在台湾的市场如何?

朱:在我们协助农民取得一些好的品质的咖啡豆之后,就要帮助他们把这些咖啡豆出口。除了直接在自己开设的咖啡馆贩售,举办一些讲座进行推广之外,也寻找了一些大型企业用户来消耗这些公平贸易咖啡豆。这一块的市场目前还蛮大的。台湾的公平贸易咖啡推广已经有一定水平。在里面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水平。

在非洲我们主要做三块内容,第一,就是帮助当地农民收获更好的咖啡,我们会教导他们一些专业生产筛选咖啡的方法,这样做的同时,也减少了我们在收购后筛选的损失,达到一个平衡。第二,在咖啡生产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很多纯手工的工作,我们把这样的工作机会更多地提供给寡妇村的妇女。第三,我们直接资助当地的小学,帮助非洲一些落后国家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
 

问:您在非洲从事公平贸易咖啡生意时,会碰到很多困境吗,比如和国际财团的竞争?

朱:非常多非常多。尤其在国外,人生地不熟,常常被警察刁难。还有一个现象比较糟糕,有很多的中国人去非洲当背包客和冒险家,他们一路从奥地利跑到乌干达,又从乌干达到马拉威淘金。有一些中国人英文比较差一点,所以在碰到和海关没有办法沟通时,就会习惯拿一些钱去解决问题。导致有一些黑人遇到黄皮肤的,就觉得有利可图。所以我们入境后,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在马拉威的时候,因为总统贪污,这个地方非常非常穷。前段时间这位总统死了,新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掌握在手里,出口就更加困难了。

我们和财团之间,又要打一场追逐战。他的线民很快就会把陌生人在咖啡庄园的踪迹汇报上去,而财团就会马上报警,有人闯入他们的农庄偷窃他们的咖啡。当然我们就是被抓的。抓了之后只能想办法赶紧联系一些资源,请chief带队来证明我们。我们的身份不能暴露,好比我在短片里开的车,就是跟挪威政府借的医疗队的车。前年的七月份有11个台湾人在非洲被杀,报纸上写着观光客遇害,但事实上我们清楚,就是踏到了不该踏的地盘。我们只能通过这种避人耳目的手法,去和酋长商谈去和帮助当地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且继续我们的咖啡豆生意。


问:那您在做公平贸易的时候,是以个人名义,还是和FLO(注:世界公平贸易认证组织)进行合作?

朱:我现在是个人在做。之所以我暂时不打算接触这些国际组织,主要是因为我在马拉威探访过程中所发现的“公平底下的不公平”。这些公司在欧洲本身就是做公平贸易的,然而在当地农民听来却是这么不公平。所以我也在好奇有没有组织以外的财团介入到这些组织内部去,影响其中的公平性。如果要简单轻松一点,我们确实可以直接和这些组织进行合作,从它们那里取得大量的所谓的公平贸易商品,再到市场上进行贩售。可是问题来了,这和我之前的做法有何不同,还是一样和外国贸易商进行合作。

咖啡这个世界里,一直都是白人的天下,很少有华人真正去关注这个产业。所以我就思考,既然我已经从事咖啡这么多年,我如果仍然在这个领域前进,就应该对这个现象有所作为。就是这个信念,我们决定自己做,自己亲眼看见,双手帮农民一起鉴定采收咖啡,双脚走到的地方确实看到这些不平等的现象能够在我们手下有所改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慢慢做,一站一站,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走过来。我们在非洲国家有一个将近十五年的长期计划。如果这件事可以推动起来,也可以像抛砖引玉,可以有更多企业像我们一样进入非洲,帮助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问:那您会积极和台湾或者国际上的基金会进行合作吗,建立一种良性互助的模式,您作为一个公平贸易一线服务的提供者,去募集更多的资金来实现自己的作为。

朱:当然希望力量越大越好。我们也和世界展望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本身已经承担了很大的工作量,包括艾滋病、痢疾在非洲的防治。所以只要我们的力量许可,主要还是靠自己来完成。


问:那您在这十五年里的具体计划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谈谈您目前是怎么在实现它的。

朱:第一件事,当然我们自己必须深入非洲。我们不可能光用口号去参与农民的生活。所以每年最忙的时间,也就是下半年度,五六月开始一直到年底,我们就开始不断地前往非洲农村,去关怀当地的咖啡农,问他们在今年的耕种活动,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帮助的。例如这两年,我们都在马拉威提供了很多农耕机具,曾经他们要用手一颗颗剥玉米,那我们就带一些可以自动剥玉米的工具过去,农民看了特别开心。一个简单的工具,就可以给他们带去很多帮助,不仅节省了时间,更扩大了产量。不管是自己食用,还是作为商品贩售,他们都有直接受惠的机会。

在咖啡的部分,我们也直接提供脱皮去壳筛选的设备,帮助农民能够做出更高品质的咖啡。这是我们目前在非洲做的事情,以后在每一个走到的非洲国家都是一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关怀农民在生活上的困境。虽然以我的财力现在还没办法像Dean那样,在很多国家成立小额信贷,但我们同样在相同的方向上努力着。


【采访后记】

采访的结束,我问朱先生,你会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吗?他笑着摇头,告诉我“做这件事,只是让我觉得很开心,我找回了做咖啡生意时的踏实感。去非洲帮助那些弱势的农民,让我觉得自己更有power,更年轻,更有使命感,也更有责任。”

这种理念,也传递给了所有在他身边做事的工作人员。从我刚踏入货圆甲的大门这一刻起,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小小空间里的温情和友善。这是一个公平贸易咖啡商可以做的,踏入非洲这片土地,帮助更多的人。除了他还有更多的公平贸易者,在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和偏远山区的弱势群体争取他们应有的报酬。诸如Motherhouse, people tree,是这些人,这些举动,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除了自由贸易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外,还有另一种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就存在于人们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也是我们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的崭新期待。
 
您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订阅CAPE的文章,邮件订阅我们的CAPE周刊,欢迎参与“社区论坛”的讨论,或者在微博|人人|豆瓣上面关注我们,投稿请点击
您可能也喜欢:

专访:台湾“理想国Utopia”白锡旼(二)

专访:台湾“理想国Utopia”白锡旼(一)

台湾纪事一

尼泊尔孤儿院的那些事——专访尼泊尔孤儿院调查者杨炜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无觅

Sunday, May 20, 2012

你真的认为iPhone只是一部手机么?告诉你iPhone中的惊天秘密

转自D8
我是一个程序员,上周参加了一个开源软件交流大会,其实会上并没有听到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在会中,偶然间听到了一个关于iPhone的秘密,却着实令我震惊了,事情具体是这样的,听我慢慢道来。
大会是上午9:00点开始,主持人寒暄了一会,就由国内国外的一些IT行业的从业人员来分享自己在开发中的一些经验,心得等等!由于我是被领导派来参加的,所以,本来也没什么兴趣,于是就在下面悄悄的玩起了手机。
我旁边坐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台湾人,个子不高,带着眼镜,书生气很浓,大概40岁上下,他也没怎么听大会的内容,看我在玩iPhone,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聊了起来。
我 们简单的互相介绍了一下,他告诉我他叫Vincent,是个美籍华人,在美国工作了很久,去年刚刚回台湾,在台湾赋闲了半年,觉得台湾市场太小。又不是很 想再回美国,觉得大陆市场很有潜力,于是就想来大陆看一看。期间,他不断的问我,觉得iPhone用起来怎么样?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云云,我一开始也 很好奇,这美国人对iPhone还这么好奇么?没见过中国人用iPhone,于是就敷衍的随便答一答“还好啊,iPhone的UI很好,简洁,易用,应用 多……”
Vincent似乎很自豪的笑了笑“呵呵,这只不过是它功能的1%都不到了,iPhone真正的功能,你还远没见识到呢。而且现在也不是时候”
“哦?”我听他这么一说,很好奇,感觉这个人不简单,于是问他“你指的是什么意思?能否明示?”
Vincent神秘的对我笑了笑说:“小伙子,我在加州已经工作了20年了,你知道我的公司喽?”
我一愣,心想苹果总部不就是在美国加州么,难道这位是……我脱口而出“苹果?”
Vincent笑着点了点头,接下来说:“你现在手里拿的手机,就是我们的心血,我已经在他身上投入15年心血了!”
这 句话,让我彻底蒙了,这哥们不是脑子不好使,就是在这吹牛B呢,这iPhone从1代到现在4s,才过了几年了,他居然说他已经开发了15年,毕竟他是前 辈,又是高贵的大美利坚人,我也不好意思反驳,只得赔笑到:“前辈,我不懂,别说iPhone了,手机普及也才是近20年内的事,你怎么说已经开发15年 了呢?”
Vincent表情顿时严肃了,45°角抬头仰望天花板,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表情僵住了接近1分钟,之后,一滴泪水在眼眶内转了3,4圈,忍不住还是落下。
还是我主动打断了他的思绪,问道:“前辈,敢问您是做iPhone哪一部分的?UI?”
他摇了摇头。
我:“软件?应用程序?”
他继续摇头。
我:“ios?底层?”
他又摇了摇头。
我:“硬件?cpu?”
他还是在摇头。
我:“网络?通信?协议?”
他依然摇了摇头。
我这回是真没耐心了,直接呛他“您不是在苹果里搬砖的吧?”
他愣了:“搬砖?什么搬砖?”
我:“哦,没,这是我们大陆的网络语言,我意思,你不是在苹果打杂的吧?你说你做iPhone,我问你,你又不说是哪一部分!”
Vincent略微生气的语气“打杂,Are you kidding me? 我可是UCLA的双学位硕士,我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DARPA工作了。我在苹果的时候,Jobs也不敢对我指手画脚。”
“DARPA?”我一听,混身一抖,学计算机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DARPA,它就是美国国防部下的一个著名的研究机构——高级研究计划局,可能我说这个你也不一定知道。
但你要知道现代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产生于此。
我更加迷惑了,不知道这位大叔到底是在吹牛B,还是搞IT压力太大精神失常了。半信半疑的问他:“哎呦,前辈,您都进了大美利坚的这么高级的部门了,应该是前途无量啊,搞不好会名留青史?为什么后来还要委身于一个时尚电子产品公司?为了钱么?”
他听了先是一愣,接着是苦笑“呵呵?时尚电子产品公司?年轻人,这就是刚刚我伤心的原因,我的心血,可能我自己有生之年都不一定会见到。”
Vincent大叔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大陆有两家特殊的IT公司,相信你也听过他们的故事,就是中兴,华为。”
我笑了笑“嗯,不过好像是个笑话,说中兴华为其实是一家公司,都是军方背景,中兴华为简称就是中华嘛,不过这都是传言,玩笑而已。”
Vincent表情凝重的摇了摇头:“不,这不是玩笑,这是事实。而且,他们的发展思路,是在抄袭苹果。”
我疑惑了:“你的意思,难道苹果有美军的背景?”
这简直是国际玩笑,说实话我根本就不信,我大美利坚明明是自由市场经济,又不是军火公司,哪来的军方背景啊?
我摇了摇头:“我不信,你怎么证明?”
Vincent:“这个我还真没办法证明,不过可以给你点暗示,看过《Forrest Gump》么?你们大陆翻译成《阿甘正传》,什么烂名字啊,What a shit!”
我:“看过啊,和《肖申克救赎》齐名的电影,当然看过了。台词我都能背下来!”
他:“那你知道Gump的职业吧?”
我:“弱智?”
他:“No!我说的是职业啦,career!”
“哦,对,他之前参军了,他美军嘛”我回答。
他:“很好,那你现在明白苹果的股东是谁喽?”
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电影中的画面



我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哦,我好想明白了!”
大叔说道:“嘿嘿,年轻人,如果你95年看到电影,就去买点苹果股票,哪怕你买1万刀乐,现在也1000万不止啦,可是你们谁能知道呢,哈哈。”
我:“前辈,股票我不懂,你继续讲,你到底做的是什么啊?”
前辈继续说:“我做的东西完全不是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我先问你,你们大陆最近还能买到水货iPhone么?”
我摇了摇头:“嗯,听说现在不好买了,乔布斯以前不怎么重视中国市场,水货遍地,乔布斯挂了,库克马上讠方华,威力很大啊,现在好像开始打击水货了……”
Vincent:“你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道其二喽……”
我:“纳尼?愿闻其翔?”
大叔:“我之前,已经说了,我已经开发iPhone有15年了,你知道15年前都发生过什么么?”
我回忆了一下,大概就是98年前后嘛,我顺口就说到:“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大叔:“哎,你们大陆的年轻人啊,还总说自己爱国,你们对自己的了解,还没我一个台湾人多,对世界的了解,你们更是肤浅,还是让我告诉你吧……98年,克林顿被弹劾,而大陆,成立了一家叫做腾讯的公司。”
这两件事又有什么关联呢?
Vincent 大叔这时也打开了话匣子,完完全全的放开了说:“其实在97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了一项代码为TDOL的行动,当时,你听过影子政府吧,虽然网上的传言太 假,但也有一二分真是,我们就先称它为影子政府吧,他们是非常支持这项行动的,但是,以克林顿为代言人的一部分美国阶层非常反对这项计划,他们不但不支 持,并且在工作中犯了一系列的泄密工作,导致这项计划险些流产,并且让中国高层也知道了计划的内容,所以,腾讯公司才在大背景下发展起来。”
这时候,我也和现在的你们一样,完全蒙圈了,听得一头雾水。
但是,接下里,他的讲解,点醒了我。
他 接着说道:“你明白,98年的时候,你想想,你们大陆言论管制多么厉害,当时网路上流行的也就是聊天室,因为聊天室它是有人数上限的么,而且又有区域性, 所以管理起来相当简单,但是即时聊天工具呢?不光是言论的问题,他的发展,势必要冲击传统的邮政行业,电信行业,政府为什么能让他发展呢?并且仅仅用了几 年的规模就发展成了大陆多个第一,你以为马化腾真的那么了不起么?如果没有你们大陆的高层授意……恐怕他们现在也就是个二流的网络娱乐公司吧!”
我 随声附和到“明白明白,腾讯监控用户的聊天,信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在业界也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Vincent休息了一下,喝了口水“虽然腾 讯不断的扩张,他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不过美国政府当然不是束手无策的小孩子,腾讯成立的第二年我们就祭出了一项杀手锏,我们派了一位叫Robin 的年轻人回中国。”
我又明白了一些“你说的是Robin李(即百度李彦宏)?没错,他确实是99年回的国。”
Vincent:“不过,我们还是迟了一步,毕竟中国有句俗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啊,Robin虽然没能遏制住腾讯,但是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我好奇心大起,继续问下去:“前辈,继续啊,然后呢?别TJ啊?”
Vincent:“TJ?”
我:“哦,这是我们大陆网络语言,就是你别说一半啊,继续啊。”
我 俩聊得正入港呢,Vincent刚要继续开口,这时候听见雷鸣的掌声,台上一个2B似的屌丝程序员分享了一个什么什么案例,刚刚结束,在给大家鞠躬,主持 人说道:“刚刚XX分享的案例十分精彩,那么,现在就到了午休时间,请大家到酒店2楼的餐饮部,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可口的自助餐,敬请享用……”
这时候,周围一帮睡觉的屌丝程序员大梦方醒,估计他们就是为了蹭饭和纪念品才来的,Vincent和我对视了一眼“走吧,boy,我们也去吃点东西,我再接着和你聊。”我恭敬的站起来说“请!请!”
我和Vincent在人群中向2楼的餐厅走去。
餐厅里,我根本没有什么吃的心思,随便夹了些冷菜沙拉,拿了杯可乐!
Vincent倒是愁眉苦脸的在餐桌前晃来晃去,心中默默念叨:“哎,你们大陆啊,东西是便宜,可我真是什么都不敢吃啊,你们的地沟油是世界闻名啊,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过……”
我心说“别尼玛叨逼叨了,爱吃不吃,速度点,劳资吃了20多年,也没咋地啊,不一样长了164cm的大个子。”但是嘴上还是要对台湾同胞客气点,我安慰他:“没事,这是5星酒店,都是进口食品,没问题的。”
Vincent就也是胡乱拿了几块三明治,我俩找了一个安静的靠窗位置坐下来,继续边吃边聊。
Vincent问我:“刚说到哪里?”
我:“说到腾讯发展壮大……不过似乎跑题了,你不是要和我说苹果么?”
他:“好,我们就先说苹果,说苹果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我:“乔布斯?”
他:“没错,你对他有什么认识?”
我:“嗯,不错的销售人员,执着,有魅力……”
他:“如果,你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你就too simple了,你知道打砖块游戏吧?就是这个”,他边说,边拿出iPhone,给我google了一张图片。
                                        
这个啊,打砖块么?当然玩过,以前手机上必备的么,这游戏怎么了?难道?
他:“没错,世界上第一款打砖块游戏,1976年由英宝格公司发行。游戏设计正是后来创立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两人!”
我着实一惊,乔布斯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人。
Vincent:“乔布斯是个天才,所以,他是一个Chosen,后来我也是。”
我:“何为Chosen?”
Vincent:“Chosen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被选中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指,之前提到的影子政府,其专业的称呼是The Company, Company会挑中一些有天赋的人,这各个领域里扶植他们,成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乔布斯就是一个Chosen,盖茨也是!”
我:“……”
Vincent:“知道苹果公司为什么叫 Apple ,而不是Orange或Banana么?”
我:“不是说乔布斯喜欢吃苹果么?”
Vincent:“Wrong!Apple是一个光荣的代号,从二战开始就有了,哪是乔布斯起的啊。”
我:“Apple和二战有何渊源?”
Vincent:“知道图灵么?”
我:“略知,阿兰·麦席森·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伟大的……”
Vincent:“他的功绩可不仅仅如此!如果没有他,现在我们都在给纳粹挖煤呢。”
我:“哦???请赐教?”
Vincent:“图灵1945年就获英国政府的最高奖——大英帝国荣誉勋章,你认为仅仅是靠几篇学术论文么?”
我:“那是?”
Vincent:“诺曼底登陆知道吧?”
我:“1944年6月6日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麽,盟军胜利,成功开辟第二战场,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盟军由此开始,才一步一步彻底击垮纳粹,我们大陆还有个歌手,专门写过一首歌呢,你听我给你唱。”
说到这我就兴奋唱起来“六月六日六时间六分又过了六秒,脆弱的堡垒远眺如风化的沙雕 ……我怎么才能登上你的爱情诺曼底 ……”
Vincent:“OK,OK,不要唱了,我可没听过这么离谱的音乐。”
被他一打断,我才回过神,马上认真的说:“sorry,sorry,go on please!”
Vincent:“那你知道二战胜利最大的功臣是谁了吧?”
我:“据我们大陆方面一位少将的研究是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和他爷爷领导的中国……”
Vincent:“Naive,大错特错,离谱!我白和你讲半天了,这个功臣就是图灵,诺曼底登陆之前,德军的信号全部都被图灵破译了,所以盟军才敢大胆的选择在诺曼底登陆,图灵起码要在二战史上记30%的功劳。”
我又涨见识了:“搜得寺内!”
Vincent:“非常可惜的是,后来,图灵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所以company只能牺牲他了,而且他是自愿的,company给了他最高的荣誉,一个有氰化物的Apple,图灵咬了一口,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我:“嗯,这个故事之前也听过,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Vincent:“没错,这个苹果的标志在company里其实已经存在有百年历史了,只是后来company选择将他赐予了Jobs,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商标,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其实这是一个无上荣耀的标志,和日本的武士精神类似。”
Vincent: “另外,乔布斯其实是被抱养的,这个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你觉得就是一个巧合么?其实Jobs本身也是company的一个产品,company观察他很久 了,一直在暗中默默的注视着他,直到他成年后很久他才知道,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1974年,20岁出头会无缘无故的跑到印度苦行,他也是叛逆期,接受不了 company的这种对人命运的安排,所以才会选择反抗,按理来说,他也应该去吃苹果的,但是company还是非常爱才的,这才忍了他两年,后来,他回 到美国就创建了苹果公司,与其说是Jobs创建了苹果,不如说是苹果选择了Jobs。”
我听到这里,拿着可乐的手一直在颤抖,半晌说不出一句话。这个世界太可怕,远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我:“Company实在是太强大了,他究竟是什么?”
Vincent: “呵呵,这个我都很难讲清楚啦。Company里的科技至少要领先我们民间社会20年,你想吧,但是曾经你们大陆的一个商人弄到了一些company里给 员工们准备的糖水,现在就已经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还开了游戏公司,还在美国上市。他的收入,都是要上缴一部分给company的。目前大陆别的行业我不 敢讲,IT行业里,一半是company的人,一半是你们中国高层的人。”
我:“啊?有这么玄?能否透露……”
Vincent:“这个实在是不方便,毕竟现在时机还没到,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清楚,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有更高级的人来管理这些的。”
我:“好了!好了!Vincent,我不问这些了,确实是太超过我的接受范围了!我们还是先回到苹果吧。”
Vincent:“好,我们继续说苹果,苹果的一路发展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起有伏,看上去又真实又传奇,这样最好。我们继续上次的苹果话题,是不是库克来中国之后,水货被打击到了。”
我:“嗯,是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Vincent:“这你要搞清楚为什么iPhone每次在大陆都是第5批次,第6批次,甚至是最后发行么?”
我:“苹果不重视中国市场?”
Vincent:“又错了,苹果不能发行的原因不是不重视中国市场,而是要经过中国一些部门的层层审核,时间全耽误在这个上面了。”
我:“嗯,是啊,苹果有这么多的秘密,哪敢不审核啊。但是,听你说的神乎其神的,究竟是什么秘密呢?”
Vincent:“很简单,我演示给你看。你把你的sim卡拆下。cmwap关闭,wifi也关闭。”
我 照着做了,Vincent在自己的iPhone上打开了一个应用,输入了一串指令,按理说我现在手机没有sim卡,也没有任何网络,更不是什么红外蓝牙, 应该已经与世隔绝了。但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嗡嗡嗡”手机震动了,我的iPhone居然收到了一条未知号码发来的信息,很明显,发信息的正是 Vincent。
看着我目瞪口呆的样子,Vincent才得以的笑了下:“看到我的作品了么?孩子。”
我呆呆的点了点头:“服了服了!高!”
Vincent:“你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我如饥似渴的问道:“我可否见识下冰山?”
Vincent:“呵呵,见冰山?呵呵,你啊,毕竟还是too young,看看泰坦尼克号见到冰山的下场吧,我实话,我连冰山都没有见全过呢。”
我无不感慨道:“苹果居然这么强大,肯定是个无敌的企业了……”
Vincent:“不会啦,苹果虽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你听过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吧?”
我:“知道,上帝把亚当夏娃放在伊甸园,叮嘱他们可以吃除了苹果之外的一切。之后一条大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了一口象征着智慧的苹果,结果人类有了智慧,就被逐出伊甸园了。我记得大概就是这样。”
我和Vincent边走边聊。
Vincent:“不错,苹果的内涵正在于此,现在你知道了,这不单单是一种巧合。”
我:“哦,原来,这个时候,被咬一口的苹果就已经存在了。哎呀,亚当和夏娃要是广州人就好了。”
Vincent:“什么意思?为什么是广州人?”
我:“那样的话,亚当和夏娃肯本不会去吃那个苹果,他们会吃了那条大蛇,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还在伊甸园生活么?”
Vincent:“……”
我们走到讲堂,会议已经开始了,我根本一点也没心思听什么电子商务,云服务器,高并发分布式这些烂番薯臭鸟蛋一样的“分享”,于是拉着Vincent到了最后一排一个角落了,我们继续上午的话题。
我:“那你倒是说个能爆苹果的科技公司啊?别钓我胃口啊……捉急死了”
Vincent:“company下的随便一个企业单论科技也可以爆苹果啊,苹果的主要功能是把company的科技产品化,Lucent Technologies你听说过么?”
我:“耳熟!中文是……”
他:“朗讯科技”
我:“听着耳熟,但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他:“这就对了,一家这么伟大的科技公司,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低调。甚至连他背后的老总,连奥巴马都不知道是谁,这就是真正的实力,你没听过这公司是正常的,但我要告诉你,这公司有一个实验室,叫贝尔实验室。”
我这才如梦方醒,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我马上拿出iPhone打开百度,google了一下,果然,屏幕上显示了
贝 尔实验室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 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自1925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两万五千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三项多专利。贝尔实验室的使 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贝尔实验室不单单发明了这些实物,大名鼎鼎的C语言和Unix都是贝尔实验室的产物。这不只学计算机的知道 ,非计算机专业的也都知道,怪不的这么一个看似不直接盈利的企业会如此的生机勃勃,经久不衰,原来都是一直有人扶植的。
我:“怪不得呢,原来每个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影子”
Vincent:“当然,科学家也是人,也有妻儿,也要吃饭啊,所以,在这些企业里工作是最安全,最无忧的,即便是最最底层的普通程序员。所以,在硅谷有一句话,千万不要轻易得罪程序员,你不知道他们谁在阴暗处操作着卫星和导弹。”
我一丝自豪感油然而生。
Vincent:“其实在现代计算机中,一些语言的命名都很有意思,他们都是有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映射,比如UNIX自然就是universe,宇宙的映射,暗指计算机中一切的一切都运行在这个unix上,就想我们现实生活中一切都在宇宙之中一样。”
我:“那C语言呢?java呢?”
Vincent:“别急,听我慢慢说,先不要说C语言,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语言是什么么?”
我:“有印象,Ada语言,好像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
Vincent: “没错,美国国防部之所以把这种语言取名为Ada,是为了纪念奥左斯特. 艾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 ,她是英格兰诗人拜伦勋爵的女儿,曾对现代计算机技术之父查尔斯.巴贝奇的笔记,手稿进行了整理和修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当然,这个只是Ada的表面含义,实际上,Ada是以A开头的,A是26个字母之首,Ada本身就象征着第一。我问你,美国的英文名字是什么?”
我:“美利坚,America?USA?”
Vincent: “没错,Ada就是以为这America,但是美国不是这个名字,美国希望人们能够低调的处理American,因为American不单是美国,更是美 洲,所以美国为美洲为基础,现在更希望人们称呼他为United States,不信你可以听听欧巴马的讲话,他从来都是只讲United States,少讲America。你看United States不但是美国的名字,更是美国的愿景!United(美联),Unix,Universe(宇宙)都是uni开头的,这可不是什么词根巧合。”
我:“那BASIC语言呢?何解?”
Vincent:“Basic就是最基本的嘛,暗指Britain(不列颠)了,他就是告诉你美国的根基是英国。Fortran语言是英文FORmula TRANslator的缩写,译为公式翻译器,其实它是暗指France(法兰西)……”
我:“那C难不成是China?”
Vincent:“有天赋!”
我:“太难以置信了,想不到美国人居然会把C这个重要的语言赋予我们国家。”
Vincent:“错,这个C是ROC(不知道ROC是什么缩写的自行百度),是我们国家,你们是C++”
我:“嗯……原来C和C++是这么来的,C才是最纯粹的China,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China基础上发展,加了好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所以是C++”
Vincent:“Java是为了纪念Japannese,Java和日本人一样,严谨安全可靠,但是废话太多。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祖上有Germany血统,所以google是g开头。”
我听的一愣一愣的,我当时的心情和你们现在是一样的,我心说:“你MLGB的,你到底说的是什么J8玩意,赶紧给我说苹果啊!”
我心里虽然是有这么多疑惑,但是前辈面前,岂敢造次,马上附和:“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但是我们中国何德何能,能让美国这么尊重?把我们命名为C这么重要的语言。”
Vincent:“这个说来可就话长了啊,你要是想听,我就给你讲下,什么叫自然的选择。”
我:“但讲无妨!”
Vincent:“之前已经给你说了,人工智能之父是图灵,其实还有个人很重要,他叫莱布尼茨。”
我:“知道,高数里有讲过他,他发明的微积分啊,不过他是十七世纪的人,能和现代计算机有关系么?”
Vincent:“他和计算机是关系不大,但是他的理论是非常重要,你知道他除了发明微积分,还创建了什么?”
我:“不知道!”
Vincent:“就是二进制啊!”
我:“哦,二进制原来是莱布尼茨创建的。”
Vincent:“当然,不过莱布尼茨也是冥冥之中收到了某种暗示,一个巧合莱布尼茨收到了一个从教会寄来的中国的伏羲八卦图,他正是通过观察研究八卦,才推导出的二进制。”他边说,便用google给我找了一张八卦的图片,让我看。
                                   
确实,八卦上一眼就能看出,两短一长,周期性变化,确实是最朴素的二进制啊!
                 
这就是八卦上的杠杠和数字之间最朴素的关系。
Vincent继续说道:“他就写了论文《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发表在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上,之后这个二进制才被世人所知晓。”
补 充:1687年,耶酥会士柏应理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其中共计13页对伏羲八卦图做了介绍,书中配有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 四卦图。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中,在相应的卦象上,标有阿拉伯数字1到64。而在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中,通过 0与1引申,就可以表示一切数字,如000,001,010,011,100分别代表0-4这几个数字。而在易经八卦中,通过阴阳引申,就可以表示宇宙万 有的原理。如果把阴爻看作0,把阳爻看作1,所有的卦象于是也就可以看成0和1的组合。比如坤卦就是000000,乾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 111101等等。伏羲图的六十四个卦象,也正好可以看作二进制算术从0到63的数字。而莱布尼茨于《中国哲学家孔子》出版的当年,就阅读了这本书。在致 友人冯·黑森—莱茵费尔的信中,向他介绍说自己阅读了这本书。而在这封信中,还出现了“Fohi”的字样,这个词译为中文就是“伏羲”。通过这一些事实, 不难证明,莱布尼茨当年就见过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
原来古人的思想真不是假的,我心中暗暗佩服。
Vincent:“所以喽,古中国其实在西方的自然科学界里是非常受到推崇的,甚至有学者认为,我们中国的算盘才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呢。”
我:“虽然我们华人是很有智慧,但是他们还是很歧视我们啊。”
Vincent:“错!美国的核心层不歧视华人,而是很重视,甚至是仰视!只是因为近代的某些原因,我不说你也明白。”
我:“恩,行,这个就别说了,再说就要查水表了,但是为什么说美国人重视华人呢?”
Vincent:“了解欧洲中世纪吧?”
我:“略懂。”
Vincent:“那你肯定知道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了,他是欧洲人最大的杀手,几乎差点灭绝了欧洲,同样是人类的自然选择,为什么我们亚洲人没有大规模死于疫情,我们主要的死亡都是来自于战争,因为我们亚洲人,特别是华人,和他们是不同的。”
我:“不同?我知道啊,他们粗又长,我们细小短啊。”
Vincent:“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那儿不同,是我们的基因有本质的不同,你自己看看你的小脚趾上是不是有两层趾甲?”
我脱下我的阿迪王,看了下小脚趾,确实是有两层趾甲,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我特有的呢。
Vincent:“这就是证据,这是我们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特有的。”说罢,他脱下nike,我看到他的小脚趾上也是2层趾甲,他看了看疑惑的我说:“没错,我们华人的基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曾经有6个脚趾,这是进化的遗留。”
(相关内容百度汉人小脚趾复趾)
Vincent继续说着:“不单单是二进制了,数学上不少东西都是我们老祖宗发现的。”
我:“那是,那是,勾股定理,祖冲之算π等等,小学都学过……”
Vincent:“但是最伟大的一项,确实世间少有人知道。”
我:“什么?”
Vincent:“就是阿拉伯数字啊!其实不应该叫阿拉伯数数字,阿拉伯数字根本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我:“这个我知道,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公元3世纪,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Vicnent:“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起源说,略显牵强。其实,阿拉伯数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一种象形文字,属于汉字!”
我:“啊?不会吧,这太离谱了啊!”
Vincnet:“看我来告诉你”边说,Vincent,边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支水笔,一个小记事本,工工整整的写下了阿拉伯数字1,2,3,4,5……
Vincent边写边说,你看这个“日”字实际上是由太阳的形状来的,“月”也一样,在甲骨文里是个月牙,“水”的甲骨文也是像流淌的小溪一样,所以,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象形文字是一种精华,你现在纵观世界,还有几个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依然延续到现在。
美国人对我们象形文字的崇拜真不是一星半点,Oracle公司你肯定知道吧,他的中文含义就是“甲骨文”,由此你就可见一斑。
所以说,阿拉伯数字,确切的说应该是中华数字,一样,也是象形文字,是有具体含义的。
这时他把笔记本推过来,上面清晰的写着一串数字,是这样的。
               
Vincent笑眯眯的问我:“这才是中华数字的雏形,能看出什么规律么?”
我是经过多年逻辑学培养的,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规律看不出来呢。我马上回答:“0有0个锐角,1有1个锐角,2有2个锐角,3有3个锐角,4有4个锐角……9有9个锐角。”
(补充:上面的“锐角”确切来说应是小于180°的角)
我虽然回答出来了,但是心里还是被震惊到了,我问道:“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我的老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Vincent:“这就是舆论的力量,因为某些人在刻意隐藏着真相……”
补充:数字起源含义详解

是的,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有点不敢相信我受到的20多年的教育了。
Vincent 当然看出来我的疑惑和忧伤,拍拍我说:“年轻人,你现在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了吧,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告诉你事实的真相,而是一种选择,让你接受一些思想,真 正的事实,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像现在的北韩一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就像是一群生活在盒子里的蚂蚁。如果他们的领袖不告诉他们世界是什么 样的,他们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只不过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盒子里。”
我:“这真是太难以接受了……”我顿了一会儿,继续问“那你说了半天这些,我还是想知道,究竟这些和苹果有什么关系呢?和iPhone有什么关系呢?”
Vincent嘴唇动了一动刚要开口,又被一阵掌声打断了,下午的大会也结束了。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
大会主持人:“感谢各位行业精英们的莅临,为期两天的交流大会,第一天的讲座已经圆满结束了,晚上请大家到大厅参加我们精心准备的酒会,这个刚刚进门时发的牌子,就是酒店的门卡,请大家放心入住。明日9点准时来参加第二天的活动,明天的分享会更精彩……谢谢大家。”
Vincent匆匆肩,“ok,let's go !我们先休息一会吧。”
还没到酒会时间,Vincent和我就在酒店的花园瞎逛了一阵,我们在露天泳池的附近的一个水台边坐了下来,由于都说了一天了,口干舌燥的,我主动给Vincent买了果汁递了上去。
他很客气的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美金递给了我,我忙拒绝,他很坚持:“No,No,我们还是AA制,你在这边赚钱应该不容易。”
我羞涩的回到:“你这面值太大了,我没得找啊。”
Vincent笑笑:“不用找零,剩下的就当小费了,钱对我来说,现在全完没有意义。”
我这才小心翼翼的收下这100美金,继续问道:“那我们还是说说苹果吧。”
Vincent: “之前我说到,其实97年的时候,上面就有一个计划,要开发出一套功能强大,简单,便携的pda。当时虽然手机已经有了,但是当时的手机,是远远满足不了 company的要求,所以,97年的时候,company要求Jobs返回苹果,开始了这项计划。这也是为什么97-98年,在外界看来,苹果坠入最低 谷的原因,其实苹果并没有进入什么低谷,而是埋头潜入了这项计划的开始。而那一年,我就进入了苹果最最核心的部门,进行着秘密的研发……”
我:“继续。”
Vincent, 喝了几口果汁:“研发开始,一切都是很顺利的,但是由于美国另外一派强烈反对,他们的代言人就是克林顿,他想让我们终止这项计划,于是company把自 以为是的克林顿的丑闻爆了出来,他这才丑闻缠身,从此和实权核心渐行渐远。但是他们那一伙儿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到今天都一直存在,克林顿虽然下去了,但 是他的太太希拉里·克林顿又成为了他们利益的代言人。”
我:“继续继续!”
Vincent:“97年当时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有一部分company的人认为他们已经能够把控中国了,所以不希望再开发新的项目,他们想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中东,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一个被company扶植的IT企业了。”
我:“97年就有了?不会是NE公司(真实名称隐去)吧?”
(补充:实为网易)
Vincent 默认的点了点头:“只可意会……但是,这家公司虽然发展的很好,当时company也注入了很多心血,但是没有想到98年后,中国扶植的腾讯会扩张的那么 迅猛,已经有点out of control了。但是company依然没有危机感,所以,我在98年有一段时间,工作被搁置了,弹劾了克林顿之后,工作才能正常开展,直到99年,中 美之间一次大事的发生,才逼迫的我们不得不加速!”
我:“99年?中美大事?”
Vincent:“对的”
我:“难道是美国轰炸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
Vincent:“聪明!”
我:“这事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呢?”
Vincent: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实际上,美国炸中国大使馆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有着非常涉及到美国军方根本利益的原因。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国际舆论上支持南斯拉夫而让美国“不痛快”或美军导弹“找不着北”如此简单的表面现象所创设的理由。
其 真实的内幕情况是:彻底摧毁中国所得的F-117的残骸,这可是当时美国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型战斗轰炸机 在当时南斯拉夫境内,美国的F-117隐型战斗轰炸机被击落后,中国马上向南政府提出要求,是否能够把F-117的部分设备和残骸供中国研究,甚至出钱买 也可以,在中国和南政府达成协议后,南政府把F-117的导航设备、带有隐型涂料的表皮残骸、发动机喷口耐高温部件在秘密状态下移交给了中国,就放在中国 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地下室供中国的军事专家研究。
然 而中国的军事专家一开始并不知道,F-117的导航设备装有保密自毁装置(如果该机坠毁,自毁装置将自爆并炸毁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 但是,问题发生致使美国人失望:F-117坠毁后,自爆装置失灵。值得美国庆幸的是,美国人做事情也有后招,导航系统内部内嵌式电源仍在工作,并且不间断 的发出其定位信息,这使得美国人在很短时间内找到了F-117残骸的精准位置。虽然中国人发现后迅速断掉了电源,但为时已晚。美国人还是获悉了这一情况。 可想而知,美国军方发现了当时F-117的位置后是大吃一惊,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人了解到美国的军事核心机密。
当 时美国人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包括派海豹部队夺回等),但最后美国军方选择导弹袭击,估计是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在外表上造成美国对中国在国际上支持南政府而 表示出非常不满或“也有可能”导弹失灵所致,但真正意图是彻底摧毁中国所得的F-117的残骸。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一枚激光制导炸弹要直接穿过几层楼打到大使馆地下室的原因,但问题的关键是,美国人又一次失望了。事实上那枚炸弹落下后居然没起爆,中 国人最终还是取回了F-117的部分部件,极大帮助了中国隐型飞机的研制。
我:“你这是复制粘贴的吧?我10年前就听过了,这不是愤青编造的么?”
Vincent: “不,这就是事实,虽然这个不是秘密,但是出卖了我们的人,却是一个非常大的秘密,当时F-117上的一些软件,是交付给了美国一个行业巨头来开发的,因 为是和日本联合开发,又要针对中国做一些设置,所以我们找了一个精通中日英三国语言的人,当时,我们已经考察他很久了,没想到,最后出卖我们的人居然是 他。”
我:“懂中日英三国语言?行业巨头?你指的是 唐骏?”
Vincent:“对,就是他,可惜的是,这个秘密直到2004年,我们才知道。”
我:“2004年唐X从行业巨头离职后,加入了一家游戏公司,原来是这个原因,当时company为什么没有做掉他呢?”
Vincent:“这个人大智若愚,早已留了后手,舆论造的太大了,又有中国高层的保护,所以现在在大陆依然混的如鱼得水。”
Vincent继续给我讲:“因为他的出卖,公司是下定了决心,所以之前我和你提到代号TDOL的行动,这个TDOL就是The Determination Of Liberation,中文是解放的决心,当然,这个只是计划的一部分,后续部分的代码叫做DOTA。”
我:“纳尼扣来????DOTA???DOTA和你们也有关系?是我们玩的那个DOTA么?”
Vincent点了点头:“你们大陆只是知道DOTA是Defense of the Ancients的简称,可以译作守护古树、守护遗迹、远古遗迹守卫!但是DOTA真正的含义是Determination Of The Action,是行动的决心。”
我:“行动?难道,你们有什么行动了???”
Vincent:“是的,2004年,我们确实是开始行动了。我们是双线一起走的,你知道iPhone的原型是什么么?”
我:“itouch!”
Vincent:“itouch的原型呢?”
我:“ipod!”
Vincent:“对,但确切的说是ipod nano,ipod nano就是2004年问世的,这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聊着聊着,已经晚上了,酒会就要开始了。
Vincent和我只得走到酒会里,继续谈论,酒会很无聊,因为IT从业大多数都是男性,一个女的都没有,年轻的工程师们或在一边互相吹捧,或在那故作深沉,或不懂装懂的点着头。
我和Vincent,随便拿了点水果和饮料,继续了刚才的话题
我:“Vincent,你这铺垫是在是有点太长了,我都要听睡着了,你到现在还没告诉我,究竟苹果iPhone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啊?”
Vincent:“好吧,既然你不喜欢听中间几年,我就直接把后面的告诉你吧。”
我很认真点头:“嗯,速度。”
Vincent:“首先,iPhone是美国对中国人民的一种回报。iPhone中国版中隐藏了大量的功能。但是现在还不是解密的时候,因为如果中国的高层知道了这些秘密,他们就会针对iPhone来做一些手脚。”
我:“啊?现在不少年轻人还卖肾去买iPhone呢,这么浮华,谈何回报啊?”
Vincent:“你别笑人家现在卖肾买iPhone,如果真的卖肾买iPhone那也值得了,未来,搞不好,iPhone能救他一条命!”
我:“iPhone有功能?”
Vincent:“为了iPhone,少一个肾算什么?等到iPhone救你命的时候,你就知道iPhone有多么重要了。”
Vincent:“我刚才已经给你展示了,iPhone可以在无任何信号的时候,通过卫星,直接连接到美国。”
我:“对的。”
Vincent:“你想啊?什么时候这个功能最重要?”
我:“什么时候?”
Vincent: “当然是你在所有信号都断掉的时候。什么时候会断?自然是战争,战争最重要的就是舆论,出师无名,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了,你们中 国一定会马上的封锁互联网,你们要接受信息,只能通过电视机和报纸,但是电视机和报纸又都被中国所掌握,这时候,你想得到真相怎么办?”
我:“难道是通过iPhone?”
Vincent:“正是如此,一旦中国的互联网被切断,美国会马上通过卫星把最新的信息(包含中国高官在美子女资料和财产,如何避难,战况的最新报道)全部推送给中国的iPhone用户。”
我:“哦!!!原来如此。”
Vincent :“这也是为什么iPhone的定价高的原因,因为能够拥有iPhone的用户,在中国来说,都是白领阶级,也可以说是中低层的资产阶级,你们才是最具有活力,最具有社会发言权的群体,如果能够帮助你们,就能够帮助广大的中国民众。”
Vincent继续说道:“iPhone的功能还远不如此。iPhone能够根据你日常的使用习惯和记录,基本确定你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效地区分平民和XXX,你懂的。”
我:“iPhone收集用户资料这个事,我们国内早就知道了,难道我们这的高层什么都没做么?”
Vincent:“当然,也有一部分被中国收买的黑客来破解我们的心血。你知道是什么么?”
我:“难道是……”
Vincent:“没错,他们通过越yu这种手段,在美国卫星和iPhone之间加了一层过滤。”
Vincent:“当然,你要知道,这些功能也只是一部分,真正强大的功能,不到最后,你是见不到的?”
我:“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Vincent:“确实,包括iPhone4s的siri功能,他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语音功能,他本质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未来,他可以直接把你的话翻译成为英语,你可以通过siri来达到直接和美国人交流的目的。”
我:“那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中美表面上还是这么平静呢?难道我们不可以不进口iPhone,不就能阻止了么。”
Vincent:“你们的高层,一开始确实是非常反对iPhone入华的,这是事实,但是这东西就和互联网一样,是时代的潮流,是拦不住的。所以最后,他们也有些束手无策,只能改变战略,通过别的方式来干扰iPhone。”
我:“那为什么乔布斯时代,他没有治理过水货呢?”
Vincent:“乔布斯信禅宗,有很深的东方情结,所以,他不希望人工干预这些事情,这也是company对他不满的原因,所以,苹果才换来库克。”
我:“换?你的意思是?乔布斯还没死?”
Vincent:“当然,他现在活得好好的呢,很潇洒。”
Vincent和我说到这里,酒会也快结束了。
我还是不敢相信我所听到的一切,但是我又无力反驳,我想知道更多,但是我又非常的害怕。我喝了两口红酒,定了定神。
酒会结束,我们就回到了酒店安排好的房间。
我继续好奇的问Vincent:“你说乔布斯还活着,有证据么?”
Vincent:“这个我是没有办法证明了,其实也没有必要,现在已经没有人关心他的死活了,他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改名换姓,可以过普通人的生活。”
我:“好吧,但是,你说你们的company通过这种手段来策反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我觉得不可信啊,怎么想都不像是真的。”
Vincent:“为什么不呢?远的不说,就说说近的吧,阿拉伯之春背后的推手难道没有company么?你仔细想想,LBY(利比亚)的百姓是靠什么组织到一起的?”
我:“推特,面书!”
Vincent:“没错,company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正是因为有了推特和面书,LBY的人民才可以勇敢的走到一起!”
我:“是的,这个我明白,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心里都有一种孤岛效应,认为反抗压迫他们的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认为自己有这种想法是非常大逆不道属于少数派的,但是,当有了互联网,大家彼此心意相通,才会勇敢的从暗处走向明处。”
Vincnet:“没错,互联网确实已经帮助到了世界上很多的民众”
我:“互联网的推广也是你们company做的?”
Vincent: “是这样的,你知道么,中国大陆第一封电子邮件是1987年9月14日发出的,内容是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帮你们实现这些是维纳·措恩(Werner Zorn),但是今天,你们却几乎没有人记得他,因为你们已经违背了互联网的初衷。”
我:“是的,这个我明白,我们今天是还远远没有跨过长城,更不可能轻易的到达世界上的任意角落,都赖那个姓方的(北邮校长方滨兴,长城防火墙GFW之父)。”
Vincent:“哎,其实也不能怪那个姓方的,他也只是一个狗腿而已,但是从87年帮助你们发出第一封邮件后,后来因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整整耽误了7-8年之久。”
我:“嗯,我明白,那段事情就不要提了。”
                 
                                                维纳·措恩教授
Vincent :“虽然是有层层的封锁,但是company并非忘记了中国,1993年欧洲量子实验室推出了www万维网后,1994年,我们就帮助中国连接上了万维网,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可惜啊,这么多努力,到头来还是被恶人给利用了。”
我:“嗯,明白了,这事不能说太细。这么说中国互联网初期那些大鳄?全都有美国背景?”
Vincent:“嗯,多了不敢说,你看看你们大陆的几大门户吧,凡是老总从美国留学或是从美国拉过风投的,8成已经被company渗透了。”
Vincent:“是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国才能有今天啊!你们IT产业的各行各业哪个不是从美国直接翻版过来的,你们的QQ翻版ICQ,youku翻版优tube,你们流行的人人网直接翻版facebook……”
我:“这个是事实,毕竟拿来用产生利益快嘛。但你说各行各业都有你们的扶植太假了吧,淘宝有么?淘宝我看可是我们滔滔和宝宝的合成,是正宗的‘国企’吧?”
Vincent:“Too simple,你不能光看表面字义,淘宝的马云创业之前是什么工作?”
我:“好像是英语老师吧!”
Vincent:“他是不是从美国回来之后才创业的?”
我:“看过一些资料,好像是这样的,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啊?”
Vincent:“给你个明显暗示吧,你们现在淘宝上,都流行怎么互相称呼?”
我:“亲,亲!哎呀,叫着都肉麻。”
Vincent:“是的啊,中国人讲究含蓄,这个‘亲亲’的叫法很明显是学我们美国的dear嘛”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淘宝的“亲”是直接翻版美国的口语“Dear”,美国人确实是非常直白,互相称呼都是亲爱的Jack,亲爱的Rose,有理有据,让我信服。
我: “服了,服了,真的令人信服。我对你们的策略确实是五体投地,不过有一点,你们似乎忽略掉了,如果你们真的了解中国历史,就应该知道,蒋介石和毛润之争天 下的事啊?你们现在的情况很像是蒋介石的阶级,但是,你们似乎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只有得农民,才能得天下,毛润之深谙其道,所以才能在斗争中获 胜?不是么?”
Vincent:“你说的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了。”
我:“那你们应该知道,即使是今天,大多数农民也是对互联网应用是不感兴趣的。”
Vincent:“没错,我们当然除了互联网,还有其他的渗透手段。你想想大陆农村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他们最喜欢什么?”
我似乎又明白了点:“难道是……网游?”
Vincent:“正确!我们在2001年就开始通过韩国的一款网络游戏打入到中国的各个城乡!”
我顿时泪流满面:“啥也别说了,我知道了!”
我俩异口同声的说出来了两个字“传奇!
对于《传奇》我是再了解不过了,我的整个高中生涯几乎都是和《传奇》一起度过的,经过Vincent这么一分析,我的确感觉到了《传奇》背后的不平凡,不免后背有了一丝丝凉意。
沃玛教主是传奇中的邪恶首领,传说他为了自己的复活牺牲了大量的沃玛教众,而他的重生也带给那些死去的教众以邪恶的不死生命。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映射啊。
Vincent 继续说道:“《传奇》这个游戏非常特殊,他表面上是韩国人开发的,但实质上他的核心还是经过company许多心理学家反复论证过的,之所以交付给韩国人 开发,正是由于韩国过去视中国为宗主国,两国文化有很多相同点,所以,韩国人来做,更能贴近中国人的心理。传奇,你只要玩多了,根本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什么的时候,农民就会像传奇里的人物一样,奋勇向前……”
我:“怪不得传奇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共鸣,原来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款网游而已。”
Vincent:“是的,当时,company在大陆找了一个代理人,姓陈(陈天桥),他就是靠这个游戏发的家,但是渐渐地,他也和我们渐行渐远,可惜啊。”
我:“哦?是的,传奇刚开始和后来的差别的确非常大,伤透了我们玩家的心,原来真正的原因在这。”
Vincent:“没错,一开始传奇本来是按点卡收费,我们希望能够循序渐进,在company的引导下,让中国网民正确的来参与这款游戏,但是,姓陈的见利忘义,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他在传奇里胡改乱改……”
Vincent:“他的胡作非为,导致传奇用户大量流失,游戏可玩性大大下降!最终,company只能将这个事情交付给其他人来做。从此陈和company决裂。”
我:“原来是这样啊,我刚才还想,你说陈是company的人,唐X又是company的叛徒,怎么可能2004年直接出走,跳到了陈的公司,原来他们早就认识,并且臭味相投,才苟合在一起的啊!”
Vincent:“没错,唐X在2004年加入陈的公司后没多久,因为两人都有问题,所以没多久就决裂了。”
我:“真是一种循环啊!”
我:“传奇的团队,后来又整体被一个有钱的大老板挖走了,给传奇换了个名字,后来还在美国上市了。”
Vincent:“没错,后来company干脆将错就错,直接把那款游戏向另一个极端发展,而且,那个老板现在也已经是company的人了……”
夜深了,我俩聊着聊着就在各自床上睡着了。
由于前一天聊得太晚,第二天,我和Vincent都起得很晚,本来不打算去会场了,但是由于我是代表公司来的,必须要签到,于是还是硬着头皮去了会场,照例,我又和Vincent坐在最后一排,继续着昨晚的话题。
我:“我现在已经了解了,company通过游戏来拉拢底层人民,通过iPhone来拉拢小资产阶级,那么不少年轻人既不喜欢游戏,又不爱电子产品的呢?”
Vincent:“呵呵,只要是人就是有爱好的,只要有爱好,就必然要和人交流,想要交流,就要借助论坛。”
我:“哦,也就是说网络上说的美分,美分什么的,是真的了?”
Vincent:“这不假,但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美分,只是一般普通的民众而已,真正的美分是不会轻易的暴露自己的。”
Vincent继续说道:“十年前,BBS在大陆非常的流行,company通过各种方式想渗透进来,无奈,收效甚微。”
我:“不会吧,效果应该很好啊,现在大陆的著名论坛天涯啊,凯迪社区啊等等,全都是义务美分,按说,你们的目的应该已经达到了。”
Vincent摇了摇头:“不,他们不是真正的热爱自由,他们也只是从众心理,一味的抱怨而已,而且我们也从未渗透过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的BBS,所以,失败也是难免的。”
我:“为什么会失败?”
Vincent:“因为你们中国高层的干预啊,你看他们表面上非常严肃,任何报道都是一丝不苟,八股文一般,但是,他们所扶植的力量,却是非常的娱乐化,低龄化,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手段呢,来麻痹年轻人。”
我:“比如?”
Vincent:“你还记得我以前和你提到的Robin么?”
我: “当然,百度的CEO李彦宏么,大家都认为他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美分。有不少人到现在还误以为百度是个中国企业,但是业内人都知道,baidu其实是李彦宏 在美国拉个投资,在开曼群岛注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其实是一家彻头彻尾的从事中文搜索的美国企业而已。他应该是company的人吧?”
Vincent笑了笑:“怎么说呢?只能说曾经是吧。”
Vincent顿了顿继续说道:“本来Robin以前是一个正直的年轻人,company也是很信赖他,谁知道他回大陆后,过上了好日子,也渐渐忘记了过去的承诺了,对company的指令也是执行的非常敷衍。”
我:“百度到底是左是右,我记得以前CCTV可是点名批评过他,CCTV这个wodang的舌喉,这个错不了。”
Vincent:“呵呵,那只不过是场苦肉计而已,故意演给company看的,你看,Robin其实每年都会上你们大陆的春节联欢晚会去赚镜头。他们啊,好着呢。他帮助高层执行一项最成功的项目,你知道是什么么?”
我:“什么?”
Vincent:“百度贴吧”
我:“百度贴吧???”
Vincent:“你肯定也是百度贴吧的用户,对不对?”
我:“是啊 ,百度贴吧有什么阴谋?”
Vincent:“百度贴吧里有一个最大的贴吧,你肯定知道。”
我:“大?只是人多么?那应该就是wow吧了吧?”
Vincent:“没错,正是!wow吧,就是中国高层的一个‘杰作’,你知道,当一个孩子在14-16岁时候,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时候,是最容易对他们进行洗脑教育的。你仔细想想。”
我:“不用想,说的简直太对了。”我突然明白了,一个wow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涌入,如果没有高层授意打‘广告’,怎么可能会聚集那么多年轻人。
Vincent:“他们的手段当然非常低劣,但是他们利用信息的不对等,制造了一系列的洗脑信息……”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我接话“比如,打台X我捐…….我捐,打美国我捐一条命!还有,什么进来的敬个礼……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种。”
Vincent:“呵呵,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弱智言论,反复的洗脑,说1000遍,你就会觉得是真理了。”
我:“但是我还是不明白,这么明显又假的信息,为什么会这么有市场呢?我觉得不说14-16岁,就是12岁的小孩子,也应该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了,能这么轻易被骗么?”
Vincent:“这个就叫做Long Tail Effect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他们不断的吸引新的年轻人进来,
让年轻人误认为为国牺牲,保卫他们的领袖才是真正的主流,真正的民意。你不能太高估年轻人的智商。”
我:“这到也是,就说现在,在百度贴吧里,还有一群傻13认为留言要达到15字才能增加什么所谓的‘经验’,我真想不通这些人脑子里想什么呢?”
Vincent:“这就说明洗脑已经成功了,用一些根本完全无用的经验,来迫使你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习惯成自然了。”
我:“对,对,你说的太对了,以前我就有过这方面的思考,但是从来没认真的想过,其实有的时候,窝狗自己也不想说什么‘笑摸狗头’啊,什么‘十五’字啊之类的,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说这些的意义是什么,但是他们还是留下这些回复了,这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倍操纵的表现啊!”
Vincent:“嗯,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你说的什么,但是,这种行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我们曾经也试图让中国的网民理智化,但是真的太难了。”
我:“你们做过什么样的努力呢?”
Vincent:“中国曾经是有一部分网民非常有理智的。”
我:“什么人?”
Vincent: “除了精英学者外。普通网民里就是计算机从业者,外语相关和球迷了。学计算机和外语的自不用说,因为本身就是接收到最新的思想,没有被太多垃圾思想给荼 毒,而球迷这个群体非常的特殊,在目前中国民众受教育非常差的情况下,中国人对世界是没有什么准确认识的,但是球迷往往愿意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来了 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思想。”
我:“有道理,这个我明白。我身边以前好多大学的同学,都念了十多年书了,欧洲的城市都说不出10个,反观球迷,欧洲各大城市如数家珍,完全是受足球的影响啊。”
Vincent:“没错,所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承载的不单单是一项运动的使命,他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项重要纽带。”
我:“那你们曾经打算从哪里开始渗透呢?也是百度贴吧么?”
Vincent:“是的,因为百度还是美国人持股51%,虽然Robin为了个人利益,帮助你们高层洗脑年轻人,但是,仍然不敢特别造次,所以,在2006年后,我们看重了一个足球运动员。”
我:“谁?”
Vincent:“他叫‘李毅’”
我:“什么?李毅???不会吧,你们居然是李毅吧的推手?”
Vincent:“是的,其实并不是推动他个人,而是因缘巧合,推动他的贴吧,我们想让他能成为一个灯塔一样的标志。”
我:“有何证据?”
Vincent:“当然,你自己想想过去百度李毅吧又称什么?”
我:“卢浮宫”
Vincent:“没错,卢浮宫是哪个国家的?”
我:“自然是法国了!”
Vincent:“这就对了,法国可是说是近代历史上的民煮先河,法国大**,资产阶级**无不是从法国开始的,当时卢浮宫的称呼不是随便起的,而是确确实实赋予他的代号。”

我:“哦,确实哦,卢浮宫是法国的,而李毅大帝的映射亨利大帝也是法国人,这确实不像是巧合。”
Vincent:“当然,就连矗立在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不也是法国赠送的么?可是今天,还有人知道李毅吧曾经又名百度的卢浮宫么?”
我:“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
Vincent:“虽然Robin碍于company的威慑,一直没有敢封掉李毅吧,但是,他听从了高层意见,采用了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反向渗透李毅吧。”
我:“不必多说,这个我懂,他就是通过取消贴吧限制,大规模的让网民涌入,冲垮老会员之间的联系。像洪水一般将其冲毁。”
Vincent:“聪明!就是这样,这样一来,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Robin又看似没有得罪company。所以现在只能这样维持现状。”
我心想,原来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李毅吧的14都心知肚明,其实就是真正的真相啊。我:“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和中美斗争息息相关?”
Vincent:“当然,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以人为最基本单位构成的,我们重视每一个人。”
我:“那到目前为止,Robin究竟是什么立场呢?你们还能挽回他么?”
Vincent:“这个不好说,不过,话说回来,iPhone的用户大可不必担心,目前一个应用马上就要上市,暂时叫做iPhone百度贴吧准入程序。”
我:“哦,是什么样的呢?”
Vincent:“简单来说,就是未来在某段特殊时期(比如因战争,灾难断网时),你利用我们的应用来访问百度贴吧,你只能看到iPhone用户的帖子和回复,这样,贴吧就清净了许多,你也可以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明白了么?”
我:“啊?那这样,岂不是对其他的用户很不公平,android用户?sysbian用户?甚至是mtk用户?难道他们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连接收避难信息的权利都没有么?”
Vincent苦笑了一下:“没办法,因为他们没有iPhone!”
(补充:关于安卓
Q:楼主,我想知道的是安卓难道不是影子政付的亲儿子吗?
A:不是,虽然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无奈的是android是开源的,谁都可以来更改,company无法操纵他。ios是闭源,中国无法完全破解。所以android只能随便用用,但没有根本利用价值。)
上 午和Vincent聊完百度和其他一些IT企业后,我和Vincent相处的时间只有最后一个下午了,所以,我不能再和他聊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东西 了,我现在也不是很关心iPhone究竟还有什么强大的功能,但是,我一定要了解,到底company什么时候会对我们下手呢。
下午,我和Vincent依然坐在后一排。
我:“Vincent,我已经知道了中美间在IT行业之间的勾心斗角了,相比除了IT行业,各个行业也都大同小异,我十分想知道,现在中国高层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了,对外妥协,对内强压,不得人心,如果你们一声令下,我想那绝对不是一呼百应,可以说是会一呼万应啊!”
Vincent:“不,之所以现在还没有下手,是有原因的。”
我:“哦?你们在忌惮什么?”
Vincent:“中国的实力!”
我:“中国实力?搞笑呢吧,我们有什么实力啊?虽然现在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都世界100名开外了,军事就更不用说了,钓鱼已经许给日本,黄岩估计也快丢给菲律宾了……”
Vincent:“这一切,都只是中国的一些障眼法而已,如果你要和敌人对战,你先示弱,就会让敌人放松警惕。其实中国的军事实力,目前保守估计,已经是世界第二,超越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慢慢渗透,不可能从正面打击。”
我:“不相信,好,就算你说钓鱼和黄岩是在和别国唱戏,那你应该知道浮水洲岛?”
提示:浮水洲岛(BechLongVi),也称为白龙尾岛,位于北部湾,原为中国领土,岛屿上生活有百余居民。1957年,中国将该岛交给越南。2004年,中越签署协议,正式将岛屿划归越南。
我继续说道:“你看,我们的岛三天两头就送人一个,你还说我们实力强?”
Vincent:“没错,你想,你们中国人连自己的国内事务都不了解,那么相对更加神秘的军备,你们老百姓又能了解多少呢?”
我:“最简单的吧,就说海军,航母应该算是有绝对实力的吧,美国已知的航母就有十一艘,中国最近才把那个从乌克兰买来的模型拼起来,这有的比么?明显是屌丝VS高帅富啊?”
Vincent:“首先,纠正你一点,美国的航母远不止11艘。”
我:“嗯?难道还有隐藏起来的。”
Vincent:“没错,同理,中国也早已把自己最先进的航母隐藏起来了,可以说,瓦良格只是一个对外展示的模型,和中国真正的家底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我:“啊?中国还有真正的航母?什么意思?”
Vincent:“你说造船厂一般都在哪?”
我:“肯定是港口啊。”
Vincent:“对,连你都知道,你说美军能不知道么?中国都一般在哪造船。”
我:“嗯,我猜是大连港啊,芜湖港啊,肯定是这类港口啊。”
Vincent:“是的,你想,连你都知道,美军能不知道么?中国高层能不知道么?所以,肯定是有所防范的。否则美军的卫星一直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能不知道么?可是,中国非常聪明,你们的航母,并没有建造在港口,所以,美军一段时间内居然没有发现。”
我:“哦,那我们的航母,在哪?”
Vincent:“这些东西不好乱讲!说错话,是要丢命的!你确定你想听么?”
我:“朝问道,夕可以死,但讲无妨。”
我的好奇心已经战胜了我的理智。
Vincent:“好吧,你想既然不能造在港口,一定要造在一个内陆,那么这个地方人还要少,还要有很好的水源。你可以猜猜是哪?”
我:“这个是阴谋论吧,我不太敢相信,那么浩大的工程,肯定要涉及到很多的参与人员,哪有不透风的墙啊,要是真有这么硕大的工程,民间早就知道了,毕竟,造航母可不是叠被子啊。”
Vincnet:“呵呵,你太低估你们高层的这种实力了,你们建造这种工程是有先例的。”
我:“嗯?请举例。”
Vincent拿出iPhone,一边打字一边说:“你听过中国的816地下核工厂么?”
我:“没有,快给我看看。我开打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536560.htm
看了一会儿,我看楞了
Vincent:“没错,你们在60年代就已经拥有这种实力了,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是你们依然是有控制实力的。”
我:“嗯,那我们的航母到底在哪?”
Vincent:“别急,就是像这样的掩体,在大陆,我们估计不下100个。里面的先进武器完全超乎美军的想象!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一个航母基地,也可能不是唯一的。我刚才已经提醒你了,内陆,要能模拟海,要有山方便做掩体,要人口少……”
我脑子里铺开中国地图,反复思考,一个地方闪现出来!我迫不及待脱口而出:“青海!?”
Vincent: “嗯,没错!准确的讲是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 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在这种地方建造航母,真是天赐宝地啊。”Vincent一边感叹,一边递上一张图片
          
Vincent:“剧消息透露,目前这个地方,已经放置了大大小小的航母超过百艘。白天就停靠在掩体下,夜晚雾天出来演练,卫星根本无法检测到他们的行动,实在是太强大了。”
我听到这已经震惊了,原来,我一直以为这些信息都是铁血论坛上一群脑残在那胡编乱造出来的,没想到居然都是真的。
Vincent:“你现在明白了中国真正的实力了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国际上处处小心的原因,中国真的很强大,得罪不起的!必须通过软实力来渗透。”
我:“那既然这么隐秘,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Vincent:“你们高层在一次黑客行动中,不幸暴露了身份,我们抓到了一些spy,把他们培养成了双面spy,这才得到了这些消息。”
我:“那不对啊?我们这么多大船都停在湖里,如果真有战争了,总不能在湖里摆着啊?怎么能运到海上呢?”
Vincent: “这也正是我们所畏惧的,你听过三国里空城计的故事吧,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但是正是这种低级的漏洞才让人觉得可怕,一开始,我们也简单的认为,你们高 层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怎么会把船造到湖里。后来,经过我们一系列缜密的分析,我们终于恐惧了,既然你们敢把船造在高原的湖里,就一定有实力把它运送到海 面。但是究竟是怎么运的,这是一个迷,未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啊。”
我:“……”
Vincent:“我们有两个怀疑方向,第一,在中国的地下,已经利用盾构机挖通了一条由西藏直通到东海的地下隧道,就像地铁一样,既可以跑火车,又能跑船;第二,你们已经开发出了反重力设备,直接用一种未知的超大型飞机将航母吊到海面;第三……”
Vincent说道第三,已经明显面色苍白,不敢再说下去了。
我:“第三是什么,说啊?”
Vincent:“第三是最可怕,也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的。”
我:“什么?”
Vincent:“我怕我说了你也不相信。”
我:“信啊,之前你说的,我都信了,还能更离谱么?”
Vincent:“你知道莫比乌斯环么?”
我赶紧百度了一下,就在我研究的同时,Vincent直接叹了口气,说“还是简单点说吧,我们怀疑你们已经掌握了虫洞原理,可以扭曲空间,瞬间就把船传送到海上……”
我虽然是做好了准备听离谱的回答,但还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我:“这个打死我也不信!怎么可能有这种技术。”
Vincent:“如果100年前,我和别人说,可以直接把你的声音瞬间传送到地球的另一端,你说那个人会信么?”
我:“肯定不会,他会认为你是神经病!”
Vincent: “是的 ,所以,真相总是超过你的想象,我们所在的世界,一切都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构成,声音可以转化为信号从A传输到B点后再由信号转换为声音,图像也一样可以传 送,那么,物质其实也是一样,可以传送的。但是,这项技术,在company里刚刚起步,但是我们有理由怀疑,在中国大陆,你们也许已经熟练掌握了。”
我:“这都是我们的间谍告诉你的?”

Vincent:“嗯,是的。”

我:“不太可能吧,我们的高等教育水平这么烂,怎么可能会发展出这些东西?就是清华北大也不可能啊。”

Vincent:“清华?北大?呵呵,他们只是普通的高校,和你们精英教育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学生水平。前苏联的民用科技不是一样很烂,但是却是第一个把人送到太空的。”

我:“那我们的精英教育是哪里?”

Vincent:“目前,已知的有两处。”

我:“哪两处。”

Vincent:“山东济南蓝翔技校和新东方!”

我:“山东济南蓝翔技校,这个我是知道的,美国报道,蓝翔技校曾经多次入侵美国五角大楼,如入无人之境,但一直不知道是真是假。”
(补充:网上曾经确实曝光过美五角大楼等军要网站被一些来自中国某些地区(居然特意点名了蓝翔技校)的黑客攻击的消息,并且是中国ZF授意。而我天朝自然出面对此一口否认,称无此事,辩称此乃西方列强恶意抹黑我朝,夸大我朝威胁)

Vincent:“是真的,蓝翔的科技力量不可小觑,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尔在内部会议上曾经说过,不能放任蓝翔技校肆意发展,蓝翔的一个班抵得上美军的三个机动师。”

我:“那,新东方么?一个学英语怎么可能有什么杀手锏呢?”

Vincent:“不是教英语的那个新东方。”

我:“那还能是教烹饪的那个?”
Vincent:“正是!”
我:“就是那个炒菜的新东方?”
Vincent:“是的,你想!中国人以什么闻名世界?”
我:“地沟油?”
Vincent:“正面的。就应该是美食了吧,一般中国移民,混的好的,都是在美国开餐厅,混的一般的在餐厅当大厨,再差一点的,就是刷盘子,无论如何,中国人在一般美国民众眼里不是贪官就是厨子,怎么都离不开烹饪。”
我:“这倒也是,确实,中国人在国外开餐厅的比较多,是一个切入点。”
Vincent:“是的,而且,无论多高的官,多神秘的人物,只要是人,就要吃饭,只要吃饭,就难免要接触厨师,所以,是最方便渗透的职业。新东方表面上是一个烹饪学校,实际上是中国特工的摇篮。”
我:“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年大量的年轻人进入新东方学烹饪,却很少看到他们在网上瞎扯淡,原来都是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啊。”
Vincent: “嗯,没错,所以,现在没办法,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在网上丑化,恶搞蓝翔和新东方,让年轻人以为他们都是被恶搞起来的,这样,年轻人不会主动去蓝翔和新东 方,中国的高层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他们只能每年从清华北大挑选一些优秀又不愿去美国的青年来培养。”
我:“哦,从清华北大直接选取新东方么?”
Vincent:“不,蓝翔的学生进学校第一年,就要去学量子物理,高能物理……无论文理工科,以清华,北大的学生的综合水平,很难跟得上,所以,必须要送到一个特殊机构,念一年类似于‘预科’的机构。”
我:“这个机构是什么?”
Vincent:“就是北大青鸟!”
说真的,我知道我已经彻底的被中国真正的实力震惊到了。我知道,有太多太多的秘密,我即使和Vincent再聊上三天三夜,也很难讲完,但是时间不长了,马上为期两天的大会就要结束了,我和Vincent也要分开了。
我只能马上挑重点的问了:“那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最开始,我们普通人究竟应该怎么利用iPhone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
Vincent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一直呆呆的看着门口,门口,两个穿便装的一个亚洲人一个白人正在一边向里面张望,一边和主持人耳语。
Vincent:“我时间不多了……不能再和你聊了。”他说完起身要走,门口两个人马上冲了进来,三步并两步的直冲最后一排,按住了Vincent。
我,Vincent,大会主持人和最后两个来人,一起出了会场,两个后来的人,先让主持人核对了一下名单,在大会的邀请名单上,的确没有这个Vincent。
那个白人搂住Vincent,看似亚洲人的另外一个开始问我:“刚才,他和你谈什么 了?”
我:“没谈什么,我们就谈谈现在软件行业的趋势之类的。”
亚洲人:“嗯,不要相信他的话,我们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研究中心”他边说,边把证件递给我看,“Vincent,是我们中心的一个重症病人,以前一直在加州从事计算机工作,由于压力太大,患上了精神病,上周不小心从医院走失,现在我们带他回去。”
我:“哦……"
说完,他俩就驾着Vincent向酒店外走去,Vincent回头看了我一眼,笑了一下,我一个人呆呆的立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许久许久都没有动。
我被一个精神病人忽悠了周六周日两天,MD,我心里暗暗骂自己。我就知道他说的不是真的。我一个人悻悻的向会场走去,准备收拾收拾东西回家,这两天,我已经恍恍惚惚没怎么好好休息了。
我收拾好后,就提前走了,在出租车上,我突然自己笑了,哎,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可能就被一个精神病程序员忽悠两天呢。想想也是,哪有那么多阴谋啊,还是吃饱喝足就好了。
就在这时,“嗡嗡”两声,我的iPhone震动了,我拿起来,不是电话,也不是短信,而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诡异画面,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小字“Action Begin”


Friday, May 18, 2012

我的Evernote技巧(2)

我的Evernote技巧(2):
我的Evernote技巧(1)分享了通过邮箱来收集到Evernote的技巧之后,今天继续分享进阶技巧:
应用软件:
  • Evernote
  • Email \Gmail
  • ifttt

一、Evernote技巧


1、防止Evernote邮箱被滥用

@Evernote中文#Evernote技巧#很多用户担心自己的Evernote邮箱在很多人知道后被滥用,小提示:在Evernote的账户页面上,每个Evernote用户都可以重设自己的Evernote邮箱。




2、在google reader订阅文章
这个方法是在好友李公子的博客上发现,直接在google reader实现一键保存订阅的好文章到evernote。
出处:http://blog.vsharing.com/ligongzi/A1472320.html


该方法的使用前提:
l 使用google reader浏览资讯(延伸阅读:为什么要使用RSS阅读方式
l 有ifttt账号(延伸阅读:什么是ifttt?)
l 使用gmail
l 使用evernote保存文章(延伸阅读:Evernote的使用介绍
操作方法:
1、登陆ifttt
2、选择“Create Task”
3、选择“this”之后,选择“google reader”
4、选择“New starred item”
5、选择“Create trigger”
6、选择“that”,并选择“gmail”(此处的选择是本文操作的关键之处,记住,不是选择“evernote”!)
7、选择“send an email”
8、“to address”中填入你的evernote账号邮箱(该邮箱在evernote账号信息内可以看到,格式为***@m.evernote.com);“subject”和“body”均为默认即可
9、选择“create action”
10、对你的这个操作起个名字便于辨认,例如“一键保存GR到evernote”之类
11、登陆你的google reader,将想要保存的文章打上“星号”,过一会儿,evernote里面就会有这篇文章了。
本方法的高效之处:
ifttt中虽然直接有通过evernote建立笔记的操作,但是根据本人的实践,发现很多订阅保存后的显示效果很糟糕,字体和格式很乱,而且会不分段落,有时候图片也存不上;而采用邮件保存的方式,格式基本上不存在问题,效果非常理想。
该方法适合批量保存订阅的文章,例如收集数十篇同一类别的文章制作专栏内容等;
可以实现在任何移动设备上面轻松保存文章(实际操作过的人就知道,要在移动设备上面保存文章,来回切换界面,是相当麻烦的事情。智能移动设备,如android系统和iphone、ipad等上面都有同步Google reader订阅内容的软件,你只要在此类软件中对文章打上“星号”标识,即可实现该文章的保存。)。
一次点击,自动保存到evernote,完全不用人工操作,完全不用切换界面,完全不会打断你的阅读——使用过你就会知道,无与伦比的便捷。

3、在Gmail中标记一个标签后自动同步到Evernote
ifttt中已经有现成的Recipe:http://ifttt.com/recipes/13247  ,照着做就可以

4、在Gmail中加星或自动搜索邮件中包含的内容同步到Evernote
查看Recipe:http://ifttt.com/recipes/6440

二、邮件收集应用场景:


1、老师可以用来收作业
这条是微博上的维游分享的:【Evernote技巧】直接通过邮件接受笔记的功能,可以给老师用来收作业。学生直接发到自己的作业到老师的Evernote邮件地址。老师打开笔记后既可以批改作业,批改完后共享笔记本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们就都欢乐了!很久之前就想到这个方法,今天提到邮件恰好讲出来。

2、重要邮件备份
简单一点把你的Evernote邮箱地址保存在邮件的联系人中,专门用来备份重要邮件,比如跟重要客户、公司同事、项目、网站的注册邮件等内容。特别是在手机上应用这个功能非常方便。
如果是Gmail请查看上面的几个技巧

3、邮件订阅收藏
有一些非常不错的邮件列表,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收藏。比如QQ邮箱中的邮件定阅,知乎的每周精选、下厨房周刊之类的内容使用这个方法都可以快速收藏到Evernote中。

4、邮件中附件同步
在国内收国外邮件速度会比较慢,特别是有些附件有时完全收不下来、比如Gmail、Hotmail之类的,这时可以把带附件的邮件直接发到Evernote中,然后用Evernote的同步功能,很轻松就把邮件同步过来。 这条技巧由 @谷艾米 微博达人分享。
除了这些场景可以用Evernote邮件收藏的方法来完成,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在Blog和微博上留言。

Evernote的本地化版本“印象笔记”前几天刚发布,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他们的官方博客(印象笔记)和微博(新浪微博).

转载本站文件请保留原始链接。
我现在经常在微博上出现,欢迎大家利用微博和豆瓣来提问,我尽量找时间来回复,如果没有马上回复是因为时间关系,请耐心等待一下。
如果你觉得我分享的东西不错,请关注我:1、新浪 2、豆瓣 3、腾迅 4、Twitter 5、知乎
如果你对思维导图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个Blog,http://www.write.org.cn 已经提供了100多本图书的思维导图源文件下载,欢迎访问和定阅。
发现本Blog在国内的部分城市无法访问,请用RSS或邮件进行定阅,便于阅读。

读书笔记:
RSS地址: http://feed.write.org.cn  Web: http://www.write.org.cn QQ邮箱请点击订阅到QQ邮箱

战隼的学习探索:
RSS地址: http://feed.read.org.cn  Web: http://www.read.org.cn QQ邮箱请点击 订阅到QQ邮箱
您可能也喜欢:

怎样用Evernote来管理事务

我的Evernote技巧(1)

转载:我的读书技巧

注意力小技巧--研究发现吃零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Agelea Bde的《思维技巧》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rite)

打造高排名WordPress博客站点SEO优化技巧 | 织梦(Dedecms)管理员之家 (@dedeadmin)

打造高排名WordPress博客站点SEO优化技巧 (@dedeadmin)

《时间检索》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rite)
无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