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5, 2013

守贞、缠足与中国古代女性的财产权变迁

守贞、缠足与中国古代女性的财产权变迁:

中国古代与女性有关的两项习俗,守贞与缠足,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十分残忍的。守贞,即主流价值观要求女性在丧偶之后要守寡终身,不得改嫁或与其他男性发生私情,或者干脆殉情而死。守寡者称作“节妇”,殉情者称作“烈妇”。甚至未婚的女性在结婚前未婚夫亡故,也要到夫家守寡,或者殉情。各地明清县志中有不少这样的人物传记。沈从文的小说《湘女潇潇》中也提到了上世纪早期在湘西一带族长有权将涉男女私情的寡妇沉滩处死。缠足,比守贞更为残忍。女性在成年前,大约10岁左右,脚趾和脚掌的骨头会被硬生生折断,用布条束成粽子状,形成所谓的“三寸金莲”,否则就无法出嫁。大量未成年女性因为缠足而丧命或者残疾,活下来的要靠一双畸形的脚来负载身体。中国历史上的缠足现象是人类历史上很独特的一种习俗。

一直觉着守贞、缠足这样的陋习是中国古代封建礼教摧残女性所致。近来读了一些关于中国女性财产权变迁的文献,才觉这一论断过于简单。守贞缠足习俗的形成,不独与礼教有关,更与女性财产权的变化有关。社会习俗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财产权的变迁推动的。
在元代之前,中国社会关于女性再婚的态度基本正常。唐代《唐律?户婚律》规定夫妻可以协议离婚(称作和离)。在敦煌出土的一份唐代文书中,记载了一个男子写给妻子的离婚协议书。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协议离婚之后,男婚女嫁,互不干涉,而且男方还给了女方很深的祝福。宋代,理学盛行,对礼教的要求变严,但对女性在女性再婚也还是很宽容。台湾清华大学的赖建诚教授在《在守寡有理》一文中写道:
元代之前年轻寡妇再嫁,并非例外而是常态。宋太祖把寡妹嫁给名将高怀德,程颐赞成寡侄媳再嫁,南宋名将张俊把寡媳嫁给部将,魏了翁因嫁寡女,而摆不平众多的竞争者。还有许多寡妇再嫁的例子,都可看出到宋末为止,并无节妇与烈妇的观念。
同守贞一样,缠足的习俗也是宋代之后才出现。缠足的起源,尚无定论,一种很盛行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李煜让后宫嫔妃以白绫束足,做莲花状起舞,引致民间效仿。在整个宋代,缠足现象仅出现在上流社会,并未普及到民间。缠足的目的是满足上流社会男性的恋足癖审美偏好,做法也仅是以布帛将脚束起,并不将骨头折断。残酷的缠足做法也是元代之后。
元代是一个分水岭,自此之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都急剧下降。究其原因,当是元代女性财产权的变化所致。到宋末为止,女性一直拥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权。这种财产权包括作为女儿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和作为寡妇继承丈夫财产的权利。从元代开始,女性丧失了财产权、以及人身权、子女权。蒙古人统治汉人之前,其内部的婚姻财产制度体现了强烈的游牧民族特征:女性是作为财产和战利品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没有财产权,女性本身就是财产。具体而言,蒙古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妻子可以赠予、买卖和掠夺。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也是他四个儿子的母亲,就曾被敌对部落掠去,成吉思汗后来打败敌对部落才把妻子抢回。同时,妻子也是家庭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妻子要被家庭内的其他男性继承,称作“收继”。一个寡妇可以被其亡夫的兄弟、侄子、外甥、以及(不是她亲生的)儿子甚至孙子收继。昭君出塞里的王昭君,也是先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在呼韩邪去世后,又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单于。蒙古人的婚姻制度与游牧民族的生存状态时相适应的。游牧民族中,为争夺资源,战争和暴力冲突频繁,男性死亡率高,家庭、部落内需要有更多的女性资源来进行人口繁殖保障兵源,同时有大量的孤儿寡母需要养活。收继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这种需求,故在很多游牧民族中实行。
蒙古人灭掉宋朝之后,统一中国,也将其原有的婚姻财产制度推行到全国,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守贞习俗的兴起。首先是元代女性财产权的丧失降低了她们再婚的需求。在宋末之前,女性在丈夫去世后,可以携带自己的财产(包括自己的嫁妆及继承的丈夫的财产)、子女再嫁,再婚是一种很正常的选择。从元代开始,女性的财产权丧失,丈夫去世之后,其财产(包括自己的嫁妆)、子女都归夫家所有,女性只能作为儿子(包括过继的儿子)的监护人来掌管财产,女性要改嫁,必须将财产子女留在夫家。这种情况下,女性再婚的动力变弱。其次,守寡可以免于被收继。收继制严重违反了汉族地区的伦理道德,遭到汉人的激烈反对。特别是继子收继继母的行为,在汉族人看来相当于乱伦。被收继,对汉族女性来讲是一种严重违反其价值观的人身剥夺。作为一种折中,她们更愿意选择守寡,因为根据蒙古法律,寡妇只要“出具守志不改嫁结文状”,就不必被收继。
守寡习俗可以看成是蒙古法律和汉族习俗对抗妥协的产物。相比于被收继,汉族女性宁愿选择在夫家守寡(在宋代丧偶女性可以在娘家守寡),对于蒙古人来说,女性没有离开家庭,没有导致家庭财产外流,也可以接受。这种习俗对元朝统治者来讲是一种很好的均衡状态,因此得到鼓励。1304年元成宗颁布政令,鼓励寡妇守节:“今后举节妇者,若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晚节不易,贞正着明者,…申呈省部,依例旌表。”
守寡习俗在明清两代进一步加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清承袭了元代的财产制度,女性守寡的内在经济激励仍然存在;另外就是来自统治者的鼓励。明代建立以后,强化对全社会的道德教化,由于守贞寡妇对丈夫的忠诚很容易被联想到臣民对皇帝的忠诚,因此统治者通过鼓励、嘉奖寡妇守贞来推广忠诚的价值观。朱元璋在1368年颁布诏书,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 将寡妇守贞同家族的税收优免结合起来。明代获政府表彰的烈女贞妇人数众多,远远超过前朝,据《古令图书集成》记载,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竞达36000人,清代继续增加。
缠足习俗的演变过程与守贞类似。宋代缠足还仅限于上流社会少数女性,元代则大部分的汉族女性都要缠足,明代几乎已经普及到偏远的农村,清代满洲人无法接受缠足一再颁布法令禁止缠足,但很难发挥作用,不但汉族女性坚持缠足,就连满洲女性也开始效仿。民国期间,文化上的反缠足运动很多,但很难普及到基层社会,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农村女性,大多数还是小脚。
缠足同守贞一样,可以看作是个人行为对财产制度的一种回应。白凯(Kathryn Bernhardt)在《中国的妇女和财产:960-1949》一书中提到,宋代以后直到1949年,女性没有财产权,明清两代,有关寡妇的财产诉讼都是围绕着继承人指定的。寡妇在法律上讲没有对丈夫财产的继承权,只能是作为丈夫继承人的监护人来管理财产,在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需要过继一个儿子来做继承人。在明清两代,寡妇连自由选择继承人的权利都没有,男方家族常常为了争夺财产而硬塞给她一个她不能接受的继承人,从而引发诉讼。民国期间,法律对女性财产权的改善也仅仅是承认了寡妇有自行选择继承人的权利。寡妇仍然不能继承丈夫财产。在缺乏财产的情况下,守寡是女性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缠足,按照张五常的解释,则可以看作是一种降低丈夫家庭产权执行成本的制度安排。缠足通过在生理上限制女性自由行动的能力,增加了女性逃亡的成本,相当于女方家庭在婚姻市场上向男方家庭作出的保障男方产权安全的承诺。缠足是一种合约订立前的承诺,守寡是一种合约执行中的承诺,都是通过限制女性的权利来保障男方家庭对女性和财产的权利。
需要指出的是,守寡尽管作为一种通行的习俗存在,但传统社会里寡妇改嫁的现象也很常见。原因有如下:一是小户人家生活贫困,丈夫死后,没有可争夺的财产,家庭又需要男性劳动力,不改嫁则无法生存;二是底层百姓读书少受礼教约束少更关心生存状态,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商业贸易的发展为私人生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偷情、私奔、改嫁的故事。这些行为尽管有违主流价值观,会被嘲笑、鄙视,但仍然不断地发生;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男方家族为侵占财产而逼迫寡妇改嫁。史景迁在《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一书中援引清代《郯城县志》中记载的一个例子:寡妇彭氏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儿子陈连,陈连的三个堂兄为了霸占财产,把正在私塾中上学的陈连活活打死。这样的事件从侧面印证了寡妇守贞的道德法律体系对守贞行为的支持赞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寡妇和孩子的一种保护。
守贞和缠足都是适应财产制度而形成的习俗,但缠足比守贞更为普遍:守贞尽管被推崇,但改嫁现象仍然常见,而缠足在汉族女性中几乎无人能幸免;守贞一直受统治者的鼓励,可以获得贞节牌坊以及家族的税收优免,但缠足却缺乏这一方面的激励。清代,统治者甚至一再禁止缠足,但缠足的习俗仍然能保留下来并不断自我强化。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缠足是一种婚姻合约订立前的选择,决策涉及的信息更不确定。缠足是女性在未成年之前由父母决定的,由于在婚姻市场上,缠足可以增加婚姻谈判中的竞争力,在缺乏对未来确切的婚配人家信息的情况下,女方父母只能根据婚姻市场的一搬需求状况作出判断,缠足是一种占优策略。而守贞则是女性在婚姻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自我决策,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在守寡和再嫁间权衡,做出判断。
守贞缠足从根本上来讲是财产制度所致。在民国期间,尽管不断在舆论上宣传解放女性,禁止缠足,鼓励寡妇再嫁,但很难改变顽固的社会习俗。在1949年后,财产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变革下,缠足守贞这样的社会陋俗才彻底废除。
  
本文发表于2012年《经济学家茶座》第四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懒人与拉皮尔

懒人与拉皮尔:
吐槽:文是一周前写的,现在快要开始这个话题的研究,前景不容乐观。Bless Me~
几乎每一次网络抗争后,都有观点认为,线上抵抗完全是一场自我感觉良好的视觉轰炸,充满着投机客的狡黠,跟风客的无聊和理中客的口水。待真正的危机降临到自己头上,临阵退缩和明哲保身依然是主流。这在某些评论家眼中被称作懒人行动主义。
南周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在线舆论,又把围绕懒人行动主义的论争推到了风口浪尖。恐怕很多人也已经观察到,中国当前无果的抗争,不断的妥协与频发的闹剧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倦怠感和失落感,所以支持这一论断的人数似乎有上升的趋势,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观点阵营。然而,单纯讥笑这个阵营的人犬儒是站不住脚的,用“承认现实不代表抛弃理想”的道德高点来反驳也是无力的,我们的考察必须回到懒人主义本身。
由于未来研究可能与之有关,我分析了现有文献所揭示的情况。总的来说,在非学术文献上,批判懒人行动主义,怀疑在线行动效果和意义的占多数。值得一提的是,格拉德威尔当年那篇被分享四万多次的《小改变》堪称范式订立事件,尽管原文的争议极大,但往后与懒人主义相关的文章几乎全都沿袭了这样一种批判的基调,致力于让人们意识到线上抗争的虚伪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学术研究则证明,线上参与程度越高的人,线下参与频率也越高,所谓懒人行动主义并不负面,根本就是理论家们的虚构。还有文献进一步证明参与的漫延效应,也就是说在因果关系上,个体的线上参与确实会激发线下的参与,而且这一点在政治参与角度上特别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非学术和学术文献结论的偏离现象呢?第一种原因可能因为涉及到大众传播问题时,作者都想显得自己眼光独到。在客观事实暂时未显山露水时,立场的选择是有较大自由度的。而当整个观念体系都是激赏数字行动的积极力量时,只要不对现有的底线价值观进行冲撞,反潮流的解读必定能吸引更多目光,带来更多资本。第二种原因则可能完全出于“交流的无奈”。其实双方都是对的,一个强调的是在线参与和线下参与存在较大不一致,而另一方则认为,虽然不一致存在,但前者确实可以或多或少激励后者。
即使不一致的结果确定了,原因也可能有很多。网络抗争事件中出现的种种妥协,不一定用懒人行动主义去解读。这里仅引用一个例子。1930年,心理学家拉皮尔完成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实验。他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一起旅行,沿途造访当时对中国人还有很强偏见的美国宾馆和餐厅,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场所都给予了他们非常热心的接待。然而又同样是这些场所,在事后接受匿名问卷调查时,九成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欢迎中国人。拉皮尔由此发现了表述与行为间的不一致,或者说假设情景与实际情景的不一致。
在拉皮尔的实验中,结果呈现一种正面效应,也就是偏见在实际行为中降低甚至消失了。当然还有负面效应,比如大多数人都会声称不同性别,民族和地区间的人生来平等,但是各种偏见在实际生活中比比皆是。在遭遇到特定的情境时,人们的行为有着更大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甚至连当事人自己有时都会感到吃惊:我居然会说/做出这样的话语/行为。
拉皮尔实验中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和懒人行动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的问题在于人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情境对自己产生的真实影响,其不一致是无意间造成的,但后者的不一致则是经过理性考量的,主体对自己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对越涉及自己饭碗和形象等核心利益的事件,越表现出参与上的冷漠。目前来看,并没有充足证据表明中国互联网上的不一致都是懒人行动主义的表现。
所以,懒人行动主义究竟存在与否依然非常不清晰。现在一来需要探究类似于拉皮尔实验的现象是否存在,二来需要比较这种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是否有显著的国别差异。比如是否在威权主义国家,不一致的程度要高于一般民主国家,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这样一种不一致。
关于懒人行动主义的争论需要建立起码的共识,否则它将和很多大是大非的辩论一样,变成一种低级的刺激-反应循环,一种权力恶行的副产品。

如果你的男友是狼人

如果你的男友是狼人:

繼上一篇談到如果男友是吸血鬼會有多麼不方便,這一篇就來談談你男友如果是狼人有多麼不方便吧!
首先,犬科動物的共通傳染病很多,心絲蟲啊、跳蚤啊,狂犬病啊,所以你在確定要跟這個男友交往之後,可能要帶他去打很多疫苗什麼等等的東西,免得你們交往沒幾個月他就死掉。特別是三天兩頭因為他到野外草堆中亂滾而長跳蚤,又必須要點蚤不到這類東西就真的讓人覺得很煩。

再來就是你最好不要戴銀戒指之類的銀製品,否則如果兩個人激情相擁你不小心用戒指割了他一下,他可能又死了,而且因為狼人死後會恢復人的身體,所以這下除了戀情短暫之外,你還要面對台灣警察解釋自己男友其實是個狼人,這問題可能會真的很不容易解決。

另外,由於很多眼藥水的成分是硝酸銀,所以你男友也不能隨便點眼藥水不然就是死。也幸好現在都是數位相機了,不然當年還有底片的時候溴化銀可能也會讓你男友葛屁。當然,他也不能在你家亂開冰箱,有些冰箱用銀殺菌可能也會順便殺死你男友。
然後你們同居的地方可能必須要真的隔音很好,你也必須要買很好的耳塞,否則你男友三天兩頭半夜傲屋傲屋叫,連流浪狗都會被環保局抓走了,你覺得你熬屋熬屋叫的男友可以倖免於難嗎?到時候你一時之間找不到男友,十二天之後發現他已經被流浪動物收容中心安樂死了,這下又是一個短命戀情,真的很麻煩啊。

但是當然狼人男友也有好處,譬如說你想要去逛街,不想要帶他一起在旁邊煩你,你就跟他說個SIT!然後他就可以乖乖坐在路邊用後腳抓頭。平常沒事丟個肉骨頭給他啃一啃也可以讓他自得其樂一個下午。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你必須擁有很強的心臟和很強烈的信心。想想看,你男友每一個月都會神秘消失一次,然後全身衣服破光光的倒在路上,聲稱他完全記不得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你要有多信任他才能夠不懷疑他不是去某個夜店拉K狂歡?或者是跟小三玩過頭被丟到街上?

如果你的男友是吸血鬼!

如果你的男友是吸血鬼!:

不知道你看過木瓜汁城沒有?總之那是一個少女愛上吸血鬼的故事。
但是大家一直在那邊覺得男友是吸血鬼很浪漫的女性我認為太過不切實際了,因此在我必須要積稿找題材的狀況之下,我必須分析一下如果你交了一個吸血鬼男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你的吸血鬼男友在台灣很容易死掉。因為吸血鬼怕大蒜,而台灣很多大蒜料理都不會標明的。
譬如說你跟你男友過年想要吃個佛跳牆吧!不行,會死!因為佛跳牆裡面有一整顆的大蒜!大蒜麵包當然不行,路邊車子叫賣的蒜頭雞也不行!吃泡菜!死!因為很多種泡菜裡面也有放大蒜!吃臭豆腐!死!因為醬油裡面加了蒜泥!吃餃子!死!因為沾了大蒜醬油!然後如果你買了香腸配了大蒜吃之後親你男友一下也是死!

好啦,除此之外在台灣這個陽光普照的地方,你的吸血鬼男友也很難生存。想想看,大家興高采烈的跑去墾丁海邊游泳,結果你男友卻在沙灘上被曬成一團灰,你還得用小桶子把這團灰裝回家去復活,聽起來出門去玩實在不是很愉快啊!

然後除了其他的問題之外,你男友如果堅持只吸處女的血這種毫無意義的作法的話,在台灣他可能會越來越吃不飽,而且可能會因為處女年齡一直降低,而被迫納入兒少法的範疇裡面。或者,你男友可能會就這麼餓死。
再來,你男友在台灣每次下雨的時候行動就會很不變,因為吸血鬼沒有辦法跨越流動的水。

而且你男友每次看到紅十字會的標誌時,可能就會覺得很不舒服。因為十字架型的東西對吸血鬼都是威脅,不過我倒是建議他去看看現在紅十字會的會長王清峰,因為幾年前她說要跟死刑犯一起下地獄,不知道現在是回來了還是暫住在那邊?但相信他應該會遇到一些認識的人才對。
當然,如果你的吸血鬼男友去你家找你,如果你不在,即使他有鑰匙也進不來。因為吸血鬼必須要獲得主人的邀請才能進門。
所以,有個吸血鬼當男友並沒有很方便,請你不要再亂想了!

独裁时代的异端与自由

独裁时代的异端与自由:

思虑再三,我将题目从“独裁时代的异端与狂热分子以及自由”改成了现今的样子:异端与自由,在独裁横行的时代会是怎么样的?而狂热分子?没错,在任何时代都会有。正如茨威格在这本《异端的权利》中写道:
“历史一再重演着这样一出荒唐的场景:煽动民族之间的敌意,或是挑起信仰之间的对抗,这样的行为被容忍或是鼓励;而一切和解的意图,和平的理想,都遭到质疑活镇压,借口是题目威胁到了某些宗教或民间的团体。”
在中世纪的日内瓦,独裁者就已经把这一套玩得熟门熟路:民族敌意、信仰对抗,武力与荷尔蒙(抑或是人类天性中的好斗之心)结合得好,就是青年党卫军。再加上如脱缰猛兽般的权力,一个独裁时代就这样诞生。
作为一本不朽的异类传记,《异端的权利》并不具备可供考究癖们吹毛求疵的实力。然而,不朽之所在就是,茨威格先生在此书中描述了一个独裁者及其反对者的诞生与斗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聪明而沉默的大众是如何任由理性和人性被践踏、被肢解、被焚烧。当然,还有多年之后,茨威格一再强调“自由与欢乐”是这个世界的精神上的阳光雨露:
“若是再没有自由与欢乐来浇灌,世界将会变得贫瘠不毛,再无创造;而生命,若是束之一严苛的制度,也将变成一具冻僵的死尸”
也正是茨威格先生,用生动而深邃的笔触,向世人勾勒出独裁者是如何成为独裁者:
“这种(独裁者)暴力的统治,来自于追求自由的运动,而它对于自由思想的反动,往往比世袭的政权更为狂热。那些依靠革命成功而纂权夺位的人,往往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反对者,他们最擅长愚民,也最不宽容”
而那些聪明而沉默的大众,则又是如何一步步地像温水里的青蛙,被加尔文“煮熟”:
“加尔文主要并不是依靠这些野蛮的判决(指宗教法庭的判决)、死刑和酷刑,来破坏日内瓦人的自由观点。相反,他更依赖于系统和细致入微的暴政,还有日常的恐吓。”
在这些细致入微的暴政之下“无时无刻戒备森严的恐怖,最后必然会使得个人和大众的尊严感、活力感消除殆尽”,“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群众性的焦虑,甚至通过传染扩展到最为勇敢的人”。
而那些尚存反抗之心的人呢?“尽管许多人收到内心反抗独裁的精神的激励,然而如果他们的反抗还不足以带领他们参加统一的运动,以实行一个共同的计划,那他们的反抗必定徒劳无益”。茨威格这样描述着在独裁时代里民众的反应与反抗会是怎样的图景。这些描述文字犹如镜中水月般清晰,但却也让人感到虚无和乏力:独裁时代的暴政中,个人的自由何为?茨威格先生给出这样的文字:
“在独裁统治的阴影之下,精神自由是永远不可能安逸自在的,而只要它的势力范围内有一种独立精神,一种独裁统治就永远不可能无忧无虑和充满自信。”
可是,生活不是电影,生活中的风云人物的存活率如发现独角兽的几率一样低。更何况,在很多时代(茨威格先生要比我乐观,他只是说“在一些时代”),最简单、最明晰的真理,都不一定能得以传播。而在简单而明晰的真理广为人知之前,真理还需以乔装打扮一番,“那些最人道、最神圣的思想只能从后面溜出去,戴着面具,蒙着面纱,伪装得像个贼似的,因为在前门,守着一群当局的警察和雇佣兵。”同样,即便如此,真理亦需要不断地重复,才不会被健忘的人类丢弃。伟大的卡斯特利奥说:“毫无疑问,我所说的,全是前人讲过的话。但是重复真理和正义的东西,知道人们加强了认识,却毫不多余。”
“因为,在每一个时代,暴力总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那么坚持精神层面的东西的人们,也应该改变形式,不断与之斗争。他们绝不能借口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从而避而远之。因为,需要讲的话讲得再多也不过分,真理则从来不会白白说出。甚至即使上帝的话并未获胜,它也显示了其永恒的存在:在这一刻礼拜它的人,提供了光辉的证明,证明恐怖不能支配自由精神。即便是在最为残酷的世纪里,依然有一方天地,留给人道的声音。”
虽然为读者留有希望,然而茨威格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构成历史的生活并不具备道德属性,而于其中取食的人们的各种选择,则为独裁时代赋予了各种属性:抗争、勇敢抑或是沉默、懦弱。宽容、自由、独立精神、人道却并没有在卡斯特利奥的时代战胜加尔文身后的极权统治。
“老一代的记忆中是早年宽松的时代,总会把它拿来与现存的暴力统治相比较,等他们都去世了,新的一代没有这些记忆,他们在一种新的传统中长大,也就认为这种传统理所当然了。”
清教徒的刻板生活影响了欧洲,而加尔文留下的独裁统治手法却并没有随着“加尔文主义”的改良而变得更好,当下的独裁者时代,却被更多的面具所掩盖:经济增长、就业率上升甚至是通货膨胀。
在“加尔文对抗加尔文”一段中,茨威格饶有兴味地写道“对于卡斯特利奥即将引用的下段文字,身处1554年的加尔文,恐怕要把当年写作这些文字的加尔文送上火刑柱了。因为在《基督教原理》里,他写道‘处死异端是一种犯罪,用火和剑结束他们的生命,更是违反人道的原则’”。而最初作为异端的加尔文从法国逃出之后,却开始了变本加厉地迫害那些成为“异端”的人。这样的吊诡,在后世的独裁者历史中屡见不鲜。
茨威格先生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了独裁者的时代,也用了不灭的热情向那些绝望的人描述了在独裁时代,作为反抗者的异端,他们的自由、他们的独立精神又是如何以其形式生存、发展或幻灭。
因而,在独裁时代,这是一本不朽的书籍,因为它彰显着个人的独立精神与自由、宽容以及理性。而在非独裁时代,这也是一本不朽的书籍,因为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极权如同幽灵。
向所有在独裁时代反抗的人致敬,你将永不孤单。

相关日志

建议使用Feedburner订阅本Blog | 在豆瓣九点 | English Blog | 墙内Blog:风月志

Some Rights Reserved |小刀周遠的瘦人民謠 |Permalink | 暂没有评论| Add todel.icio.us |关键词: , , | faydao@twitter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法海为什么要跟许仙、白娘子作对

法海为什么要跟许仙、白娘子作对:

白娘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年赵雅芝的那部《新白娘子传奇》更是成为一代经典。可是,许仙、白娘子夫妻俩日子过得好好的,法海到底为什么非要跟人家作对?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想来想去,似乎只能说是嫉妒了。后来又出了许多演绎法海的文艺作品,给法海也安排了许多情爱纠葛,把法海塑造成一个想爱又不敢爱、不懂爱、得不到爱的形象。这种解释,确实也可以说得通,又符合现在的潮流,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不过,我在看《西湖民间故事》的时候发现,白娘子故事的更早流传版本其实已经把法海问题讲得非常清楚合理了。《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是 1959 年开始搜集整理,因为文革的阻挠,1978 年才得以出版,其反映的故事应该还没受现代媒体流行文化的影响。我觉得这个版本的白娘子故事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都非常严谨,情节环环相扣,比后来流行的版本好得多。
这个版本的白娘子故事,概况起来是这样的:
三月三,西湖边上非常热闹,游人多,摆摊的人也多。吕洞宾也来凑热闹,挑个担子卖汤圆。他喊:“大汤圆一文钱三只,小汤圆三文钱一只!”大家都笑他,以为他说反了,可是吕洞宾还是这样喊。大家都围过来买他的大汤圆,一会就卖完了。这时有个老头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想吃汤圆,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老头就买了一个小汤圆。(小男孩吃小汤圆是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而大汤圆卖完了是因为大汤圆个子大反而比小汤圆便宜。每件事都有前因后果,丝丝入扣。)
小男孩吃了汤圆之后,三天没吃饭。老头去找吕洞宾,吕洞宾说,我的汤圆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啊。他倒拎起小男孩,汤圆从小孩嘴里吐了出来,滚下西湖。断桥下面有一条白蛇和一条乌龟,白蛇脖子长,抢着吃到了汤圆。乌龟赖白蛇抢了汤圆,跟白蛇打。两人本来都是五百年道行,但白蛇吃了汤圆,这汤圆其实是仙丹,相当于五百年道行,乌龟打不过白蛇,跑了。(这乌龟就是后来的法海,他和白蛇的仇就是这时候结下的。乌龟和白蛇的本领本来差不多的,乌龟打不过白蛇是因为白蛇吞了汤圆,多了五百年道行,而白蛇能抢到汤圆是因为蛇比较长。每一步都必然而合理。)
白蛇多了这五百年道行,才能变化成人。她后来遇到许仙,许仙自我介绍说:“因为我小时候遇到过神仙,所以取名许仙。”许仙就是当年吃汤圆的小男孩。(完美解释了许仙名字的由来。许仙的名字是因为当年的汤圆,白蛇能变成人也是因为当年的汤圆,两人的缘分更是因为当年的汤圆。)
许仙、白娘子两人结婚、到镇江开药房的事就不细说了。
当年被打跑的乌龟,逃到如来座下听经,趁如来打瞌睡的时候偷了如来几件宝贝,到人间化作一个和尚,取名法海。法海害死了金山寺主持,自己做起了方丈。他嫌寺里香火不旺,就在城里散布瘟疫,想让人来寺里烧香许愿。但大家都去许仙那抓药,瘟疫流行不起来。法海气得要命,跑到许仙店里一看,原来老板娘就是当年的白蛇。(双方旧恨未解,又添新仇。许仙的职业也变得重要,他正好是开药店的,才会和法海结上仇。而法海散布瘟疫的原因,也并非单纯为害人而害人,他是想让人生病,好让他寺里赚香火钱。)
法海趁白娘子不在的时候,约许仙七月十五去金山寺参加盂兰盆会。那天许仙本想和白娘子一起去,但白娘子已经怀孕,不便爬山,许仙就自己去了。法海告诉许仙,白娘子是蛇妖,逼许仙拜自己为师,出家当和尚。许仙开始很惊慌,但后来想:“娘子对我情义深重,即使是蛇,她也不会害我。她如今有了身孕,我怎么能抛下她出家做和尚!”法海就把许仙关了起来。(这一版的许仙很有情有义啊,没有像其他版本那样动摇心性,怀疑白蛇,嫌弃白蛇。)
白娘子去找法海要人,水漫金山,但法海有偷来的宝贝抵抗,白娘子失败,就回西湖练功。许仙后来自己想办法逃走,回到药店,看到人去楼空,就也回了西湖边。二人重逢。后来白娘子生下一个孩子。摆满月酒的时候,许仙想,娘子要抱孩子出去跟长辈亲友们见面,可惜首饰都丢了。这时听见外面有货郎叫卖凤冠,他出去一看,很漂亮,就买回来给白娘子戴上。这凤冠越箍越紧,原来那货郎就是法海,凤冠是他偷的宝贝变的。(法海之前是打不过白蛇的,能困住白蛇全靠从如来那偷来的宝贝。白蛇之所以中招是因为戴了宝贝变成的首饰,而她之所以要戴首饰是因为:一,孩子办满月酒,要见长辈亲友;二,原来的首饰,因为之前法海金山寺那一场闹,都丢了。金山那一场大闹,不仅本身是情节的一个大波折,而且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此外,白蛇的怀孕生子也有多重作用,之前解释了为什么许仙会独自去金山寺,现在又引出了买首饰。每个细节的设置都有意义。)
法海造了一座雷峰塔,把宝贝砌进去,镇住白蛇。小青逃走了,她苦练功夫,又回来找法海报仇。两人打的时候惊动了如来,如来把法海偷走的宝物都收了回去,包括砌在塔里的宝贝,这样白蛇就出来了。法海没了宝物,打不过白蛇青蛇,只好逃到螃蟹肚脐下面躲起来。螃蟹原先是直着走路的,因为肚子里钻进了法海,就改成横行了。至今掀开螃蟹背壳,还能看见秃头和尚呢。(法海为什么一会儿很厉害能收了白蛇,一会儿又打不过白蛇要躲进螃蟹里,是因为如来宝贝的得失。这故事甚至还解释了螃蟹为什么会横行。)
这个故事的情节编织得实在是太圆满了,结构实在是太精巧了,每个细节都有作用,每个情节都有铺垫,实在是丝丝入扣、环环相因。我真心叹服,希望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故事。


本文作者:Betty | 本文地址: http://myfairland.net/bai-niang-zi-fa-hai/ | 11条评论
本站文章除特殊标明者外均为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Friday, January 18, 2013

电子书借阅需要新模式

电子书借阅需要新模式:
ALA说全美有四分之三的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然而据著名调查公司皮尤Pew统计,约只有5%的图书馆持卡读者“尝试”过在图书馆借阅电子书。

出版商要笑了。是的,这正是他们希望的结果。
我在东莞年会的报告中也指出过这个现象。按常理电子书都应该比纸本便宜,然而美国的畅销书通常是不向“馆配市场”开放的,即图书馆如果去买,人家还不屑卖给你,如果给你,通常以高出零售价5-10倍的价格,而且还可能附带条件,例如每本只能外借26次,等等。
我在一篇博客中分析过美国出版行业如此恐惧的原因:美国的图书馆太强大。全美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公共图书馆的持卡读者,一旦他们向这个水库无条件地注水,美国人的数字阅读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他们无法从其它渠道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
这种恐惧使得他们在找到一种合理的商务模式之前,对图书馆行业必然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比较而言,亚马逊、Overdrive或者3M向图书馆提供的借阅支持,还是一种出版商掌控掌握主动权的方式。
上游的涓涓细流,必然导致图书馆这头智慧的大象始终处在一种饥饿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图书馆电子书借阅的waiting list总是那么长。美国出版商成功地把图书馆当成了一种饥饿营销的场所:当读者借不到的时候,反而扩大了他们的销量。这时候他们的平台成了强大的销售平台,他们的每一台阅读器都成了营销的POS机。
图书馆必须打破这个僵局,图书馆也有Power打破这个僵局,这个力量也正来自于它强大的读者群,更来自于它背后天堂般崇高的理念。
没有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自由和不完整的,图书馆必须介入到电子整个流程中来。出版商可以赚取他们应得的利润,但如果他们想超额利润,图书馆就应该转而支持一种新模式的建立,这是一种从传统出版的尸体上跨过去的模式:直接从作者那里获得资源。亚马逊已经在尝试,盛大也是这种模式。在网络时代,作者,其实都是读者。这其中唯一的危险是:不要让亚马逊和盛大,也变成了嗜利如命的传统出版商。
这一切并非不可能任务。德者不孤,图书馆的理想并非只有图书馆在实践,前面已经有谷歌把“整序人类知识,提供免费使用”作为它的社会责任了。

LaaR,LaaP和LaaS

LaaR,LaaP和LaaS:
在东莞会议上我曾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界现在为生存而战的所有做法,归结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被动的是 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定义“图书馆作为一种场所”(即LaaS:Library as a Place)的价值而证明其物理形态存在的意义,概念店(Idea Store)、共享空间(IC)、学习空间(LC)、Hacker Space、Maker Space都是这个方向的努力;主动的则是我们正积极地向数字服务转型,除了继续发扬“图书馆作为一种资源”(LaaR:Library as a Resource)的价值外,尽一切努力使它身段柔软,逐步变身为一种无所不在的信息能力,即向“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LaaS:Library as a Service)发展。正应了Everything as a Service这个云计算时代的口号了。

当我们希望开展一项新的服务时,总会有人说这不是图书馆应该做的。图书馆当然不可能什么都做。评判图书馆该不该做的唯一标准,应该是是否利用了和有利于其核 心竞争力。当然,这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什么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达成一致的理解。否则永远不可能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

比如有人非常反对图书馆配置3D打印机, 认为这根本不是图书馆应该做的。但我们上图就希望在筹建中的创意信息阅览室中配置这个东西,虽然我们对这个阅览室为谁服务、如何服务还没有很成熟的想法, 我们却认为3D打印是“创意设计共享空间”的必备配置,这是增强LaaP同时激活LaaR的一箭双雕之举,对于拓展我们的信息服务有很大助益。不知你以为 然否?

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2012孤岛年度语文

2012孤岛年度语文:

【年度字】
◎ 屌
【年度语录家】
◎ 高晓松
◎ 连岳
◎ 如小果
◎ 晚宁
◎ 咬指头
◎ 叶三
◎ 张鸣
◎ 左堂堂
【年度成语】
◎ 暴力计生(1227)
◎ 蔡洋困境(1243)
◎ 草船借砖(1219)
◎ 多向文革(1234)
◎ 奉旨爱国(1239)
◎ 嫖宿幼女(1225)
◎ 微笑中枪(1240)
◎ 文革基因(1219)
◎ 文字武斗(1206)
◎ 烟草院士(1216)
◎ 一国两气(1211)
◎ 一国两智(12语文第九季)
◎ 雨时聚镜(1239)
◎ 指犬为狼(1214)
◎ 周口平坟(1249)
◎ 作恶授权(1250)
【年度词组】
◎ 年度挨踢  牛排-New iPad(1231)
◎ 年度悲凉  互信赤字(1208)
◎ 年度别字  敢动中国奖(1223)
◎ 年度长嗟  灾难性医疗支出(1219)
◎ 年度扯淡  二次处男(1213)
◎ 年度创意  卖萌执法(1222)
◎ 年度调笑  休假式治疗(1207)
◎ 年度定义  心灵后裔(1223)
◎ 年度发现  马屁微博法(1223)
◎ 年度风尚  江南Style(1243)
◎ 年度风行  杜甫很忙(1214)
◎ 年度疯狂  涨粉(1221)
◎ 年度环保  躺枪(1226)
◎ 年度荒唐  副处级祖坟(1220)
◎ 年度警觉  裸辞(1221)
◎ 年度警醒  6199部队(1222)
◎ 年度科研  专制发生学(1223)
◎ 年度民生  医闹(1220)
◎ 年度命名  二锅头市(1222)
◎ 年度欺瞒  假宽带(1201)
◎ 年度蹊跷  论文博士(1220)
◎ 年度奇怪  干爹币(1224)
◎ 年度色情  齐B小短裙(1212)
◎ 年度无耻  爱国贼(1241)
◎ 年度无聊  红毯钉子户(1222)
◎ 年度无奈  吊瓶班(1220)
◎ 年度欣慰  高级黑(1239)
◎ 年度新生  农业金属(1223)
◎ 年度益智  不想工作室(1221)
◎ 年度娱乐  斯巴达(1245)
◎ 年度震撼  有偿沉默(1224)
【年度句型】
◎ 不能说脏话?那我就没话好说!(1214)
◎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 你幸福吗?(12语文第十季)
◎ 随时受不了
◎ 元芳,你怎么看?(1243)
【年度文体】
◎ 倒写体
◎ 高晓松体
◎ 紧紧抱住体(1214)
◎ 末日遗书体(1251)
◎ 绳命体(1227)
◎ 十动然拒体
◎ 元芳体(1243)
◎ 甄嬛体
◎ 中国好声音体
【年度短语】
◎ 年度棒喝  绑匪说要为你争自由人质们就忘记自己是人质(1233)
◎ 年度爆笑  自私的男人买个螺纹的套都他妈反着戴(1238)
◎ 年度悲哀  从人民那儿搜从人民那儿索(1227)
◎ 年度扯淡  穿得高级,跳得低级(1244)
◎ 年度调笑  没资格耍流氓时千万别耍流氓(1223)
◎ 年度洞穿  我能说的几乎都无价值(1232)
◎ 年度讽喻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1221)
◎ 年度诡谲  给新闻联播配上笑声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真实。(12语文第九季)
◎ 年度鬼马  钓鱼岛只属于中国苍井空才是世界的。(1235)
◎ 年度讥诮  谣言,但我信(1218)
◎ 年度嗟叹  沉默是一堵掩护罪恶的墙。(12语文第二季)
◎ 年度绝望  有看不见的地方压着喘不上气来的重量(1221)
◎ 年度苦笑  过敏词的年增长率超过8%(1238)
◎ 年度狂野  出屌丝而不屌(1236)
◎ 年度羸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看乡爱你在看北爱。(12语文第二季)
◎ 年度立场  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晦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的亮色(1239)
◎ 年度美好  虽然我是消防员可是爱情让我着了火(1222)
◎ 年度脑残  从前生个儿子叫狗子现在养条小狗叫儿子(1244)
◎ 年度奇喻  我想做一个能听见声音的聋子(1221)
◎ 年度清澈  用余华换了杏干用张爱玲换了新鲜蔬菜(1233)
◎ 年度情色  还有萌系送餐小哥可供勾搭(1238)
◎ 年度透彻  只有幻灭才不会真正幻灭(12语文第五季)
◎ 年度透视  离开没断奶的男人在你产奶之前(1244)
◎ 年度委曲  甘露寺绝对是人才辈出啊(1242)
◎ 年度犀利  天安门前弄个大屏幕显示天安门(1213)
◎ 年度悬疑  这个耳光是上级打下级的主子打奴才的还是丈夫打另一个男人的?(12第九季)
◎ 年度揶揄  屌丝做的久了会有王子的幻觉(1222)
◎ 年度疑惑  骑车需要一个小时的就是远方(1241)
◎ 年度自嘲  现在最流行的装逼就是说别人装逼(1236)
◎ 年度自勉  要是那丫头喜欢我,我还能坏到哪儿去?(1247)
【年度微博语录】
◎ 不要在我的伤口上狂妄地撒盐,偶尔也可以来点孜然。(12语文第八季)
◎ 陈强老爷子一走,这世上就只剩下黄世仁和南霸天了。(12语文第六季)
◎ 此时莫言胜万言(12语文第十季)
◎ 荒唐的唐也是甜滋滋的(12语文第十一季)
◎ 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12语文第八季)
◎ 据说下课时手机的电量,就是你这门课的期末成绩。(12语文第五季)
◎ 连岳就是知识分子里面的许巍,许巍就是歌手里面的连岳。(12语文第一季)
◎ 没课的日子像霍金一样瘫痪在床;有课的日子像张海迪一样瘫痪在椅子上。(12第三季)
◎ 民主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复杂到这是中国人唯一没能山寨成功的东西。(12语文第五季)
◎ 悄悄的饿着,不要让冰箱里的培根和牛排听到。(12语文第六季)
◎ 社会这么龌龊,你我都有贡献。(12语文第七季)
◎ 我又不是数学题,不着急证明自己。(12语文第七季)
◎ 下基层三步曲:坐炕沿儿,抱小孩儿,给俩钱儿。(12语文第六季)
◎ 有些人竟然还活着,就是对善良的人的冷暴力。(12语文第六季)
◎ 有一种烂叫绚烂。(12语文第一季)
◎ 早上不起床,起床就上网,上网到天黑,天黑不上床。(12语文第三季)
◎ 找男朋友,要求不要太多了,又帅又有车的,那是象棋。有钱又有房的,那是银行。有责任心又有正义感的,那是奥特曼。又帅有车有钱有房又有责任心与正义感的,那是在银行里下象棋的奥特曼。(12语文第四季)
◎ 中华民族到了最可笑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笑声。(12语文第十一季)
◎ 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12语文第二季)
【年度段子】
◎ 从前有一双皮鞋,两只鞋子彼此相爱。 可是有一天,它们失散了。一个变成了酸奶,一个变成了胶囊,它们以为再也不能在一起了。谁知道,他们在胃里相遇了,然后屎在了一起。(12语文第六季)
◎ 电影《我愿意》中,李冰冰泪眼婆娑地看着段奕宏:“你一声不吭说消失就消失!七年了,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段奕宏一句话挽回了这段感情。他说:“你知道刑诉法修正案吗?”(12语文第三季)
◎ 记者:大爷你捡垃圾幸福吗?老人:啥?记者提高声音:?老人:我耳聋你大点声。记着声嘶力竭:您-幸-福-吗?老人继续:再大点声!记着无奈离去。老人自语:早他妈听见了,累死你个憋孙!钓-鱼-岛的事你不问,拎个破玩艺满大街问啥幸福吗?我73了还在捡破烂能他妈幸福吗?(12语文第十季)
◎ 今天花了一百五十块钱剪了一个很抽象的头。回寝室后遭到几个室友强力批判!这时候一旁沉默许久的一同学总结说:“这发型性价比很高!才花一百五,剪了个二百五的头。”(12语文第四季)
◎ 看了几集后宫戏,剧情主要就是皇上关注了谁,取消了关注了谁,拉黑了谁,评论了谁,转发了谁,私信了谁。感觉皇上也挺累的,一堆女人要跟你“诚信互粉”,可是你有兴趣互粉的也就那么几个,而且她们打来打去还总@你,烦不烦呐。(12语文第四季)
◎ “老板,这件夹克多少钱?”“500。”“卧槽,这么贵!那旁边儿那件呢?”“那件是新款,两个卧槽。”(12语文第十一季)
◎ 李肇星的儿子叫李禾禾,阎维文的女儿叫阎晶晶,不厚书记的儿子叫薄瓜瓜,少将的儿子叫毛东东,副统帅的女儿叫林豆豆,万里的孙女万宝宝。以后遇到名字是ABB的都得悠着点,那都是官二代的暗号啊。(12语文第五季)
◎ 鲁迅回乡,发现一切都变了:闰土的房子被镪拆了,闰家大儿子上课时死于地震,老二喝三鹿结石了,老三打疫苗残了。阿Q因土地征用,多次被精神病了。孔乙己研究生毕业,失业在家去买醉,被保安打残了。祥林嫂丈夫去山西挖煤丢了命,儿子在校车事故中死亡。鲁迅怒发微博,被删帖封号了。(12语文第一季)
◎ 那年的机场,很多爸爸送儿子前往英国留学。那些父亲,满怀激动泪水莹莹的说:你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唯独有一位爸爸,面色凝重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我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12语文第三季)
◎ 牛奶多了,三聚氰胺不够用;警察多了,贼不够用;雷锋多了,老奶奶不够用;方舟子多了,韩寒不够用;领导多了,员工不够用;干女儿多了,干爹不够用;胶囊多了,皮鞋不够用;悟空多了,妖怪不够用;诸葛亮多了,刘备不够用;潘金莲多了,西门庆不够用;杜甫多了,课本不够用。 (12语文第四季)
◎ 三十年前你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我们信了; 二十年前你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我们依然接受了;十年前你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养老不能靠政府,要求加社保,我们交钱养老也认了! 现在我们老了,又说养老金不够,要我们活到老干到老——我们再也不信了!(1226)
◎ 上联: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下联:生日本人的气,砸中国人的车; 横批:一群傻B。(12语文第九季)
◎ 神九终于上天了!在一片欢乐的人群中,记者采访了某市民:“你觉得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市民答:“说明了我国解决贪腐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比登天还难!”(12语文第六季)
◎ 死神:“我连载11年了哟。”火影忍者:“这算什么,我可是连载了13年的。”海贼王:“我连载15年了,也不知道几时完结。”名侦探柯南:“论资历,你还是比我差那么一点,我连载18年了。”新闻联播微微一笑:“呵呵……你们都弱暴了!我连载36年了,还一天一集,你们做的到吗?”(12语文第四季)
◎ 闻听韩寒和方舟子要上电视做辩论,各路名人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赵本山:“由于身体原因,我就不去现场了”;郭德纲:“窗前明月光,我看闲得慌”;高晓松:“喝酒不辩论,辩论不喝酒”;张绍刚:“只要不说英语就可以”,孔庆东:“滚你妈的,去你妈的,X你妈的”;任志强:“小潘去我就去!”(12语文第一季)
◎ 问旧时同事二愣子:“你们搬进大裤衩了吗?”他连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快了,靠里边那条裤腿。”“领导们呢?”“嗨,人家高,都在裤裆那儿。”(12语文第十二季)
◎ 我妈新注册了QQ,加我爸聊天,说自己是老公在国外的寂寞少妇,然后约我爸见面。我爸说不跟网友见面。我妈继续纠缠,说要请我爸喝咖啡。我爸说家里俩闺女,媳妇是大闺女,孩子是小闺女,很幸福。我妈说完便美滋滋让我点评。我说:你个二逼,下次玩这个前先把QQ空里自己照片删了好吗。(12语文第六季)
◎ 一间牢房里关了三个人,彼此间谈起坐牢的原因。第一个人说:“我反对王立军。”第二个人说:“我支持王立军。”第三个人说:“我就是王立军。”(12语文第九季)
◎ 一老汉在唐宁街10号滑了一跤摔倒在地,正值大卫-卡梅伦出门来准备上车。卡梅伦就上前去将老人搀扶起来。 “谢谢啊。”老人道谢。“您要是真想谢谢我,”卡梅伦说,“只要下次选举时投给我和我的党派就可以了。” “听着,哥们儿,”老人说,“我摔的是屁股,可没摔着脑袋!” (12语文第十二季)
◎ 一男一女在打电话,男:“我们的关系还有救吗?”女:“电话上的一个键。”男欣喜万分:“是重播键吗?”女:“不,是‘免提’。”(12语文第六季)
◎ 在家抽烟,王先森表示很不满,说我放毒气:“我知道,你就是想把我毒死了,好去上长江商学院!”我冷冷道,来不及了,现在长江商学院估计女生比男生多。(12语文第十一季)
◎ 赵大仙赠刘飞人对联,上联:赚了八年广告费 下联:骗了两届奥运会 横批:残奥会见。刘飞人回赠赵大仙一联,上联:大款演农民上了20年春晚 下联:外籍装土鳖骗了13亿国人 横批:坑蒙拐骗(12语文第八季)
◎ 煮饭时,一只螃蟹顶出锅盖,说:“我热!”。答曰:想红就忍着!(12语文第一季)
*  2005年度语文      2006年度语文  2007年度语文  2008年度语文  2009年度语文  2010年度语文    2011年度语文

Wednesday, January 9, 2013

通过自治实现自由——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启示

通过自治实现自由——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启示:
1856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他写信给英国的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三年,这部著作就在法国重印了四版,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地也极为畅销。一百二十年后,法国另一位研究大革命的专家弗朗索瓦·傅勒指出,《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近代民主政治史文献中的“可怜的长辈”,涉猎的人多,读懂的人少。又过了将近五十年,2012年岁末,在另一个东方大陆,在准备迈向民族复兴的中国,因为中央领导的推荐,托克维尔的这本经典风靡一时,洛阳纸贵。
我不知道托克维尔若泉下有知,对此状况会作何感想?是欣慰,还是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但我相信,托克维尔当初对本书命运的判断,依旧是那么的准确——真正读懂这本书的自由之友屈指可数。表面上,这本书在解释革命的起因与根源,在剖析革命的激情与残酷,在揭示革命建立的新社会与旧制度之间的延续而非断裂,甚至在为各种反对或拒绝革命的立场提供充分的事实和理由,但实际上,托克维尔真正关心的,并不是革命本身。在民主与身份平等的革命业已成为“势所必至、天意使然”的情况下,托克维尔念兹在兹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在他看来,自由曾使贵族阶层保持了刚毅的德性,曾使法兰西民族成为伟大并充满激情;正是自由精神的缺失导致革命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在革命后建立了平等社会的今天,也只有自由,才能避免社会走向新的专制和暴政,才能恢复每个个体的独立和尊严,并推动一个民族走向强大和荣耀。
在《回忆录》中,托克维尔承认:“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但由于本能,我却是一个贵族——这就是说,我蔑视和惧怕群众。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说:“我没有传统,没有党派,除了自由与人类尊严的事业,我别无事业。”可见,正是这种对自由的热爱,不断激励着托克维尔的政治思考。同时,也是基于对这种自由的热爱,使他能具备敏锐的洞察,拨开历史的迷雾和纷繁复杂的事实,看到自由对于个体、民族乃至人类的意义所在。换言之,唯有建设自由,才是出路。托克维尔的可贵在于,他把握并承认历史发展的趋势,力图超越自己的身份、情感和利益来进行思考,从而具有广阔的悲悯情怀。
更重要的是,托克维尔对自由的思考,结合了人性和制度两方面的建设,由此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实实在在的民主推进的基础。他的自由观丝毫没有忽视人性的基本需求这一维度,但又没有局限于空泛的道德说教或谴责的层面;他的自由观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制度关怀的维度,但并没有立基于宏大的政治设计或叙事,就像当时法国的“文人政治”所体现的那样。针对大革命前后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平等激情所导致的专制集权的问题,托克维尔认识到,没有自由就没有幸福,但要实现自由,必须夯实公民社会的基础,通过日积月累的、多层面多领域的公民自治与合作的实践,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训练、变革社会、推进文明的目标。没有这样的自由自治的实践,革命就难以避免,革命就容易沦为悲剧,革命后所谓的新社会,也不过是乌托邦的梦想。
具体而言,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就如何通过公民自治来实现自由联合的问题,直接间接地提出了如下一些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思路:
第一,不能以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寻找终极或唯一正确方案、彻底开辟新天新地等心态来构建全新的社会。正如托克维尔指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事实上所成就比人们想象的远远要小得多。法国革命中人民本来具有两种激情,即平等的激情和自由的激情,但为什么最终平等的激情战胜了自由的激情?就是因为平等的激情使人们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而缺乏耐心去思考自由和为自由脚踏实地。当时的文人们由此成为了国家首要的政治家。他们热衷于普遍的人性、结构,都认为“应该用简单而基本的、从理性与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代社会的复杂的传统习惯”,而无顾必然随着最必要的革命而来的那些危险。基于这样的教训,我们必须承认社会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摆正心态,扎实地自下而上地改变我们“感情、习惯和思想”。我们不要忙着提供某种抽象的理性和原则,不要积极许诺一个完全平等的、公正的社会,而是在行动中逐渐消除那些明显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弊端,慢慢确立我们生活中那些实践的理性、智慧和原则。
第二,要尊重民主平等的潮流,以“普遍的自由”来替代贵族遗梦中的那种“特权的自由”。这是托克维尔不同于孟德斯鸠、基佐和伯克等保守自由主义者的地方。托克维尔看到,在身份平等不可阻挡的社会下,如果还试图缅怀过去特权自由的黄金时代,重新引入所谓的君主立宪、中间团体或以财产资格限制等为条件的中产阶级统治,这其实是一种时代错位,会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引发更多的反感,从而不仅无益于自由的实现,反而可能导致丧失更多的自由。托克维尔作为逝去的贵族一代,当然对贵族阶层在封建时代抵御专制、弘扬自由的历史功绩有诸多肯定甚至留恋,但他冷静客观地意识到,“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新时期的人民主权原则虽然可能沦为集体的专制和多人的暴政,但也为自由的生长提供了丰富充实的土壤。他在美国考察时就注意到了乡镇自治和结社权对于捍卫自由尊严的重要性,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附录中,他也专门考察了朗格多克省三级会议的民主自治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三,与上一点相联系,为了维护自由,必须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加强公民自治与合作的建设。大革命之所以猝然爆发,之所以爆发后代价惨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央集权制蚕食、挤压、摧毁了各种各样的公民社群和中间团体,导致国王、法官、教士、贵族、官员、第三等级、农民等各阶层之间都封闭隔膜、漠不关心、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要么是一群原子化的个人,要么是分崩离析的集体个人主义。其结果是,人们都蜷缩在狭隘孤立当中,而缺乏独立自由的品性,缺乏公益互助的精神。人们的人格也变得奴性,万事都仰赖于中央政府的秩序和恩典。只有重新恢复自由,才能与社会中固有的种种弊病进行斗争。在早期的奠定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研究思路的“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一文中,托克维尔就明确指出,“正是在治理村庄中,贵族奠定了后来用以领导整个国家的权力基础。”与此相对,“既然法国公民比任何地方的公民更缺乏在危机中共同行动、互相支持的精神准备,所以,一场伟大的革命就能在一瞬间彻底推翻这样的社会。”所以,如果没有乡村自治、宗教精神、三级会议的民主实践、社团合作等多种多样的自由自治的形式,地方自由和普遍自由都将逐渐消亡,最终带来的也就是政权的灭亡。
第四,自由的精神意味着在自治合作中培育某种责任伦理及对他人、传统和制度的尊重精神。托克维尔一再指出,相对于别的时代和欧洲别的国家,法国大革命前的时期都是最有序、最开明、最繁荣的时期,但“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也许不能局限于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在于在改革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原因的累积,导致了改革顷刻间沦为革命?在托克维尔的分析框架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旧制度下由于自由自治被破坏,使得责任伦理和尊重精神丧失,一旦改革带来释放的机会,公众的不满自然加剧。由于法国各个阶层的隔膜、嫉妒和仇恨,当贫困和社会矛盾等问题出现后,各方都把人民的苦难推诿给对方。上层阶级虽然对底层越来越关心,但仍然充满盲目的蔑视。所以革命爆发,饱受压迫和不尊重的温顺的人民立刻便成为暴徒。从对传统和制度的随心所欲来看,国王带头对最古老最坚固的制度毫不尊重;政府告诉大家对私有财产的轻视态度;司法在教会人们不用尊重基本的程序,等等。没有自下而上的自治,自上而下的那些坏的榜样便逐渐弥散到整个社会,促发着革命的到来。
第五,自由及其自治的实践必须制度化,常规化和自觉化,否则就是偶然的、脆弱的、任意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第十一章是一个多少显得突兀的章节,其中论述了在专制政体下,某种奇特的自由仍然会得到保全:专制意志制造的公职工具成为抵挡中央集权的保障;政府遇到微小的反抗便不知所措、犹豫不定;贵族内心有着对行政当局的蔑视;教士、司法机构等捍卫独立和自由而不屈从于政权;司法的说理和论证已成为政府和个人的话语习惯。显然,这些自由的抗争尽管是有意义的,但毕竟都是不可靠的。在书中另外的地方,托克维尔还专门分析了旧制度下法兰西民族那可歌可泣的自由心性,但他也坦承:“那时有着比我们今天多得多的自由:但这是一种非正规的、时断时续的自由,始终局限在阶级范围之内,始终与特殊和特权的思想连在一起,它几乎既准许人违抗法,也准许人对抗专横行为,却从不能为所有公民提供最天然、最必需的各种保障。”所以,“如果说这种不正规的、病态的自由为法国人推翻专制制度准备了条件,那么这种自由使法国人比其他任何民族也许更不适于在专制制度的遗址上,建立起和平与自由的法治国家。”换言之,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缺乏坚实的自治实践,所以处处显得偶然和无节制,强于破坏,弱于建设。
第六,要勇敢争取我们的自由,要为自由而自由。托克维尔旗帜鲜明强调和捍卫了自由本身的意义。他表明,自由的价值甚至不在于把别人踩下去,而在于让自己站起来,“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为自由而生的民族,它们所憎恨的是依附性的恶果本身。”他还表明,自由就是自由,而不是手段:“多少世代中,有些人的心一直紧紧依恋着自由,使他们依恋的是自由的诱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与自由的物质利益无关;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统治下,能无拘无束地言论、行动、呼吸的快乐。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所以,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可能会变得富裕、华丽、文雅甚至辉煌,但在此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托克维尔与英国的自由主义大师约翰·密尔关系甚笃,从以上他对自由的阐发我们可以看出,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或许更具某种振聋发聩的效果,其精神的归宿中带有那种贵族式的热烈而高贵的力量。
在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20多年前,托克维尔前往美国,从空间的角度去考察美国的民主,试图思考法兰西民族的未来;20多年后,他又从时间的角度去考察法国那逝去的悲壮的年代,试图思考一个民族何以发展到今天的原因。怀着历史深处的忧虑,托克维尔告诉我们,“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他的这句话也许真的可以成为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的重要理由。可是,比这更值得警醒的是要看到托克维尔从部分研究整体的关注重心所在。他说,“我不仅要搞清病人死于何病,而且要看看他当初如何可以免于一死。”我相信这句话才是我们今天读这本书的最大借鉴所在。托克维尔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建设一个自由、开明、自治和合作的理性公民社会。
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最好的互参读本是多伊尔《法国大革命的起源》,要说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警鉴之处,在我看来多伊尔的这部著作也许能提供更多的、更整全也更细节的东西。多伊尔在他的最后结论中说:“但那时没有人会想到事情会这样发生……法国大革命并不是由革命者创造的。大革命创造了革命者。”是的,如果没有经由自治走向自由的民主实践,如果没有公民社会得以健康发育的底盘,那么真的是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本文以《必须夯实公民社会的基础》为题,节选载于《华商报》20121222日“评论周刊”,这里为完整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独裁者Physixfan ——一段悲伤的地球往事

独裁者Physixfan ——一段悲伤的地球往事:
(一)
2100年,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孩子正在他爷爷身边玩耍。在爷爷书架上的成千上万本书中,孩子看到了一本很特别的书,形如一块厚厚的白色板砖,标题处写着《A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爷爷,怎么这本书明明是英文的,可我却看不懂其中的任何一句话呢…?爷爷,你能给我讲讲这本书里说了些什么么?”
爷爷捋了捋胡子说,“这本书,我也看不懂。这是一本理论物理书。不光是我,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够看得懂物理书了。物理,已经是一门失传的学问了。”
孩子问道:“怎么会失传呢?”
爷爷扭头:“我。。我也不知道。。。”
孩子淘气着说道,“不可能不可能,你是村里最有名的历史学家,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爷爷仰头望向天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曾经让我深陷政治不正确的泥淖。不过看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听一下这段历史了。做好心理准备了么?这是一段悲伤的地球往事。”
(二)
2050年代,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之前的几十年,人类文明达到了光辉的顶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发展朝气蓬勃,人文社科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甚至对精神世界都有着相当高的追求。然而,这些,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在一片祥和之中,有两个暴风雨的种子正在逐渐萌发。
第一个种子,是能源耗尽的问题。人类文明的空前发展,得益于对煤炭、石油的使用。然而,到了2050年代,石油已经濒临耗尽,探明的储量已经不够人类用10年了,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一个问题的严重性:能源是越用越少的,可是人口以及对能源的需求却是一直不断的指数增长…当能源真的耗尽的时候要怎么办?地球上的这么多人口,在没有了化石能源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也养活不了了…
曾经人们对受控核聚变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的,只要受控核聚变一实现,人类文明的飞跃就绝不亚于当初学会使用火。可是讽刺的是:1950年,聚变专家们说,只要50年人类就可以使用聚变能;2000年,他们仍然说,只要50年就可以使用聚变能;2050年,他们依然说只需要50年就够了。。。事实上,在2010年代,政治家们就已经开始对聚变失去信心了,于是,对聚变的投入就越来越少,这样一来,聚变行业的进展就变得更加缓慢,政治家们就更加没有信心了。。。恶性循环之下,聚变永远就处在还需要50年的阶段了。
第二个种子,是社会的逆向淘汰问题。长久以来人类文明中就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他的生育率就越低。而到了21世纪中叶,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了。受高等教育的人,基本都是快30了才开始繁殖后代,有很多Ph.D.甚至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而不生育,而且这些人基本都只生一两个孩子。与之相反的,很多又穷又懒的人却可能在不到20岁就开始生孩子,而且一生就是好多好多,他们不考虑生下来的孩子能不能给他们良好而教育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就只是生很多孩子。后果就是,他们的孩子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变得跟他们一样又穷又懒然后再生很多孩子。随着时间的积累,优秀基因的人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当民主社会中这样的穷人懒人变得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在选举中的话语权就变得很大,他们就开始要求更多的社会福利,让社会上优秀的人努力工作然后交很多税去救济这些懒人。
2050年代,这两个问题的积累到了临界值,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人类历史的人物——独裁者Physixfan。
(三)
Physixfan曾经是个物理学家,而他的主攻方向,正是受控核聚变。随着聚变行业因为政治原因而越来越不景气,Physixfan开始觉得,从物理上拯救人类已然无望,于是转行从政,希望用政治手段来使得人类的发展转入正轨。
他从政之后的主要思想,正是用来解决前面两大问题的钥匙——进化论。
在Physixfan出现之前,任何一个只要是出生了的人类,在社会的保障下,都能够存活下来。无论这个人有多么愚蠢,无论这个人能不能为人类整体做出贡献。于是,人类就没有了进化——没有淘汰,就没有进化。而Physixfan的思想,就是要让人类开始重新进化,人为的引入一套筛选机制,筛选出一部分最优秀的基因让他们生活下来,而筛选掉那些又笨又穷又懒的对人类整体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通过这种手段同时可以缩小人类的规模,减小人类资源的消耗量,让最优秀的人活下来研究理论物理和纯数学,从而研究开发新能源,所以可以说是同时解决了当时社会上的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在2050年Physixfan当上中国的总书记的时候,他就开始大行在世界上推行这样一套价值观。身处民主社会的美国精英政治家们,本来就饱受逆向淘汰之苦,所以遇上这样一套价值观一拍即合。在Physixfan强有力的煽动力下,世界范围内的精英分子都热烈拥护这样一种思想,于是很快Physixfan就实质上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独裁政权,逐步组织起了联合国军,称作“进化论者”,开始实行人工选择的政策。因为高层的管理者都是进化论者,而底下的军人们必须服从命令,所以他们不得不为进化论者卖命。
因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是否能够为人类整体做贡献的标准是复杂的,所以实际上必须采取简单的、有效的判据,最后的判据就是:如果智商小于90,就要被淘汰掉。毕竟如情商之类的指标,大都可以伪装,唯有智商是想往高了做而无法做到的。
于是,进化论者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屠城”,消灭掉那些本该被淘汰掉的人。
随着进化思潮的普及,Physixfan开始逐步推行更加疯狂的政策。一种称作“地球公民资格证”的东西开始推行,任何一个年过18岁的地球公民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的内容是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唯有通过了这个考试的人,才被认为拥有了正确的基本世界观以及智力,才可以获得地球公民的资格,从而才能获得各项社会福利,否则就自生自灭。
(四)
然而与此同时,反抗的势力也开始萌动了。反抗势力的核心思想,是基督教,所以他们被称做“上帝使者”,与“进化论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主张让任何一个被生下来的人都活下来,完全不顾人类的疯狂繁殖与资源耗尽那么迫切的矛盾。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很多信仰基督教的人都通不过地球公民资格考试吧。
反抗势力起初并不能形成气候,然而很快,进化论者军队内部就开始分崩瓦解。这都是上帝使者们的洗脑工作做得太到位:他们开始让进化论者军队内的军人们意识到,他们自己将来也一定会被淘汰掉,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用有那些精英们拥有的智商,他们跟他们手下淘汰掉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独裁者Physixfan的政权的瓦解,就跟他的建立一样迅速。世界范围内的上帝使者们很快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攻破了进化论者们的军心涣散的军队。最后,当上帝使者门攻破了Physixfan的大本营颐和园路5号的城墙的时候,Physixfan吞下了口中的氰化钾,如同希特勒一样。他一定知道,如果他活着被审判,那一定是,反人类罪。
再后来公开的Physixfan的日记里,他写道:“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人类往好的方向发展,无奈事已至此,看来历史没有选择人类。”
(五)
自此以后,人类社会便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大倒退。当年的进化论者,人类基因中最优秀的群体,已经被他们清理干净。进化论者的观点也已经变成了绝对的政治不正确,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再敢碰。事情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由上帝使者掌管的政权里,他们再也不支持理论物理和纯数学的发展,他们觉得搞这些的人都太危险且毫无用处。再然后,随着能源的耗尽,现代社会赖以支撑的东西消失了,整个人类都进入到了曾经的原始社会。
自从那个时代以后,生产效率低下、现代医疗也没有了,饿死、因为小病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根本不是上帝使者所宣称的人人都有活着的权利的世界。
但是历史已然无法回头。
(六)
孩子听得出了神,反应了半天,问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你觉得,Physixfan当时做的事情,是对的么?”
“无所谓对还是错,这要看你是站在什么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你是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去看,那毫无疑问Physixfan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你站在每个人的角度来看,自然谁都不愿意被淘汰掉。”
“那你更倾向于站在哪种角度看问题?”
“其实我更加倾向于站在人类整体的利益上看问题。人的生命只有不到100年而已,最终不都是要死掉的吗;而人类文明,则本是可以永远延续的。还可以做这么个类比:一个人之于人类,就如同一个细胞之于一个人。如果一个人的腿卡在一个地方无论如何也拔不出来了,只有截肢才能活命,他一定会选择截肢,他是不会考虑他腿上的细胞的利益的。而人类的个体,麻烦就麻烦在,他们是有感情的独立生物。”
“就是你的这种观点被认为政治错误了?”
“没错。人工选择对人类实行进化的思想,在昨天,今天,明天,永远都是政治错误的、反人类的。可惜只有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唯一解救办法。”
(七)
一百万年以后,由当年的一些生物Ph.D.们搞出来的一些超级蚂蚁,积累了足够多的变异,产生出来了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强大智慧。尽管他们的个体的大脑跟人类没法比,可是他们的群体却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最终,蚂蚁统治了地球。
蚂蚁文明应当会感谢独裁者Physixfan的反抗者们吧,如果Physixfan当年成功了,人类文明依然会是地球的主宰罢。
您可能也喜欢:
下一站:北京大学
人造爱因斯坦:一场关于“现代物理奠基人”的闹剧
一道难题巧解
有趣的测试你反应能力的一套题
一张图分出你是用左脑还是右脑
无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