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九把刀北大演讲全手打

http://blog.renren.com/blog/307078586/778159052

九把刀首次大陆演讲
时间:2011115
地点:北京大学2教205
主题: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手打组:中财刘铮,魏文婷
感谢北大政管何琛仪同学的帮助。
请尊重手打组作品,转载勿删除手打组。

非常非常开心能够来北京大学演讲,我能表现出的最大的诚意就是,今天的演讲将是原汁原味非常忠于台湾版本的“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还加了一段目前在台湾演讲一共讲了不到三次的“神的微笑”。希望我们今天晚上会有非常热血的两个小时。
但是“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四个U的版本有点太过励志,而我本人是个非常不励志的人(观众笑)。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的讲的是一个很美很美的爱情故事。
干,这个音乐可以小声点吗?不要也没有关系。(工作人员关音乐)谢谢,谢谢。因为一边演讲一边有背景音乐感觉像是个伟人(观众笑)。好像是在作那个九把刀的告别式一样(观众笑)。

这个演讲我们先从一个从小就长得非常白痴的人开始说起,

(放 童年三兄弟合影)照片中间这个笑得非常像智障的(观众笑),就是幼稚园时候的我。幼稚园时候的我啊,非常喜欢画画,每次幼稚园老师说要上画画课的时候我都 非常非常地开心,因为全班同学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图画纸放在我的座位上,他们希望我帮忙构图,描边,他们会指定说这个图的左上角画一只怪兽或者右上角 画一只恐龙等等。
每次我被同学指派任务的时候,我都非常地开心。因为我从小运动就很烂,功课也不行,把妹也不晓得是什么东西,而同学都用行动告诉我说,你非常会画画,所以会画画这一点就变成我人生中的所拿到第一个宝藏。我觉得自己被重视,所以我每次都非常热情地帮全班同学画画,构图。

直 到国小三年级的时候,台湾的电视每个礼拜六下午两点到三点会播出一个卡通,叫做原子小金刚(注:铁臂阿童木)。我非常地着迷《原子小金刚》,所以我将《原 子小金刚》当做蓝本,画了很多的漫画,用图画来说故事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画了很多的图画,用原子小金刚来跟怪兽讲话,跟机器人讲话,跟恐龙讲话,同 学都非常地捧场。他们都在用那种很大张的透明的塑胶板盖住我所画的连环画,然后上课传阅,并且催促我要赶快画出最近的剧情。
被催促之后我都非常地开心 ,就画得非常的热血。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作文簿上面写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希望,我都会写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漫画家,我觉得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因为班上其他的同学在写我的梦想我的希望的时候,他们常常写我将来想要当一个总统,我将来想要当国防部部长,我将来要上月球,我将来要登陆火星,我将来要当一个发明解救全世界艾滋病人的药的医生。
每次我看我同学那副德行,这几乎就是不可能(观众笑)。就是,按照几率不可能全班所有人都当国防部长都当太空人都当科学家,但是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卑贱的漫画家,我觉得有我这么谦虚的人,可以实现梦想。
慢慢的,我爸爸觉得他的儿子有个小小的梦想当一个漫画家,非常非常地励志。所以我爸爸也非常的开心,就买很多的漫画,比如说《叮当》《天才小钓手》《XXXX(听不清)》给我看,于是我大量地阅读然后大量地画。
一开始我爸爸觉得很棒,但慢慢地我爸爸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因为学校老师会不停地给我爸爸打小报告,跟我爸告状说:“你的儿子数学考试考完都不验算,考卷翻过去,全部都是在画漫画。”
这 个时候啊,正好原子小金刚的作者手冢治虫,不晓得逝世几周年,台湾的报纸就有手冢治虫逝世的专题报告。我爸就把那个专题报告拿给我看,看完之后就来一场阅 读测验。我爸对我说:“田田,你知不知道原子小金刚的作者是谁?”我说:“我知道啊,就是手冢治虫。”我爸继续地问:“那你知不知道手冢治虫,他为什么可 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我说:“我不知道。大概是因为他每天都很认真地画漫画吧。”这个答案四平八稳,但是我爸爸斩钉截铁地说:“错!原子小金刚的作 者手冢治虫,他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原因就是,他曾经,是一个医生。”(观众笑)
我听了,觉得非常的鬼扯,问我爸是为什么。我 爸非常认真地把那个报道拿给我看,他说:“由于手冢治虫他曾经念过医学院,所以他解剖过非常多死人的尸体,也因此他非常了解人体肌肉骨骼和内脏的构造。然 后他才能够化繁为简,把非常复杂的人体的线条,简化成非常简单生动,卡通的线条。所以田田,如果你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你就要,念医科。”(观 众笑)
你们都会笑,但是我当时没有笑。因为我知道我爸爸非常认真,这张图是在我家门口拍的,这个招牌就是一个“药”字,我家里开的是一间药 局,我爸爸是一个药师。所以我们家三个兄弟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我爸爸提醒:你们将来,都要在医学的领域上面发展,并且比爸爸获得更好地成就,也就是,当 医生。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我的梦想有一朵乌云在上面:是否我在完成我自己的梦想之前要先达成我爸爸对我的期待。我相信这个压力大 家都有类似的经验。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作文簿上面写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希望的时候,我就会改写成: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医生,逗号,然后再成为一个 漫画家(观众笑)。老实讲,还好我小时候成绩很烂,所以这个梦想只是被我拿出来嘴炮炫耀而已,我自己都没有太认真的看待。

直 到我国小毕业要升国中的那个夏天,我遇到人生中的两大贵人。一大贵人他的名字叫做,鸟山明。鸟山明画什么?七龙珠,对,我生平第一笔用自己的零用钱买的漫 画家的插画杰作集,就是就是鸟山明的杰作集。买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外面的胶膜撕开,立刻翻到最后两页,看鸟山明的生平纪事。瞬间,我就发现,鸟山明 他没有念过医科(观众笑)。
当时不比现在,现在你可以用网路去确认你喜欢的作家你喜欢的漫画家,他曾经做过什么事情念过哪间学校。当时没有 啊,当时完全是靠同学之间的谣传跟耳语,来了解我认识的创作者。所以当时好不容易有一本官方出版的,应该说是盗版出版的,漫画家的杰作集,让我可供以取得 的重要的参考资料,很不简单。
同年,我遇到的第二个贵人的时候,那个贵人他才年仅29岁,29岁的他,刚刚画完《变色龙》,刚刚开始连载《灌篮高手》,他的名字就叫做,井上雄彦。年仅29岁的井上雄彦,当然没有任何一本杰作集可以让我买,但是我会简单的加法,我就帮井上雄彦算一算:我发现井上雄彦,要不是没有念过医科,要不然就是,他正在念医科(观众笑)。
我 觉得理所当然他应该是不会一边画《灌篮高手》,一边念医科。所以这两个漫画家给我非常重要的启发,我觉得我应该要成为一个更加谦虚的人:这辈子,或者我永 远无法成为一个像手冢治虫如此伟大的漫画家,但是我可以退而求其次,这辈子我就跟鸟山明还有井上雄彦平起平坐就可以了(观众笑)。所以我决定修正我自己的 梦想,我决定不当医生。

所以我就去考我们家乡的精诚中学第一届的美术资优班,我考进去的最大的原因是:那是第一届的美术资优班,所以它招生的时间要晚于其他中学的资优班的时间,真正资优学生都已经入学了,就剩下些残兵败将,跟一些弱智(笑)。所以我们就一起进了精诚中学第一届美术班。
我从小成绩就不好,突然之间让我混到一个美术资优生,非常虚荣。我觉得这是我的天地,我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漫画家,所以我进了美术资优班。所以不管老师上课上国文数学化学地理历史,不管老师上什么课,我统统都拿来画漫画。
我 真心觉得,如果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漫画家,我就不能和我同学做一模一样的事情。我的假想敌是一群日本的臭阿宅,他们整天翘课逃学,就是疯狂地练习画分镜贴网 点。如果我把时间浪费在学习因式分解和三角函数上面,我就会输在起跑点上。真的,当时的目标就是:我要以非常烂的学科毕业,但是要以非常优异的术科考进台 北复兴美工,在复兴美工那边继续锻炼我漫画的技术。因为我要成为一个漫画家,我就理所当然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画漫画。
那个时候啊,全年级有五百二十多个学生,我经常考的名次是全年级的四百八十多名,那个时候我人生第一个困惑就产生了,那就是:我都已经全面性地没有在念书,为什么还是有四十几个会考输我(观众笑)?头一次,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可能,有念书的天分(观众笑)。
你 知道,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有一点变态(观众笑)。没有读书,成绩不好,很正常对不对?那万一读了怎么办?万一读了还考不好,那就是确认是一个百分之百的 白痴。所以是很害怕证明自己是白痴这件事情,所以成绩不好就索性不要去念,不要去念我就可以一辈子都跟同学讲:“会读书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是还没有开始念 而已。”(观众笑)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自以为是的话来武装自己。
我想要当漫画家这个梦想也是我武装自己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的漂亮的借口。就这样子,每天不停不停地画漫画,练习贴网点,自己画分镜,准备投稿漫画社第一届的新人奖。

但是我这样子努力努力很久之后,在我升上国三的那个夏天,我发现,非常非常有可能,我缺乏成为一个漫画家应该具备的才能。
这 是怎么发现的呢?是因为我在一个非常会画漫画的同学身上,看到了天才。我长期以为自己很会画漫画,其实是因为我的同学都是一群垃圾,他们根本不会画画,他 们只是喜欢读书。所以我只是画得比一般的人还要好而已,他们根本没有专心在画画上面。我大幅领先他们,结果我以为自己非常厉害。
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隔壁班的一个同学,他所画的漫画非常厉害的时候,我惊觉原来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这几年我一直非常努力的话,但是我一直都没有确实的进步,所以非常的灰心。
在英文里面,我们形容有才能的,最经常使用的单词是,talented,但是有另外一个单词我觉得更棒,就是gifted,礼物加ed。把才能比喻成礼物,我想不到一个更好的方式。
就好像是我从国小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拿到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礼物盒子。当我花了好几年,很多很多努力,才把这个盒子打开的时候,我才发现居然这个盒子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只有一张老天爷给我的纸条,上面写着,你去吃大便吧(观众笑)。
我看到那张纸条的时候,知道自己没有才能,非常的生气,非常的沮丧,非常的愤怒。但是唯一没有的情绪就是遗憾,我一点都不遗憾,因为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特别是追求梦想,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
我想要知道一件事情,然而我立刻就想要知道,所以我没有去听那些大人的话,那些大人总是喜欢说:你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先考上理想的中学再说;你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考上理想的大学再说;你想要交女朋友,等到你成年之后再说。
我都没有办法接受他们的意见,因为为什么我要一群没有追求到自己梦想的人,告诉我如何追求梦想?为什么?没有道理。所以我想要成为一名漫画家,最快的方式就是立刻去做。
我不会有那种装模作样的时候:就是当我老掉的时候,我站在镜子前面,抚摸着自己沧桑的皱纹,缓缓地说:“如果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用功读书,而是每天不停不停地画漫画,有没有可能我今天会是一个漫画家。” 没有,我没有那种装腔作势的时刻。
我知道自己确确实实地,没有当漫画家的才华,我试过了,我知道了。而且我失望的速度要比一般人来得快,这是没有耐性的最大的副作用。
但 是除了愤怒失望伤心之外,我最大的情绪是害怕,非常害怕,因为我学科非常烂,超级烂。按照我当时的学科,我在我的家乡彰化,能够考上的普通高中,都是一些 武斗派的学校,那些只有够凶够狠才有办法活着毕业的学校(观众笑),我没有这个自信可以毕业,所以那个时候非常的紧张。

幸好那个时候,班上的导师安排一个女孩子坐我后面。
每 个学期,导师都安排一个女孩子坐在我附近,几个女生就近监视我的学业还有人格发展状态(观众笑)。我上课喜欢讲笑话,扰乱次序,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伤害。 但是每次老师安排这样一个女孩子坐我后面的时候,我都会觉得非常的不爽,非常的受不了。就觉得“打小报告,臭三八(观众笑)”,也没有开心过。
但是这次老师安排坐在我后面的女孩子,不太一样,她的名字叫做,沈佳仪。
我非常非常地喜欢沈佳仪,因为沈佳仪非常的,(上图)

 

漂亮,(观众笑)。对。男孩子没有什么情操啦,喜欢女孩子很容易被女孩子庸俗的美丽的外表所吸引。沈佳仪非常的可爱漂亮,然后,我好喜欢她。
只可惜沈佳仪啊,她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兴趣,她的兴趣就是努力用功读书(观众笑)。当一个男孩子他喜欢一个女孩子,她的兴趣居然是努力用功读书,其实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扭曲。
如 果我们喜欢的女孩子,她的兴趣啊,是打校长(观众笑),那就很简单。下课十分钟,我们花三分钟找到校长在哪边,然后再花三分钟打他,但是我们是读书人,要 有礼貌,所以要花三分钟很诚恳地跟校长道歉(观众笑),然后再花一分钟慢慢地回教室。如此简单的十分钟就可以和喜欢的女孩子拥有相同的兴趣(观众笑)。
每天放学就是“诶,沈佳仪,要不要去打校长?”(观众笑),沈佳仪说:“等下我要补习,可能要打快一点。”(观众笑)
这么简单,就能培育的爱情,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每次看到偶像剧看到电影,主角为了心爱的女孩子,跟十个歹徒互殴,我都觉得非常的羡慕,你这么简单就可以让你喜欢的女孩子知道你愿意用你所有的一切来保护她,也不过就是住院半年而已嘛。这么简单!
但是我喜欢的沈佳仪,她的兴趣居然是努力用功读书。我要追求她就只能把我的屁股,牢牢地黏在椅子上,花所有的时间来念书,没有别的捷径。

我 非常希望沈佳仪可以看得起我,是“看得起”啊,不是“看得上”,“看得上”是很高级的人在用的,我们这种贱民,用“看得起”就可以了(观众笑)。我们喜欢 的女孩子真的容易让我们男生觉得自卑,自惭形秽。我们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装腔作势,装得好像很聪明自在,其实只是在希望我们的自卑不要被发现。
那时候啊,我就每天晚上念书念到一点半两点,隔天早上五点,我妈妈就会甩我一巴掌叫我起床:“田田,田田,赶快起床,努力用功读书”我妈就把我拉起来。把我拉起来之后,我妈就会用闪电的速度,睡在我刚刚睡觉的位置上,就是不让我睡回笼觉(观众笑)。
早 上五点,就算是夏天也非常冷。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穿着白色的紧身睡衣,然后拿着一罐铁罐装的牛奶,跑到厨房去,把那个铁罐丢到水里面,然后打开瓦斯炉隔水加 热。我左手就会放在水蒸气上面和它一起加热,我的右手就会拿着国文课本英文课本在那背课文背单字。等到大概快要六点五十分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数学的参考 书,算两题到三题非常困难的数学题目,然后把解题的过程都背起来。
到学校去之后,就会问坐在我后面的沈佳仪说:“沈佳仪,干,这题不会,教 一下。”沈佳仪看一下题目就会非常温柔地跟我讲:“柯景腾,这一题对你来讲太困难了,你要不要先从简单的开始算起呢?”(观众笑)我就非常不屑地说: “干,不要,我就要算这一题”(观众笑)。沈佳仪就会面有难色地说:“哦,好吧,首先你要设什么为X,然后再设什么为Y,接下来接下来……”我就会接下去说:“接下来是不是就是要用什么样子的观念再套上什么样子的公式,就可以解出来对不对?”沈佳仪就会痴痴地看着我说:“诶,你还蛮聪明的耶”(观众笑)。
把困难题的解题过程都背起来,当然不是为了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想要让你知道,我也有一点点的聪明,不要觉得我是笨蛋。
就这样子,我花了所有的时间在努力用功读书,成绩就开始变好。等到毕业前最后一次全校的考试,我已经考到了全校的第21名。
成绩突飞猛进的关键是什么?认为是努力用功读书的同学请举手。(木有)没有人。
认为是伟大爱情的请举手。(观众笑)(举手)大家举手。
答案是以上皆非,答案是除非你前面的成绩烂到爆炸,否则你完全没有突飞猛进的余地(观众笑)(鼓掌)。所以啊,我表示非常同情,那些只会考第一名的同学,因为他们的人生除了失败以外没有别的可能性(观众笑)(鼓掌)。

就这样子,国中毕业了,沈佳仪直升精诚中学的高中部,我跟我的一群好朋友都非常喜欢沈佳仪,所以我们都决定直升精诚中学的高中部。
我 生长在彰化,彰化是台湾的一个乡下,我们对台北这样的大都市都有一个奇怪的幻想。问一下在场的同学你不是北京在地人的,从别的地方请举手,(举很多手), 很多人。你们或许可以感同身受一下,我们从小就觉得台北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都市,我们都幻想那里的男生都非常的厉害,不只学问好,也很会穿衣服,很fashion,然后懂得各式各样的知识。我们很害怕沈佳仪将来上大学之后,考上台大,很快地被周围男生给追走。然后那个男生就会教她各式各样关于身体的知识(观众笑),我们都不能接受(观众笑)。
所以,我们非常地焦急,我们想要在高中的时候就追到沈佳仪,要不然就是,我们要努力用功读书,要有足够多的分数,不管沈佳仪将来考上什么样子的大学什么样子科系,我们都牢牢地黏在她的尾巴后面,她填什么学校,我们就跟着填什么学校。
上了高中之后,沈佳仪的兴趣依然没有改变(观众笑),依然非常喜欢努力用功读书。我从来不喜欢读书,但是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要偶尔做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


谈 恋爱啊,没有人在做自己的,如果各位可以从这场演讲里面带走任何一句话,我希望是这句话,“谈恋爱,没有人在做自己”。如果你是那种坚持“我告诉你,我就 是那种不逛街的男子汉”(观众笑),那你干嘛谈恋爱?谈恋爱就是让你人格崩溃(观众笑),让你装腔作势,为了你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你其实根本瞧不起也不认识 的人,这就对了。

我喜欢沈佳仪,她的兴趣是努力用功读书。所以当我发现沈佳仪只要晚上没有补习,她都会留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都会偷偷地,在沈佳仪读书的教室附近又开了另外一间教室陪她读书。那不是晚自习的制度啊,而是整个学校都没有人,她自己偷偷摸摸开了一间教室在那边读书。
我 在沈佳仪附近开了一间教室读书,就是不希望沈佳仪发现我喜欢她,刻意跟她一起留校,但是我又忍不住会用最大的音量朗诵英文的课文(观众笑),让沈佳仪察觉 我在附近。每次我们从六点半开始念书,念到大概九点十五分二十分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沈佳仪从我的后面,偷偷摸摸地接近。
她自以为偷偷摸 摸,但是男生的耳朵啊,从小就是听父母的脚步声长大(观众笑),父母接近我们就要把一些奇怪的书收起来,我们的耳朵,是我们身上第一个发育健全的器官。所 以沈佳仪慢慢地从我后面接近的时候,我早就知道她在接近了,但是我却装作不知道,装作努力用功读书。直到沈佳仪拿着一盒夹心饼干,轻轻敲着我的后脑勺或我 的肩膀的时候,我才会蓦然回首说:“靠,沈佳仪,你也有来哦”(观众笑)。就会很假。
但是沈佳仪知道我是特别留校吧,就会坐下来,跟我分享那一盒夹心饼干,一边东南西北的瞎聊天。
那 时候啊,我就发现沈佳仪其实是一个非常三八的女生,她从小到大只会死读书,她的世界明明就只有这么大(刀大用手指比出三公分),但是她却可以从这么小的世 界里面,挤压出很多芝麻蒜皮的无聊的事情给我听。她会讲她家里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聊她有起床气,聊她邻居养了一条狗叫蛋蛋,她却很喜欢她家的小白。聊当 今最热门的数学的题目(观众笑),也会聊我们英文通信的内容。
因为当时我非常想要和沈佳仪通信,但是通信是一件很色的事情,开不了口。所以 有一次我对沈佳仪说:“沈佳仪,我决定了,我决定我英文要开始进步,所以从明天开始我每天要写一封英文的信给你。”沈佳仪就说:“啊,好吧”过了一阵子之 后,我就跟沈佳仪说:“沈佳仪,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英文进步并不公平(观众笑),从今天开始,你要每天写一封英文信给我(观众笑)。”沈佳仪说:“啊, 好吧(观众笑)”就这样子我们就开始通信。
我自尊心又特别强,所以就从英文杂志后面那个佳词美句上面乱抄一句自己都看不懂的英文写在信里面,P.S.什么什么什么。沈佳仪看不懂这个句子的时候她就趁我们晚上聊天的时候拿给我。

就 这样东南西北的乱聊天,知道大概九点五十分快要十点的时候,我就牵着脚踏车跟沈佳仪漫步在校园里面。那时候校工都会拿着手电筒在巡视学校,灯照到我们两个 的时候,因为他不止一次看到我们在留校读书,校工都会用那种“哎呦,在谈恋爱哟”(观众笑)的表情。每次我都非常凶狠地看着那个校工,“看三小!”就是看 什么的意思。但是我内心却是“对啊,我们在谈恋爱哦”(大笑,鼓掌)。
暗恋中的男女啊,偶尔被人家笑一下,“哦,谈恋爱哦”,其实有助于我们恋爱的增长。
我 牵着脚踏车送她到校门口,不久她妈妈就会开车过来接沈佳仪回家。我看着沈佳仪上了车关上门,我就在后面不停地挥手说:“沈佳仪,再见,再见。”然后默默地 祈祷,精诚中学巷子口的那个红绿灯转成红色,那么她妈妈的车就会被迫停在巷子口。我就可以若无其事地骑着脚踏车滑到她妈妈的车窗旁边,拍打她的车窗,说: “沈佳仪!你妈开得很慢诶!”(观众笑)这样乱讲一句话。
很多人啊,从媒体上面认识的九把刀,都是觉得:九把刀这么火爆热血叛逆的人,他的青春一定过得非常乱七八糟,就是有空就打老师,没空就打校长的人(观众笑)。但是不是这样子的,我的青春啊,就全部在努力用功读书,我的青春,全部都是沈佳仪。

慢 慢地,到了高三的时候,沈佳仪跟我说她想要去甄试(注:大约相当于自主招生)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马上我就跟沈佳仪说:“这个科系我早就研究很久 了。”但是那个时候啊,交通大学我真的以为是培养交通警察的一间学校(观众笑)。我内心非常莫名其妙地说:沈佳仪,这么努力用功读书,却是想要当个交通警 察(观众笑),为什么?
但是对我来讲一点都不重要,因为,很久很久一段时间,我都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如果我曾经拿到过一个宣称可以是梦想 的礼物,这个礼物的盒子外面一定写着,“沈佳仪,我们永远在一起吧”。我真心觉得,如果这辈子可以跟喜欢的女孩子在一起,不管我念哪一间大学哪一个科系从 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所以当沈佳仪告诉我说她想要当一个交通警察的时候(观众笑),我就觉得,突然想要成为一个交通警察(观众笑)。
这样我们去甄试。因为非常难得来北大演讲,我非常想要把时间利用得淋漓尽致,这件事情虽然在小说里有写到,但是我的愤怒很强大,现场要再来讲一次。
在 参加交通大学甄试笔试的时候,我就发现沈佳仪没有来考试,座位是空的。我就非常紧张,就乱写。因为像沈佳仪这样只会死读书的女生,她的整个世界全部就是努 力用功读书。她没有出现在笔试的会场,只意味着两种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就是,沈佳仪她死在家里(观众笑);第二个可能性是,她死在半路(观众笑)。
我就很害怕,考卷赶快写一写,钟还没响就冲出去打公用电话去她家找沈佳仪,没接。
钟 声又响,赶快进去又考试,然后又出来。反反复复到了中午的时候,她家的电话总算被我打通了,沈佳仪用那种刚刚睡醒的语气告诉我,她们班上有一个贱人,因为 同一间高中只能有两个名额去甄试同一个大学科系,这个贱人跟沈佳仪说:“沈佳仪,你成绩这么好,你用联考的方式,也可以考上交大管科啊,但是我成绩这么 差,你可不可以把甄试的名额让给我。说不定我甄试进去后,我们到了大学,还是可以当好朋友啊。”沈佳仪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这个贱人。
说真的,我们讲话要有口德,特别是在演讲这么神圣的场合里面,更要注意对女孩子的修辞——但她就是一个贱人(大笑,鼓掌)。
因为贱人后来说:“沈佳仪,我发现,我的成绩这么不好,与其浪费时间在那写考卷,不如好好地在家里温书。”所以那个贱人根本没有去考试,不叫贱人叫什么呢?
很多演讲者非常的正面,他会跟各位说:“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人生之中给你制造困难,给你制造很多逆境的人,我们要尊称他们为“菩萨”,因为当你克服这些难关之后,你将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没有,她就是一个贱人(观众笑)。
我拒绝称呼这些为我们人生带来苦难的垃圾叫做菩萨,没有,他们不配这两个字。(笑,鼓掌)。人生有很多种情绪哦,我们不能常常像一个伟人一样,容忍一些贱人的事情。

后来,我完全没有打算去念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我完全不是为了当一个交通警察而念书。我是为了和沈佳仪在一起而念书。所以正当我准备放弃甄试资格的时候,我已经考上了。
沈佳仪她跟我说:“柯景腾,你先去,我随后就来。”(观众笑)这是我人生中所获得的第一个关于爱情的约定,所以我觉得,好sweet哦(观众笑)。我就很快乐地去报到了。
报到不久之后联考了,联考不久之后放榜了。放榜当天晚上,沈佳仪就打电话给我,沈佳仪一直哭,她嚎啕大哭,哭着说:“从小到大我都只会念书,只会读书,却还是考不好”。我问她到底考得有多不好。她说没有办法去念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也没有办法念交通大学任何一个科系。
她一直哭,我也一直哭啊(观众笑)。啊!什么!我要去成为交通警察了!(大笑)而你却没有和我一起成为交通警察(观众笑)。
我真的觉得非常生气,我念书,所为何事?是为了赚钱吗?是为了配股票吗?为了救国救民吗?不是,我念书只是为了和沈佳仪在一起,却办不到。所以我真的很难受。
沈佳仪一直哭,我一直哭。就这么两人哭哭啼啼的,很久之后,忽然觉得,很开心。
开 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沈佳仪是我的女神,长期以来她都像飞翔在天空中一样,高不可攀。好不容易她联考考不好,就好像是翅膀突然断掉摔在地上,感 觉比较亲近,感觉比较好追(观众笑)。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却没有办法在沈佳仪面前抬起头来,她太耀眼了。好不容易她联考考得很不好,让我觉得 她比较接近普通人一点。我觉得有点开心,觉得她不是这么不好接近。
第二个开心的原因就是,那天晚上,沈佳仪足足跟我哭了七个小时。我觉得应该是有点喜欢我吧,要不然怎么会这么久呢?然后就跟沈佳仪说,将来我们上了大学,还是要多联系,偶尔一起出来玩。

后 来就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啊,我和沈佳仪偶尔出来玩,我都非常地害怕,因为我不晓得怎么和女孩子约会。以前和沈佳仪一起读书一起放学,然后一起读书一起 放学,还是一起读书一起放学,日复一日,互动都很普通,就是完全不需要刻意在一起。高中毕业之后,我们要一起出去玩,都要我约你你约我,两人在一起完全不 知道怎么办。我很紧张,不晓得怎么跟她说话。所以,错过了很多很多跟沈佳仪告白的机会。
这个在演讲里面非常少听过,就是我自以为聪明,我以为追一个女孩子就不能是单单追求她而已,我应该要拉拢她身边所有的人来帮助我,包括沈佳仪姐姐。
我跟沈佳仪姐姐通信密集的程度不下于我跟沈佳仪(观众笑),其结局当然不是沈佳仪姐姐爱上我了(观众笑)。她姐姐经常鼓励我,叫我要坚持下去。但她有一封信,后面的PS写着:“如果你跟我的妹妹一样高的话,你早就追到我妹妹了”
我从小就很矮,但是我从小就不觉得高有什么了不起,在追求沈佳仪的过程中我也没有特别觉得怎么样。但是沈佳仪不晓得怎么搞的,越长越高,她从国中开始明明就还在这边(刀大用手比在眉头高度),忽然之间,她就越长越高,后来竟然高了我三公分。
这三公分啊,我本来想用不以为意的态度蒙混过去,却被她姐姐一封信提醒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所以开始每天去游泳,一边游泳一边想着说,等到我长了三公分的时候,我就要跟沈佳仪告白。

上了大学之后————诶,问一下北京大学的同学,在座的觉得自己是精英分子的请举手。(无人举手)没有人对不对?没有人举手了,好。
我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我同学都一副以为自己是精英分子的屌样(观众笑)。因为他们从小就是一群非常热爱努力用功读书并且擅长努力用功读书并且他们觉得自己将来可以进科学园区配股票赚大钱的精英分子,我很讨厌他们。没有人是吧?对不对?(观众笑)
我很讨厌他们,我整天想要打我的同学。但我们读书人,不能轻易地出手(),所以我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九刀杯”自由格斗赛(观众笑),方便我公开合法合理地,殴打我的同学(观众笑)。


办“九刀杯”自由格斗赛,我觉得是我这辈子最酷的事排行榜第一名。我为什么办这个比赛?是因为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擅长打架(观众笑),你可能看不出,但我非常热衷打架,而且几乎都没有输过。
我很想要沈佳仪知道,我是这么样子厉害的一个男子汉。所以我打电话给沈佳仪说:“沈佳仪,你一定要来看这个比赛,超屌超酷的。”沈佳仪非常非常地不屑,她根本不觉得这个比赛会办成,而且她觉得这个比赛非常的幼稚和无聊。
沈 佳仪越是这么讲我就越要办。我三个大学室友,他们纷纷表示这个比赛根本不可能成功,如果真的办成功了他们愿意下场来格斗。我问一下在场的北京大学的同学, 如果你们学校里面有一个白痴的学生,办了一场这么低能的自由格斗赛,你会下场格斗的请举手。(小撮人举手)不到五个人。你不敢下去比赛,但是你真的很想看 是哪些弱智下去比赛的请举手。(大笑,举手)这么多人,没有错,我办自由格斗赛,现场啊,人山人海(观众笑),学长姐都想要看,到底是哪个白痴办了这么暴 力的比赛在如此优秀的交通大学。但是下场的只有八个人,其中,有四个人是我室友(观众笑)。他们夸下海口,如今就是要奋斗到底。
那天晚上,我选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同学当我的对手,他是跆拳道社的副主教,他叫刘建伟,他是侨民,非常的厉害。我为什么选择刘建伟同学当我的对手,是因为我想要全力以赴殴打我的同学(观众笑),我不想要别人觉得我在欺负同学,我一定要挑一个有能力还手的人。
结 果那天晚上,我被打得非常的凄惨(观众笑)。这位同学距离我比较近,你看我的鼻子,我的鼻子是被打歪的,我的鼻子是歪向这边的。这是被刘建伟同学用跆拳道 里面的一记下压,一线而下,打断我的鼻梁,又打到我的人中,又往下。所以我的鼻子当场就断了,牙齿把我嘴巴里面的肉割得乱七八糟。害我后来足足吃了三个月 冷掉的粥和本来就很冰的冰豆花,维持我的生命(观众笑)。

但是我非常非常的兴奋,比赛结束后我就立刻打电话给沈佳仪,跟她 炫耀。因为我记忆力非常的强,比赛又刚刚结束不久,所以我巨细无遗地跟她描述了比赛所有的过程。并且我跟她说,我跟这么强悍的对手对峙,殴打对方,我鼻子 被打断,满脸都是血,但是从头到尾我都没有想过放弃,甚至没有喊过暂停。我鼻子被打断第一件事情就是爬起来再打。很少有人可以明明是个失败者,却可以把自 己讲得这么勇敢,就只有我(观众笑)。甚至我在昏昏欲坠,意识几乎朦胧的时候,我都走到刘建伟的旁边,举起刘建伟的手,宣布:(含混地)“优胜者是,刘建 伟。”(观众笑)
讲得这么详细跟沈佳仪听,就是希望沈佳仪她可以说一些“柯景腾,你好勇敢哦”“柯景腾你好man哦”“柯景腾我好喜欢你”。虽然不太可能,对,沈佳仪不是这种个性的人。
但是非常有可能,依照我对沈佳仪的了解,她可能会说一些:“柯景腾,你答应我一件事情好不好?”我就会说:“干什么?”她就说:“你答应我,你不要再办这么危险的比赛,好吗?我会,好担心。“非常有可能,沈佳仪会这么肉麻。
但 是没有,我说了那么多,屁了这么多。沈佳仪只是非常简短地对我说:“柯景腾,你真的非常幼稚。”我非常不服气,我就问沈佳仪说:“沈佳仪,为什么你要觉得 比赛很幼稚。”沈佳仪就问我:“那我告诉我,你可以从这种比赛里面学习到什么,收获到什么?”我说:“为什么要学习到什么才办这样的比赛,我难道不能够只 是因为我很开心就办这样的比赛吗?”沈佳仪说:“不行,当然不行,你妈妈送你来大学读书,不是让你来打架的。我只能说,你身上受的伤,全是你自己活该。”
沈 佳仪就一直骂,我就一直反抗。我问沈佳仪说:“你为什么要觉得这种比赛很幼稚?如果,我今天办的是九刀杯拳击赛,你还会觉得很幼稚吗?”沈佳仪说不会,我 问为什么,沈佳仪说因为它是拳击赛(观众笑)。那我就听不懂啊,那我办的是九刀杯空手道赛,你会觉得幼稚吗?沈佳仪说不会,我说为什么,沈佳仪说因为那是 空手道。
于是我就听不懂,“沈佳仪,如果今天办的是跆拳道你一定不会介意对不对?”她说对。我说:“因为是跆拳道对不对?”她说对。我说: “这不太公平吧?我办的可是九刀杯,自由格斗赛,其强度和暴力程度都要远远凌驾在我前面所说的每一种比赛之上。而且我根本就没有量级的概念,没有体重分级 的概念。我看着两人很想打对方,就让他们开始打(观众笑)。比赛,从一开始就不公平,所以比赛最热血,为什么要觉得比赛最幼稚呢?
沈佳仪就一直骂,骂我伤害自己的身体,骂我愧对父母对我的期待。到最后我真的受不了,我在电话这头就跟沈佳仪飚:“对啊,我就是幼稚,我就是幼稚才会喜欢你这种女生,我就是幼稚才会追你追这么久。”
我话讲出口之后,我就知道我完蛋了,所以马上就住嘴,我这记话讲得太重。片刻之后,沈佳仪就开口说了那句改变我这一辈子的对白,她说:“那你就不要追啊。”电话挂掉。
电 话挂断之后,我就非常难受,我就一直流眼泪一直流眼泪。一边打开电脑写了一封非常长的信给沈佳仪,信里面大概就是说:“我从来都不喜欢读书,我是不得已才 读的,我就是因为非常的幼稚,才会喜欢你这种努力用功读书的女生。如今你却否定掉我最喜欢你的理由,所以我没有办法再前进,没有办法继续再喜欢你下去。”
这封信的内容是真的,但是心却是假的。我把信寄出去之后,真的非常想要收到一封回信。这封回信或者她会写:“好啦,其实我也有错”或者会写:“好啦,其实想一想,那天晚上我也太凶了。”或者:“好啦,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和好好啦。”
都 好,但是我没有收到任何一封回信,没有收到。过了一阵子之后,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要处理一下,所以我交了一个女朋友。沈佳仪知道之后非常生气,过了一阵 子,沈佳仪也觉得事情应该要处理一下,所以交了一个男朋友(观众笑)。我知道之后快疯了,我觉得我努力,这么辛苦地喜欢你追你这么久,你却这么容易跟别人 在一起,就觉得好不值得。
就这样子,两个互相怄气的男孩和女孩,很久很久都没有再联络。

我真心觉得,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子永远要比同年龄的男孩子要成熟,女孩子的成熟啊,没有一个男孩子能招架得住。
现 场所有的女生,把你的眼睛啊,射向我瞳孔的深处(观众笑)。没错,我们男孩子就是这么幼稚低能白痴弱智智障,但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做了很多很多白痴低能 的行为之后,就好希望,你们可以温柔地骂我们一声:“你是白痴哦!”对啊,你看我们就是这么幼稚想要讨你一顿可爱的骂。你们总是希望我们赶快长大赶快成 熟,赶快变成一个可以依靠的大人。但是,这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我们眼中失去了那种单纯只是想要讨你开心的灵魂和火焰的时候,接下来就是在装了,全都是在 装。男孩有一天一定会长大,真的好希望你们可以多欣赏男孩子幼稚的灵魂。
办了一场乱七八糟伤害自己的格斗赛,不过就是希望你们摸摸我们的头告诉我们:“下次不要再这样子喽”。多好。
所以后来,好久好久之后,我才有办法再接起沈佳仪的电话。

我 继续念交通大学的管理科学系(观众笑),这里有不小心来自交通大学的请举手,(木有),没有吧。台湾的交通大学是一间很变态的学校(大笑),男生和女生的 比例啊,是七比一,七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很变态对不对,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而已,如果我们打开正妹写轮眼,比例马上就会变成七十比一(观众笑)。比例 真悲惨啊,我真的觉得居然让我这么喜欢正妹的人去读到,真的是报应。尤其是那是一间没有沈佳仪的大学。
所以我在交通大学,老实讲,并没有学习到什么东西。因为我不是为了追求伟大知识而去的,所以系上教给我的东西我都基本上不感兴趣。
但 是我非常开心我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那就是我很希望在大学里面我可以找到我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看漫画,在我们图书馆的底下 视听中心看了非常非常多的电影的录影带。我是一个非常没有耐性的人,所以我看到呆板的剧情我就快转,看到不想看的剧情我就快转,看到飞车追逐我就快转,看 到枪战我就快转,基本上看到跟剧情进展无关的事情我都一律快转。
后来,在我离开大学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学期的时候,因缘际会我开始写起了小说。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叫做《恐惧炸弹》。为什么会开始写小说?在别的演讲里面会讲到但不是今天。
总之我非常疯狂地开始写起了小说由于我过去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学上面的训练,所以我写作完全没有任何文学上的技巧,我用的都是我最喜欢的漫画分镜和电影的节奏感在写故事。我纯粹就是把我闭上眼睛所看到的画面,用文字翻译出来,让读者看到,我脑中所看到的景色。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原来老天爷给我的第一个礼物,上面写着漫画家,打开来其实不是叫我去吃大便,而是告诉我,你这么这么喜欢说故事,但是你却用错了翅膀。你或许没有用图画说故事的才能,但是你或许非常非常地有用文字来说故事的才华。
所以我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写小说,之后就欲罢不能,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开心。

更 幸运的是,我从两千年开始出版之后,一直到两千零四年,我所出版的每本小说,都卖得非常非常的烂。没有一本小说卖超过一千五百本,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数 字。不仅卖得烂,最夸张的是写了根本没有出版。《异梦》《功夫》《狼嚎》《楼下的房客》这四个故事是我的读者公认的,我早期的作品里面写的最好看的四本小 说,但是它们在网路上面发表了已经超过一年半甚至是两年,他才被出版社出版成实体书。
原因很简单,就是大部分的读者,那个时候在网路上面看 完了我所有的小说,他们非常习惯我的文字是免费的,所以当我的文字有一天居然要跟他们收费的时候,他们自己会反过来批评我说:“九把刀堕落了,居然跟我们 收钱(观众笑),他以前都义薄云天,都让我们看免费的,居然敢出书。”所以出书的时候都卖的很烂。但是出版社觉得我有一些作品特别的好看,不忍心在我卖得 很烂的时候出版,让这本书变成不畅销的故事。
我觉得这是我非常非常难能可贵的幸运。我到现在已经写作写了12年,前面五年小说卖得非常的烂,我想都想不到自己可以有这样子的美好的际遇。
我现在演讲快一个小时了,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九把刀是一个非常自大臭屁口无遮拦的人。没错,观察正确。我真的难以想象,如果让我这种臭屁的人,第一年小说就非常非常地畅销的话,我的人格会自我毁灭到什么程度(观众笑)。真的,这是我的真心话。我非常讨厌读者在批评我的时候会说,九把刀的畅销之后,他就有大头症。我真的非常讨厌听到这些批评,因为,我从小就有大头症(观众笑),跟小说畅销一点都没有关系。
所以,我非常感谢前面五年小说持续地不看好,然后卖得很烂。让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自我审视,我到底有多想要做这件事情,我到底有多喜欢做这件事情。

可 以想象,如果大家今天请到的是一个畅销书的作家,他从第一部书开始就非常非常地受欢迎。当他拿着麦克风,跟各位分享他一路创作过来的心得的时候,当他说我 真的真的热爱创作的时候。或许他说的是真的,或许他发自肺腑,但是坐台底下的大家会怎么看他,也许心里面会想着说:“也不过靠着创作,靠着写小说赚了一大 笔钱,你当然热爱创作啊”。
但其实非常非常的幸运,就是小说卖得很烂,让我跟小说维持了很长一段没有金钱的关系。
我想趁现在 跟大家讲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你非常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你每天非常认真地写作,但是同学都不想看你的作品,放在网路上面也没有人想看,出版社也没有人想 帮你出版。你心中忽然燃起了一盏明灯,你想起曾经听过九把刀的演讲,听他说过很多年他的书都卖得很烂的时候,你心里面会想:我要继续坚持下去,总有一天, 掌声会响起。(掌声)
(刀大用手势和话打断掌声)那你就要认真地想一下,你到底喜不喜欢写小说这件事情。因为,如果你真心喜欢写小说,你不 应该有煎熬的感觉,有那种我在期待好事会发生的感觉。如果你非常认真的期待灯光亮起和掌声响起的时候,或许你真正热爱的是之后发生的那件事情,而不是创作 本身。如果你真心喜欢写小说,你写小说的时候就会非常非常快乐,而不是期待,能够到处去演讲,能够书卖得很好很好,能够有更多更多的好事发生。
我 很喜欢《灌篮高手》,《灌篮高手》里有一句话,写得非常的棒——“打篮球很快乐,但是胜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写小说很快乐,写小说如果很多很多人觉 得很好看,很多很多人赞美,很多很多人买回家,当然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但是我们回到原点,写小说,打篮球,如果没有胜利,它依然让你很快乐,这才能够 符合你跟他之间最单纯的距离和关系。 所以刚才有人鼓掌真是吓死了。

为什么小说后来会开始卖得非常好?
大约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啊,那时候我的小说还卖得非常的差,我妈妈那时生病了,她被验出得了血癌。我妈得了血癌之后送医院治疗,治疗到一半的时候又被检查出我妈妈得了肺结核。
我 妈单纯得血癌的时候,她被送到一个任何人进去之前都要事先消毒的地方。但是后来她被检查出得了肺结核的时候,我妈妈被送到另外一个病房,这病房是出来的人 都要被彻底消毒的病房。所以她治疗疗程非常的艰辛。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哭惨了,尤其是我,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我看着我妈妈无助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其实 觉得自己非常的没有用。
我们家其实长期都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钱,我妈住院后费用是非常非常的庞大。那个时候我很开心,长期出版我很多不畅销小 说的出版社,他们打电话给我,问我说九把刀,你需不需要预支版税度过难关。我说我当然需要钱,但是啊,不需要预支版税,从现在开始,只要每写一本书,你下 个月就出版,你不要给我拖一年半甚至两年才出版。我立刻写,写完你下个月立刻给我出版,然后立刻就给我一张当天就可以换到现金的支票。如此,就可以帮我度 过难关。
所以从2004年的11月份开始,我连续写了14本书,我完全是为了赚钱而写小说,因为我知道我所赚的每一笔钱,都可以拿来救我妈妈。那是我这辈子最想赚钱的时刻。所以媒体上会写九把刀非常热血地连续14个月写14本书。
真正原因就是,不是什么热血,是我想赚钱。我可以陪在我妈妈旁边,整天陪她看电视,然后写小说,每天写5000字,8000字,就是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这是那当时的十四本书(上图)。
我把那段时间在医院陪我妈妈的所有记录都写下来,然后给我妈妈鼓励说希望她可以好好的治疗血癌,“我希望把我们母子之间的回忆出版的时候,你可以帮我写序”。我从来没有如此希望过一本书是喜剧的结尾。我妈妈仗着这样子的一个小小的信念,然后就非常非常认真地对抗病魔。
《猎命师传奇》第一集就是那个时候出版的,在台湾非常受欢迎的杀手系列是那个时候出版的,《楼下的房客》《少林寺第八铜人》都是那个时候出版的。但最幸运的是,我出版的第14本书叫做《妈,亲一下》,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我带着我妈妈出来一起办一场签售会。
那个时候妈妈因为化疗的关系,她的头发都掉光了,她还是光头。但她很开心,特地买了一顶卷卷的假发跟我去办签售会。她帮我这本书写序,到今天我妈妈都非常的健康,这是我非常幸运的事情。
所以,这就是我人生拿到的第三件礼物,上面写着“小说家”,打开之后发现风景非常灿烂,让我有足够的幸运拿着麦克风跟各位分享“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那也因为那段时间连续出版十四本书,发生了非常不可思议的奇迹。
2004年为止,在台湾,我是一个,不是畅销,根本就是一个书卖得很烂的作家,根本没有人认识,只有网友知道我的存在而已,因为他们每天都看着我免费的书长大。
但是2005年,我密集出版了14本书的年底,台湾的三大书店通路结算,当年度台湾最畅销的作家是九把刀。他们整个人都吓坏了,说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从2005年那一年开始,我就是全台湾最畅销的作家。2006,2007,2008,2009,2010,我都是全台湾最畅销的作家。所以每次在演讲之前,主持人在介绍我出场的时候,她们说“让我们来欢迎台湾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九把刀出场”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困惑,啊?我是最畅销啊,没有之一!(观众笑,掌声)
我本来有点担心,因为这一两年,我都忙着做另外一件事情,非常认真做另外一件事情,我觉得今年我的宝座可能会不稳。但没想到,从现在得到的结果来看,我就算从明天开始一本书都卖不出去,应该还是2011最畅销的台湾作家。(鼓掌)

书卖得很好,发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2008年的时候,香港有一家电影公司,跑来跟我说:“九把刀,你写了这么多种的小说,题材这么丰富,电影改编版权卖出去那么多,有没有可能你会当导演?”
我说:“不可能,我不会当导演,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是真的。我如此的自大,但完全没有想过我会当导演。
电影公司又继续问说:“有没有可能你可以胜任导演?”我说决计不可能。
电影公司又继续问说,那九把刀,你要不要当导演?我说,好啊!(观众大笑)完全是虚荣心!
我一直觉得,在台湾拍电影的环境非常困难。很多导演为了拍电影,都要到处去借钱,抵押房子。但是我居然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可以写书写到有人拿着很多钱请我拍电影。我觉得如果我浪费这样的机会,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厚着脸皮我说好。
说 好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是一个非常好奇的人,又兼具正义感。演艺圈长期都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女明星晚上会拿着剧本敲导演的房门,会说“导演导演,我 对白都记不住,你可以用身体帮我记吗?”(观众大笑)我觉得,我就要揭发这种内幕!(观众大笑)我义不容辞,我就接下了导演的任务!

我 第一个电影,是这个电影公司它要找四个新的电影导演,四个新导演要联手拍四个短片,然后要一起上映。另外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方文山,黄子佼,还有陈逸仙。 我拍的短片叫做《三生有幸》,由于我过去完全没有拍过电影,虽然只是一个短短二十五二十六分钟的电影短片,所以我还是很重视。
我找了两个好朋友,分别是雷孟跟廖明义,他们都是我的执行导演,他们过去完全没有拍过电影,但没有关系,重点是我们很好。而且他们都是我的师傅。雷孟,教我肢体表演,廖明义教我镜头的运动。他们年纪甚至都比我小,但也无所谓,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我 的第一个男主角叫做范逸臣,刚刚演完海角七号,当时海角七号的票房达到台币八百多万,范逸臣还不晓得自己将来会有多好的身价,所以就糊里糊涂的答应了我。 (观众大笑)女主角是刚演完我的《三生有幸》就跑去演在台湾非常火红的《光阴的故事》的赖雅妍。因为完全没有女生愿意来演我的戏,赖雅妍是我同一个经纪公 司的艺人,她等于是两肋插刀帮我。
我非常幸运我第一部电影男女主角是他们,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新导演,就在那边刁难我,而是非常 虚心的接受一个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的导演,指导他们如何演戏如何表演。那我的脸皮是天生很厚,我觉得我的剧本天下无敌,所以教起戏来非常的认真,完全没有觉 得自己应该要谦虚。所以非常要感谢范逸臣跟赖雅妍,让我在导演第一部电影的时候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没有因此害怕当导演。
我的一群读者也非 常的可爱,他们在我拍电影的时候,免费来当临时演员。从这张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只有正妹可以坐在我的附近(观众大笑),更加坚定我继续当导演的决心。 这部电影短片后来在台湾上映了。当时《三生有幸》被归于一部电影叫做《爱到底》里面,后来听说《爱到底》在大陆也上映了是不是?那《爱到底》在台湾上映的 时候,票房只有八百多万,并不是太理想。但是之后却为我找到了一些新的机会。

找到什么机会?我们要先回到故事的起点(屏幕放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封面)。
2005年噢,我写下了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让我归到刚刚连续出版14本书的状态里面。因为它出版的时间是2006年。在2005年的时候,我非常想要我自己的创作,跟我自己的人生,有一些生命的连结。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想要写,我跟我的一群好朋友一起追求沈佳仪的青春故事。
我非常讨厌,非常讨厌一些畅销书的作家,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写小说的时候,他会跟读者宣称,“这个故事有80%是真的,20%是虚构的,究竟哪一些是真,哪一些是假,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从这个故事里学习到什么,收获到什么,感动到什么。”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恶心,又有谁知道你偷偷把自己写得有多帅,有多厉害,但是你根本没有做过那么厉害的事情,我就不接受。
但我要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时候,它的最低的标准并不是要好看,因为好看已经确定(观众大笑)。最低的标准是,这个故事必须百分之一百真实。我希望的我的好朋友在真实人生里叫什么名字,他们在故事里面也要叫什么名字。
问一下大家,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是作家,你愿意把你的名字跟一部分的青春,捐给他,请他代为诠释的请举手,愿意的请举手(部分观众举手),那不愿意的请举手(部分观众举手)。
我就不愿意。幸好我的那些好朋友都是一些爱慕虚荣的小人(观众大笑)。他们纷纷表示快乐,他们都希望书出版的时候,可以请我签名,然后他们再用红笔把他们(的名字)用粗线框起来(观众大笑),送给他们喜欢的女孩子。
但, 他们我每一个人都问了,我唯独没有问沈佳仪。按照我对沈佳仪的了解,我问沈佳仪的时候她肯定会说“哎哟,不好啦”,“哎哟,会不好意思哎”,“哎哟,我很 低调的”,“哎哟,这样子我会很难做人”之类的。但是我很难接受,整本书都是真实的名字,唯独最重要的女主角用的是假名,不接受,所以我决定冒险。我这本 书写完了之后再寄给沈佳仪。
如果沈佳仪打电话给我说:“柯景腾!你有什么毛病啊!当作家有什么了不起!你干嘛用我的本名写小说!”我就会觉得:“用一下会死噢!(观众大笑)你害我去念了交通大学,名字用一下会死掉噢!(观众大笑,鼓掌)”
幸好没有,沈佳仪看完了整本书之后,她写了一封非常非常长的信给我,信里面最后一句话她写:“谢谢你,柯景腾,谢谢你写了一个这样子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我看了之后就非常非常的感动,非常非常的充满了爱,好想再追求沈佳仪一次。

但很可惜,没有办法,因为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沈佳仪已经嫁给了一个大我们八岁的中年男子。
 
这张照片是我拍的团体照里面我觉得最棒的一张,但是任何的照片都有一些明显的瑕疵(指着新郎,观众大笑),那,要接受它。
现 场的男生!眼睛都看向我,如果你们喜欢的女孩子,嫁给一个大你八岁的中年男子,这个男子肯定有车有楼有钱有存款有事业,还有中年男子都有的小肚子,什么东 西都有了,却偏偏追走了你最重要的女神,你可以给予百分之百祝福的请举手(个别人举手),你会有一点小小不开心的请举手(大部分),你很火大的请举手(个 别人)!
那个……学校应该多加一些人格养成的课程……(观众大笑)我们这些追求沈佳仪长大的男孩子都非常不开心,我们就问沈佳仪说,沈佳仪!为什么你选他却不选我们呢?却不选我们呢?
(麦 克风出状况,观众大笑)其实我来北大演讲之前,曾经听过北大的一个传说,我听到之后认真考虑要不要来演讲。因为传说北大有一个受到诅咒的麦克风(观众大 笑),传说中拿着那只麦克风演讲超过一个小时没有让观众去尿尿的话,这个演讲者就会(停顿),飞黄腾达(观众大笑,鼓掌),我绝对,绝对,不会拿自己开玩 笑(观众大笑)。
我问沈佳仪说,为什么你选他却不选我们呢?沈佳仪非常温柔地跟我们说,因为人家成熟稳重,善良体贴啊,但柯景腾,你就只有善良这一点赢他而已,其他都狂输。
我们听到之后,都very unhappy。所以我们到沈佳仪婚礼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坐下来猜拳。猜拳猜输的那一个人,要趁新郎新娘进场的时候,伸脚把新郎绊倒(观众大笑)。 我也非常非常讨厌很多畅销书的作家,他们在演讲或者写书的时候,他们会滥用一个句型,这个句型就是,我有一个朋友,他怎么样怎么样。“我有一个朋友”, 你相信这个句型的请举手(很少)!我每次听到这个句型都会觉得根本没有这个人!要不然这个朋友就是你自己。
但是现在很抱歉,我要沿用相同的句型,我有一个朋友(观众大笑),他叫做张家勋,他妈的就长这个样子(指大屏幕上中间红衣男子,观众大笑)。张家勋同学猜拳猜输,他非常紧张,整个身体都缩起来了,浑身发抖,“真的吗?真的吗?我真的可以伸脚把新郎绊倒吗?”(观众大笑)
我们现场都非常兴奋,因为我们都抱着猜拳猜输就没有办法再跟沈佳仪当好朋友的心情在猜拳(观众大笑)。我们就一直打着张家勋的后脑勺跟他说,噢,没关系!没关系啦!反正新郎成熟稳重,善良体贴!(观众大笑,鼓掌)
这 个时候噢,阿和,阿和就是这个胖子,我最讨厌阿和常常做的一件事,明明就有在猜拳,现在突然自我反省起来,他说:“我们这样子好像很没品也”。我说为什 么!他说:“我们这么喜欢沈佳仪,追她这么久,现在沈佳仪结婚了,我们不是应该给予百分之百的祝福才对吗?怎么还在这边猜拳呢?”我非常的不开心!就跟阿 和讲说:“就因为我们喜欢沈佳仪,就因为我们追她追最久,所以背后放箭,这是真爱(观众笑)”。
此时,灯光一暗,音乐响起,新郎牵着新娘慢慢走入红毯,慢慢前进的时候,我们这一桌的全都陷入疯狂,我们就一直殴打着张家勋的后脑勺,“张家勋!交给你了!我们会用照相机拍下历史的一瞬间!”一直打他一直打他。
新郎跟新娘慢慢地走,慢慢地走,走到我们这一桌旁边的时候,张家勋同学做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拿起桌上的礼炮,“嘭!”“沈沈沈……沈佳仪!新婚快乐!”
从那一天开始,不管是过年打麻将,中秋吃月饼烤肉,平常夜唱,我们都没有找过张家勋(观众大笑),没有人格啊!
你赌输就是要把脚伸出来,你可以心存慈悲,你可以趁着新郎距离你还有十公尺这么远的时候,你就很可耻的把脚放在红毯上(观众大笑),新郎远远地看到只会觉得说:“靠!这干嘛!王八蛋!”然后跳过去。但是你不能说不把脚伸出来。

就 是那一天我发现我错了,错得非常非常的离谱,我看着沈佳仪穿着白纱,缓缓地走在红毯,慢慢接近我们的时候,我就非常非常的感动。沈佳仪穿着白纱是我非常非 常梦寐以求的一个画面,但是我们在梦中,在想象力,我们的角度都是……这个角度(做了一个单膝跪下的姿势),当天晚上我确实是这个角度(仰视姿势),一个 吵架决定了角度的不同。
我看着沈佳仪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内心非常的澎湃。不是仿佛吧,而是确确实实,有许多青春的画面,从我的记忆里面翻涌了出来。
我看见17岁的柯景腾,坐在教室里面,努力用功读书;我看见17岁的沈佳仪,拿着一盒夹心饼干,鬼鬼祟祟地走到柯景腾的后面,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17岁的柯景腾突然回首说:“靠,沈佳仪!你也有来!我看见17岁的沈佳仪,上了她妈妈的车子;我看见17岁的柯景腾用力在车子后面挥手说:“沈佳仪,再见,再见……”我好喜欢沈佳仪,非常非常喜欢她。
看 着沈佳仪,忽然之间,我发现,沈佳仪也看着我,我们四目相接,大概有三秒钟到四秒钟的时间,我多么多么的希望是四秒钟,而不是三秒钟。忽然之间,我觉得非 常非常的感动。走红毯,是一个女孩子这辈子最幸福,最私密的一个记忆。但沈佳仪却非常慷慨地跟我分享了这绝无仅有的四秒钟。我看着她,沈佳仪也看着我,我 内心非常非常的温暖,忽然之间,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就因为有了婚礼之中那美妙的四目相接,让我觉得我对这份爱情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想法。我觉得正因为我最 喜欢沈佳仪,正因为我追她追最久,所以我更应该给她百分之一百万的祝福。
就在我跟沈佳仪美妙地四目相接之后,我的视线不小心滑动了一下,我 的眼泪就真的掉下来了:因为我发现新郎比我矮(观众大笑)!我是多么有自信的一个人,我多么有自信啊!我完全不在乎被别人说:“九把刀,你是一个非常狂妄 自大的人!”都无所谓,都无所谓,但我这样的自信可以挡住千军万马的男人,却唯独看错了我最喜欢的女孩子,我低估了沈佳仪对爱情的渴望,低估了她对爱情的 真诚。当我发现新郎比我矮的时候,我更加喜欢沈佳仪,真的,就是原来我一直被自己给自己困惑住,却忘记信任我最信任的女孩,

所以,我在婚礼之后,我开始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在书里写下这么一段话(大屏幕打出一段话),大家看不清楚,我帮大家念,这本书在2006年的时候就出版,我写下,“决定后,我看着新郎与新娘亲吻的瞬间,突然想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热血画面,一个足以将我们这个青春故事,滑向电影的特别版结局。我从2005年参加沈佳仪婚礼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天,我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我一直都想要找一个我信任并且我喜欢的导演,我要用我所有的能力帮助他,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但一直都没有办法找到。”
终于在2008年, 我因缘际会,让我拍一个电影短片之后,被我这么狂妄自大的人知道怎么拍电影之后,我就不可能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个故事让给任何的一个导演,这 是我的青春。我想要这个故事在彰化拍,因为故事发生在彰化,我想要这个故事在精诚中学拍,因为故事发生在精诚中学。我多么希望我的电影不要打折扣,因为我 的青春根本不打折扣。所以我决定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有很多很多关于我拍这部电影的背后故事,其实可以在网路上面找到,所以有很多人知道在我拍这部电影的前期其实根本没有人看好,资金非常的缺乏,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们,非常非常少的资源。
所以老实讲,我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大家,真的是完全来自于我的读者,所以我做的第一个筹措资金的事情,就是在网路上面卖了一件衣服,叫做“苹果战斗T”,我向读者宣称,这件衣服卖出去的利润,完全不会捐给慈善机构!(观众大笑)它所卖出的每一毛钱,都会用来我个人挥霍梦想所用。这件衣服,一个礼拜,就全部卖光光,这是电影最重要的一笔资金。
这部电影啊,怎么说呢?筹备前期,我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吹牛,我到处去吹牛,说我有多厉害,只因为没有人帮我,我要骗很多人进来帮我。
所以到最后,我找了一个摄影师,由于没有摄影师帮我,所以找这个摄影师,他根本没有拍过电影。
我找了一个电影制片公司,它虽然是一个电影制片公司,但过去从来没有拍过电影。没有关系。
为了帮助我的电影拍得好,我觉得我需要执行导演,所以我找了两个执行导演,是谁呢?当然是雷孟跟廖明义!(观众大笑)在2008年之后,这两个导演依然没有拍过任何电影。没有关系,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而是我们即将共同去完成什么事情。
找了一群演员,这群演员说出来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所以,电影开拍前两个月,电影最大的投资人觉得此事不可为,夹着尾巴逃走了,带走了电影最大的一笔资金。
我 没有想很久,我想了一下下,我觉得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意义,我过去连续好几年都是台湾最畅销的作家,一定有它的意义。而这个意义不是我赚了很 多的版税,而是我即将怎么花这笔版税的方式,所以我就跑去跟另外一个电影投资人,其实也就是我的经纪人柴智屏,她为什么愿意投资电影呢?是因为我们合约到 了最后一年,她如果不投资我的电影,恐怕是不能续约,所以我觉得很棒,我就跟柴智屏说,柴姐,我们一个人出一半,我们把电影拍完,柴姐说好啊,但为什么。 我说:“我一直非常非常非常想要说一句非常帅气的对白,这句对白就是,这辈子我买过房子,也买过车子,但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就这样子,我们用了所 有所有我们可以找到的资源,我们终于把电影给拍完了。”

这部电影,在彰化拍,在精诚中学拍,完全实现了我个人快乐的梦想。电影非常的好看!靠的是导演很有才华吗?不是,靠的是女主角很漂亮(观众大笑)。
如 果会有一个女明星半夜拿着剧本半夜敲我的房门,我希望那个人是陈妍希!所以我真的无法接受有任何投资人跟我说,电影应该由哪一个女明星来演女主角才会有票 房。我根本不相信这种事情!我喜欢陈妍希,我非常非常喜欢陈妍希(观众笑)!所以我靠着一股就算电影拍烂了,我也曾经跟陈妍希拥有过一个美好的夏天(观众 笑)!抱着这一股壮烈的信念,我让陈妍希当了我的沈佳仪。(屏幕打出陈妍希剧照)

你看,啊!(观众大笑,鼓掌)

演艺圈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女生,很多美丽的女明星,但常常看起来一副不识字的样子,陈妍希看起来一副努力用功读书的模样。

绑马尾,超正!

哭起来,超正!

你看,这个构图!本来男主角坐她旁边,但我觉得,并不是很重要!(观众大笑)妍希真的好可爱,她真的好可爱,她就算是做个鬼脸,

嘣!(观众大笑)
女主角很重要,男主角,

也还可以(观众大笑)。
男主角,由柯震东饰演,柯震东又高又帅,186公分高,跟我本人非常的接近(观众大笑),好啦好啦,其实我必须承认,要找到一个跟自己一样帅的人,来饰演自己,的确非常困难(观众笑),所以我后来跟柯震东讲说,你不要烦恼你没有我帅的事情,你可以用你的演技和身高来弥补你我之间的差别(观众大笑),柯震东说:“好的,导演,我会努力!”柯震东非常非常的棒,他过去从来没有演过任何的电影,没演过电影长片,没演过电影短片,没有拍过MV,也没有拍过偶像剧,他所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
所以如果柯震东,万一演得非常的好,是为什么?导演很会教!北大的学生应该都懂得科学分析对不对?!把变项列出来之后一个一个剔除,最后就只剩下导演很会教而已,没有别的原因。震东真的非常的白痴啊,但也非常的可爱。
他们两个因为饰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们两个对我来讲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演员而已,他们都很棒,我希望他们未来都可以有很好的发展。

沈 佳仪在电影里面不叫沈佳仪,为什么?我写小说的时候我都还可以说,我在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畅销书作家,所以我还不晓得用沈佳仪 本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我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在电影里面,用沈佳仪的本名会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沈佳仪在小说里面的仪是人字旁的仪,但是在电影里面 改了一个宜室宜家的宜,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执着?
在拍电影的筹备期间,拍电影的过程中跟拍电影后期的过程中,我都跟沈佳仪保持密切的联系, 拍电影之前我问沈佳仪,“沈佳仪,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这个故事搬回去彰化精诚中学拍?”她说为什么,我说:“我想要让我们的角色穿着精诚中学的制服, 我想要我们的青春原地重现,那请你原谅我的坚持。”她说为什么,我说虽然改了你的一个字,希望保护你,但我希望发音一模一样,因为我希望柯景腾穿着制服, 在大雨中大喊着,沈佳仪,我喜欢你。我想要听见“沈佳仪,我喜欢你”。沈佳仪说,好啊。事情就是这么的浪漫,远远超过媒体的想象跟网友的猜测。

棒棒堂的敖犬饰演我的情敌老曹,他非常的好玩幽默,我们私下里的对话讲出来会震撼演艺圈。我的好朋友勃起 ,由新生代演员鄢胜宇饰 演,他的表演难度非常非常的高,他的每个镜头都在勃起(男生们猥琐的笑)。因为他每个镜头都在勃起,所以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之前,三度被拍成限制级,这是 害我非常烦恼了一阵子。知名演员蔡昌宪饰演我的廖该边。风靡大街小巷的郝邵文,里面唯一有演过电影的郝邵文,饰演我的卑贱的好朋友阿和。
弯弯,大家认识弯弯吗?

弯弯啊,她的作品在2006年崛起的时候,那一年就瞬间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女插画家。当我在2005年电脑前面,看到弯弯的作品的时候,我忍不住在电脑前惨叫说,靠!这样也可以噢!
 
弯 弯所画出来的人物造型(大屏幕显示弯弯作品,观众大笑),让曾经失去过漫画家梦想的人,都非常的憎恨当初自己怎么没有坚持!弯弯她以极简的构图啊,让所有 的人觉得,到最后可以实现漫画家梦想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人,而是直到最后也坚持下去绝不放弃的那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弯弯。所以我让弯弯进我的 电影当我的同学。
弯弯跟我在台湾出版界的地位完全就是出版界的蔡依林跟周杰伦(观众大笑)。我跟弯弯说,弯弯,让我们结合吧!弯弯说,肉体 的结合我不是很方便(观众大笑)我说,弯弯你不要冲动,要肉体的结合我也会找陈妍希不会找你,我们用电影来结合。这部电影是我跟弯弯的小小的一个结晶, (观众笑)作品的结晶!弯弯拍电影非常快乐,我也很开心这部电影可以有弯弯的加入。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只是一个男孩子追求女孩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大屏幕显示陈妍希剧照)笑起来好可爱对不对!(观众笑)陈妍希笑并不是假笑,她笑起来是那种真的好开心的那种笑法。在拍电影的时候啊,“Action!” 然后拍完,“咔!”副导演就会冲过来说,导演导演,刚才有没有要重来一遍的地方?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正的?我傻傻地看着这一幕说,没有啊,但是妍希你可不可 以再演一遍,我好想再看你演一次!妍希说,噢,好啊!然后就跑去再演一遍,我真的觉得当导演好快乐(观众笑)。这个故事我觉得好喜欢,我们特地把故事搬回 去重现,完全是我个人自私的快乐,(看着大屏幕陈妍希剧照)其实好有气质噢!(观众笑)
电影里有两次打手枪的画面和镜头,有人跟我说九把刀 你拍这些东西一定会造成审查上的困难,为什么还要拍?拍电影本来就是一件疯狂的事情,一件非常不可能会成功的事情,所以拍电影的一定比平常都要浪漫很多, 疯狂很多,不计代价很多,所以我很高兴非常荣幸我在电影里拍的这些东西让电影变得更加的,额,奇怪。
 
(大屏幕显示剧照:沈佳仪婚礼)这是我拍婚礼,沈佳仪婚礼的那一天,是不是感觉郎才女貌?(观众笑)

我们下面要来看一个电影的预告。预备——开始!
http://tv.sohu.com/20110718/n313763090.shtml
(预告片结束,掌声)
电影,远远比小说还要好看,因为电影最后夺回了我在真实人生以及百分之百真实的小说里面没有得到的画面(观众笑)。

这部电影,在819号台湾已经上映了,在电影宣传的过程之中,我都会跟观众讲,这部电影虽然在暑假上映,面对非常多好莱坞大片的包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定可以击败所有的电影。此时全场观众一定会给予非常奇怪的掌声和微笑(观众笑)
但是这部电影在台湾几乎已经下映了。那下映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些非常厉害的数字,在讲这些数字之前,我们的演讲还剩10分钟,我试着把着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听,这是我人生拿到的第四个礼物。

就在我跟柴智屏讲完,我要用自己的钱,所有的积蓄,去对付这场电影所需的资金的时候,那一天晚上,我去打棒球。
那一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容我跟你们解释一个情况,棒球打击场,会有一个机器不停地吐出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球,球飞过来,我们要把它打击出去。通常我们击出去的时候啊,我心中为了要让这个运动更有竞争的感觉:如果那个球可以直接飞出去,不落地的话,这个算一分。我状态很好的时候,如果二十颗球能够挥出去七颗到八颗球,那是非常好的成绩。 那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视线不良,球也滑,棒子也滑,根本没有人去打棒球,就只有我一个人。那一天我的心中其实是非常的不安跟百感交集,我是不晓得我拍电影对不对,会不会有好结果,我也不晓得。没多久,我的右手就受伤了。于是,我换了左手打。
我 换左手打的时候啊,我的心中突然有一个念头,我就跟我心中的那个神,我不晓得他叫哪个名字,他是哪个宗教信仰,总之我心中有一个神,我就对那个神说,神 啊,如果我认真拍电影,电影会很成功的话,请你让我有十个安达。二十颗球,第一颗球飞出来,我用左手挥出去,飞过围墙,安达。第二,三,第四,第五颗,安 达,六七八九十,都是安达。
打击率百分之百的时候,我吓到了。我为了要跟神做一个确认,我就跟神说,神啊,如果刚才不是巧合的话,请你再给 我五个安达,第十一颗球飞过来,安达,第十二颗,安达,第十三,第十四颗,安达。到第十五颗球飞出来的那一瞬间,我忽然之间心中自信跟恐惧同时扩大到了最 极限,我心中闪过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台币五亿。
一个完全没有拍过电影长片的导演心中闪过的一个数字是五亿,我心中就跟神讲说,神啊,如 果倾尽所有的爱跟努力勇气来拍电影,票房会有五亿的话,请你再给我一个安达,让这颗球慢慢飞,往上飞,击中棒球打击场上面的一个铜锣。这个铜锣后面有一个 感应器,击中这个铜锣,感应器压下去,整个棒球打击场会奏乐,它会让所有管理者知道有人击中安达。击中这个铜锣的几率很低,如果你击中这个铜锣的话,它会 让你机会再玩三次。所以当我挥中这个安达,全场奏乐的时候,忽然之间我感到我听到了神的笑声。我知道,最大的股东进来了(观众笑)。

所以,我们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拍第一个镜头之前,我们在彰化的八卦山,天空出现了两道彩虹,是大吉的征兆,是我知道神来跟我履行约定,它来看护我了。
我 们拍电影最后一天,天空下了倾盆大雨,我连第一个镜头都还没有拍它就给我下倾盆大雨,我觉得神啊,你怎么在最后一天来处罚我了呢?我到底是做错什么事情了 呢,正当我在那里考虑要不要延后一天拍的时候,雨停了,雨不仅停了,还射下阳光。但当时我只觉得单纯的幸运,直到我一直拍一直拍,拍到那一天两个人同时放 天灯的戏要结束的时候,天空出现两道彩虹,我才知道之前为什么要下雨,不下雨怎么会有彩虹呢?
所以我知道神告诉我你做得很好,我真的真的非常感动。

所 以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之后,我目前得到的票房是,台币四亿,是台湾史上第三卖座的自制电影,我忍不住想,那一亿到哪里去了呢?(观众笑)我非常的困惑, 但,这部电影最棒的一点是,这部电影是由一群没有拍过电影的人联手完成的。这部电影如果真的具有商业企算的话,怎么会用一个没有摄影经验的摄影师担纲摄 影,怎么会由一个没有拍过电影的电影公司来拍电影,男主角为什么会用一个完全的新人,导演为什么会是,我呢?
这部电影非常骄傲的是,它几乎在台湾上映的每一场,最后十分钟,电影没有结束的时候,全场会因为一个非常热血感动的画面,全场鼓掌,这个特别的经验,直到我去了香港,到了东京影展,都是不停不停地发生。最后十分钟,全场必鼓掌。

金马奖入围四项,照我心中本来是打算入围八项的,我想说另外四项到哪里去了呢?(观众笑)
我 真的是一个非常自大的人,真的,我很知道,但我拍电影非常的谦虚诚恳。因为写书只需要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但是拍电影要很多很多人的努力。而且我真的一直 坚信在电影这个领域我没有办法自大,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受到神的庇佑而完成的,我居然居功就完蛋了,真的是谢谢神的帮忙。

这部电影1020日已经在香港上映,也即将在1110号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映。在香港上映的时候,破了所有台湾电影在香港以来的所有记录。到昨天为止,已经进入香港史上最卖座的20部电影之一,有可能还会挑战前十名。

这部电影也把我们带去了东京影展。但是最后一个大秘宝在哪里呢?两个月半前沈佳仪打电话给我,沈佳仪六个月的时候,跟她的老公来到了大陆,她没有看过电影,沈佳仪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讲说,她非常非常想要看到电影。
沈 佳仪说了很多让我感动的话,其中一段,说得很像当年的她。我说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很受欢迎,但是我唯一担心的是,你不开心。沈佳仪说不会,她非常开心, 而且她一直都很期待可以看到电影。她说,她也非常相信我的人格,我说“你干嘛用人格这么艰涩的字眼(观众笑)?”她说“我知道你非常的善良,我相信你会用 所有的一切方法保护我”,如果她一旦被媒体骚扰了,那一定是事情已经远远超过我所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她也一定不会怪我。
我们聊了非常非常 久,聊到最后,忽然之间,我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在台湾下映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旅程也告一段落,但接到沈佳仪那通电话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旅 程没有结束。因为有一个大秘宝藏在电影的终点,我跟沈佳仪说,你看完电影的时候一定要立刻打电话给我,你跟我的第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会好好的收藏着,因为 那是价值一亿的一句话。我知道很多人都会想问,到底这部电影有没有办法在大陆上映。但是,按照我的祈祷,这件事情当然是不能够公开的谈论。我要大家跟我一 起期待。

在演讲结束的前一刻,我想要引述我最崇拜的漫画家井上雄彦所画的三格漫画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这个漫画叫做real,这个漫画的角色他自称是一个废物。


这个自称废物的主角他说,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现在只能选择好好地活下去。




即使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未来性,也是人生道路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现在怎么跟我的目标搭上线,只知道总有一天会连接在一起。


我人生拿到的第一个礼物叫做“漫画家”,打开来,发现(老天爷)叫我去吃大便,隔了很久才发现,原来老天爷不是叫我去吃大便,而是告诉我,我这么喜欢说故事,应该要找到一个适合我说故事的武器。这个武器不是漫画
我人生拿到的第二个礼物叫做“沈佳仪,我们永远在一起吧”,打开来,有个女孩告诉我“那就不要再追啦”,多年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沈佳仪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她告诉我爱情的可贵,告诉我努力用功读书的重要。
我人生拿到的第三个礼物,上面写着“小说家”,打开后发现风景非常灿烂,让我有了今天的机会,也让我有足够的力量去接近人生中的第四个礼物“电影导演”。
“电影导演”这个礼物盒子也已经打开来了,然后成果也非常非常的绚丽,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非常幸运的人。

我在各位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我在办“九刀杯”自由格斗赛,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我很迷惘,但是我没有放弃追寻。我一直好想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所以我一直一直不停地拆礼物。
各 位这么年轻,这么有潜力,肯定会拆出非常非常多的礼物,吃到非常非常多的大便,实在是太正常了。成功之所以可贵在于失败几率实在是太高,我想鼓励大家好好 地珍惜你手中那个关于梦想的礼物盒子。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非常非常的不顺利,但是只要你真心真意对待手中的礼物,努力把它打开,不管看见的东西是什么,它 一定会成为你拆到下一个礼物的动力。
我当然愿意祝福大家拆到看到非常绚丽风景的礼物,但是如果你拆到叫你“去吃大便吧”的礼物,也不要紧, 怀着真诚的希望,勇往直前,有一天,你也会跟我一样,看见神的微笑。 我的演讲到这边结束,如果各位可以从这个演讲里带走任何的一句话,或带走任何一点点的感动,都是我最大的荣幸,我们天空见!谢谢大家!
(鼓掌半分钟!!!当时激动得不行,根本停不下来)


烤箱是厨房里最后一个必需品

http://blog.douguo.com/?p=3852


开始喜欢上烘焙,是在3年前,当我第一次看见别人在网上分享的自己制作的蛋糕时就被深深的吸引,从那时起知道了烘焙这个词,也是从那时候起,知道家用烤箱原来这么好玩,这些美好的蛋糕也可以亲手制作。
于是就买了烤箱和工具,开始在网上寻找各种烘焙的方子,各式各样蛋糕的,饼干的,面包的。一如所有的事情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其的不了解,所以盲目的做了很多无用功,甚至是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时间才顺着门框摸了“烘焙”的门里。后来我发现,烘焙的路上总是有很多新人,她们重复着我当初的经历,自己摸索着,虽然很喜欢烘焙,却连怎么开始都不知道。
所以想整理一些这样的文章,把我在入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我将会从最基本的工具篇开始介绍,每周为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从工具到模具到材料再到开始制作,如果有问题,随时欢迎大家到这里来提问,一起切磋讨论。
小聪明的烘焙时间之*工具篇*
1,烤箱:烘焙最主要的工具,没有它什么都烤不出来。
*总是有一些新手会问,我家只有微波炉可以做蛋糕吗?
亲,烤箱和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完全的不同,烤箱是通过发热管对食物进行由外至内的加工,通常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而微波炉是通过微波使食物内部的分子进行热运动,整个过程是由内而外的,加热时间往往很短。即使是有烧烤功能的微波炉也不能代替烤箱使用哦。
*烤箱的选择
在牌子方面,有几个网购比较出名的品牌例如长帝,ACA,豪通,美的等。
烤箱的款式多种式样,家庭用若想烘焙蛋糕面包等甜品,则必须购买25升或者25升以上容量的烤箱。
有些家电卖场总会以购电器送烤箱为由吸引顾客,千万不要冲动,如果赠送的是9升的小烤箱,真的不如不要,那样的小烤箱,甚至无法放入8寸模具,因为容积太小,无法均匀受热,只能烤些鸡翅,吐司片等简单的食物,非常鸡肋哦,真正喜欢烘焙的千万不要买太小的烤箱,升级换代又费钱又占地方。
如果不是打算开专业的烘焙店,家庭用25升-30升足够了。
P.S:烤箱颜色的选择上,只是不推荐买白的,放久了会发黄,所以完美主义者慎选白色烤箱哦。
各个厂家推出的烤相型号款式各有不同,有简单的机械版,还有电脑版等,其实烤箱的工具原理很简单,我一直在使用的就是一款机械版,时间和温度都是拧轮的,而非按键选择的,用熟悉了也觉得很好用。烤箱买回来要用几次才能摸清它的脾气,别人的方子的温度和时间不能完全的照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的方子后面都要写上根据自家烤箱情况调整温度和时间。
*烤箱的购买
一般的家电卖场少看到有卖烤箱的,也奇怪这些烤箱厂家吃定了走网销路线,不在普通卖场铺货,所以烘焙圈里大家常用的烤箱,基本都是网购来的,如果不放心快递的野蛮运输,可以在网上搜索同城可以自提的卖家去上门选购。
 
这台烤箱即为长帝牌,顶部有个天窗设计,说是可以烧烤,这个功能还没用过,其实用处不大,肉串直接放在烤箱里烤也是可以的。
2,量具:烘焙必备的工具,有了它你就成功一半了。
*要有一台电子称
西点的配方多精确到克甚至零点几克,千万不要觉得是小题大作了,以为也可以像中餐一样依个人口味调节或者适量随意的来一把,除非你有“一抓准”的超能力,否则还是乖乖买一台电子称吧。机械称不太推荐,无法太精确的称量重量,也无法去皮称重,还要自己做减法,很麻烦。电子称则很方便,称完一样东西需要继续加另一样的时候,按一下“归零(去皮)”就可以再添加下一种食材了。
*量勺量杯也重要
一些欧式的方子经常出现一茶匙,一汤匙,一杯等这样的字眼,完全不了解的同学就会好奇到底他们用的是啥样的勺子?下图中左下的就是量勺,最大的一个为一汤匙15ML,第二大的为一茶匙5ML,再次为1/2茶匙2.5ML,最小的是1/4茶匙1.2ML。
下图中左上为量杯同学,有些以容积为单位的最好还是直接用量勺量杯来测量,因为不同的粉类或是液体密度不同,所以不同材料同样容积的重量也会不一样。虽然有些前辈很辛苦的为大家称量并换算出来一些常用材料的大概的份量,但每次换算都觉得很麻烦,尤其像我这种数学不好的小朋友,每次都要拿手机上的计算器按个半天,索性还是买了工具方便一些。
*量杯量勺的选择
不得不强调一下在购买的时候,最好不要被花哨的外型或者便宜的价格给迷惑!最好选择正规品牌,烘焙工具模具类的大哥大——三能牌。虽然我不敢肯定是不是真的除了三能所有的量勺量杯都会不准确,但是我吃过这方面的亏,所以推荐大家一步到位,买正规牌子的工具比较放心,也不会因为工具而导致失败。
3,粉筛和刮刀:面糊的好朋友
*粉筛的意义重大
粉筛的主要功能是将配方中的粉类过筛,以去掉面糊中的结块,使面粉膨松,防止面糊出现面粉疙瘩。粉筛的筛孔有大有小,建议不要买孔太粗的,因为面粉较细,如果孔太粗,可能过筛后仍有小的结块。
*橡皮刮刀就是我们的手
橡皮刮刀就像炒菜的锅铲一样,可以将面糊搅拌均匀,因为其头部柔软,所以可以将盆中的面糊刮的很干净,比手还方便哦!刮刀推荐买图中右侧这种一体式的,中间这种分体式的虽然也可以用,但是如果面糊较稠,粘度较大时,可能会将刮刀头部粘下,使刮刀身首异处哇,囧。
4,打蛋器:做蛋糕全靠它了
*电动打蛋器省时省力(下图上部)
做蛋糕时需要将蛋液打发,见过一些强人前辈用5,6根筷子直接将蛋白打发,敬佩于她们的勇气和臂力,我是没有勇气尝试的。使用电动打蛋器省时又省力,一般的价格在80-100左右不等就可拿下。所以没勇气和臂力的亲们还是买一台,除非你有个能将电钻改装成打蛋器的男朋友^^。
*手动打蛋器也是必须的(下图下部)
不是所有的搅拌都需要用到电动打蛋器,制作简单的磅蛋糕,饼干等时,用一个手动的就足够了。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购买这种打蛋器的时候,最好选择图中这种尾部是一体型的,而不要选择那种用铁丝将尾端捆扎起来的打蛋器,那种打蛋器起初用用还好,用久了,或者搅拌过几次浓稠而厚重的面糊之后,可能就会出现要松架的阵势,所以一步到位买好用的。
 
5,其他也得买的
*大大小小的盆子们
至少需要2-3个不锈钢盆来盛放面糊,当然复杂的时候有时候家里的大碗小碗都要征用上,但盆子至少要有2-3个,大中小不等以满足不同份量的需求。
*隔热手套
唔,没有铁皮人的防烫功能,就必须得买个隔热手套啊。有时候夏天挤奶油为了防止手温融化奶油,隔热手套也很重要哦。
*油纸(下图左侧白色)
烘焙用油纸,烤饼干时可以铺在烤盘上,方便完成时将饼干取下;有些蛋糕在烤制时需要在模具中辅上裁剪合适的油纸,以便后期脱模。
*耐高温油布(下图右侧浅棕色)
在烤饼干时铺在烤盘上和油纸一样的功效,而且比油纸更加的不粘,饼干烤完就可以轻松拿下来了。用后可清洗可反复使用。耐高温油布虽然比油纸好用,但是因为成本较高,不适合像油纸那裁剪成合适模具的样子铺在模具里,所以耐高温油布并不能完全取代油纸。
嗯,好了,买好以上这几样东西,至少你已经可以做个简单的蛋糕卷,和一些用手造型的饼干了,可以跟着步骤图先挑战一下哦:)
 
欢迎来这里和我们分享讨论你的烘焙生活哦:)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管叫她23号。
她的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
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
唯有我们家的23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导,他很受伤地问女儿:
『孩子,妳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

女儿说:
『因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
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
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
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电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 『长大了,我的第一志
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
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
『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
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回家后,他叹着气说:
『你还真打算让女儿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我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
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

孩子也蛮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

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

但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吊着点滴,在病床上,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
病好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23名。

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
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

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
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她画漫画的权利,
允许她继续订《儿童幽默》之类的书报,家中安稳了很久。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
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
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
两人同时夹住盘子上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
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
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
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直到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普通,可是做人,实在很优秀!』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妳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
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上,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何况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们还不庆幸,还不满足?
还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头地!那后面还有27名半数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们的父母
,我要如何自处呢﹖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没学坏,我作为身教言教的父母,
能教养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
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就算她将来能当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筑师,若她心术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另:想起爸爸对我说过的话。“我不希望你成才,我只希望你能够成人。”我一直记在心里。

Monday, November 21, 2011

陈志武: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http://money.163.com/07/0725/17/3K8V1C9E00252BHK.html


陈志武:代议制与市场:划分四类国家——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点击进入陈志武专栏
● 陈志武
摘要
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应该归咎于市场化改革吗?很多人说是。他们认为:要想减少贫富差距,中国就应该停止国企民营化和其他一些市场化改革。本文将说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办法不是回到过去的国家所有制和政府管制经济,而是加速市场化改革和建立民主政治。
在这篇长文中,关注的焦点是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为便于分析,我们根据一个国家“是否具有代 议制政府”和“是否具有充分的自由市场经济”将国家形态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类国家拥有代议制政府又是市场经济,例如: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第二类国家拥有 代议制政府但是非市场经济,意大利、法国、日本和印度近似于这一类型;第三类国家有非代议制政府,但却是市场经济,这种类型现在少见,但在现代民主政治产 生之前许多传统社会,包括不同朝代的中国都属于这一类;第四类国家拥有非代议制政府同时又是非自由市场经济,当今的中国、前苏联和从前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属 于这一类。
证据显示,在第一和第二类国家中,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都会逐渐趋同。从这一点看,由于民主制度 能减弱政府权力被不公平使用的空间,所以它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民主国家中,收入趋同的收敛速度又不同。该速度取决于经济国有化、政府管 制程度:一个国家的经济国有化程度越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人均收入趋同越迅速。这说明非国有经济、市场化对减少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
理论上,政府通过控制金融系统以及其它资源,可以找到一条比市场配置更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的道 路。但中国建国以来的经验事实恰恰相反: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不论是通过计划经济还是通过对银行的垄断和宏观调控)越强,地区间收入差距不仅不缩,反而越扩 越大。我们观察到,从北京到各省会城市,到地区市,再到县一级,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最高点依次下降至最低点,人均GDP当然也从最高依次下降至最低。这种 行政权力级别与人均收入结构之间的匹配是由不平等的投资分配造成的。
传统上,我们总把资源配置应该由政府还是由市场主导的问题跟选择公平还是效率的问题等同起来, 好像政府就等于公平,选择由政府配置就等于实现了公平原则。—— 没想到公平只有在相配的权力制约机制下才可能得到保证。实际上,按地区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投资最高,但边际投资回报最低。相反,中部和西南省份 的边际投资回报最高,但人均投资却最少。也就是说,当资源不是由市场而是由政府配置,而政府配置权力又缺乏民主制衡的时候,其结果是,资源配置既不遵照效 率原则,又不符合公平原则,而是遵照权力关系原则。于是,哪里掌控的权力越大,那里的发展机会就越好,使地区间经济差异达到最大,而不是降低。选择政府配 置资源的结果不是促进了公平,而是最大化了权力的作用空间。
所以,市场化改革并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根源,它只不过是把本来一直隐蔽存在、更深层的制度机制 问题以更夸张的形式表露出来。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是问题的表,权力制约机制缺乏才是收入差距恶化的本。如果要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平衡发展,应该做的 恰恰是推进根本性的宪政民主建设,深化(而不是中止)市场化改革,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的领域,给民企与国企平等竞争的权利。通过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 制,至少能把不受制约的权力所可能带来的收入机会扭曲缩到尽可能的小。
为什么地区间、城乡间、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日益恶化?时下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是由市场化 改革所致,认为民营化改革、私有经济是其根源。于是,政府开始反思经济改革方向,减慢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同时以宏观调控名义重新加强对经济的管制。一些 学者甚至呼吁停止民营化、停止市场化改革,觉得保住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国家财政“三位一体”的体制才能制止贫富差距的恶化。
当然,这种看法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几百年来,很多思想家和普通百姓都认为私有制和自由市 场交易是万恶之源,是导致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动乱的根源。按照这个逻辑,为了实现“公平”,国家当然最好是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保证对金融的绝对垄断,严密 管制经济,把所有的“资本主义尾巴”都割掉,不让市场有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正是出于这样一种逻辑,才有前苏联、东欧、1978年以前的中国、1991年 前的印度以及其它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思路,众多西欧国家虽然在二战结束之后没有大规模进行财产国有化,但也都加强了对经济的管 制,限制市场的空间并让政府经营新兴工业。
到了1980年代,各国的国有企业都负债累累、效率低下,迫使它们竞相开展大规模的私有化运 动,以增强其企业在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虽然过去二十几年各国逆转了当年的国有化举措并放松了对市场的管制,可是,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还是认为私有 制和自由市场或许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却会使收入不平等恶化。——事实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其它国家,许多人也把他们国家日益恶化的收入不 平等归咎于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所以,这种看法不只是在中国有,而是相当普遍。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国有制和政府经济管制是否真的更有利于社会的收 入公正,弄清楚人类的实际经历到底如何。
造成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技术变革、市场范围的扩大而引起,有的是国民迁居的不自 由、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所至。本文中,我想集中回答的问题是:国有制和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真的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吗?换句话说,政府的经济管制会否 反而增加更多的不平等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奇怪,因为它与传统的“政府能纠正市场缺点、公有制能纠正私有制弊病”的观念相悖。但,如果事实证明政府对经济的 控制反而产生更多的不平等,那么最近的政策变动或许会违背追求平衡发展的初衷。如果是这样,为了实现平衡发展,政府应该做的恰恰是要深化市场化改革,而不 是中止。
分析框架:四种国家体制
以中国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为例,其突出特点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国家财政“三位 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府掌控所有资源配置、所有生产计划与销售、所有金融储蓄的时候,从理论上讲,通过国家的控制可避免很多浪费,也可克服资源在不 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配置。这听起来确实不错,如果做的好那当然最好。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也使道德风险、腐败空间达到最大,如果做的不好, 这种人为的管制可导致极端的不平等,最大化地区间的不平衡。比如说,政府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几乎控制了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全部资金,这种对老百姓储 蓄的绝对垄断使政府可以任意选择扶持某些区域、忽视其它区域,引起显著的地区间差异和收入机会不平等。看看北京跟山西、江西、湖南、云南等省的差别,我们 既能看到这种资源调配的威力,也能看到它的极端不公平。—— 我们稍后再回到中国的经历,开始还是让我们理清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
一般而言,国家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唯一可合法使用暴力执行规则的组织,这两方面已经给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本身已蕴含巨大的道德风险或说腐败空间。如果再让它取代民间、取代个人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球员),那么这种安排所蕴含的道德风险就更加无穷大了。
既然如此,保证地区间、群体间经济机会平等的问题就成了根本性的制度设计问题。为便于讨论什么 样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降低不平等,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对国家形态做分类:第一是看它有代议制还是非代议制政府,第二看它是市场经济还是非市场经济。代议制政 府的核心在于监督制约国家立法权、执法权以及资源配置权的使用,目的是降低由国家权力带来的道德风险,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
由此我们得出四种组合,或说四类国家形态:(1)代议制政府加市场经济(以下简称为“第一类国 家”);(2)代议制政府与非市场经济(“第二类国家”);(3)非代议制政府与市场经济(“第三类国家”);(4)非代议制政府与非市场经济(“第四类 国家”)。当然,现实的情况不可能如此纯粹,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但为了简化讨论,我们还是以这四类国家形态在为基本分析框架。
实际中,第一类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在现今世界上很难找到纯粹的第二类国 家,但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印度可能最接近这一类型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行业准入管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某些产业中也占相 当的份量。比如,1979-1991年间,意大利的国有企业产值占意大利GDP的14.8%, 法国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10.5%,而美国的国有企业只占其GDP的1.2%。 1955年,日本国有企业占其GDP的24%,之后就逐渐下降至近期的12%。但我们知道,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是通过工业计划和严格的行业管制,而不是 直接的国有企业来实现的。
第三类国家在今天更加少见,但是在现代民主制度出现之前历史上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型,没有 代议制政府但其经济还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例如,20世纪初之前的中国就属于这种类型,专制的皇帝和他的朝廷不是民选的,但他们并未控制全国的生产资料,民 间经济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按理说,这种国家形态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因为如果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制约,那么即使当初的社会财富不是他的,他也可随意 将民脂民膏夺为国有,使国家形态转变为第四类。之所以中国在各个朝代都能停留在第三类国家状态中,关键是在晚清之前中国不具备两样东西:既没有全国范围内 大规模的运输系统。又没有全国性的现代银行体系,中国的第一个现代银行——户部银行成立于1898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皇帝想要调配全国各地的资源来 重点发展一个地区(例如,首都),他这样做的能力也微乎其微。一方面他没有遍及全国的银行帮他收集民间资本,另一方面要把华南、华东的资源调到北京谈何容 易。换句话说,除了征税和制定某些商业规则外,在当时缺乏规模交通运输网以及银行体系的情况下,尽管皇帝和其朝廷文武并非民选的代议制政府,但天高皇帝 远,他们对社会能造成的破坏相对有限,其道德风险远远不如在现代交通运输与现代银行支持下的非代议制政府所可能带来的那么大。实际上,在有些朝代时期,各 地方州府、县府享有较高的管制权,包括可以发行本地的纸币、银钱和铜钱,这些也从一定角度限制了腐败皇权所能摄取的民脂民膏程度。
到今天,还有几个国家属于第四类,包括中国、北朝鲜、越南和古巴。1990年左右进行私有化之 前,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也属于这一类型。这种“非代议制政府”与“非市场经济”的组合不仅把社会资源通过现代运输技术和银行体系集中由官员调配,而且让官员 们在不受老百姓监督制约的情况下调配全社会资源。
那么,这四类国家形态中,哪一种更有利于降低地区间、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呢?
两类代议制国家的共性与差异
我们先讨论各国家形态对地区间收入分布的影响。过去20几年里,许多经济学家对不同国家的跨地 区收入水平的趋同和分离规律做了仔细研究。一般而言,测度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有两种:各地区人均收入的方差系数以及地区间人均收入的逼近速度。前 者等于各地人均收入的标准方差除以全国人均收入,后者反映的是穷困地区以多快的速度向全国平均收入靠近。
在详细讨论中国的经历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其它国家的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由于第三类国家今天已 难找到,而当年的第四类国家又没有留下可用的数据,所以本文只能根据第一和第二类国家以及中国的经验数据来回答我们的核心问题。著名经济学家 Barro和Sala-I-Martin收集了美国50个州在1880-1990年间、日本47个行政区在1930-1990年间和西欧国家不同地区在 1950-1990年间各地区人均收入的方差系数以及逼近速度。 Cashin 和Sahay 研究估算了印度在1961-1991年的情况。
美国、西欧、日本、印度这些国家都以民主代议制政体为基础,但对经济的控制以及国家以所有者、 经营者参与经济的程度却各有千秋。这里我们用各国在1978-1991间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来测度各国对经济控制的程度,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 的一份研究报告。 国有企业占GDP的百分比当然只反映政府参与或控制经济的一方面,并不能概括政府的各种审批、发照管制程度,也不能反映出政府能随意改变市场规则的程度, 这里我们仅依该指标作为对一国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的一种近似。
图一显示出在1990年时同一国家中不同地区人均收入的差距程度(方差系数)跟该国国有企业占 GDP百分比的关系,我们看到国有经济比重、政府管制越强的国家,其跨地区的收入差距就越大,越不平等。美国和英国的跨地区收入差距最小(都为 0.14),印度和意大利的最高(分别为0.33和0.26)。因此,虽然美国的市场化程度最高,其国有企业只占GDP的1.2%,而印度和意大利的国有 企业分别占GDP的12.5%和14.5%,但这并没使得印度和意大利的各地区能更平衡地发展,反而是在最自由市场的美国的50个州能最平衡地发展。相比 之下,1990年时中国国有企业约占GDP 的40%,29省市人均GDP的方差系数为0.67,中国省市间的这种差距使图一中的各个国家都无法比,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定不把中国放在图一中,否 则会盖住整个图示。政府一手操办经济,把市场的力量搁置起来,结果使各地的机会如此的不等。
图一反映的只是1990年这一年的情况,是静态图景。从动态变迁角度看,美国各州间人均收入的 方差系数在1880年为0.55,1950年降到0.23,1990年再降至0.14。 从1950年到1990年,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的跨地区收入差距都在逐年下降,都变得更平衡。可是,在西欧国家中,意大利政府对经济 的介入最深,其跨地区收入差距的降幅相对最小,到1990年其方差系数还停留在0.26。而在执行“准计划经济”的印度,它的跨地区收入差距在1961年 时为0.29,到1990年则上升到0.33,地区间的不平等反而有些恶化。——不过,跟中国比,印度就好多了,因为在1952年时中国省市间的方差系数 为0.58,,1978年升到0.79,1990年时为0.67, 地区间不平等的恶化程度比印度更高,至于其中的原因等下节再谈。
为了进一步理解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影响,图二把各地区间人均收入的趋同速度(beta convergence)跟国有企业在该国家中的比重联系起来。这里我们看到,美国的贫困州在1880-1990期间以每年缩短1.7%的速度减少它们跟 全美平均水平的差距。英国的跨地区收入差距的趋同速度最快,每年减少3%,大约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使贫困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收入差距缩小一半。 意大利、印度和德国的趋同速度最慢,每年分别以1%、1.4%和1.4%的速度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意大利需要68年才可使贫困地区与全国的收 入差距缩小一半。需要注意的是,图二中的趋同速度系数反映出美国在1880-1990年间、日本在1955-1987年和其它国家在1950-1990年 间的经验。如果没有制度障碍的话,由于科技的进步,最近几十年里如何国家的地区间应该有更快的趋同。这意味着美国的趋同速度可能被低估,因为其样本期间包 括了19世纪末以及二战之前的年份。尽管如此,这些国家的现实经验确实表明:国有化程度越低,一国之内地区间收入差距就会更快地逼近。
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越高,地区间越不容易平衡发展,这个结论当然跟以往固有的看法正好相反。为 什么呢?其实,这可以从经典的索罗-斯旺经济增长模型来解释。按照该理论,地区间人均收入增长之所以不同,是源于资本与劳动力比率的不同。 如果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自然环境或者法律或者政府的限制,劳动力将从低资本缺乏、收入低的地区迁居至资本密集的地区,而资本密集地区的资本将转移 至资本稀缺的地区。市场力量促使这两类要素的流动,最终将使地区间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达到平衡,地区间的人均收入也会趋同。但是,市场的这种效果需要一组 前提条件,就是政府不能在其中插手,不能通过户籍制度等阻止人口流动,也不能通过行政手段人为地在各地区间分配资源。图一和图二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生产 要素与人口的自由流动、自由贸易是把地区发展水平连结在一起的两种决定性力量。
当然,这里我们所讨论的8个国家都有代议制政府,虽然它们的民主监督和问责机制的运行效率差别 较大,但它们至少有这些机制监督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行为,约束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使官方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对各地区都公平,而不是偏向个别地区或某些群体。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印度、法国和意大利等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很多,干预资源配置,但其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毕竟每年在缩小,只是在趋同速度上慢于英美。换言 之,在第一、第二类国家中,即使政府有资源配置权力,也会因为政府权力能通过基于选举的民主制度得到纠错,所以政府对经济的扭曲会受到制约,配置资源的权 力会更多地用于增进机会平等而不是扩大差距,政府干预对地区间发展机会的损害会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
以上两类国家的共同点是具有代议制政府。如果没有代议制政府而同时又不是市场经济,那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说,第四类国家会更有利于平衡发展吗?
北京的故事
中国的经历或许能帮助我们看清第三和第四类国家形态对地区间、群体间发展机会的影响。为做到这 一点,我们先把北京与全国其它省进行直接比较,先看看北京跟其它各省市的发展差别,然后再回到我们的核心命题。这个研究角度跟以往的地区研究视角当然有所 不同,因为以往的地区发展研究基本都喜欢把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进行比较。但是,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基本来自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是运输成本最低这个事实给了 它们几百年的外贸优势,因此将沿海与内陆地区做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一般经济学的问题,但并不能回答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因此,为了回答有关国家形态对 地区间、群体间发展机会的影响问题,把北京跟其他省市、然后把省会跟非省会城市进行比较,我们更能看出行政权力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对各地发展机会的影响 度。北京是全国的首府,是政府所有权力的中心,政府所有办公机构包括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都坐落在此;到了省这一级,省会城市又掌握了那个省的所有行政 权力、掌握了那个省的资源配置权;依此类推,到了地区市那一级,市又是本地区的权力中心。这种行政权力结构对不同地方居民的收入机会有何意义呢?答案当然 取决于政府形态和经济形态。
2003年,北京的人均GDP为3260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9073元的3.6倍多,在全国 31个省和直辖市中名列第二,排在人均GDP为46718元的上海之后。 图三显示出历年北京和全国人均GDP水平,以1995年的不变价格(元)为单位表示。 从图中清楚看到,自1949年至今,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间的绝对收入差距在稳定地增长,没有放慢速度的迹象。
图三描绘的人均GDP增长图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1952年,北京人均GDP在29 省之中排第九位,位于上海、黑龙江、吉林、天津、辽宁、河北、浙江和广东之后。也就是说,建国初期,北京并不在最富有的省市行列中。但是,它的人均GDP 排位在1958年时已经上升为第五位,1965年为第四位,到1978年就名列第二(只在上海之后)。 从那以后,北京一直位于全国31省市中的第二位。
1952-1978年期间,在起初10个人均GDP最高的省市中,北京和天津是唯一的两个人均 GDP相对排名在上升的城市。而在这些省市中,北京的人均GDP排名的上升幅度最大:从第九跃居第二位。那么,在其他富有的省份要么发展停滞、要么越来越 落后的这些计划经济年代里,是什么使北京经济经历如此大的飞跃呢?
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政府通过国家计划和国有制,特别是通过国家对金融资源的绝对控制,把资源偏向 北京和少数其它城市,让各地人们的收入增长机会完全不平等。在建国初期,北京人均GDP在全国排列第九,这至少说明两点。首先,与其他沿海省和直辖市相 比,北京在自然禀赋上不一定有明显优势。清朝以及其他王朝在不同时期选北京为首都,这并没使北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成为最富有或者第二富有的省市;
其次,这说明在中国处于第三类国家形态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代议制政府但有市场经济,由于各朝皇 帝不拥有太多生产性资产,不是国有制,朝廷也没有垄断全国的银行和储蓄存款,所以虽然数百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这并没有使它得到超等特殊的发展机会。即 使皇帝和朝廷想要特别扶持北京,由于经济资源不控制在他们手中,他们也无法实施其愿望。在那些时期,虽然皇帝能开口要做这个那个大工程,或者重点偏向某个 地区、忽视其它地区,但由于缺乏大规模运输技术、也没有集中全国民间资源的金融系统,他的实际能力很有限,资源并不能从全国各地往首都调动,不可能大规模 跨区域流动。因此,每个地区的发展机会仍然主要由它的自然禀赋确定,加上原来的人口流动相对受限较少,依靠自然禀赋的发展意味着各地的增长机会不至于太离 谱地千差万别。一个县、一个乡的民间储蓄通过本地钱庄、当铺聚集,然后又基本投放于本地,造福于本地经济。那种靠自然禀赋的发展当然慢,但市场的力量至少 能促进各地区经济缓慢但相对同步地发展。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民选的代议制政府对权力进行制约,那么最好是不采用非市场经济、不 搞国有经济,因为在这种制度下如果资源配置由市场支配,而不由政府控制,那么这至少可大大减少行政部门配置资源所能带来的不平等,缩小腐败空间。但遗憾的 是在20世纪里,恰恰是没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更容易采用国有制加计划经济。
1950年左右中国开始国有化,继银行之后,到1958年,企业、土地和其他生产性资产的国有 化已基本完成,政府拥有了对财政资源、物质资源、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全面控制权,完全由政府取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了现代运输与通讯技术,政府 对经济的绝对控制也的确可行。与清朝和其它朝代不同,当今中国拥有由广泛的铁路、公路、河流、海运以及空运组成的巨大运输网络,通过禁止地下钱庄以及其它 民间金融组织国家也垄断了全国范围内的金融储蓄。在这种条件下,掌控这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权的机构又都集中在北京,特别是在缺乏民主代议制的监督问责机制 下,这种资源配置权的高度集中为北京以及少数几个其它城市提供了空前的发展特权。这就是北京的故事。
作为全国权力中心,北京当然永远不可能缺乏投资,只要需要,任何北京工程都将被首先供资支持。 结果,以北京和河南为例,1952年时北京的人均GDP大约是河南的1.8倍。这一比率到1977年变为3.6倍,到2001年升为4.2倍。相反,在 “天高皇帝远”的湖南和山西,由于都享受不到特权、均不被重点扶持,所以这两个省的人均GDP之比值一直没变。1952年,山西的人均GDP是湖南的 1.07倍,到1978年为后者的0.97倍,2003年时为湖南的1.01倍。
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最大窗口,上海也不能缺乏投资。因此,在高度管制的经济里,北京、上海和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是一个世界,而其余地区是另一个世界。说到底,在第四类国家形态下,中国没有可靠的民选代议制机制保证集中控制的资源能被公正地配置。
权力大小决定收入高低
前面讲过,北京是全国的首府,是所有权力的中心;到了省一级,省会城市又成了那个省的权力中心;到了地区市一级,市又是本区的权力中心。这种权力结构对不同地方居民的收入机会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出生地真是决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收入机会或说人力资本。
为说明这一点,表一给出首都北京、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地区级市)以及县的统计数字。除北京 之外,其它行政级别的地方均按全国同类地方的平均值计算。由于县一级数据的限制,我们只计算2002年的情况。在表一中,当我们从金字塔式行政权力结构的 最上端逐步下降到县一级时,人均GDP从北京的28449元,到省会城市的22565元,到地区级市的13660元,最后到县一级的5674元。
也就是说,北京的人均GDP是县一级的5.02倍,省会市是县一级的3.98倍,地区市是县一级的2.41倍。 一地的人均GDP跟该地在金字塔式行政权力结构中的位置高度相关!
是什么在支持这种金字塔式人均GDP结构呢?最直接的因素是投资分配结构。在表一中看到,人均 固定资产投资也服从同样的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式结构。 北京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最高,2002年为15905元,省会城市第二高——人均9223元,地区市里人均5137元,县级最低,人均才590元。
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呈现相同的顺序, 从北京的55.9%到省会城市的40%,再到县水平的12.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沿海地区的FDI 资本占本地GDP的4.5%之外,其它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控制的资金(包括银行的资产)。因此,一个城市或地区到底能得到多少固定投资,主要 由政府部门来决定。在没有民主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近水楼台先得月”便成了主要的资金配置原则。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主要靠投资驱 使,而不是靠提高生产率。在中国各地,GDP增长跟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相关度超过90%。 因此,投资分配是每个地区收入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而一个地方能得到多少投资又与本地掌握的行政权力高度相关,所以最终是权力决定贫富,权力结构决定投资 分配结构。
表二显示跨地区的收入和投资分布情况,地区分为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天津)、沿海、东北、西 北、西南和中部省份。表中给出各地区的平均值。首先,从1978年到2003年,三大城市的人均GDP净增长34751元,沿海省15443元,东北 7228元,中部省7356元,西南省5347元。从各区每年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看, 大城市得到人均最高的固定资产投资(5459元),沿海省次之(1693元),中部省倒数第二(750元),而西南省份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最少 (682元)。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看,还是大城市最高(40.53%),西北省份次之(37.1%),沿海省份第三(29.67%),中部最低 (25.43%)。因此,正如我们所熟悉的,各地区的收入增长机会确实不均。
什么原则决定投资配置:效率、公平还是权力?
以往,我们认为在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以“公平优先”原则配置全国资源,而改革开放期间则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配置原则。于是,在看到贫富悬殊日益恶化时,有人说,现在不应当强调效率优先了,应当以公平为主。
我们不得不问:难道这些年真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显然,从表一和表二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数 据看,不管是北京、省会、非省会和县之间的投资,还是全国各地区之间的投资,这些配置是不公平的。在没有以代议制为基础的民主问责机制的情况下,资源配置 的公平、公正当然很难保证。那么,这些配置是否基于效率呢?
的确,因为城市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市场交易量的深化,造成规模经济,所以更大的城市应该 得到更多的投资,并且因为大城市产生更高的生产率,所以大城市的居民应该有更高的收入。因此,从北京到省会,到地区市,再到县,随着城市规模的降低,人均 投资和人均GDP也应该越来越低。根据同样道理,大城市、沿海省份、西北、西南、中部省份也应该有差别。出于效率、出于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考虑,所以 我们可能说是市场力量导致了地区间、不同城市间的投资差异。
但事实上,过去中国的资源配置既不符合公平原则,也不符合效率原则,可能只符合权力原则。为说 明这一点,表二给出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回报率,这里我们用今年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在明年能带来的GDP增值额。这当然是比较粗的投资回报计算办 法,但基本能让我们回答所关心的问题。
从1978到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一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能为明年增加约0.59元的 GDP,也就是59.16%的回报。投资效率最低的是三大城市,平均回报率才40.54%,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如前面所说,北京、上海和天津又是人 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投资比率最高的地方。相比之下,投资回报最高(66.32%)的中部省份,它们得到的投资比率最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第二最低。沿海地 区的投资回报率第二最高(65.6%),最穷的西南省份的投资回报为第三高(64.59%)。显然,如果出于效率原则,北京等大城市应该得到更少的投资, 中部、沿海和西南省份应该得到更多。但是,在市场力量被政府权力搁置的情况下,这做不到。
图四表示出各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跟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进一步看到, 广西、福建、江西、安徽、湖南等省的投资回报率最高,但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29省市里最低的。而北京、上海、天津、青海的情况则正好相 反,回报最低但投资比却最高。连云南、贵州的投资回报都高出北京50%以上,但这些传统的困难省所能得到的人均投资却远低于北京。实际上,增加对广西、江 西、安徽、湖南、云南、贵州的投资,减少对北京、上海、天津的投资,这不仅增加效率,而且也是改善公平的事。我们必须看到,保证效率的力量是市场,而促进 公平则需要反映民意的代议制,在既没有代议制又不是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自然既违背效率原则,又违背公平原则,结果是权力原则胜出:哪个 地方在经济规划过程中的权力越高,那个地方或群体得到的资源就越多。
以往关于资源配置到底应该由政府还是由市场主导的讨论中,我们总把该问题跟选择公平还是选择效 率的问题等同起来,好像政府就等于公平、市场就等于效率,选择由政府配置就等于实现了公平原则。—— 没想到政府权力是否受到监督制约才是公平原则能否得到保证的制度基础。否则,把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权交给行政部门等于是保证了最不公平的资源配置结果,不仅 会让权力决定哪里得到多、哪里得到少的投资,而且在同一地方也由权力决定贫富,就像土地权被集体化、国有化后,到现在变成地方官员通过卖地一夜暴富的主要 途径。我们不能再天真地把由政府配置资源跟公平原则等同了!
最近较多听到的声音是要求把发展重心由沿海转向内地省份,目的是为了平衡发展。这种声音背后的 隐形逻辑自然是认为沿海得到太多的资源。的确,如果把资源理解成“减税”、“出口优惠”、“贸易自由度高”,这种要求当然是合理的,不只是沿海,中国所有 的地方都应该有这些权利,都应该是特区。过去的特区政策确实让沿海省份受益,它们吸收的FDI投资平均占当地GDP的5%左右,这部分投资不直接来自政府 分配。尽管如此,沿海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是GDP的29.67%,略低于30.25%的全国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三大城市的40.53%。如果拿掉FDI 部分,沿海省的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仅为GDP的25%左右,比最低的中部省份还低。因此,沿海地区的高收入不一定是以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 但对少数大城市的高投资确实以牺牲其余地区为代价。实际上,从表二和图四我们已看到,沿海的高收入至少一部分是来自高效率,来自它们的高生产率。过去几百 年中,沿海地区较早参与国内、国际贸易,为他们逐渐建立很好的商业文化和敬业传统,这些使他们能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政府取代市场越多,地区间的发展就越不平衡
前面,我们把北京与其它城市或地区做了横向的比较,发现资源配置既不讲效率,又不讲公平,而是遵循权力。现在让我们来回答另一个问题:中国地区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程度在过去不同时期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时候变好,什么时候恶化了?
为此,正如前面谈到其它国家的地区收入趋同经历时所介绍的,我们也用27个省市(不含四川、重庆、海南和西藏)的人均GDP的方差系数来反映各省市人均收入的离散程度,该方差系数越高说明越不平等。图五给出从1952-2003年每年的人均GDP方差系数。
我们可以将建国后的时期简单分为三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52-1978;第一期改革开 放:1978-1989;第二期改革开放:1992-2003。图五清楚表明,计划经济时期地区收入差距严重恶化,人均GDP方差系数从最初的0.58升 到1978年的0.79;接下来,第一期改革开放使收入差距直线下降,到1989年时方差系数为 0.67。 但是,自1992年第二期改革开放开始以来(源于邓小平著名的南巡),各省市间的收入差距又反向直线回升,到2003年升到0.81。总之,从1952至 2003年,各省市间的收入差距严重恶化,而不是像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类国家之内的收入逐年趋同。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或许说:是由于在此期间中国正进行 从农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是转型造成了不平衡发展。——但这不能解释中国各省市间收入差距在1952年后的恶化,因为从1880年到1920年间是美国快 速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期,但其50个州之间的收入差距系数从0.55缩小到1920年的0.33,说明美国的制度形态让各州能充分利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强化 经济收入的趋同,而中国的制度安排则不然,以政府权力主导的资源配置使各地区间的差距恶化。
从图五中清楚看到,在1955到1960年的产权国有化和大饥荒期间,跨省市收入差距有一次较 大的上跳。那次恶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前三年,“大跃进”期间,发展投资重点当然在北京和其他少数大城市。地区间、特别是 北京跟其它各地间的差别也体现在食品供应、医疗卫生保障方面,比如在著名的1958-60大饥荒时期,由于我们熟悉的原因,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食品供 应要不惜代价得到保证,而内陆省份的公民只能自力更生、听天由命,内陆省份有大约3000万人死于饥饿。按地方、按身份、按级别而区别待遇对我们是如此的 熟悉自然,以致于到今天按照市场原则谁都能不被问身份、级别或居住地就可买到物品和服务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反倒觉得不自在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处于极端 的第四类国家形态,当时通过国家计划从理论上应该让各地、各行、各业都平衡、平等地发展,但实际上处于越来越不平等的进程之中。
第二个五年计划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工业发展集中于内部省份。从1963年开始,当美国开始在 越南和中国南海增加军力时,中苏政治关系同时变得日益紧张。这样的形势使毛泽东和一些将军们认为中国的每个地区都必须自给自足,同时必须把工业基地向内地 转移,要"深挖洞,广积粮"。这种思想和政策也是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中心。 在极端的经济计划和国有制的这些年里, 沿海的工厂被拆迁到“三线”省份(例如,湖北、贵州和四川)。这个政策明显违反经济原则,导致空前规模的资源浪费。据Yang(1997,第19 页), “三线”计划中“只有一半的工厂按设计计划改造完成,其余的只有部分完成(30%)或者根本没有完成(20%)。 足有三分之一的投资被浪费 …”。 这就是国家对经济人为控制的结果。
经济计划和国有制不仅引起严重浪费, 而且由于对每个地区发展机会的人为扭曲,导致地区收入差异的加剧。1962-1978年的确是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最广泛和最有力的一个时期, 但是它也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省市间收入差距最急剧的升高。正如图五表明的那样,那次收入差距增加的幅度远高于最近十几年的加剧幅度。那些年的经历 被最近有关地区不平等的讨论者所忽略。
从1978到1980年代后期,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非国有的乡镇企业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启动。 在这次改革过程中, 基于公社的集体“大锅饭”被家庭承包责任制替换,每个家庭得到一块地的使用权,只要保证交足给国家的粮食,每家可将剩余的农产品(行情论坛) 在市场上出售。虽然距离纯粹的农村市场经济还很远,但那些基于市场的激励很快使农村收入迅速上升。这轮初步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使每个省的收入都增长,结果降 低了省市间的收入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图五中的省际人均GDP方差系数从1978年到1989年间直线下降。这一时期政府的改革重点在农村,而不在城市企业。
但是。图五中看到,省际人均GDP的差距在1992之后开始再次上升,到2002年又回到计划 经济结束时1978年的水平。这次省际差距的回升起因很多。 首先,支持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政策突显了它对省际收入分配的影响。 1979年中央审定的三个经济特区全在广东。特区模式在1980年被引申到福建。1984年时,又有14座沿海开放城市被批准,10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立。 每个特区建立的同时,就意味着其它地区和省被不公平地对待。在1992年前,特区政策一直被限制在沿海省市,此后,一些内陆省也开始得到这些特权。在 1980年代这些特权推进沿海省的发展时,它们的GDP增长与依靠农村改革的内陆省份的GDP增长旗鼓相当。这就是为什么1980年代里特区政策并没加大 各省市的收入差距,反而是差距在缩小。但是,到1990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增长所起的作用已消耗用尽,于是,内陆省份的GDP在1990年之后难以 增长, 而早期的经济特区政策和其他沿海优惠政策使沿海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使沿海与内陆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其次,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显著进展,政府对银 行和金融的绝对控制也丝毫没有松懈。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国有制性质,政府先后尝试过把农村家庭责任制应用于国有企业,采用奖金制度,紧接着将国有企业股份 化,但每种尝试都没能显著改善国有企业。 因此,不能依赖国有企业来保持GDP增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政府面临着如何重新加速经济增长的压力。鉴于农业和国有企业潜能都 有限的事实,政府开始在投资和经济控制方面再次充当积极的角色。通过向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公债, 政府将公民的储蓄从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转移到财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由政府代替老百姓和企业来做投资、来花钱。这些储蓄被主要用来在大城市建造摩天大厦、 商业大厦和政府办公楼,在城市和其周围兴建高速公路和各类其他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从1979到1992年,政府财政赤字平均每年为98亿元,平均为 GDP的0.8%;但在1993年后年均财政赤字1482亿,平均为GDP的1.7%。2003年的赤字是2916亿元,占GDP的2.5%。
我们可从政府总开支来看1992年后政府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强化。图六示出从 1952到2003年每年国家开支占GDP的百分比。这些开支当然不包括各类政府开支之外但由国有单位经营的投资项目。图六反映的趋势基本能代表政府在经 济中取代企业和国民的程度。在1952-1978计划经济期间,政府开支平均为GDP的28.7%。1979之后,政府开支从当年GDP的31.7%,逐 步下降到1992年的14%。图五告诉我们,随着政府在那些年把经济事务还给企业和个人,各省市间的收入差距也逐年下降。可是,在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 于1993-1995继续降到11.6%后,从1996年开始持续回升,在2001年又超过20%,使政府又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直接介入经济活 动。1979年政府开支为1282亿元,1992年是3472亿元,到2003年政府开支升至24607亿元,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当然不可阻挡。
除了通过国债、项目债增加政府控制的资金外,另外两项变化也使政府越来越大。第一项是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政府在整个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资源配置上的权力越来越大。第二是国有银行的贷款权限上调,让更多的地方存款由位处北京的 总部控制。1995年《商业银行法》生效之前,四大国有银行基本属于二级法人体制,省级分行的贷款权限较大,虽然这种安排有腐败和不良贷款的弊病,但也确 能对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1995年之后,国有银行都强化了一级法人体制,权力逐渐上收,国有银行对一些落后地区的金融支持减少。特别是近几年 来,金融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国有银行纷纷拆撤县一级网点,并上收各级分行的贷款权限。
1993年开始,政府不仅重新强化对经济的参与,开启众多大项目,而且还以宏观调控名义加强对 行业准入和市场的管制。如果1980年代以“让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为特征,那么1990年代则以标志性政绩工程、政府大楼和其它大项目而著名。当然,一 旦政府手中有许多资金要投资、要配置,那么哪些省市分多、哪些分少,这就又把我们带回到前面谈到的权力原则问题。也正是因为政府掌握大量的资金配置 权,1990年代中期开始,各省、市、县和各大企事业单位都不得不在北京开设或扩大办事处,专门负责跟各权力部门的攻关,“跑部钱进”。在缺乏代议制对政 府进行监督纠错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很难会做到公平、公正。所以,不出乎意料,随着政府在1992年后重新主导投资和消费,各省份间的收入不平等又再次持续 恶化。
总结图五和图六所表现的趋势,我们发现,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全面控制经济的年月里,中国各地区 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不断恶化。随着1978年后市场力量在农村和城乡集体企业与个体企业中恢复,政府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在逐渐 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出现了直线下降。可是,1993年政府重新恢复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此后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则又分离开来。
结论
最近关于贫富悬殊、地区间和城乡间收入差距问题的争论,似乎得出了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走得太 远太快的结论,这是不幸的。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与其说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对政府资源配置权力、对管制权力的监督制衡和问责的问题。我们对发达国 家、印度和中国的地区间收入趋同速度所做的分析表明:最有利于地区间收入趋同的国家形态是宪政体制下的代议制政府加市场经济。当然,对中国来说,建立这样 的国家形态并非一两天之事。那么,怎么办呢?大致的选择如下。
如果实在要保留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保留部分国有企业,那么中国必须从第四类向第二类国家形态过 渡,建立民选的宪政代议制。第二类国家并非最理想,但在非市场经济里,它至少有制约权力部门的机制,使政府的资源配置尽量往公平原则靠近。民选代议制是公 平原则的一种制度保证,也是缩小政府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的制度保证。印度、意大利和日本等都对经济有一定的控制,但在他们那里,各地区间的人均收入 至少在过去是基本越来越靠近,在趋同,尽管趋同速度较第一类国家的低。相比之下,中国的各省市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关键的差别是,民选代议制能使国家资源的 配置不至于太离谱地偏向少数地区。这正是目前的问题所在。
如果说建立民主机制太难,那么中国至少必须继续市场化改革,让剩下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同时减少 政府管制,使中国从第四类恢复到第三类国家形态。为什么第三类国家形态比第四类的相对更好呢?因为在没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情况下,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让政府 负责包括银行在内的所有资源,其道德风险或说腐败空间太大。如果能把资源配置留给市场去做,推行私有市场经济,那至少能让市场的效率原则主导资源配置,给 各地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1952年时中国各省市的收入差距比1978年时要低,该事实基本支持这一论点。越是没有宪政民主的国家,越是不能搞国有经济或 管制经济。
今天中国的现实是,资源配置、收入增长机会既不受效率原则,又不受公平原则支配,而是由权力原 则决定。在这种起始条件下,最好是市场化改革和宪政改革都进行。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做到,继续其一也比现状更优。现在如果停止市场化改革,中国过去的经验 表明,那只会带来更长期、更广泛的不平等,让特权当道。
注释:
1 作者为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作者感谢耶鲁大学的李向阳、清华大学的闻鸣、北京色诺芬公司的熊鹏和陈世光为本文 搜集整理了许多资料,也特别感谢岑科、赵晓、龙登高、韦森、李利民、徐林、文贯中、许小年、周年洋、汪姜维、周程、杨培鸿为本文给作者提供的建议和帮助。 2005年11月留美中国法律协会在哈佛大学召开的会议参加者也为本文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若有遗留疏漏或其它,由作者单独承担责任。
2 见《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5)表A0.1
3 参见Robert Barro and Xavier Sala-I-Marti,2004, Economic Growth, 2nd edition, MIT Press.
4 Paul Cashin and Ratna Sahay, 1995,”Internal migration, center-state grant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tates of India”, IMF Working Paper 95/58.
5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1995, Bureacrats in Business: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这里的数据来自Robert Barro and Xavier Sala-I-Marti,2004, Economic Growth, 2nd edition, MIT Press.见Figure 11.4 and Figure 11.9。
7 数据来源:Sala-I-Martin, Xavier,1996, "Regional cohesion: Evidence and theorie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converganc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0, pp. 1325-1352。印度的数据来自Paul Cashin and Ratna Sahay (1995)。
8 见Demurger, Sylvie, Jeffrey Sachs, Wing-Thye Woo, Shuming Bao, Gene Chang and Andrew Mellinger, 2002,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 #1950, Harvard University,表 6 。
9 也许有人会说,1928-1949间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所以把优先发展机会转到了南京、江苏。但,江苏并未得到国民政府特殊的优待,其1952年人均 GDP名列全国第十二位。或许当时的政府想要发展江苏经济,但是那时政府并不拥有全部银行、没有垄断全部金融资源,所以他们无法推动江苏的“飞跃”。那当 然间接使全国各地的发展机会相对更平等。
10 见Yang, Dali, 1997, Beyond Beijing: 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Why Jobs isn't a hero

http://berlinfang.blog.163.com/blog/static/11667071620111016115044102/

 I am a PC as well as a Mac user. I use many of Apple’s inventions: MacBook, iPod, iPhone, iPad, and iTunes. These are good products. I once wore an Apple T-shirt to a 7/11 store and the storekeeper said he is an Apple user too. “Oh, these products are so good that only thunder can cause a crash.” Yet when Steve Jobs passed away, the cult he had developed is leading one to wonder the real legacy he has left if we leave design and functionality temporarily aside.

Jobs was named one of the greatest innovators of our time by President Obama. Many consider him to be a greater technologist than Bill Gates. It is not always a good idea to draw parallels between Bill Gates and Steve Jobs, but since much of their territories overlap, it is difficult not to see one in terms of the other.

Jobs seemed to be the cool guy, more popular among younger generations of technology users. Think for a moment: what has his coolness and popularity amount to for us as users? Bill Gates, with his Microsoft products, left us mor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with writing (Word), speaking (PowerPoint) and number crunching (Excel). With these tools we can produce something useful. Jobs tapped into our inner urge to have fun by luring us into the wonderland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 where the boundaries of work and entertainment collapse in our palms. Yes it is our fault for wanting to multitask or multislack, and yes there are productive uses of many apps that promise to enrich us in all facets of life. However, each facet can be fragmentized and diluted, as the temptation is high to move on from one thing to another with the ease his products provide. We all know that at times we have to move beyond the illusion that work is play, to draw lines around different spheres of our lives for some necessary boundaries.

Gates is by far a greater visionary who succeeds in diving into our potential needs, while Jobs taps into our wants. Jobs leads in his innovation by following where the crowd wants to go. For a time, Jobs refused to enter the field of e-reading because he believed people would not read much in text format, until Kindle emerged, after which truckloads of books were shipped to Apple factories for scanning, not necessarily due to a conversion to the belief in literacy, but because there is a big pie out there someone else is eating.

Jobs was a good marketer, but not necessarily a great innovator. Malcolm Gladwell wrote in a recent issue of the New Yorker that Jobs’ genius is in tweaking someone else’s products, including Word into Pages, and PowerPoint into Keynote, and Excel into Numbers, though he could get rather nasty when someone else is trying to do the same, such as creating an Android phone using the same touchscreen concept he thinks only he can claim.

As the names of his products seem to suggest, the man was wrapped around himself into a small package, vehemently defending his own little “i” world of business, epitomized by the Apple headquarter that he built before his death. His “i” world is also too closed for the greater good. I can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copyright protection not to share iTunes libraries, but as an inconvenienced user, I really cannot see the wisdom or good will in the petty fight to keep an innocent Flash out of his products.

Jobs was a capitalist who didn’t spend more time with philanthropy, which happens to be Gates’ passion. One could argue that this is just a personal choice no one should point a finger at. However, like salt of the world, wealth gives taste only when it is spread out and it will not do much good when it is piled together. There is a saying in Chinese that one of the greatest tragedies in life is that you die before you get a chance to spend all your money. Samuel Johnson also says that “ it is better to live rich than to die rich. ” Both become footnote to Steve Jobs’ life.

Popular as he is, I do not see Jobs as ever having the kind of impact that Gates is having (and will continue to have through his foundation) by making most of his wealth available to cure malaria, polio, or better lavator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s this just a flash-in-the-pan urge of a capitalist to use his money in order to feel good? Without some deep-seated belief, no sentiments will drive one to give up 95% of his wealth to build a foundation for the greater good. I trust that Gates and his wife truly believe “everyone deserves the chance to live a healthy, productive life.”

As the Jobs fever continues, allow me to challenge today’s youths to model Gates, not Jobs, so that the world will not be littered with Jobs wannabes who cannot innovate and will not care. As an entrepreneur, Jobs may be doing his job, but Gates opens gates for many. If life is measured by impact, then Gates is by far a much greater hero of our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