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1, 2012

传统,一个美好的童话?

传统,一个美好的童话?

写文章如讲故事,不管是经济学论文还是历史梳理,本质上无法在数学意义上“证成”什么。一个好的模型是一个好的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未尝就不是个好的模型。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开头的告诫已经被用滥,但我仍然要在本文开头强调: 写文章-讲故事,永远是在特殊与一般的两级之间走钢丝,你不能百分百的确证,自己的故事是否因为过于强调一般性而沦为套套逻辑,或者因为过于特殊而缺乏解 释力。讲故事无法摆脱类比和隐喻,这既是造成误导与困扰的原因,亦是带来启示的源头,至于二者何者居多,则正体现了说书人的技巧与识见。

首先,我先呈现一个好的故事
这 个故事毫无疑问印证了秦晖的一个洞见:传统中国,官方行政权力之外“公共(集体)行动”,被排挤到相当狭隘的几个领域(如慈善、私学),并且不得不依托宗 社、寺庙势力。但是即便如此,行政权力仍然无孔不入,时刻准备“接管”之。在这个故事里说书人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东方式的行会与西方式的公会的区 别。在我看来这个解释是有吸引力的。早在唐代,各个主要城市的行会就已经“法团主义”化,亦即,被深深地植入行政国家的体系内。“行头”们的主要功能,首 先是,也主要是,满足官府的管理需要,协助征收商税。他们诚然不是“国有的”——不是官僚机器的组成部分——但是与西方中世纪具有自治地位的公会相比,无 疑地无比孱弱。行会-公会的人员组成与运作模式之别,度量了国家权力的运行范围与深度。至于说到城镇,中西的发展就更有趣了。从上面看,我们知道,长安 (北京)长期是帝国(天朝)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不是经济-政治中心。长安是世界一流大城市,北京有世界一流的便宜地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政治中心。但西 方的最发达的城市,大多因为其经济职能。从下面看,自发倾向在西欧与中国都是存在的,我们不说典型的西欧自治城市,以及各种“新村”。从中国这边来看,自 南朝开始,地方上非官方的商业聚落——”草市“就已经渐次发展,从集市、到定居点,最终变成新的市镇,但是每当城镇稍成规模,官府便迅速的介入,把行政机 构的触角探入社会,进行县的设立与相应的役税的征发。而从赋税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在中世纪中期,贵族经历了一个切实的租金固定的时期,而此时市民与“农 奴”在分成中的比例大大的上升了。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唐代疯狂的商业税增长率可以印证这一点——原则上,以北朝传统论,商税根本不该开征。

上 文实际上引起了一个下文将要探讨到的有趣问题:当你在西方或者东方的传统中寻觅自由的影子的时候,是静态、孤立的分析例子,还是综合考虑样本的数量与时间 的流变?我们可以设想,给定观察的时间点,不难在盛唐时看到无官府管理的草市,也可以轻易在欧洲观察到汉萨城市的覆灭,那么这种对比的意义何在?这故事讲 的好么?记住这里的关键词:数量,以及流变

我不知道诸君在上文的叙述中是否发现我的叙述中没有论及的地方:各个时期-地点的情况未必是相 同的,甚至一定是不同的。汉唐时编户齐民的苛厉,可以套用于明清么? “自然经济”的关东,能和分工相对成熟的江南对比么?我们知道,随着明清之际江南分工的发展,宗族势力有所勃兴,儒家们津津乐道的“自治”似乎也成了点儿 样子。用隋唐门阀最终解体,皇权高峰的情况来对比,似乎不公平。但是,假如把上文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结合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无论唐代还是明清,行政 干预在广度上与深度上都未见退缩,而尽管我所引的例子以江南为主,江北的行政机器则只会更为发达而没有更衰弱的可能性。的确,士绅或许有所发展,但他们连 最后的保留地——慈善——都无法真正的自治,我们必须怀疑他们在地方公共政治以及国家层面的政治上能有所作为的可能性。这里我们面对一个可能的批评:明清 的宗族自治的前途,因为现代化的粗暴插入而终结,假以时日,他们本来是大可以出息的。

有位”著名“的传统粉丝就对我们上面的故事提出了质 疑,他讲了如下这么一个故事:@吴钩1975: 佛山,早在明清时已是繁华的工商巿镇。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明代天启之前,佛山并无一套行政机构,由市镇自治。而佛山最早的常设行政机构为天启年间设立 的嘉会堂,也是士绅创建、主持的民间自治组织。传统社会的自治能力,远超今日你我的想象。

我当时的回复是“呵呵”。回过头来想想,“呵呵”两个字内涵的“QNMLGB”的意味显示的还是太简单粗暴了,所以,我决定,一方面讲自己的故事,一方面,评判下他的故事。

先 回忆一下“皇权不下县”的神话是怎么回事。这里我要引用数卷残编阿姨的说法,那就是,把民国时代皇纲解纽的特殊情境下产生的特殊情况,套用在整个传统中 国,是很成问题的。秦晖通过对出土的魏晋竹简的研究揭示出即便是在门阀势力鼎盛时,国家的编户齐民仍没有放松,“宗族”势力无处觅踪。诚然,“正式”的权 力机构只在县一级便告结束。但是——这是个“语言游戏”——正式机构终止的地方,就是皇权终止的地方么?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碰到了隐喻。西方的封建“自治” 可以通过司法权加以度量。大领主领有“高级司法权”——判处死刑的权利,并且封建法庭与教会法庭的权利也被逐渐的上收。不过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是货真价实的 “自治”。可是中国的传统的乡村非正式制度要么无力制衡正式制度,要么根本就是正式制度的延伸。证据在于,若非如此,历代苛刻的税收和力役是根本没法执行 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驳是可能的:明清之际,无疑有了新的发展,怎么能说传统就没希望呢? 从逻辑上的可能回答是:明清的地方宗族发展明显的不如魏晋,魏晋的国家控制力如此,无论明清。但是,仍然不能排除宗族的发展与国家共同成长,“良性互动” 的可能性。我们接下来不妨深入到故事本身的逻辑去探讨一番。

吴钩1975涉及的基本史实在《佛山地方权力机构研究》这篇论文中有所体现, 但我注意到几个有趣的地方。其一,佛山最早的保甲资料可追溯到洪武年间,建立了保甲和里正。 由乡老负责基层的国家职能的完成。这一时期的佛山在行政上并无太大特别之处。 第二,佛山的治权向乡绅转移,竟然是源于官军平乱,而佛山的24铺格局,最开始就是平乱的防区。第三,我注意到,也就是在平乱后不久(景泰二年),正式的 官府机构五斗口巡检司迁入佛山,而民间的北帝神祭祀,竟然也被收归国有。必须承认,不管是巡检司职能还是官祀的”国有性“,都是比较弱的,但是在佛山大发 展的一开始,官府的正式机构就介入了。而不必等到清代的文物四衙。第四,嘉事堂等等机构确实包办了一些“公共利益”可是,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集中在济 贫、办学 (官方督导下的)修理海防、城市治安方面。最为重要的正式司法权,仍然掌握在衙门手中。

好戏来了。故事有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我 的版本:对于西方自治城市来说,其拥有斗争得来的法权。对于封建主来说,其拥有契约保障的封建权利。自治城市与封建主之于王权、大贵族有更多的”正式权力 “分立的意味,这表明其在实际运行上更多的是对大权力拮抗而不是补充(斗争得来的权利),在意识形态上则有各种宪章与封建法律加以支撑。佛山的情况则刚好 相反。他填补的是正式职能的细缝,是捡漏,而不是成为和帝国与王权与大贵族的对立力量。这和我所前述的唐代的行会有类似之处。如果有人拿这种“行会”去说 什么自治,会让人笑掉大牙。

佛山为代表的“中国式”自治,只能在非正式制度下用功夫,而对于正式制度则毫无作为。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是这样 讲的:合约的执行,越是靠近关系型就越为人格化,越为靠近正式执行就越为非人格化。而非人格化的契约执行效率是市场发展与分工深化的必要制度条件。佛山的 自治谈不上正式的司法权(当然,小事儿由乡里裁决,不运用正式制度与程序,这是事实,可是这有啥值得自豪的?原始人就这么解决问题),而西方的自治很大程 度上表现为正式制度的发展,表现为各种法庭(商人法庭、宗教法庭、普通法庭、城市法庭等等等等)的蓬勃发展。(这里不是在谈佛山,谈所谓皇权管不到的村 庄)宗族之“自治”,是家法,而招降纳叛、收纳流民,但问本事,不问出身的城镇,则是“公民法”。前者不是面向扩展秩序的,而后者才是。即便不从这个角度 来看,西方的自治体是真正的政治单元,但中国传统的则谈不上。这就是说,对于中国的“自治体”来说,永远处在“待接收”的地位,无基本的安全可言。当然, 随着政制的演进,“自治”在当下语境里有了不同的含义,再也不可能是原本的半独立意味。可是不管怎么说,现代自治是政治自治与法律的自治,而不是宗法自 治。前者的传统带来目下的自由宪政,后者的自治,其高端在于魏晋,然后不可避免的被皇权所打败。

我们退一百步来说,就算承认宗族自治“有 自由的萌芽”,可是吴钩也只能在经济最发达,历来贸易最繁盛,官府势力最小的广东去找那么一点点,数量上说不过去。而从演进的角度来看,基本可以认定佛山 的模式也是没有前途的。残羹冷炙耳,有什么未来可言?不去面对强权追求“法权”,免不了被接管的命运。

故事就讲到这里。是不是美化洋鬼子另说,但是我真没发现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远超你我想象力的自治能力”。数卷阿姨说我祖国有无数的自由残骸,小白兔也说过保守主义者不去先验的假定哪个传统是更好的,他们仅仅指出在何种传统下,自由在不断的发展。我认为两者说的一回事。

Thursday, March 29, 2012

毁誉参半的独裁者——皮诺切特其人其事

毁誉参半的独裁者——皮诺切特其人其事

20世纪的历史上,像皮诺切特这样争议巨大的人物还真是少见,爱他的人爱的情深意切,恨他的人恨的恨之入 骨,他病危入院时有民众自发在医院外为他彻夜祈福,他死后有6万人排队瞻仰其遗容,也有人开香槟庆祝。皮诺切特的独裁统治既不是南美洲最长的,巴拉圭的军 政府执政35年,也不是最血腥的,阿根廷军政府要残酷的多,但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在17年的独裁统治中,皮诺切特成功地指挥了一个高效而残忍的警察国 家,期间使数千左翼人士“被消失”。同时皮氏与米尔顿·弗里德曼大湿惺惺相惜,重用“芝加哥小子”,大力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创造了经济上的“智利奇迹”, 智利人民生活水平在其独裁统治期间获得了巨大提高。1990年,皮诺切特和平下台,让位于民选总统Patricio Aylwin,使智利平稳地恢复了民主制度…………
一、有个国家叫智利
      南美洲有个国土狭长、人口1000多万的小国,它叫智利。最初对这个国家的朴素好感来自葡萄酒,我从大学开始贪恋杯中物,偶尔小酌,苦于囊中羞涩,智利产 的葡萄酒成了上选,一言以蔽之:物美价廉。这种国家估计没钱去什么广场砸钱一天播400遍国家形象宣传片,自然也入不了中国人的法眼。但是在2010年, 一场8.8级反华地震,外加一次反华矿难和绝地反华大营救,不但让智利成为反华国家的新成员,更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33名矿工 在622米深处被困69天,最后悉数获救,不得不说这是人类救援史上的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强大也不像日本那样精于防灾减灾,甚至都 不属于发达国家阵营。整个救援过程高度专业化人性化,同时也得益于平日的未雨绸缪,在智利看不到领导的亲切关怀,也没提群众们深受鼓舞,更听不到“我们来 晚啦!”,因为人家政府行动及时,根本就没来晚。矿难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成了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们能够直观的体会到,智利是个尊重人命的国度,而且 有一个高效的政府以及严明的法律,这个国家的公民有做人的尊严!同时,智利在南美洲也以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著称,与阿根廷、巴西并称南美ABC三强国,市 场经济与国际贸易发达,2010人均GDP排名世界第49位,民主指数在167个国家里排名第34位,略低于第31位的法国,高于台湾和以色列,2010 年经济增长率5.3%,经济自由度排名全球第10位,拉美第一,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0位,拉美第一。有观察家预计,智利将是南美洲第一个进入发达国家阵营 的国家。

二、民选总统阿连德
      1970年的总统大选也许是智利有史以来最富争议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这次大选,三位候选人没有一位获得绝对多数选票,人民团结联盟(Popular Unity)的候选人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获得了36.3%选票,保守派的前总统 Jorge Alessandri 获得了35.8%的选票,基督教民主党的Radomiro Tomic获得了27.9%的选票。根据智利宪法,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国会有权决定哪位候选人当选,根据以往的惯例,国会一般会直接选得票最多的哪个候选 人。但是这次阿连德掌权遇到了一些麻烦,毕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总是让人提心吊胆,所以国会掀起了反对他的活动。后来阿连德不得不签署了一份宪法保障令 (Statute of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s)承诺不违反宪法,这才赢得了本来是支持前总统Alessandri 的基督教民主党议员的选票。阿连德与1970年11月3日就任智利总统,值得一提的是,阿连德是世界上第一位通过合法程序民选上台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统,虽 然实际上他只得到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选票。
三、智利的社会主义之路
      由于智利总统任期不得超过六年,所以阿连德上台之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实行被称作“智利的社会主义之路”(La vía chilena al socialismo)的 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简单点说就是“土改”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智利的土地改革,阿连德的前任Frei就间就已经展开。Frei竞 选总统之时,曾经许诺,要让10万农民拥有土地。当选后,前三年(1965-1967年),平均每年没收45万公顷土地;后三年(1968-1970 年),则达71.8万公顷。阿连德政府却要搞大跃进,好似三年赶英超美,一举翻天覆地,仅在1971年,执政府所没收的土地比弗雷政府六年之总和还要多。 最可怕的是,没收地产主的土地,本应由土地改革协会领导进行,殊不知事态迅速恶化,一发而不可收拾,农民翻身做主人,往往自行决定怎样没收土地。对此,政 治旗号便是为工农服务的阿连德政府怎么可能干预呢,只能默许。这下地主不干了,便组织武装保卫自家的土地庄园。土改改到最后,沦为农民及农业工人与地主之 间的武力冲突,政府束手无策,局势完全失控。智利是铜矿之国,20世纪60年代,最大的三个铜矿Chuquicamata, El Salvador, El Teniente被两家美国公司拥有,其实阿连德的前任Eduardo Frei就已经开始了智利铜矿的国有化进程,与美国公司签署协议,购得了三大铜矿51%的股权。但是这种温和的国有化方式让智利极左派别不满,于是阿连德 在竞选时承诺加快铜矿国有化的进程。上任伊始,阿连德提出修改宪法,以赋予他更大的对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的权力,智利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此基础 上,17.450号法案得以实施。按照该法案,智利政府本来应该按照账面价值赎买美国公司的股份,但是阿连德政府认为美国公司在智利的铜矿上获得了过多的 利润,于是决定不付钱,强行没收美国公司的股份。美国政府很快对此做出了反应,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This serious infraction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an cause damage not only to Chile, but to all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这种对国际准则的践踏不但会伤害智利,也会伤害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从此这个马克思主义者总统算是跟美国结下了梁子。除此之外,与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阿连德政府也试图建立起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旨在提高穷人的福祉。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猛印钱)的支持下,1971年智 利工业产值增长12%,GDP增长8.6%,失业率下降到3.8%,可惜好景不长,1972年智利通胀率达到了140%,财政赤字高企,外汇储备大幅缩 水,到1973年,智利GDP实际上比71年年均下降了5.6%,由于阿连德政府在恶性通胀时实施了价格管制,并且强行提高工资,导致生活必需品在正规市 场上消失,黑市交易火爆,人民生活水平暴跌。这些凡是懂一点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是脑残的政策,导致了智利经济陷入崩溃边缘,阿连德政府不得不对外宣布主权 违约(也就是之前发的政府债券不算数了,不还了)。一方面,智利的地主,商人,和中产阶级以及职业技术人员强烈反对阿连德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主权违约 又得罪了一大票跨国公司和外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早就看阿连德不爽,没收美国人资产的帐还没算呢。国会方面,本来比较中立的基督教民主党也开始对阿连 德的大胆的社会主义政策产生不满,从而倒向了右翼的国家党(National Party),于是形成了智利版“府院之争”的形势,最高法院与阿连德政府同样关系紧张……
四、智利的“满洲候选人”?
      冷战时期,一般国家不是亲美就是亲苏,也有像铁托或者齐奥赛斯库那样两边不得罪的,兲朝那样拳打美帝脚踢苏修的“勇夫”十分罕见!阿连德是个马克思主义 者,肯定跟苏联老大哥有着天然的情愫,又跟美帝结下了梁子,内外交困,不得不转向苏联老大哥。在1972-1984年担任前苏联克格勃秘密档案馆馆长的米 特罗欣偷偷带出苏联的秘密档案披露,早在竞选期间,阿连德便接受了克格勃4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援助和5万美元的个人补贴。由于阿连德只比得票第二多的候选 人多了39000票,历史学家Christopher Andrew认为,阿连德的当选与克格勃的资助和支持脱不了干系。阿连德当选后访问了苏联,并且获得了1972年由苏联政府颁发的“列宁和平奖”(之前叫 “斯大林和平奖”,兲朝著名学者、《斯大林赛过我亲爷爷》的作者郭沫若曾获此奖)。米特罗欣档案还披露,“克格勃曾经努力让阿连德明白改革军队和情报机关 的重要性,并说服他让智利情报部门与苏联情报部门展开合作”阿连德表示自己“非常乐于与苏联合作”。米特罗欣档案还披露,在克格勃眼里,阿连德的最基本的 错误就是“不愿意武力镇压反对派,对国家机器控制不力,这让他的政权很不稳定。” 前苏联克格勃高官Nikolai Leonov确认,苏联曾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支持了阿连德政府。1973年中期,苏联曾向智利军队海运了军事援助,其中包括火炮和坦克,但是正在此 时,苏联高官得知了第一次针对阿连德政府的军事政变,果断下令航船改道,去了别的国家。1971年末,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对智利进行了四个星期的访问,卡 斯特罗在访问之后得出结论:“智利的社会主义之路最终会把智利引向古巴式的社会主义!” 毫无疑问阿连德是一个苏联的代理人,就好像美国电影《满洲候选人》中描绘的那样,他的目的就是把智利变成拉丁美洲的第二个古巴。
五、宪政危机
     1972年10月,智利爆发了反对阿连德政府的大罢工,罢工最初由卡车司机公会发起,有40000名卡车司机参与罢工,使全国交通陷入瘫痪,后来智利传统 上比较富裕的行业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包括商人,职业人士和学生。苏联可以搞渗透,美国也不是善茬,据悉CIA为此次罢工提供了200万美元的资助。罢工持 续了24天,与此同时,智利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阿连德政府违反宪法,滥用职权,破坏法律和公正,干涉立法机关,干涉司法机关等等。其中决议的 第5条写到:That it is a fact that the current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from the beginning, has sought to conquer absolute power with the obvious purpose of subjecting all citizens to the strictes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rol by the state and, in this manner, fulfilling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a totalitarian system: the absolute opposite of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established by the Constitution;(现实就是,目前的政府从一开始就试图获得绝对的权力,用以实现把所有公民都在政治和经济上置于严酷的政府监管之下的昭然若揭 的目的,从而建立极权统治——宪法建立的代议制民主的对立面。)众议院还谴责阿连德政府违反业已被国会批准的宪法修正案,该修阻止了阿连德政府继续深入国 有化。决议还呼吁智利军队介入,解决宪政危机。这一决议最终导致支持阿连德的陆军总司令Carlos Prats辞职,皮诺切特接任陆军总司令之职。与此同时,智利最高法院也不甘示弱,一致通过了一项的决议,谴责阿连德政府“合法性中断”,因为该政府不能 贯彻执行司法裁决,当法院的判决与政府的政策相抵触时,阿连德政府拒绝让警察执行法院的判决。
六、一代枭雄
       我们的主角皮诺切特出身行伍,却并非粗鄙之人,早年在智利军事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后留校任教,教授地缘政治学和军事地理学,当过学术杂志编辑,曾在智利 大学学习过法学,后因工作调动学习中断。他从上尉干起,当过军事学院助理院长,最后官至陆军总司令,全靠自己打拼。跟蒋介石类似,皮诺切特是科班出身的职 业军人,只不过皮氏比蒋介石更有文化一些。
七、 军事政变
       所谓墙倒众人推,阿连德政府接连挑战宪法,挑战国会,挑战最高法院,试图把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搞成兲朝式的三权合一的极权制度,引起 了大部分智利民众的不满。1973年9月11日早7点,皮诺切特领导的智利陆军联合空军发动军事政变,要求阿连德辞职,被阿联的拒绝,后来空军出动战机轰 炸了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的总统府,陆军也向总统府发起了进攻。阿连德此时对智利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我决不辞职。我将用一切方式进行抗争,哪怕以生命为 代价……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联合使得智利军队放弃了传统,发动了政变……智利万岁!智利人民万岁!……我相信,自己不会白白牺牲;我相信,这至 少给大家上了一堂道德课,是对犯罪、懦弱和叛国的斥责!”这讲话义正言辞得都乌有之乡了!最终阿连德选择了自杀。尽管美国政府极其讨厌阿连德,并且有证据 表明美国政府从70年开始就支持智利的反对派,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了1973年的政变,基辛格曾经跟尼克松汇报:这事儿不是我们干的!虽然 美国政府与之后的皮诺切特军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但是在表面上还是批评了皮诺切特的独裁统治,表面上。随着智利军队控制了国家局势,皮诺切特禁止了一切 左翼政党活动,随后对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大清洗马上就开始了,政变之后一个月内,就有70多人在名为“死亡大篷车”的行动中被智利军队处决。
八、执掌大权
      政变之后,一个军政府被马上建立了起来,宪法被冻结,国会被解散,军政府同时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直到1974年12月7日,皮诺切特被提名为总统,行 使行政权。直到1980年,皮诺切特发起了一项全民公投,内容是通过新的宪法,新宪法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利和8年任期,同时新宪法也确立了一个由军政府过 渡为民主政府的为期8年的时间表,新宪法以67.71%比30.19%获得通过。在皮诺切特执政的17年里,根据不同的消息来源,有大约 1200-3200名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被处决,大约3万人被拘禁,其中数千人被施以酷刑。其中非常有名的有巴切莱特准将,他忠于阿连德政府,被皮 诺切特定点清除,他的女儿——米歇尔·巴切莱特在皮诺奇特死的时候正好是智利总统。
九、芝加哥小子与“智利奇迹”
      政变之后,由于共产主义者都被清洗,议会被解散,皮诺切特推行的政治改革得以畅通无阻。所以智利几乎变成了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实验室,而具体的实施细则 是由一帮叫做芝加哥小子的人制定的,这批人因为在芝加哥大学接受过教育而得名。早在1950年代,美国国务院和福特基金会就资助年轻的智利和经济学学者远 赴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学习,美国政府希望以此影响智利的经济政策,但是美国的如意算盘直到70年代都没有成功。芝加哥小子们回到智利以后,根据芝加哥学派的 指导思想制定了一部经济改革计划,这部计划厚达500页,跟板儿砖一样厚,所以就被称为“板儿砖计划”,70年总统选举的时候,芝加哥小子们把板儿砖计划 呈给保守派候选人Alessandri,被其回绝。皮诺切特上台之后,芝加哥小子们一跃成为国师,板儿砖计划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智利的经济纲领。阿连德政 府的驻美大使曾经这样评价1973年的政变:表面看这是一场军事政变,事实上这是经济学家和军队同谋的政变。
      皮诺切特上台后,对他的经济政策最有力的一句概括就是:“不要把智利变成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度,而要把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
      这态度大概与美利坚的弗里德曼大湿脱不了干系,1975年,大湿应邀来到智利指导工作,弗里德曼在智利呆了六天,大力宣讲“休克疗法”,建议经济改革不 要拖泥带水,而应大刀阔斧,譬如大幅度消减政府开支,放开物价,取消关税保护,吸引外国资本注入,以此刺激本国工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走向强健,或者消亡。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弗里德曼承认,从短期来看,使用这种疗法,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如失业率上升,贫困加剧,然而,经此剔骨疗毒,可以还原一个六脉调和的经 济肌体,为未来的起飞编织自由的翅膀。他和皮诺切特会谈了45分钟,后者对“休克疗法”非常感兴趣,“但是显然担心它可能造成的暂时性失业”。再三权衡之 下,还是决定赌一把。
     从1975年开始,智利军政府实施了芝加哥小子的计划,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经济自由化,国企私有化,遏制通胀,平衡政府赤字。不但阿连德政府没收的私企都还 给企业家,原来的许多国企也被私有化了,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原来被阿连德政府驱逐的外国公司和银行又重新回到了智利。为了鼓励进出口贸易,智 利政府降低了关税。从1976年开始,智利的经济天空便多云转晴,稳步飙升,此后六年GDP增长率分别为3.5、9.9、8.2、8.3、7.9、 6.2。到1981年,通货膨胀率更是从1974年中期的年均700%下降到10%以下。就业率与人均收入皆有上升。但是由于财政部长Castro的固定 汇率政策导致的贸易不平衡,82年拉美爆发债务危机,全球也经历了经济衰退,智利在82-83年经历了一次泡沫破裂。后来智利政府采取了浮动汇率制,从 80年代中期开始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智利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80年代经历了“拉美失去的十年”普遍陷入债务危机 时,智利经济却是一枝独秀。尽管皮诺切特在1990年下台,其后的民主政府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没有改变崇尚自由市场的经济政策,而是进一步推进了国企的 私有化改造,继续促进对外贸易。进入21世纪以来,智利经济总体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被世界公认为拉美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十、自挖墙脚
      自由市场经济就如同落进岩石缝隙的种子,是解构极权主义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张力,然而皮诺切特作为一个权威甚大独裁者,却播撒下了这颗将来可能置自己于死地的种子,自上而下的解构自己的权威体系。说白了就是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弗里德曼早有论述。他那本1962年出版的名著《资本主义与自由》,第一章就是讨论《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写道: “经济安排在促进自由社会方面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安排中的自由本身在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被理是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经济自由本身是一个目的。 其次,经济自由也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当然,自由市场的长治久安更离不开民主政治,弗里德曼最后说,“我预言,自由市场经济不可能持久,除非军政府被一个信奉自由政治的民选政府所代替……”。
      如果把几个主要经济学派从左到右排列的话,他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越右越推崇自由市场。对于右派权威统治,最最推 崇市场经济的奥派反倒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推崇。哈耶克就曾经为皮诺切特站台!他曾经在1978年8月3日的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直接涉及到 皮诺切特,同时也涉及到了个人自由与民主、威权主义的复杂关系问题。哈耶克说,“我从来没有主张过,威权主义政府比民主政府更有可能确保个人自由,我说的 恰恰相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某些历史环境下,在一个威权主义政府下,个人自由能得到比民主政府下更好的保护。自雅典民主制以来,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而 在现代,也当然有很多例子说明,在威权主义政府下,个人自由比很多民主制度下更为安全。”他举了葡萄牙的萨拉查统治早期,和皮诺切特。哈耶克又进一步解释 说:“受到制约的民主制度,很可能是人类已知的最佳政府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它,甚至也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种最高价值。” 哈耶克在1981年接受智利一家报纸采访的时候又说:“事实上,在一般性地考察制度的时候,我是完全反对独裁制度的。但在某个转型时期,它可能是一种必要 的体制。当一个国家在某个时间具有某种形式的独裁性权力的时候,它就成为必要的。如你所知,一位独裁者是有可能以自由主义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而一个民主政 府完全拒绝自由主义而进行治理,也是有可能的。我个人更愿要一位自由主义的独裁者,而不愿要一个缺乏自由主义的民主政府。我的印象尤其是——这也适合于南 非——在智利,你们处于由一个独裁政府向自由主义政府转型的过程中,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保持一种独裁权力是必要的,不是将其作为永久性的东西,而是作为 一种转型安排。
十一、还政于民
     1980年的全民公投通过规新宪法,规定1988年再来一次全民公投,决定军政府的去留,如果得到全民的许可,皮诺切特不介意再干八年,如果智利人不同意 就算了,就把大权交还给民选政府。公投结果是54%的人要他下台,42% 的人挺他。88年啊同志们!那是什么气氛?89年的前一年,世界正经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韩国台湾正在转型,东欧中国蠢蠢欲动,皮诺切特这个人还是很有文 化的,人家毕竟在大学教过地缘政治学,对世界局势的判断是非常专业的。而且其人心高气傲,自尊心很强,要脸。毕竟被全民公投选下台了,赖着不走就是没脸没 皮,就是螳臂当车。于是皮诺切特果断下台。不过他留了一手,为了防止反对派清算他,他一直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直到1998年,并且给自己搞了个终身议员的 头衔,享有豁免权。1990年,民选总统Patricio Aylwin就职,民主制度在阔别智利17年后又回到了智利,不过这是经历了历练的民主,更成熟,更稳健,与宪政结合得更紧密,远不是当年选马克思主义者 上台的那种胡折腾的民粹式暴民式打土豪分田地的无产阶级臭流氓民主。经历了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和自由主义带来的持续的经济增长之后,智利人民其实明白,皮 诺切特拯救了智利,没有让智利成为第二个古巴。所以后续政府的经济政策基本都没有什么巨大的变动。直到现在,智利都是世界上最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之 一。
十二、生前身后

     皮诺切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不是独裁者,因为独裁者都不能善终,而我现在却过得很好。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像从前那么做!”
     下台后的皮诺切特遭到了300多项指控,不过鉴于皮氏年老体衰,智利的政治家和法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法律程序拖拖拉拉时断时续,毕竟智利还有一大票 皮诺切特的支持者,反正国家已经民主繁荣稳定了,因为这个老头引起国民对立,带来混乱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智利法院一直也没给世人一个说法,在2006 年,皮氏通过他的妻子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自已愿意为自己所受到的所有指控负责,然后,然后没过几天他就因为心脏病发作挂了,享年91岁,跟他之前说的一 样,得了善终,以无罪之身入土。这就是在跟世人表达:“怎么着吧,人就是我杀的,我负责,我负全责!反正我也快挂了,你们要哪样?不过我身后留下了一个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民主智利,和这个成就相比,杀几个共产主义者那都是浮云。”  对于皮诺切特如何评价,有人也搞出了三七开四六开的说法,这很没必要,笔者认为皮氏有功无过,政治正确神马的最讨厌了。有人说,他杀了那么多人怎么能无 过呢?这就像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光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智利变成古巴第二,杀的人会比皮氏少么?支共杀人都是以亿计的,苏共以 千万计,凡是共产阵营国家,根本就不存在只杀几千人的。当然不能严格按照杀人多少来比。但是共产主义者本来就是支持极权主义,支持对不信仰共产主义的人进 行专政,支持抢劫他人私有财产的一群人,这样的人是反人类反自由的,已经明目张胆地占到了人类对立面,杀几千共产主义者跟杀几千恐怖分子是没区别的。民主 对话的平台是建立在基本底线之上的,连这个基本底线都不认同,怎么对话?无非就是你死我活,我不杀你你就要杀我!那就看谁厉害了!现实是苏俄那边是共产主 义者厉害,把自由人全杀了!智利只不过是自由人厉害把共产党全杀了而已。当年凯末尔也是,他对西方的民主自由非常推崇,但是你没法跟哈里发们和极端回教徒 讲民主,早给你用石头砸死了!于是凯末尔搞了独裁,对伊斯兰教政教合一势力毫不手软的镇压,驱逐哈里发,最后怎么样?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里政治最现代化 的。
      对于总是想方设法践踏别人人权的人,没有必要跟他客气,凯末尔没客气,皮诺切特也没客气。目前来看,效果都不错。

Wednesday, March 28, 2012

关于信息收集癖的一点点想法 � Brave Willing

关于信息收集癖的一点点想法 � Brave Willing


家中的老人常常有这样的毛病,喜欢把废旧的物件收集储存起来,言曰以备不时之需,但事实往往是这些东西再也不会见到天日了。至于其带来的副作用,大 约是占用了很多空间或者让房间的布局和味道并不太让人愉悦。有的老人比较正常,仅仅是基于节约的目的。也有的很严重到收藏癖,据说与老年痴呆和精神分裂有 关。

很多青年朋友说他们自己有时候会进入类似收藏癖的状态,但他们收集的对象是信息。常见的有各种各样的微博条目,新闻,文章,书籍,画册,软件,游戏 等等。而具体的症状大约可以分成两个类型。其一这里且称作过度信息获取,症状为保持不断的阅读却又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另外一种症状和老年人的收集习惯 很相似,这里暂且称作信息收集癖,他们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保存起来,但是永远也不会真的去访问和使用这些信息。我想在这里尝试着深入分析一下造成这个问题 的原因,或许能够找出一些减轻症状的方法和思路。当然这篇文章是非学术且带有调侃性质的,所以请不要对号入座或试图展开雄辩。
据宅叔观察,当我们面对一些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以下几个因素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1,稀缺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很多青年朋友无 法自由的访问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比如某些段子,新闻评论,千古奇书,奇怪的视频音频等等。这种感觉大约是与女人喜欢bilibili闪烁但又无用的东西类 似的。首先它可以满足某种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心理,“我拥有大众所不拥有的信息,所以我是特殊的。”进而有可能演变成对社交渴望的一种满足,“我掌握对方所 不拥有的信息,对方会对我感兴趣。”
2,拥有欲
在遥远的东方有着一群神奇的人,他们的信条是“出门不捡东西就算丢”,而且更神奇的是他们 自己竟然已经没什么可丢的了,比如,脸。宅叔其实也是其中的一员,每每看到有人发出热门书籍的下载链接总是条件反射的去点击下载并妥妥的分类保存好,宅叔 很自豪,因为他将书籍分类的依据是题材类型和语种。而不像某些人,分类的依据是书的价格,而且还会做一个表格用来统计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
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真理,但绝对不适用于这种类型程度的信息收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只是一个蹩脚的感人故事,绝不适用于现实世界。换句话说,勤勤恳恳劳动才是致富之路。
4,工具癖
利 刃在手,杀心自起。当你手握Readitlater,google reader,evernote等大杀器的时候,是不是有用他们干个痛快的冲动?当你看到别人在称赞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应用的时候,你是否因为自己也在 使用这些工具而感受到头顶青天脚踏大地那般的自豪呢?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消耗了如此之多的精力,我们戒除了网络游戏,我们远离了声色犬马,却又陷入了信息膨胀的陷阱。我们在 Twitter和Google Reader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获甚少,这种泛泛的阅读很难在记忆中停留很久,即使是留有印象的信息也鲜有遇到不时之需。有时候我们期望能够用 他们作为社交资本,也难免会发现这样使用资源的效率太低了。我们会从网络上下载各种各样的资源,期望着他们能够派上用场,但最后能够留下的,也仅仅是捉襟 见肘的硬盘空间与淡淡的愧疚感而已。
不如这样,我们按照惯例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是谁?
首先你要知道你是谁,你能读多少,你能记住多少。
2,你从哪里来?
你要问问你自己为什么要获取信息,你要用他们做什么?
3,你往哪里去?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前两个问题有了答案,那么可以进而讨论怎么整理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
首先要专注。不要说什么我要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时代不同了,除了造反,谁也用不着这么多本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分工的细化,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首先要考虑的发展方向是自己的专业领域,注重知识的深度而不是广度,否则你永远是在所有行业做初级工作的水 准。之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就是要让自己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那种不健康的阅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义的娱乐,在无用的地方浪 费资源,便是对自己生命的亵渎。阿拉伯人攻下亚历山大城后,就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处置向帝国统治者请示,得到的回答是:“把所有书先翻阅一下。如果其内容与 古兰经相同,就无需保存;如果相悖,也无需保存,不妨销毁。”宅叔最近在尝试着用这个逻辑来对信息的价值作出判断,有用的就读,没用的就毫不吝惜的放弃。 这样我就有了一种大大的解脱感,而且发现这对我的学习工作生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之前我每天都会阅读大量的新闻,可是我后来发现这些对于我而言毫无意义, 以其用五分钟的时间对千里之外某个不相干的人的事情唏嘘不已,不如打个小盹儿来的实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一堆关于某个很棒的电子设备的评测文章无异 于打飞机,除非你真的有购买的需要,否则干脆当他不存在。 然后就是对有用信息的阅读方式,一般来说只读标题就足够了,如果不够,就看这文章的类型,叙事类只阅读第一节,评论类看最后一节。如果觉得内容可能对自己 有用的,觉得自己可能会进行引用的,就进行收藏或标记,用的时候再细细的阅读即可。至于文学作品或电影电视剧,宅叔是这样理解的,世间一切的文艺都是宣 传,都是为了让你相信某个价值观或生活方式而造的,而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即意识形态。你既定的意识形态很难改变,除非你的人生有了巨大改变。所以这些试 图改变你思想的东西都用无用的,因为你已经拥有了最适合你的思想,那来源自你的成长历程。简而言之,要明确自己的意图,要学会判断有用的和无用的,要舍得 放弃。
以上就是宅叔对于信息收集癖的一点点小理解和小疗法,再次重申是非学术且带有调侃性质的,所以请不要对号入座或试图展开雄辩。

Saturday, March 24, 2012

如何提高创作型任务的效率?

http://www.yangzhiping.com/psy/flow.html

本文从自身的实践出发,介绍了使用电脑工作的时候,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与一些软件,优化创作型任务的效率。
诸如写作、翻译这些事情,都是很需要创造力与专注力的任务。除了翻译、写作之外,信息时代的工作离不开电脑了,那么,如何更快乐地使用电脑工作呢?

1、调整你的目录结构:搜索而非查找

知识性工作,打交道最多的是电脑。通过对目录结构的调整以及分析,将最需要创造力与专注力的工作,放在目录结果的常用位置(使用TC软件),将大幅 度提高自己对创造力任务的关注。作者之前的目录结构是:公司管理,然后按部门细分,部门之下又按照项目或者客户名称细分。然后个人文档又分成另一种目录结 构。 结果文件夹层级非常深,同时较不体现任务的优先级 。参考积极心理学的有关原理,调整之后的目录结构改为:
1-个人效率 2-创造乐趣 3-管理艺术 4-公益传承 5-历史记忆 6-资料库 999-大箩筐
在调整之后的目录结构之下,尽可能打破部门与项目的局限,而是采取一种较扁平的目录结构(使用google桌面检索工具),最终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 中在创造性任务之上。同时与传统的目录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些积极情绪暗示词汇。比如以前的《欧阳的个人文档》更新为:《个人效率》。《欧阳的公 司文档》更新为:《管理艺术》。传统的分散在不同目录结构下的创造性任务,则单独用一个《创造乐趣》的文档来归类。

涉及软件或网站:

1)Total Command:通过对TC的常用目录结构的使用以及F3、F4键的使用,可以快速查阅一篇文章以及设置自己的常用目录。
2) Google桌面搜索:按Ctrl两次,即可快速检索。

2、系统化你的知识结构:快速降低专业知识学习门槛

网络时代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资料学习;2)通过身边的人学习;3)通过网络社区的关键人物学习。
对于前者来说,应尽可能依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比如专业论文以及图书,而非网络零散检索。 通过noteexpress的文献检索功能,可以快速了解到某领域的专业知识分布状况。 通过专业图书以及专业pdf下载网站,则可以快速下载到某个领域的最新电子版图书。 (个人比较推荐对rapidshare的搜索引擎)而通过noteexpress的批量附件链接功能,可以快速链接你以前下载的大量论文或资料。
对于后两者来说,通过对博客而非网页的检索,可以快速了解到在某个新的领域,有哪些人在关心。(使用google博客检索与google reader的查找功能)

涉及软件或网站:

1)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国内No.1的文献管理软件。网址
2)google博客搜索google Reader :通过这两者,可以快速找到某个领域的关注者、研究者。
3)rapidshare文件搜索引擎

3、设置你的优势时间:心流时间,请勿干扰

现代工作环境,是非常不利于产生心流的。什么是心流?可参考我的文章:
当人心中有个目标,又有足够的“巧力”时,他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会在自己可见的范围内,他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叫做“挑战” (或更清楚地说,应是“见猎心喜”)的力量,使个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反馈之间形成”立即明晰”的互动,个人意识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个 人意识作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这时的意识状态,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称之为“心流”(flow)。
一些诸如接电话、网络聊天的事情,都会阻碍进入心流状态。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设置一个自己的优势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关掉干扰注意力的 工具,同时专注于容易产生心流的任务,比如写作、翻译、思考。在自己的优势时间,则尽可能不要去干自己的不容易产生心流的任务。
那么,如何分析自己的优势时间呢?一方面是根据经验以及作息时间来统计。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电脑统计软件,根据统计结果,看自己在什么时候,聊天比较忙;什么时候,比较容易进入较好的工作状态。

涉及软件或网站:

电脑使用时间记录软件:有RescueTime等很多款。

4、专注于任务而非工具:使用web软件而非本地软件

使用界面更简洁、更友好的web化软件而非传统软件:因为功能的缺失,会使得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本身而非工具本身上。
word的设计实质上是不符合心流或者心理学原则的。从心理学上而言,它存在两个致命缺陷:1)它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太多功能,让人们将注 意力集中在格式化、排版而非创作之上;2)不存在版本自动跟踪功能:呈现在你面前的总是完美的稿件,如果是乱七八糟的稿件,在word里面会非常难看,最 终让你难以下笔,一些写作的零散想法,也不好意思写在word里面。
我个人更推荐使用google文档写作。因为google文档的功能、界面非常简洁,同时是实时保存自己的任何变更。这样强迫你将注意力放到写作 上,而非word提供的其他辅助功能。原来用word写作,可能我担心写错、将精力放在排版上,总会希望思考特别完善再来落笔。而google文档的随时 记录更新的模式更符合人类自然认知——你并不需要一次就做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反正一起变更都有记录。
更有吸引力的是,Google文档的界面的下拉非常舒服,没有一次性写完的压迫感。因此,可以将文档涉及到的相关零散参考资料也随时放进一个文档之中。当然,google文档方便的共享功能更不用多说了。

涉及软件或网站:

1)Google文档
2)rememberthemilk使用软件

5、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减少使用鼠标的机会

人们之所以往往难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因为常常要面对枯燥的重复性任务,而非类似于最近发展区的心流任务。
知识性工作,很大程度是输入与输出字符串的问题,为了提高输入输出的效率,可以参考《卓有成效的程序员》这本书的思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工作自动 化,减少使用鼠标、人工操作的机会,多使用键盘或者使用脚本来自动化操作。可以尝试学习一门近期流行的编程语言,比如欧美心理学家用得非常频繁的 python或者R。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脚本日益容易使用。脚本与窗口界面程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可以保留你处理任务的逻辑、流程,并且可以重复、自 动化。而窗口界面程序,需要你无聊地一次又一次去计算某个维度对应的题目。一位好的心理测量研究者,可能撰写一个测验的处理流程,需要半天时间写脚本。但 是未来他的接手人,只需要10分钟运行脚本,即可得出结论,同时其他心理测量研究者可以对他的脚本进行审查, 以找出他的错误之处与改善之处。
对于一些浏览器任务,比如重复填写表单,则可以使用firefox的imacros或者firefox的自动表单之类的插件。

涉及软件或网站:

1)R语言
2)python语言
3)ruby
4)自动化浏览器任务

6、准备大箩筐:归档零散思想或者生活目标

对于热爱生活的MM来说,会给自己的家里准备多个色彩鲜艳的纸盒或者箱子,拿来收罗杂物。同样,对于自己的零碎思想,也可以准备一个大脑的大箩筐, 将零散想法、创意、灵感,以手写、手机写、在线写等多种方式, 写入evernote之中,并将其同步到evernote的网站,随时随地查看。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类似软件。
还记得你年少时的梦想?因为生活的压力,是不是慢慢地忘记了那些梦想。然而,这些世界上,同样存在一批理想现实主义者,坚持一定要改变世界而不是被 世界改变自己的理念。这样的人,有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有Patagonia公司的Yvon Chouinard。如果希望记录自己的零散的梦想或者提醒自己,可以使用时间管理软件,来对生活归档。比如:rememberthemilk

涉及软件或网站:

1)evernote
2)rememberthemilk

7、分享主义:促进你的创造力

心流理论创始人契克森米哈赖教授在鼎鼎大名的心理学家斯腾博尔格主编的《创造力手册》中指出,创造力并非心理学家所想象的那样,是个体特质论的,而是系统论取向的。他写道:
30年前当我开始研究创造力时,像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也相信它纯粹由内部心理过程构成。我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研究产生新 颖性的那么个体的思维过程、情绪和动机来了解创造力。但是年复一年的工作,令我变得沮丧。在对艺术家的跟踪研究中,越来越清楚的是,一些最具有创造性潜力 的人却停止搞艺术而追求了通常的职业,而另一些看来不太有创造性个体特征的人却坚持着,并逐渐创造了被誉为重要创造性成就的艺术作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体现创造力的成就。但是按照心流的创始人的观点,这种成就必须依赖专业社群,这个专业社群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据他指出, 只要少数物理学家的承认,爱因斯坦的理论就会进入现代学科体系的传播体系,爱因斯坦的创造力因此得以发现、传播。成千上万的人就接受了这一微小领域的判 定,在并不理解它的情况之下,惊叹爱因斯坦的创造力。
从这里引申出来的观点即是,人才很多,但是被大家知道、承认的创造力人才不多。绝大多数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是不利于创造力的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 给自己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微观生态环境,采取分享主义的取向。通过twitter、个人博客、sns社区等多种渠道, 将自己的思想分享出去,同时,介入专业社群体系。当得到专业社群的反馈,这种创造力慢慢地就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不断地产生心流。
对于这种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教授德韦克提 出了一个非常精妙地理论体系:心理定向(Mindset)。在她的书《心理定向与成功》中,她问道:为什么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是不能改变的,对于任务的挑 战,倾向于从自己的智商出发;而另一些人则常常相信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呢?前者,她称之为:固定型心理定向;后者她称之为成长型心理定向。
对于一些既可能产生心流的创作型任务,固定型心理定向的人往往倾向于炫耀自己以往的智商与既定成果,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郁闷;而成长型心理定向的 人则更幽默与灵活地看待人生中的挑战性任务。德韦克针对四百名五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她比较了两组孩子,一组获得”用功“的表扬,另一组获得”聪明“的表 扬,她发现被赞赏“用功”的一组测验成绩较好,也较能应付困难的功课。德韦克指出:赞美孩子的天赋,往往使他们误以为凭天赋就会成功,不必努力. 结果他们害怕考验,不会努力保持好成绩,反而停下来任人赶上。
当然,你也猜到了,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庆幸的是,德韦克的研究同样指出,类似于分享主义的行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心理定向。

涉及软件或网站:

毛向辉的分享主义

我為什麼離開 Google – Why I left Google

http://mmdays.com/2012/03/19/why-i-left-google/

Posted by Sega Cheng (Mr. Saturday)
時間是 2006 年夏天, 我與 Google 台灣總經理簡立峰教授, 坐在小房間裡討論一個自然語言處理的問題, 立峰跟我說了一個以 dynamic programming 為基礎的演算法, 可以解決我們眼前討論的問題, 我認得這個演算法, 是自然語言處理中常用的 foward-backward algorithm, 於是點頭稱是 … …
那是台灣 Google 剛成立的第一年, 當時所謂的台灣 Google, 只有一位全職的軟體工程師 (我們都叫他大師兄), 而我是第一位軟體工程師的實習生, 全公司包含簡立峰總經理, 總共 5 個人,  2 間小辦公室, 很擠.
現在台灣 Google 已經是一個超越一百人的公司, 手上握有 Google 最重要的幾個 project, 和一群全台灣最傑出的軟體工程師, 而我在最近離開了 Google, 身邊很多人都很好奇不斷問我為什麼. 我看很多有名網路公司的人離職後都要在網路上說明一番, 我覺得這是一個滿不錯的方式, 可以當作 FAQ, 也做一個分享.

先說好, 如果各位看倌希望看到什麼爆料的內容, 或是我痛罵 Google, 那可能要讓各位失望了, 因為滿多人離開那些明星網路公司都是不爽, 然後到網路上放炮, 我正好相反. 因為我對 Google 這家公司幾乎沒什麼怨言, 就算有, 也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這不是因為我特別知足, 而是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在裡面. 這其實應該從整個大環境講起. 我只懂軟體, 接下來的討論就是單純地聚焦在討論軟體.
很多在台灣的評論家會希望把美國矽谷那一套原封不動搬回台灣, 也有很多人也的確想盡辦法 follow 這些評論家, 想要把創業的車庫文化用複製的方式在台灣實行, 很可惜的是, 台灣並沒有很多太大的車庫, 放不下電腦,  而且鼓吹直接將矽谷文化原封不動搬回來, 其實是忽略了很多事實, 因為台灣跟美國, 無論在軟體文化上或是產業環境上, 都是天差地別的不同, 說直接一點, 不是不同, 而是差距很大. 在美國也待過幾年, 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仔細體會兩個地方的差異.
台灣的現況是: 等於沒有軟體產業, 雲端運算也只是讓我們有機會賣更多的硬體
那些在美國, 離開明星公司的員工之所以會提出一些批判, 是因為他們 “有所選擇”, 因為矽谷的環境很好, 機會很多, 資源很多, 大公司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所以只要稍有不爽, 他們離職的時候可以大做文章, 因為的確, 矽谷的創新活力帶給他們充沛的資源, 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出去創業, 或加入其他他們可以認同的明星公司, 並且因此獲得更好的回報. 沒必要在同一個地方忍受一點點的不爽. 簡單來說, 他們的選擇很多.
很可惜的是, 這些在台灣全部不成立; 在美國, 你出去創業, 大家覺得你很酷; 在台灣, 你出去創業, 會飽受眾人懷疑的眼光. 在美國, 你創業之後, 整個產業會有支撐你的力量; 在台灣, 很抱歉, 我們根本沒有軟體產業, 只有幾家軟體公司, 資源和機會寥寥可數. 在美國, Google 不是最屌的公司, 因為那邊三不五時就會冒出一些更屌的新創公司; 在台灣, Google 是最棒的軟體公司, 你不可能對 Google 這家公司有什麼抱怨, 因為沒有更好的軟體公司.
所以, 在美國, 有美國的做法; 在台灣, 有台灣的做法, 這一點就留到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這邊就不再離題了.
回到我為什麼離開 Google, 理由其實很簡單, 因為我希望有一天, 在台灣也可以有一家軟體公司, 可以像 Google 一樣, 創造出最棒的工程環境和 business model, 讓全世界看看, 台灣也可以在網路產業裡有一席之地, 所以我選擇加入了愛卡拉這 一家非常有希望的新創公司, 匯集了許多同樣是在台灣一等一的人才 (不好意思工商服務一下, 我也正在找 software engineer, 歡迎有志之士跟我聯絡), 我們正在重新打造下一代的產品, 希望我們之後的產品, 可以做為一個很棒的指標. 所以, 我離開 Google, 不是因為 Google 有哪裡不好, 而是 Google 的環境真的太好了, 已經年屆 30, 我怕如果我現在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換來的是未來更大的損失和機會成本. 因此我選擇去挑戰自我, 相信無論成與敗, 我都可以在路上學到很多, 這是舒適的環境沒辦法帶給我的, 一生中最有價值的過程和經驗. 所以, 大公司有大公司值得學習的地方, 創業也有創業值得學習的地方, 任意地鼓吹加入大公司就是不好, 創業就是好, 或是相反的論調, 實際上都是昧於台灣軟體環境的限制和事實, 這些論調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公平. 亞洲之所以會大部份的人選擇 play safe, 主要還是在於文化和環境使然, 當然, 也有可能是文化直接造成了這種環境. 所以在台灣, 創業變成了一件很特別, 很小眾的事情, 至於如何選擇, 還是在於個人. 更重要的是, 有的時候, 加入大公司或創業不是一種取捨, 而是一個先後順序罷了.
是的, Google 這幾年來有非常非常多的轉變, 也是很多網路上離職員工砲轟自己老東家的原因, 但是當我們的媒體, 老是煞有其事地關注著這些轉變的同時, 沒有點出的事實是: “人家在討論的這些轉變和關注的問題, 層次已經超越我們太多了, 我們只是敲敲邊鼓, 因為我們自己什麼都沒有.”, 這件事情不會在十年內改變, 因為我們落後的幅度非常大. 軟體需要累積底蘊, 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的功夫, 圍繞著軟體形成的文化就更不用說了, 無論是軟體開發流程, 無論是軟體人才管理, 或是軟體創業精神, 我們可以學, 但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直接複製, 很遺憾, 這是沒有辦法模組化的部分 :-)
在 Google 有太多的故事, 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 也有太多太多關於軟體的面向, 是我永遠學不完的, 我學了一陣子, 不敢說學了很多, 但是現在我選擇離開 Google, 把這些東西帶出來, 希望真的能為台灣的軟體產業, 帶來一點真正的價值和貢獻.

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我為什麼要念博士:
最近好像很流行討論要不要念碩士, 像是xdite的我不會念碩士和彭明輝的不甘不願地念碩士。在美國則是看到Matt Welsh寫了Do you need a PhD?討論該不該念博士。
我在MIT博士班已經念三年半了,預期今年六月要畢業,剛好可以在30歲前畫下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在畢業之前就順便利用這篇文章總結一下我的感想,也可以讓未來更多迷惘的人看清未來的各種選擇。
簡單的說,如果讓我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念碩士班還有博士班。我知道很多人在選擇要不要念研究所時,是看對未來的就業有沒有幫助,甚至是沒有選擇的空間而被家長強迫升學。我從國中起就很清楚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我並不是會做長遠規劃的人,而是走一步算一步,因為我覺得世界變得太快,提前規劃五年十年後的職業道路並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我雖然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寫程式和研究新東西,但我一直到大四才決定要念碩士班,到了碩士班才決定要念博士班。
念書一向不是我的興趣,高中沒認真上過幾堂課,然後靠著程式比賽混進台大。在台大時我也都不去上課,整個四年我唯一全勤的課是大三的compiler,因為這是唯一一堂讓我覺得去課堂裡聽課比自己念還要有效率的課。但雖然沒去上課,我可是很認真寫作業的,尤其是程式作業我都會做把所有可以做的bonus全做完,有空的話還會自己多加一些有趣的功能。也因此到了大四時,我的成績還能勉強進入推甄台大研究所的門檻,等於可以免試直升碩士班。但除了學校生活外,我從大一時就在學校外的網路公司兼差寫程式和做顧問,同時也在系上的工作站實驗室幫忙管理一堆伺服器和Linux主機,到大四還同時在另一個startup公司打工兼差,所以生活其實還蠻多采多姿的。在當時(2005年)這種情況下,其實不太難決定要不要念碩班,因為 1) 我還不想當兵 2) 我當時這些打工的收入其實比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還高不少,而且我花在這些工作的時間很少,每個禮拜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自由運用 3) 我找到了一個好老師,給我很大的空間可以在碩士班做任何我想做的題目。於是我就這樣繼續待在台大念了兩年的碩士班。
在碩士班時,我最大的收穫是打開了眼界,透過世界頂尖的論文知道了這領域中最先進的研究和問題是什麼,也慢慢了解MIT、Stanford、Harvard那些世界頂尖的大學都在做什麼研究。我雖然喜歡寫程式,但也不喜歡老是一直寫簡單的留言板或是blog這種書本上的萬年範例程式,只有一直做新東西才能激起我的熱血。慢慢的我也發現念博士班可能是最適合我的路,可是同時我也有幾個掙扎的地方 1) 要念博士班就要去國外念最好的學校才有意思,那就得先花一年當兵,而不能找個公司做四年國防役而不當兵 2) 博士班平均要念六年,同樣的時間如果我在台灣工作,損失的機會成本是台幣一千萬以上加上六年的年資 3) 出國唸書要離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朋友、家人,要用很破的英文在獨自國外生活 4) 博士畢業實際上會減少就業機會的選擇,尤其是在台灣,真正需要博士的企業非常少。
我在台大認識很多人都有出國唸書甚至在國外工作的夢想,所以對他們來說這些障礙都不是問題。但對我來說,出國唸書最大的誘因只是有機會在世界頂端的學校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和全世界最厲害的人一起工作,至於是不是要在國外工作則是想都沒想過。
想清楚這點後,我立定一個目標,我只申請我最想去的兩家學校,如果上了而且有獎學金我就去念,不然就算了。
最後的結果是我幸運的申請上了MIT CSAIL,指導教授也能給我獎學金,所以我現在才會在這寫這篇文章。
回過頭來看,現在很慶幸我有決定要嘗試一下申請MIT,即使當時看起來成功的機會渺茫。而這幾年念博士班帶給我的收獲,也遠大於當初的想像,在美國可以得到的各種機會更是在台灣一輩子也碰不到的。
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在經濟上會損失很大的機會成本,但實際上美國各種科學和工程科系的博士班都有獎學金(RA、TA、或fellowship),以MIT這種私立學校來說,一個教授每收一個人就要幫他付一年總共七萬美金的學費和生活費,當初我即使在竹科爆肝做不是很喜歡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也不會比七萬美金多多少。當然,以帳面上的收入來說,博士班念完是存不了多少錢的,因為七萬美金一半是要拿去繳學費,剩下的生活費也大半要繳房租和吃飯過生活。在台灣工作六年可能可以買個房子,但在美國念完博士班只會得到一個博士學位和少少的存款。
那話說回來,這個博士學位到底值不值得?如果在四年前還在台灣時的我來看,我會說我不確定,但在MIT待四年後,我會說「200%值得」。
首先最大的「福利」是在完全自由的環境下(包括經濟上的自由,選題目和選合作夥伴的自由),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一群人一起研究各種既有趣也有挑戰性的問題。這種機會非常難得,如果大學或碩士畢業就去工作,一定會在題目和合作夥伴上受限;如果自己創業,就會在經濟和合作夥伴上受限;於是念博士班成為唯一可以同時得到三方面自由的最佳選項。至於對於能力的增進方面,最大的收穫是英文變好了,可以輕鬆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溝通,讀寫英文論文也是跟吃飯一樣簡單。另外就是「做研究」的能力,雖然我覺得我本來就是一個靠自己學習和研究新知的人,但博士班的訓練是把這件事變得系統化,讓我可以幫更多人學會這樣的能力。做研究的能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面向,是判斷什麼題目才是有研究價值的,而什麼是沒有的。如果沒有這項能力,不管未來做什麼事都很容易瞎忙,例如說花很多時間做一些簡單瑣碎的小事、研究一個一百年前早就有人完全想透的問題、或是卡在一個早已被證明不可能有解的問題上。
至於念博士這幾年的年資和可能減少的工作機會,現在看來實在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一旦畢業後,打開的門是「全世界」頂尖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機會。資訊科學的博士在美國出路非常廣,我都還沒畢業就一天到晚收到各式各樣獵人頭的信,除了矽谷那些大大小小的軟體和網路公司外,華爾街的hedge fund都是直接開出矽谷兩到三倍的價碼在搶人。如果對這些沒興趣的人,也很容易到大學或是大公司的研究機構中繼續做研究,或是直接加入學校附近上百家的startup中當個CTO或tech lead。
這些機會如果我當初待在台灣,就一輩子也見不到甚至聽不到。(我在台灣時甚至沒聽過hedge fund這個詞,也沒聽過有哪個念資訊的會去這種公司。但實際上美國最厲害的幾個hedge fund全都是用數學、物理、資訊的博士用非常科學的方法在賺錢的。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前MIT教授James Simons開的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世界很廣大,相較之下台灣真的是一個小小島。如同Sega的《我為什麼離開 Google》說的一樣,台灣沒有軟體產業,甚至在其他產業中也很少有軟體專業能發揮所長的舞台。我希望台灣能夠更好,但同時我也覺得每個人的眼光應該放遠放大,看向世界和未來十年二十年,而不是聚焦在台灣、中國和未來的兩三年而已。
Disclaimer: 這篇文章不是要鼓勵每個人都念博士,我知道很多人對於學術研究沒有興趣和熱情(其實我也不太有,我只是喜歡打造新東西而已)。但是,眼界、研究和實作能力的培養則是每個人都能自己做的,這些才是真正影響一輩子的事情。

富士康——迷雾背后的真相

富士康——迷雾背后的真相:
注:此文发出后多被多家网站转载,事先并未与我核实,都说译者是我,此文译者为Catherine Yu。

本文作者为我一位美国朋友介绍的Bradley W. Hall博士。他对媒体的片面报道感到不满,所以希望在中文博客圈内,让自己的观察、调查到的真相为更多人所知。他的英文原文发表后不久,NBC的一档关于富士康的报道就因失实被撤回。本文所述并不一定代表我的观点,我也与富士康、苹果公司无任何业务往来,仅为苹果普通用户。不过看到他的文章后,我也在想,富士康现象若不能用“血汗工厂”这种煽情报道来解释,背后工人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 

***

上个月,多家媒体的报道把富士康塑造成了中国血汗工厂的代表,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伦敦主流报纸《每日电讯报》在2012年3月7日发表了标题为《iPhone代工工人乞求苹果改善工作条件》的文章。网上杂志《每日科技》(Daily Tech)也发表了报道,题为《苹果地狱代工厂富士康员工感慨生活“毫无意义”》。富士康一定是个恐怖的地方吧。

我的办公楼与富士康在深圳最大的工厂紧挨着。每晚我都能在餐馆见到富士康的员工。他们看起来挺开心的,但自从我读了那些报道后,对他们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可是在富士康做顾问的朋友们却告诉我,那里的工作环境其实挺不错。既然珠三角一带的工厂成千上万,人才又可以自由流动,倘若富士康果真如此虐待员工,它又怎能如此成功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我不禁想,“在富士康员工的眼里,这家公司是什么样子的呢?”

富士康是家台资企业,世界上40%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在这里生产。它在深圳最大的工厂雇佣了大约30万青年员工。这可不是一个大字足以形容的。富士康是苹果公司最大的供应商。我想事先声明一下,我和富士康的雇员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富士康的股票。不过我的确有苹果公司的股票。

富士康的大多数员工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家人祖祖辈辈在同一片土地上辛勤劳作。这些员工每个月都会寄一部分工资回家以尽孝心。
从1998年到2009年,共有4名富士康员工企图在厂区自杀(平均每年0.18人)。2010年,这一数字激增了近百倍,达到了18人。2011年又减少至4名。2010年究竟怎么了?

富士康的主管和深圳工厂的厂长们说, 2010年,由于负面新闻缠身而陷入窘境的富士康, 给去世员工的家属发放了相当于他们十年工资的抚恤金。这一消息在中国被大幅报道,并引来了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加入富士康,然后再体面地离开人世。富士康的CEO郭台铭,曾向股东们读过这样一封信:

“……现在我从富士康跳下去,真的要走了,你也不用伤心,因为富士康多少会赔点钱。这是儿子唯一能回报您的。”

在2010年下半年,富士康公开宣布停止发放抚恤金。在2011年, 自杀率下降了近80%。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那段自杀高峰时期,富士康的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一点五,与全中国十万分之三点一的自杀率相比,大致为后者一半。

也许,自杀与劳工条件无关。

上周,我和一个叫江瀛的23岁中国女同事 一起随机采访了22位富士康员工,希望了解他们眼中的富士康是怎样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一直严格遵循行为科学理论有关无偏见提问的原则,但是读者仍可以自行判断。以下是我们的问题及得到的回答。

“我们聊聊你的日常工作吧。你对工作有什么喜欢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大部分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工作还可以 。没有一个人说工作要求过高。于是我们询问了他们的工作要求。大部分人说工作要求是合理的。出乎预料的是,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的工作量“少”或“轻松”,但是这些人都不在生产线上工作。我们还问道,他们的工友是否也对工作感到满意,除了其中两人以外,其他人的回答都是“满意”或“我不知道。”

当我们问到工作区域是否干净安全,所有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因为采访过程中我们没有听到受访者主动抱怨工作,所以就问了一个引导性问题——“你的工友们会经常抱怨工作么?”绝大部分人回答说他们认识的人中有人对工作有抱怨。但是,那些抱怨无论从性质上还是程度上看来都与你在其他任何工作场所中所能听到的并无二致。

 “和我们聊聊你的待遇吧。”只有极少数在我们问这个之前主动谈起他们的工资情况。一个说道,“工资太低了。”我们问她,“比其它的工厂工资低吗?”她回答,“工资是差不多,但其它工厂会给更多的加班费。我每月在这上面要损失1000块呢!”她接着告诉我们,她之所以留下是因为和其它典型的深圳本土工厂比起来,富士康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要多得多。

在采访的第一天,我们问起了富士康恶名远扬的12小时工作制(早7点到晚7点),可受访者中没人知道谁每天工作这么多小时的。我们第二天又回来决心要找到答案。我们问了服务多条生产线的设备供应人员。他们坚持说没有人上的是12小时工作制。我们甚至拦住了一个女门卫。但她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员工目前最大的不满在于,他们的加班不够多。接受我们采访的大多数员工早晨8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中午有90分钟的午餐时间。除了其中一个受访者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表示他们想要多加点班---尤其希望在周六加班。周六加班付双倍工资。大家都抢着在周六加班,但每个月最多只能加一个周六。还有人告诉我们,在他们团队每个月加班时长不得超过16个小时,其他一些人则说是不超过36个小时。

 “你们平时下班以及周末都干啥?”富士康大多数员工年龄都在18至25岁之间。在这30万人中,大部分人都是单身的年轻人,没有读过大学,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打台球,踢足球,上网,聚餐和约会。但是就像刚上大学的新生一样,他们大多都很想家,并且说希望能回到家乡。

 “说说你的主管吧。”只有两个人说不喜欢自己的主管。虽然有一小部分人没发表意见,但绝大多数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面带微笑。他们说喜欢自己的主管。

当我们做完所有的访问,不禁纳闷:“都说有问题,问题在哪呢?哪里“着火”了?”

上个月美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期关于富士康的“独家内幕”。一个15分钟的揭露血汗工厂内幕的煽情短片——到处放烟幕,却一点火星儿都找不到。

美国广播公司人员曾得到苹果公司的许可,可以与任何人聊任意的话题。他们所谓逮到毛病的片段是与一位年轻女士采访,内容剪辑到只剩一个引导性问题。“如果只能够改变一样东西,那么你最想改变什么?”女士答道,“现在住的宿舍太拥挤了,而且树木都把阳光遮住了。”难道这就是他们采访中最成功的一次了?

上周,美国的公平劳工协会在苹果公司的赞助下,对富士康展开了一个正式调查。该协会主席奥瑞特·范·希尔登先生在首轮访问后评价道,“这里的设施是一流的,硬件条件远远超出一般水平。”对于这座传说中“地狱工厂富士康”,人们当然不会料到它会“远远超出”平均水平。
在如今这样一个高度互联、微博盛行的世界,当我们随机抽访22个精通互联网的富士康员工,他们自己从未亲身经历,而且从未听说过外界广为流传的滥用劳工事件,您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现实以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呈现在世人面前。也许错误源于那些想要相信中国滥用劳工的媒体人,也许越是骇人听闻的事件越容易不胫而走,也许仅仅因为一些偷懒的作者惯于抄袭他人观点。我们虽不知道根本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媒体告诉你的并非真相。

(翻译: Catherine Yu)


About the author: Brad Hall writes a monthly column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for TheStreet.com. He is also an instructor in Duke Corporate Education's teaching network and author of The New Human Capital Strategy. Hall was formerly 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t ABN AMRO Bank in Amsterdam and IBM Asia-Pacific's executive in charge of executiv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 During his tenure, IBM was twice ranked No. 1 in the world in Hewitt/Chief Executive magazine's "Top Company for Leaders." Hall completed his Ph.D in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t Tulane University, with a dissertation on people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

Friday, March 23, 2012

体制异类

http://songyan.blog.sohu.com/208027492.html

  小小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换了新班主任,Y老师。她不是新来的,已经教了她们一年语文,这次是升任班主任。
  Y老师很年轻,算得上初出茅庐,对于教育,她有一肚子的想法和理念。她赞赏给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提倡以平等地位尊重孩子,让孩子广泛接触课外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此她自己总结了二十页的ppt,通过邮箱发给家长,希望家长们能跟她统一思想,共同教育。
  她在她的语文课上安排了专门的“阅读”课,不教教科书,而是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带来,在这节课上自己读自己的书。一次阅读课,她还特地给家长们群发了短信,讲看着孩子们安静阅读的时候,她感到多么的快乐。
  她的课上学生可以自由行动,怎么舒服怎么呆着,躺在地上也可以。小小回忆她讲《黄山松》的时候,她们班一个调皮的同学站到课桌上,假扮成黄山上的石头的姿态。连学生们课上扔纸飞机她也不管,那些听话惯了的同学保持正襟危坐,下课之后后悔地说:“我也想跟你们一起玩。”
   我始终记得她阅读课上的短信和邮箱里的ppt,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憧憬与信心、把世界想得很简单、很理想主义的青年。她的这些观念,在我看来 并没有觉得有太大的新鲜感,我以为这种观念早成为社会共识;至于她的做法,我觉得确实过于理想化,走得步子快了点、实验性强了点,但我也乐于看看这样做能 有什么样的效果。我完全没有想到它可能激起那么大的反应。
  Y老师当班主任只当了半个学年,这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针对她的投诉就没有断过,而且很多人、很多次。不少家长找到学校,声言再不换掉她就采取措施。第二个学期,她下去了,不仅班主任换成了别人,连语文课也不再由她教了。
  很久以后,有个家长跟我谈起她,神秘地告诉我:“她精神有问题。”这个家长跟学校很多教职员工很熟,这种消息,想必是流言蜚语早在一定范围内流传。
  这家长传达完毕,加了一句自己的评论:“我说也是嘛,精神没问题,能让学生这么上课?!”
  ——我这才知道我和Y老师离真实的社会有多远。无论是现行教育体制,还是当代家长,都远没有接受这样的观念,更无法忍受这样的做法。
   被下课之后,Y老师教了一段时间一年级语文,据说表现不佳,也一直郁郁寡欢,后来干脆离开了一线教育岗位——“精神有问题”就是在这段时间传出来的,听 小小讲,她在这期间老了很多,20多岁的年纪,脸上出现了很多皱纹。后来她被安置到学校图书馆,做了一个图书管理员。前几天,我和小小又谈起了她,小小 说,她现在在管理员这个位置上,过得很快乐。
  小小很怀念她,很多次,她说她是她见过的最善良、最爱她们的老师。可惜,选择不是由小小她们来做的。

Friday, March 16, 2012

Reinventing the Office: How to Lose Fat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t Work

http://www.fourhourworkweek.com/blog/2012/03/12/reinventing-the-office-how-to-lose-weight-and-increase-productivity-at-work/


Reinventing the Office: How to Lose Fat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at Work 127 Comments

Topics: The 4-Hour Body

(Photo: watz)
If you’re a white-collar worker, hacking your body isn’t limited to the gym. In fact, what you do outside of the gym might be more important that what you do inside the gym.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ose who sit from 9-5 (more than 6 hours daily) and exercise regularly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heart disease than those who sit less than 3 hours per day and don’t “exercise” at all. ff Venture Capital, a New York early-stage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fund, recently moved into a new NYC location, and they’ve documented their experiments and findings in rethinking the office for physical optimization.
David Teten of ff VC contributed this detailed post, which provides a laundry list of ideas for transforming your office–home-based or otherwise–from a liability into a performance enhancer…
If you have any fantastic tricks you’d like to share, please do so in the comments.

Enter David Teten

When Arnold Schwarzenegger first came to America, he and fellow bodybuilder Franco Columbu worked during the day as bricklayers. Their work was their workout. When they weren’t laying bricks, they were hitting the gym hard and heavy.
Unfortunately, most people aren’t so lucky, and ass-in-chair time has costs:
- As the New York Times recently wrote, sitting kills.
- In a study that tracked over 17,000 Canadians for 12 year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people who sat more had a higher risk of death, independent of whether or not they exercised.
- According to a 2003-2004 U.S. survey, Americans spend over half of their time awake sitting.
- In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researcher Elin Ekblom-Bak found that “after four hours of sitting, the body starts to send harmful signals” that cause the genes regulating glucose and lipose levels in the body to shut down.
A small number of offic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slowly begun to endorse the idea of exercising during work (e.g. walking on a treadmill while doing your job at Mutual of Omaha). Besides the obvious fitness benefits, exercise also increases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research done by the Vermont Board of Education — PDF download).
Most surprising of all, remaking the workplace into a healthy, exercise-supportive environment has a cost benefit. Many of the design changes we have implemented cost little or nothing.
Below is a list of the key features of our office. We hope that more companies will embrace this alternative way of working,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all their employees.

Desk Setup

Every person in our office has a choice of three desk setups:
1. Standing desk ($200-$750) with anti-fatigue comfort mat ($20-$40).

We use electronically adjustable desks, built from an IKEA top and Workrite frame and legs (ordered through WB Mason). These were the most attractive standing desks we could find at a reasonable price. They move up and down at the push of a button, making it easy to change to a sitting position when needed. For another look at a typical standing desk configuration, click here.
2. Exercise ball ($40) to sit on in lieu of a conventional chair. Exercise balls help build core stability muscles, thereby reducing lower back pain and injury. We particularly like the Trainerball ($35), which has ball exercises printed directly on the ball. We also have yoga ball bases ($11) to prevent the balls from rolling around the office. The cost for this combination is much less than a conventional office chair.
3. Conventional seated office chair ($150-$800), with the optional balance cushion ($15).
We’re happy to report that, after working in this environment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 a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our office have chosen to use standing desks or exercise ball chairs. Many folks, including myself, periodically switch between the two.
We encourage having multiple large computer screens ($180 each) at each desk, space and budget permitting. Multiple computer screens increases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We strongly suggest using a monitor stand ($25). The GTMax stand ($60) supports up to 30 lbs, is fully adjustable up to 22 inches, and allows for desk space usage underneath the monitor. Unfortunately, it’s only strong enough for laptops, not stand-alone monitors. There are countless stands that provide a few inches clearance from the desk, but for anything higher, the only options we’ve found thus far are either not adjustable or not strong enough.
Everyone in the office is offered an ergonomic keyboard. We recommend one of these, in ascending order of distance from a conventional keyboard:
- Kinesis Advantage Keyboard ($269)
- Goldtouch Adjustable Keyboard ($95)
- Datahand ($995)

For a mouse, we really like the Designer Appliances E Quill AirO2bic mouse ($90), used with a TrainerBall Mousepad ($10), which includes suggested ergonomic exercises.
We also suggest people consider using:
- Hand grippers ($20) for relieving stress and improving grip strength. A tennis ball is a cheaper alternative.

- Wobble boards ($12-$55) for use when at a standing desk. These work out your lower body continuously.
- Pedometers ($20) or pedometer apps, for tracking miles walked per day. People wearing a pedometer walk about 27% more per day than people not wearing a pedometer.

Shoes

Many of us wear minimalist (a.k.a. ‘ barefoot’) shoes, which have very thin, slipper-like soles. I particularly like Sockwas ($40-$50). The black Sockwas Amphibian is my all-time favorite shoe for both work and weekend wear: it has a minimal sole, is inexpensive, and doesn’t draw unnecessary attention to itself. I also wear Vibram Fivefingers ($83-$92), which look like gecko feet, for training/outdoor activities.
Sergey Brin has appeared at several conferences wearing his Vibram Fivefingers. As the old joke goes,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razy’ and ‘eccentric? A few million dollars.”
Of course, we understand that not all offices will be as tolerant of idiosyncratic footwear. When I’m in a fundraising meeting or a more conservative environment, I use my Bally Pakos Lace-up ($500) which have the most comfortable minimal sole of any men’s business shoe we’ve encountered. For women, we suggest VivoBarefoot shoes.

Conference Rooms and Meetings

We have four conference rooms: one room has exercise balls ($40-$150 each) in place of chairs, and three conference rooms have conventional office chairs ($175 each).
We considered having a conference room with a standing conference table ($950 on up) and anti-fatigue mats. We’ve seen research that indicates standing meetings run much faster than sitting meetings, and we often have more informal standing meetings at our standing desks, discussing screen-dependent documents and individual projects. In our experience, the standing-only work set up has increased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of ideas.

The Galileo room features many spheres. It has been a favorite among visitors.
When the New York weather allows and when a meeting topic doesn’t require taking extensive notes, we have walking meetings. This is an easy way to integrate more exercise into the day.

Office Layout

There is significant evidence that people need exposure to natural light, so we’ve designed the office to maximize windows and natural light. [Check out this article for ways to do this.]
Our office has almost no walls; it’s primarily set up in an open-floor layout. The walls that we do have are made of glass, which allow us to write notes on them. This way, we don’t need any whiteboards. We believe the transparent layout helps to create a more transparent culture. If we didn’t have so many writeable glass walls, we’d use IdeaPaint ($50), a new kind of paint that allows any wall to be used as a dry erase board.
Given that social capital correlates with physical health (see Bowling Alone), we want to encourage people in the office to get to know one another. At the front of the office, we’re creating an office map showing the names of our portfolio companies, and the photos of the employees that work at each.


Some other ideas we like, but can’t yet execute in our current office for logistical reasons:
- Sprung floors, ($15/square foot). This flooring absorbs shocks, and give it a softer feel. Such floors are considered the best available for dance and other indoor sports. They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greatly reduce injuries. Although we don’t do too many jetés in our office, these floors are a pleasure to use, particularly when wearing minimal shoes. A wobble board ($12-$55) or balance cushion ($15) is a much cheaper substitute.
- Pull-up bars ($30), for periodic pull-ups/muscle-ups when you have an occasion. In our office most of the doorjambs are glass, but if we expand to another floor we may have the option of installing pull-up bars on doorjambs made of wood. New York startup Workmarket has a pull-up machine at the front of their office, next to a list of the records set by people who have visited the office.
- Treadmill desks ($400-$2,000). The user walks slowly while talking to clients, writing proposals, checking email, or any other activity one would normally do at a desk. You could integrate ReRev into these treadmills; the company retrofits exercise equipment with a device that recycles excess energy created. At least for now, we’ve rejected this idea because of our concern about noise pollution.
- Showers, for people to clean up after jogging or biking to work.
- Nap room, for when our team needs a little rest.

Food and Snacks

In the holistic spirit of our initiative, we wanted to introduce healthy food options into our office environment. But like most offices, we have a range of dietary preferences: slow-carb, paleo, vegan, kosher, vegetarian, and ‘don’t care.’ Finding a solution that keeps everyone happy is non-trivial.
We turned to our favorite health authors (such as Michael Pollan) for guidance, each of which suggested all-natural unprocessed alternatives to the more common industrialized foods. In Pollan’s words, “Eat food. Not too much. Mostly plants.”
Here is a list of snacks that we think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food philosophy and appropriate as hors d’oeuvres, for instance, when we host periodic idea dinners, intern lunches, etc.:
- Organic vegetables: Edamame, avocados, carrots, celery
- Organic fruit (fresh and dried)
- Organic dips: Guacamole, bean dips, hummus, sugar-free applesauce
- Whole cottage cheese, or whole yogurt
- Mixed nuts (unsalted)
- Mini-brown rice/sesame cakes (unsalted)
We also serve free beer and red wine on Fridays. Studies suggest that light to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can be quite healthy, particularly for the heart.
Finally, we have a list of local healthy restaurants and recommended meals (which we keep in our office Dropbox folder), and are considering signing up for Foodzie to find new exotic foods.

Einstein, the main conference room, includes a wine rack. We hold regular idea dinners, intern lunches, board meetings, and other events in this room.

Culture

Every office has a culture;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create and influence that culture, or if it just happens haphazardly.
We’re trying to create a health-focused culture, without making people feel pressured and uncomfortable. In a traditional office, a single person using a fitness setup (e.g. ball chair) might draw unwanted attention, but we’ve designed the culture of our office to encourage experimentation. If someone turns down an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us because they’re uncomfortable with our culture, that’s okay. We consider this the price of having a clearly defined culture.

Other Ideas

We have a lot of ideas that are probably too radical for our office; implementing them would likely make some people uncomfortable. However, you might be able to use some of these ideas in your own office or home:
- ”Shoes-discouraged” policy, with a shoe shelf ($30-$300) at the office entrance. In most Japanese homes, no one wears shoes. Lloyd Blankfein, CEO of Goldman Sachs, famously used to wear just his socks around the office. Victor Niederhoffer, a prominent trader, had a sign at the entrance to his Park Avenue office, saying, “Please remove your shoes.”
- Squat toilets ($450). These are extremely common in Asia, but highly unusual in the States. Squatting while going to the bathroom is significantly healthier than sitting on a conventional western toilet.
- Group morning exercises. Many Japanese workplaces start with a fixed set of morning calisthenics. Our portfolio company Kohort does a group daily pushup routine.

Rejected Ideas

We explored many other ideas, but ultimately abandoned them for not being based on research or sound reasoning. For instance, we looked into full-spectrum lighting after hearing that this new technology (which mimics natural sunlight) was supposed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We rejected it after reading multiple studies which found no conclusive evidence on its benefits.
We also rejected having air purifiers and ionizers, which remove pollen, dirt, dust particles, and allergens. A prominent study showed that such air purifiers often emit ozone, which damages the body and thereby negates the benefits.
We considered buying health-oriented vending machines (h.u.m.a.n. Healthy Vending, 2bU), as often the choice to eat unhealthily is one of convenience, not conviction. Most of the products available in these machines were too processed for our preferences, but if you can’t provide some of the healthier food options listed above, these vending machines are certain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s.
Finally, we thought about using e-readers to reduce eye strain, but the data is lacking on whether e-readers or reading on paper significantly reduces eye-strain (versus reading on a traditional monitor).

Closing Thoughts

Winston Churchill said, “The Americans will always do the right thing… after they’ve exhausted all the alternatives.” We’ve now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63.1% of adults in the U.S. were either overweight or obese in 2009.
In other words: We’ve exhausted all the alternatives.
As my wife says, the US doesn’t have a debt problem; we have a healthcare problem. The rebounding movement towards a healthier lifestyle in the office will create significant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we’re actively looking for companies that fit our portfolio. For instance, our investment in BetterWorks was in part driven by our belief in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ee benefits for highly qualified people.
If you know of a product, service, or company that’s working towards improving the office environment, please tell us about it in the comments section below!
###
Special thanks to Duncan MacDonald-Korth and Matt Fairbank for their help researching this post.

31 Ways To Get Smarter In 2012

http://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2011/12/30/31-ways-to-get-smarter-in-2012.all.html

如何预防久坐伤身?

如何预防久坐伤身?:
本文原文来自LifeHacker,译者@小栾Cooper@Pushing_Lap
sitting-damage-body你是否知道每天在椅子或者沙发上坐超过六小时会带来以下一系列烦人的问题?看看这些令人忧心的事实:患心脏病的机率将提高了将近64%,减损七年高质量的生活,增加患上某种癌症的危险。换言之,久坐会要了你的命。这确实是个噩耗。不过好消息是,无论你有多懒,这个问题都不难解决。
我们从基本的开始分析吧。从小我们就知道整天坐在沙发上是伤身的。但是,这是为什么呢?简单地说,我们的身体并不适合久坐。长时间久坐,就算中间穿插一些锻炼,对身体健康还是有负面的影响。更糟糕的是,许多人一天坐着的时间长达15小时,这意味着,他们连散步的时间都花在沙发上,椅子上和车上了。
久坐并不是很难克服的坏习惯,关键在两个细节:日常活动、注意久坐时间。我们先来看看久坐是怎样影响身体的吧。
  • 久坐对身体产生的伤害评估

要想准确地评估出久坐对身体带来多大的伤害是件困难的事,因为这还与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其他因素相关。因此,这里假设你身体相对健康(不酗酒,不抽烟,体重也不超标)。我们将从你坐下的那刻开始,评估每天坐六个小时以上对你身体的影响。为了使大家对这个评估有个整体的了解,请参考一下这张从医疗账务处理中得到的分项数据,对应不同的时间,可以看到久坐带来的不同影响(哪怕你是坐在桌子上、或使用站立式办公桌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刚刚坐下那一刻

当你坐下的时候,肌肉里面的电流活动减弱,同时卡路里燃烧速度下降到每分钟一卡路里,这是你走路时所消耗卡路里的三分之一。如果久坐整整24个小时,供应给胰岛素的葡萄糖会减少40%,这最终可能会导致你患上第二型糖尿病。

每天坐六个小时,两周以后

当久坐变成生活方式的前5天时间里,你体内的甘油三酯(脂肪分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名坏胆固醇)和胰岛素耐受性将上升。这意味着肌肉不吸收脂肪,血糖浓度提高,从而增加肥胖风险。两个星期之后,肌肉将开始萎缩,最大耗氧量降低。也就是说,爬楼梯和跑步对你来说变得难了。即使你有每天健身,身体机能的退化还是会在你结束健身后出现。

每天坐六个小时,一年以后

一年之后,久坐带来的长期影响开始慢慢明显。根据Nature的研究,久坐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胆固醇过高的问题。针对女人的研究表明,如果每天久坐超过6个小时,骨质每年减少可高达1%。

每天坐六个小时,十至二十年以后

久坐的生活方式持续10-20年之后,等于你失去7个高品质生活年(那种你想过的生活)。会让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上升64%,得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几率增加30%。
是不是觉得这些很可怕?但是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将教你怎样在不完全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应对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
  • 如何在不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防止久坐伤身

幸运地是,你只需要做两件事来应对这些负面的影响:
  1. 记住每小时要站立一次。
  2. 每天要做大约30分钟的运动。
无论你是个整天黏在肥皂剧前的宅人还是坐电脑面前的白领,一个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每坐一个小时经过短暂休息可以减轻上面提到的危害。短暂休息不是指去健身,虽然健身有其好处,但是对于抵消久坐危害却没有多少帮助。你只需做些简单适度的活动,让你的身体从久坐中解放出来。
所以,什么是适度的活动呢?我曾与Brian Parr博士(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分校训练与健康科学学院院副教授)探讨过。他指出了适度活动与锻炼之间的差别:
我们常跟人们说适当活动就相当于快步走路。这包括了整理院子和清洁房间,任何能让你活动一下的事情都算。你并不需要做那些人们常说的锻炼。
当然,肥皂剧迷和白领难得有30分钟的空闲时间,但是,你可以把这30分钟分散到一整天,Brian Parr博士说:
我们经常告诉人们把活动时间分成10分钟的小片段,因为这是最实际的。如果我告诉你可以把这30分钟分散到一整天中,你会说,“我可以站起来经过房间走到茶水间”,十秒钟?在我看来,你不应该这样做(划分时间),但你可以这样试试(走动起来活动筋骨)。
你想把时间分成十分钟的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在身体里产生小许的压力,帮助提高你的忍耐力。在现实生活中,这意味着你爬楼梯将不会爬到一半就觉得累了。试着这样子想:你不会每天快跑十分钟来锻炼马拉松。相反的,会通过长距离的慢跑来提高你的耐力。日常活动也是一样的道理,你需要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效果有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教你如何评估每天的活动量和确保你有离开你的座椅。
  • 从利用计步器计算日常活动量基线开始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计算一下你现在正常一天的活动量是多少。对我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计步器记录我一天走过的步数。你可以在亚马逊上花三美元就买到个便宜的计步器,或者使用iPhone或者Android手机上的应用程序。
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步行三十分钟,看看你走了多少步。我的总步数是略小于4000步。你的步伐的快慢和大小会最终影响你的结果。
下一步,你得找出日常活动量的基线。起床后把记步计打开,放在口袋里(或者打开手机里的应用),直到你晚上睡觉时结束记录。这样就可以从记步计上估量出你的日常活动量。
对我来说,如果不针对性地做运动,那么最后得到是数据将低得可怕。我总共走过的步数低于2000步。这个数字真的弱爆了,这相当于一天步行不超过一公里。毫无疑问,我需要站起来,到处多转转。
  • 稍微改变你的行为达到目标活动量

如果你像我一样,步行数也是远远低于目标运动量。只需在你生活中进行一些小的改变来帮助你实现目标。以下是一些建议:
  • 在停车场的远端停车
  • 站起来走过去取文件夹,而不是滚动椅子滑过去
  • 走过去跟你的同事面对面沟通问题而不是给他们发邮件
  • 沿着景致路线去卫生间而不是最短路径
从离开家去上班开始,我就刻意去做这些来实现目标运动量。我开始在下午步行到附近的咖啡店,每天至少骑上10-20分钟的室内自行车。如果这两个都没做,那我会去洗衣服,因为这样我得走两次楼梯。
达到目标活动量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做的要更加简单些,那就是不时的站起来。下面是一些小贴士,用于提示自己别忘了不时要站立一下。
  • 设置定时提醒来使你站立一下

我们知道,如果每小时不时的站立一两分钟,这将有效抵消整天坐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技术角度来说,你甚至不需要移动一下,只是站一下对你的帮助都很大。可是忙着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常常忘记了。我在Mac OS X里发现有个定时提醒的功能:点击 设置 > 日期与时间 > 时间提醒。Windows的用户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提醒,通过这个路径设置:控制面板 > 管理工具 > 任务安排。
如果电脑的定时提醒还不够,不妨下载一个专门的软件来提醒。Windows用户可以下载类似的免费软件,例如WorkraveBreakder,Mac用户就可以使用Time Out。这些软件会定时提醒你站立一下,并把电脑显示屏变暗从而强制你离开座位。
这取决于你怎么利用这些短时休息。你甚至可以不移动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如果你那时确实想运动一下又不想离开座位,以下有一些小建议。
  • 站起来
  • 原地踏步20秒
  • 伸出手,尝试着触摸到脚趾,持续20秒
  • 远望一下,重复或变换刚才的运动
我还买了个iCade放在站立时的水平高度,这样我站立着的时候就有事可做。就我而言,我没办法只是呆呆地站立几分钟啥也不干,我得找点事情做。如果我站起来不想伸展一下的话,iCade会给我增加一些目标感。
  • 把那些蹩脚的广告变成必须站立起来的理由

电视广告毫无意义。与其坐在那里浪费时间看那些过去20年你已经看过的广告,何不站起来,趁广告时间活动一下。
为了能在广告时间找到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来做,我会在咖啡桌那里贴着张的待办事项列表,不同于办公室里列表,这里面包括如:去丢垃圾,洗碗,清洗猫砂盘或者其他需要完成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不用去看那些无聊的广告了。
同样的,在玩网游的时候,我把每一局的结束当成是需要站立一下的提示。如果在玩单机游戏,我会在游戏加载间隔时候站立一下。
这些的关键在于,我们坐下时在享受的大部分活动包括了很多等待间隙。如果你是在看书,可以在每一个或者两个章节后停下来站立一下。如果你是在玩拼字游戏,可以在每一局结束后站立一下,而不是继续坐着发呆。站起来,这其实非常简单。
最后重复一遍两个要点:每小时站立一小会,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就这么简单。除非体型超重,否则你不需要进行锻炼或者去健身房来抵消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只需要保证一整天有活动一下,你甚至可以不用放弃长时间的看电视节目而只需要每小时花一点时间注意一下。
或许你也想阅读:

别折损了你的背!健康姿势贴士

在工作时也享受美美的休息

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如何培养细心的习惯

预防感冒伤风的22种简单有效方法
无觅

探索自我的旅程——内观十日记

探索自我的旅程——内观十日记:
文/绿水高山
结束了在厦门短暂的闲逛,生日这一天,登上前往长汀的火车,至此,这趟行程才真正铺展开来。这是进入而立之年前的最后一个生日,选择把新一岁的开端,留给自己,去做一次自我的探索,去接受全新的挑战、学习和体验。
火车从白日行到黑夜,在车上读完《刀锋》,主人公拉里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体现,而他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着一条通往自我完善之路。在这样的时刻读到这样一本书,也算是恰如其分。
来到南禅寺的内观中心,在完成了例行的登记手续后,交出手机、相机、书、本、笔。
男女分隔,禁语,禁止与他人有眼神或手势的交流以及身体接触,禁止阅读和书写,禁止以任何方式与外界联系,禁止踏出划定的范围,凌晨4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每日禅坐11个小时……生活一下子变得好不一样,当那些之前习以为常的东西消失时,意识到,我要过除面对自我之外别无面对的生活了。此后的十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将在人群中独自度过,开始持戒、习定、修慧的十日内观禅修。
习性的囚徒
第一天的练习,不断观察呼吸,将注意力放在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区域,觉察每一次的呼出、吸入。
别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事实上,一整天的禅坐,我的头脑里满是持续不断的念头,连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十秒甚或五秒的时间恐怕都没有。从工作到生活,从过去到将来,从人到事到物,从事实到幻想……一个接一个的念头,翻滚、跳跃,却又毫无逻辑和关联,可能这一秒在想着没做完的某个工作,下一秒就想着小时候看的某部电视剧,再下一秒又变成对某人死亡的幻想。天啦,这简直是一颗疯狂、妄念纷飞的心。
晚上录音开示,葛印卡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习性的囚徒。念头毫无条理地生起,没有头绪可言,这是心的疯狂,迷失在无明、虚幻和错觉里。心念不断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流转,却就是不活在当下。即使是有条理的念头,如果乐,就产生喜爱的反应,形成贪爱执着,如果苦,就产生排斥的反应,形成嗔恨。
“习性的囚徒”,这话一出让我猛然一怔。曾以为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跟随着心的方向前行,就是自由。然而,却对那些内里深层的不自由少有觉知。
之后的时间里,当我以这样的囚徒视角来观察自身时,才发现习性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们是那样地根深蒂固。
涌动的暗流
第一日的打坐,因为新奇,倒也平稳过去了。
第二日,身体开始有了较大反应,两腿不时疼痛,腰背也挺得酸疼。有一次,两腿疼痛难忍,苦不堪言,怎么还不结束?怎么还不结束?快受不了了!那一刻,觉得自己灵魂都要出窍了,想摆脱这肉身之苦。对身体上的疼痛缺乏忍耐,这也是我的习性。当时想,自己真是个受不得身苦的人,不过貌似自己心理上的耐苦能力要强一些,看我平日不是挺冷静挺能抗的吗,还是心苦容易面对啊。
第四日内观日,开始传授内观法。当我在老师的指示下将意念开始由鼻尖转到头顶时,只觉一股强力随即涌上头顶,压在脑袋上。跟着老师的指示,使劲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头到脚移动,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观察身体的感受。慢慢地,呼吸加重,心由急促转为躁动,突然间,心如野兽般狂乱不安起来,一股异常强大的躁动不安的力量开始涌起并不断在胸腔翻滚。试着调整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但那不安的野兽根本由不得自己。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充溢着内心,我感到胸膛要被撕裂了。痛苦!痛苦!不堪忍受的痛苦!我想要冲出去,竭斯底里地大叫。时间啊,你快些走,快到结束的时候吧。仰着头,张着嘴,脸部因痛苦而扭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样的实相粉碎了我两天前对自己的认知,原来,心之苦与身之苦同样受不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晚间禅坐,继续练习观察身体各部分的感受。随着注意力不断在身上挪移,呼吸又开始急促起来,然后是压抑在心头的难受。
这是怎么了?如此痛苦下去,只怕等不到内观结束我就崩溃了。虽然心里隐隐觉得这等特别的体验实为难得,但也担心再这样下去受不住煎熬。
听了老师的开示,意识到自己较为强迫,在移动注意力时过于紧张,不断在用意念挤压自己,心里隐含着对挖掘出感受的期待和焦急,这会不会是痛苦的原因?
向助理老师问起此事,她说:“你平常觉得平静,那是因为你的负面情绪都被压抑在深处,像被深埋的垃圾。如今,它们显现了出来。你这是挖到宝物了,开心吗?”
“有这样的体验是挺好,但那时要保持平等心真是太难了。”
“平等心不是知道,是要修行出来的。”老师微笑着示意谈话结束。
曾经,我的心绪是一座不时喷发的火山,充满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杀伤力。这几年,因为环境里柔软温和的人事越来越多,因为内心力量的增强,慢慢也在修持和克制中变得平静、温和,很多时候,甚至无所谓悲喜。有时,心里也会有情绪冒出来,但通常也不会持续太久,威力也不那么大。然而,我没有觉知到,看似平静的湖水下,其实潜藏着涌动的暗流,那些狂躁、急迫、紧张、愤怒等等的情绪和习性,从来未曾消失。在平常,我要么压抑它们,要么靠注意力的转移去分解、逃避或搁置它们,可其实并未真正去专注地、深入地观察它们、面对它们。
如今,它们以这样的方式翻腾而出,提醒我,要认清实相。
内观,就是一个藉由对身心感受的观察,不断探知内在实相的过程。在直接体验中探究我们称为“我”、“我的”的这个现象的真正本质。
觉知与平等心
后面的六天半,一遍又一遍在自己的身体上下功夫,不断地从头到脚,从脚到头,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天又一天。
平常,除了身体上某个部位出现强烈的反应,比如痛、痒之类的,并不曾觉察到身体有什么感受可言,更不用说要去了知每一个部位的感受了。这一探索和观察,还真发现,在日常粗重的实相之下,原来还有如此多我不曾觉知到的细微的感受。大概是心一直浮在粗重的表面,早已迟钝、麻木,失去了细微的觉知力。
噢,感受来了,咦,它又消失了;这次观察,是这个感受,下次再回到相同的地方,变成了另一个感受;刚才还有的感受,现在没了,刚才没有的,此刻来了。
“无常,无常,无常”,老师在录音里不断地提醒,“所有的感受都有相同的特质,升起又灭去。不要升起贪爱或嗔恨的习性反应。”
是的,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感受,没有一直的苦或乐,没有停驻不变的念头,没有不灭去的生命。河水奔腾流动,你这一刻眼见的河流,跟下一刻所见的,还是同一条河流吗?一切都在灭去,一切又都在新生。既如此,为何贪爱,又何苦嗔恨。
平等心是平衡的心。
平等心是不贪求不嗔恨的心。
平等心是
有不愉悦的感受时不会企盼它快快消去,
有愉悦的感受时不会企盼它持续下去。
在经历了内观日那场临近崩溃边缘的痛苦之后,看到白板上贴出来的这段话,感动得要流下泪来。事非经过不知难,理非体验不解义。
接下来的几日,在重复不断的练习里,藉由对无常法则的体会,修习觉知和平等心。
每天三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坚决静坐,不变坐姿,不松开手,不张开眼睛。疼痛来了,不可心生厌恶,老师说,进入疼痛的核心,观察它吧。脚背上火辣辣地疼。“太痛了,快受不了了,时间啊,快些到吧。”“噢,不,不,你这样一想,嗔恨已经升起,又在企盼消去了。”“无常,无常,升起,灭去”,“平等心啊,平等心”。
这内心深处的对话,不时响起。
咦,开始有酥麻微细的振动感,可以顺畅扫描身体了,真舒服。“噢,你看,贪爱又来了。没什么是持续的,不要执着,平等心,平等心。”
怎么找不到感受了,都练习了那么多天,怎么身体上的一些部位竟成了空白,感觉不到感受。找感受,找感受,使劲找感受。“噢,不,不,不要刻意渴求,了解实相,这就是此刻的实相,你要做的,只是观察,观察。”
有几天,身后有人一直在打嗝,不时还伴着类似干呕的声音。虽然对我的干扰并不太大,但有时还是会因之升起一丝烦乱的情绪。那时就会想,这人怎么回事,有完没完啊。然后,觉知到,这是嗔,不仅没有平等心,还缺少慈悲。我只关心自己是否受干扰,却不是去想她一直打嗝会不会很难受。在我对自己有这样的觉知后的第二天,打嗝声消失了。心里又想,昨天才觉察到自己的问题,还想把这声音当修行来着呢,居然没有了。如是一想,又觉知到,哦,这是贪,而且,依然缺少平等心,依然自私。别人好了,不是该高兴吗,怎么能对拿别人的痛苦来当自己修行的机会有盼望之心呢?
就在这每日不断的觉知中,艰难却也要平衡地修行。
我执
第九天的开示,老师谈到内观要培养的十种特质(波罗密),第一个波罗密即为“舍离”。老师说,出家为僧尼的人,舍弃在家人的生活,没有身外之物,甚至得托钵乞食为生,这都是为了消融自我,去除我执。在家人做不到这样,但这个课程给了你们一个舍离的机会,你们来此,过着出家人一样的生活,你们的吃住是靠别人供养给你,所享用的这里的所有设备也是来自别人的供养。
听到这里,内心莫名地感动。才意识到,在这里的十天,是生命里难得的放下自我的十天。这种放下,不只是放下自我,虚心受教,也不只是接受供养,放下尽可能多的“我的”,还有对自我形象、认知、期许、经历、身份等等的放下。来到这里,从外观到内在,都在进行一种消解。禁语让人在人群里毫无显现的机会,每个人的独自修行也让大家各自无心他顾,那些往常在群体里不管有意或是无意所建立的形象,或是通过某些言语和行为所彰显的东西,在此都消融了。
“我”是什么?是瞬息万变的念头?是无常生灭的肉身?是化于此处与他处的虚幻的形象?
“我的”是什么?是无尽的欲望与贪求?是强烈的执着与占有?是此刻的存在与彼时的消亡?
有一晚的开示,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说佛陀时期有一位国王,是一个精进的内观修行者,他的王后也在一起修习内观。一日,他们一同禅修完毕,国王问王后:“你说你最爱谁?”王后说:“我发现原来自己最爱的是自己。”国王说,“我发现自己也是。”幸好他们都是在觉察实相的人,否则一个王后敢在国王面前说出这样的话,还不被砍头。
我也是那个最爱自己的人,一直在执着于“我”、“我的”。
我害怕亲人的逝去,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陷入对肉身消亡的恐惧和失去的痛苦;我享受生命里与他人交互的关系,是因为对被爱被关怀产生满足与沉迷;我不断在自己和他人心中建构自己的形象且沉醉其间,是因为执迷于那个渴盼的自己;我苛求他人,是因为对自己的观点、价值、信念的执着;我拥有越多且越多放不下,是因为对“我的”的执着。
到最后两日,心里不时有个声音在低声问:“我想知道,你是否能真实地面对自己,而不怕自己和别人失望?”
心在沉默,它没有回答,没有回答……
后记
内观是对智能的修行。老师说,慧分为三种:闻慧、思慧及修慧。听闻或阅读而来的智慧是闻慧,以理性思考判断而来的是思慧,由自身体验和实践而来的是修慧。
当然,实践并不只在内观时,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是修行的场所。然而,日常生活的繁杂、匆忙和无尽的事物的干扰影响,让我们很难去专注地体察自我,保持清明的觉知。内观提供了一个场,它让你无处可逃,唯有直面自身的实相,并在持续不断的练习里一步步深入内在。这是一个修慧的过程。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式学习,是生命里全然对自己用功的十天,也是向内在实相迈进的十天。它孤独、艰难、颇具挑战,同时,也平稳、坚实、充满启示。
如若了知无常,那就明白变化无时不在,如若保有平等心,那就不会对“一定要怎样”产生执着。不用期待十天的时间就能带来奇迹,让生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只愿能在日常生活中,小心地培育这十天播下的种子,继续着这没有终点的探索之旅。

努力 玩耍 热爱

努力 玩耍 热爱:
我若在文章中写到学习中兴趣爱好的重要性,立刻就有读者站出来,认为我在否定努力。这样的读者,恐怕是缺乏精细的鉴别力。假如你说你热爱黑夜,他必定以为你是痛恨白天。如果你说你喜欢冬季,他会认为你一定痛恨春天,不知我们可让二个貌似对立的元素,形成并存的局面,如同一年之中寒暑的交替,一家之中男女的分工。教育里,努力、兴趣、嬉戏这些要素是可以动态结合的,未必互相排斥。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书评,或许能对这样的观点作一些补充。

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可以过快乐而且有成效的一生,弗洛伊德说:Lieben und Arbeiten, 爱着,工作着。Elkind加上了一个词,Spielen, 这样就成就了人生的金三角:Lieben, Arbeiten, Spielen。 Loving, working, playing. 喜爱、努力、玩耍。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悲剧,就是将三者分离开。或者三中缺一。喜欢、努力却无玩耍则生疲惫,身累。喜欢、玩耍却不努力则无长进,心累。努力地玩耍而不喜爱则属应酬,身心俱累。

有人上班只顾忙,下班只顾玩,缺少爱。有的人只是爱着,玩着,但是不努力,这样久了也无聊。成人之后,我们的爱另有所属,比如家庭,可是家庭也需要你去 work, 因为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我们的费心经营(work)。而在工作当中,我们可能只是为了糊口,一点创造性的玩耍都没有,或者一点爱心都没有,那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再不好玩的工作,善于努力、玩耍和热爱的人,也都能从中找出乐趣来。

而在人的童年,努力(work)、玩耍(play)、热爱(love)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我们小时候会不会将三者统一起来,也会影响到我们长大以后的光景。比如我们怎么玩玩具,就很能看出我们在成长。

有个小孩上厕所,蹲了半天一无所获,小孩说:“妈妈,我可能电池用完了。”当David Elkind博士在《玩的力量》(The Power of Play)一书中描写到这个小孩时,他并没有给出小孩的更多细节,但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小孩是玩电动玩具中成长着的。

按照loving, working, playing的说法,一些电动玩具是好玩,是让人喜爱,可是都是成品,孩子玩它的时候没有 work, 没有心智上的挑战性,所以一会儿就能玩厌。我们小时候下河抓鱼,怎么都不会抓厌,因为这需要下功夫,有挑战性。有挑战性,那么有结果的时候,那种满足就是深层的。我前几天给孩子买了个假钓鱼竿和一大堆假鱼,是用磁铁在钓鱼,孩子们没玩一天就厌倦了。真去钓鱼,鱼很难钓着,钓到以后一定大为惊喜。

Elkind博士还说,孩子的玩具,应该少而不要多,因为玩具多了,你花在每个玩具上面的时间就少了,你就缺乏了那种必要的努力。

玩具最好是半成品,不要是那种装上电池后就瞎跑的那种,因为孩子得不到“work”,没有work, 他很快就会玩厌了。我最近给孩子们买了一些贴纸,然后自己用旧打印纸让其做书。现在每个孩子都出了好几本“书”了。连一点大的儿子都出了两本汽车“书”,自己捧着做的书在那里念:“Once upon a time.”我也不知道这办法管不管用,但是起码我给他们在找事情做,哪怕是玩也不仅仅是玩。我相信,孩子玩的时候让他们付出点努力,让他们努力的时候(比如学习功课)增加点兴趣,对他们的成长一定要好处。

我们经常送孩子去附近博物馆,哪里经常有kids' art,不管是捏泥巴也好,还是演小节目也好,都是要让他们玩出点名堂来,不能捧着一大堆玩具在家瞎玩。几个星期前,他们去陶坊捏泥巴,后来上油彩,后来进窑烧。我和儿子一起做了一辆汽车,我将其命名为“劳斯莱斯”,出窑一看,发觉瘪了,我于是将其命名为“酒后驾驶”。

玩具的三功用很容易被异化。好多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别人在玩,他们是希望通过玩具,实现Elkin博士所说的“社会认同”。一定要打消孩子这个观点。“爸爸,他们都玩Dora,我怎么没有Dora?”你可以告诉她:“他们都玩Dora, 可是你会做一本Dora的小书,你看谁更棒?”品牌忠诚度是销售的通行证,却可能是创意的墓志铭。你的孩子吃超人餐,用超人衣,睡超人床,开超人车,长大以后,有可能变成一个穿着超人内裤丢人现眼的废人。

玩具异化的第二个表现,是父母在其身上投入了不恰当的情感。比如父母经常出差,和子女聚少离多,于是买昂贵的玩具给他们,以减轻其内疚心理。你这不是为孩子着想,你这是自私的行为,你是让自己不内疚而已。我们牧师有一句名言,小时候你不带孩子,把孩子送托儿所,他们没有抱怨。长大了孩子们不带你,把你送老人院,你为什么抱怨?

paper4Kindle 介绍

http://gatherlight.info/blog/?p=1638

写这个程序的动机:
如果你没有Kindle3, 或者正在犹豫是买花几百快钱买个Kindle3, 还是花大价钱搞一个Kindle DX, 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这段内容.
读博士期间, 每天都要读很多论文. 即便对的是液晶屏幕, 看了几个小时之后, 两只眼睛还是会被满屏幕的密密麻麻的英文小字儿搞得模模糊糊的. 所以, 很多需要反复看的论文, 我都直接打印出来, 在纸上看. 因为PDF文件本身就是为了精确印刷而设计的, 文章印到纸上看, 自然是舒服. 后来, 买了Kindle 3, 小巧轻便的外形, 大容量, 特别是那种媲美纸张的阅读感受, 让我在入手的第一天就惦记着用kindle 3来看PDF文件, 特别是论文.
但是, 实际操作之后我发现, 这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Kindle 3的屏幕大小了, 对于A4纸大小的PDF文件来说, 如果要在屏上显示出整页的PDF, 那么文件内容就只能’浏览’了:字还没有芝麻大, 看着还不够费劲的呢. 这个问题是所有6寸电子书产品都要面对的. 有人可能想到了, 10寸的Kindle DX不是够大么? 对于这样的产品来说, 虽然页面够大, 看着也够爽, 但是,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看, 你是情愿打出要看的10页PDF拿着呢, 还是愿意捧着1斤多重, 小黑板大小的10寸电子书呢?
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再加上, 我也确实不想为了这样一个”支线任务”耽误太多时间, 所以在Kindle上看A4尺寸PDF的想法就慢慢作罢了. 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了解了PDF这种格式的原理和处理过程, 并且知道了原来Python有pyPDF这样一个专门处理pdf文件的库, 我才突然意识到, 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复杂. 果然, 仅仅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我就在Kindle3上相对完美地阅读到A4尺寸的PDF文件, 特别是多栏PDF文章了. 因此, 现在Kindle3 不仅是我生活的最佳调剂, 同时也上升为工作的得力助手.
这个程序能干什么?
你最关心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个了, 接下来以常见的双栏IEEE 论文为例子, 说说paper4Kindle能做甚.
我在Kindle上的阅读要求不高, 能将每一页中左边一栏分几页, 右边一栏分几页, 然后能够按照论文文字的顺序把整篇论文看完就可以了(如下图). paper4Kindle就是实现了这样一个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功能.

有个(据说是)韩国人斯密达写的软件:paperCrop, 以及另一个灰常NB的免费软件:k2pdfopt均为了实现这个功能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在这两款软件中, 均是利用图像识别中的算法, 将PDF转成图像之后再进行处理, 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智能地将PDF完美切割成小快, 然后重新组合成页面. 它们的几个不足之处:
  1. 文件处理时间过长, 如果处理一个十来页的Trans 上的文章, 要花上好几分钟
  2. 生成的文件, 内容变成了图像, 因此对PDF的文本操作(例如高亮, 查找)就没戏了
  3. 目前的智能处理, 只能做到90%的样子. 剩下的10%的部分, 就被”智能地”处理成不可思议地SB了(例如挤成一团了一片黑字儿). 如果这10%是文章的关键, 可以说, 整个转换都失败了.
多看系统也有这个功能, 不过, 也有不足:
  1. 我这样的用户就是喜欢用原生系统, 多看都没装. 这个比较无赖, 哈哈! 但是, 考虑的稳定性以及Amazon对Kindle贴心的whisper net推送服务, 坚持用原生系统的人, 应该还是大有人在吧?
  2. 多看的分页不能调, 如果切歪了, 就只能放弃了.
  3. 所有操作都在Kindle上处理, 效率不高
  4. 如果还有其他缺点, 欢迎反馈到多看论坛, 谢谢~~
相对于上述这写软件, paper4Kindle的特点:
  1. 用电脑处理, 保证了处理速度和准确度;
  2. 不对PDF内容做”任何”修改, 生成的PDF文件可以进行标注, 最大限度地保证论文内容不失真.
  3. 剪切的参数可以调节, 任意比例的PDF通吃; 同时, 提供了预设方案, 方便懒人.
  4. 能够批处理, 做一次, 一劳永逸了.
同时, paper4kindle针对论文中跨栏的内容, 例如标题, 图表, 大公式, 采用了一种”笨”的折中的方式:
  1. 可以将论文的首页作为文件的第一页, 从而保证可以准确地了解论文标题, 作者信息, 期刊信息和一些中文论文的跨栏的摘要
  2. 可以将整篇论文加入到整个文件的末尾. 这样碰到了那种整页的大公式, 大图表, 也可以通过参考附上的全文来保证不会遗漏页面切割边缘的信息.
这种”笨”的折中方法, 实际上考虑了如下的事实:
  1. 文章信息的”正确”, “完整”和”可阅读”是最重要的, 排在他们之后的才是美观和效率;
  2. 论文题目, 只是作为封面一样的存在,必要时, 看一下, 并且, 由于论文的标题一般都是非常大的字体, 所以, 整页显示时也能看清无压力; 大公式, 大图表, 也同样能够在整页方式下看清.
  3. 如果需要整页的细节, 只要保存了整页PDF, 可以通过横屏的方式仔细阅读;
  4. 一般论文跨栏的内容比较少, 因此整体上, 经过处理之后, 阅读的效率非常高. 并且, 这些功能是可选的, 全文附在分割后的文章最后, 不会影响整体阅读的流畅度.
  5. 由于PDF的特殊存储结构和处理方式, 将整篇论文附在文章的结尾, 几乎不会增大文件的体积,
因此, 通过使用paper4Kindle, 可以在保证内容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在Kindle上阅读的效率和流畅性, 实现设计的初衷.
转换单个文件的速度, 大约在3页/秒以上.
最后附上处理前后的对比图

哪里下载?
中文版本的下载页面在这里

Thursday, March 15, 2012

推薦一個神級輸入法——Rime

http://www.byvoid.com/blog/recommend-rime/

用了那麼多年的輸入法,一直沒有一個讓我滿意的。早年我是從 Windows 95 自帶的「全拼輸入法」開始使用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次只能打一個字,還有完全不搭邊的聯想。後來 Windows 98 以後改用「智能 ABC」,相比全拼真是質的飛躍。現在輸入法中的看似平常的功能,如聲母簡拼、用戶詞庫、以詞定字、模糊音等等幾乎都發軔於「智能 ABC」。後來接觸到網絡以後,我學會了使用「拼音加加」和「紫光拼音」,這兩者除了詞庫大了不少以外與「智能 ABC」相比並沒有什麼飛躍。直到「搜狗拼音」的誕生,我纔對輸入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搜狗拼音應該是第一個把自然語言處理算法應用到輸入法中的產品,通過 大規模的統計語言模型實現了「智能組句」功能,爾後被「Google 拼音」和「QQ 拼音」複製,不過都在同一水平。
我是一個對輸入法有特殊要求的人,因爲我要輸入繁體字。早期的拼音輸入法沒有一個支持繁體中文的,最早是「微軟 拼音」率先支持了繁體,但它亂用異體字,真的是把「回」的四種寫法在不同詞中用全了。搜狗拼音和Google 拼音後來也支持了繁體,不過簡直太爛了,幾乎是基於字的轉換,完全不考慮簡繁一對多的情況。雖然現在支持了一些,但還是錯漏百出,用起來極其不舒服。我嘗 試過使用註音輸入法,好處在於沒錯誤,而且支持聲調,但是太不靈活了,不支持簡拼和打長詞,因此我開發了 ibus-bopomofo 註音輸入法,試圖把拼音輸入法的一些好特性移植過去。另一個問題是臺灣的註音輸入法打出的字都是「臺灣正體」,最大問題是「着」「著」不分工,而且使用了 「為」「裡」「台」等俗字。後來我乾脆轉到了形碼的陣營,先後學習了鄭碼、五筆和倉頡輸入法。可是當我習慣音碼以後,再轉到形碼絕非一日之功,雖然我一直 練習,可打字速度還是達不到拼音的三分之一。難道普天之下就沒有一個能準確打出繁體的拼音輸入法嗎?

Rime

一直以來,這個答案是否定的,畢竟開發輸入法本來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況且有這種需求的人又不多,有誰會去開發呢?一切還得靠自己。可惜我書到用時方恨少,讓我開發一個這麼複雜的輸入法可幹不了。直到不久前佛振的Rime終於誕生,我的願望纔成了現實。
Rime全名是「中州韻輸入法引擎」,它不僅僅是一個輸入法,而是一個輸入法算法框架。Rime的基礎架構十分精良,一套算法支持了拼音、雙拼、註音、五筆、倉頡等所有音碼和形碼輸入法,遠比基於碼表的各種「輸入法生成器」優秀許多。Rime默認提供了兩個拼音輸入法「朙月拼音」和「地球拼音」,兩者都可以輸入準確的繁體和簡體,而且「地球拼音」還支持聲調輸入。Rime還支持了許多種方言拼音,如吳語、粵語,甚至中古漢語。
更超出我預料的是,Rime還是跨平臺的!Rime針對Windows、Linux、Mac三大平臺提供了不同的發行版,核心算法不變,還能和系統完美融合,真乃絕妙。佛振還給Rime的發行版起了好聽的名字,Windows發行版叫做「小狼毫」,Mac發行版叫做「鼠鬚管」,Linux發行版叫做「中州韻」。
廢話少說,讓我們用截圖說話:
「幹」「干」「乾」涇渭分明。

「饑」和「飢」都不會錯哦。

「出」「齣」分工正確。

「才」「纔」不一樣。

帶聲調的「地球拼音」。

註音符號輸入法。

支持七萬Unicode漢字的倉頡,還帶提示。

粵語拼音。

吳語拼音。

簡化字也是可以用的(由 OpenCC 強力驅動)。

「臺灣正體」模式,滿足臺灣人的用字需求。

用完以後我真是對Rime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真可謂神級輸入法!更多的簡繁一對多問題,歡迎大家嘗試這個表 https://github.com/BYVoid/OpenCC/blob/master/data/scheme/st_multi.txt
Rime 下載地址 http://code.google.com/p/rimeime/wiki/Downloads
順便給 360 殺毒使用者提個醒,由於該輸入法作者沒給 360 交保護費,被 360 殺毒某些版本列入「未知木馬」(尼瑪還未知就叫木馬,恐嚇用戶啊),請使用者冷暖自知。

關於作者佛振


大概在兩年前,我開發 OpenCC 和 ibus-pinyin 的時候認識了 rime 的作者佛振。 他是我認識的第一位輸入法開發專家,也是最令我佩服的一位。我曾經在 Ubuntu 10.10 Release Party 上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當時爲之手寫註音符號的能力所震驚,至今自愧弗如。作者佛振不僅編程能力高超,而且對中文有很深後的造詣,這樣的一個人開發了若干年 的輸入法,豈有不好用之理?兩年以來,他始終以不變的熱情投入到開源輸入法開發的工作當中,纔發明出了這麼好用的一個輸入法。誠心向佛振致敬!
註:本文通過rime小狼毫「地球拼音」輸入方案錄入。

Sunday, March 11, 2012

點醒4迷思,朝氣十足!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795&view=full&time=1331522386030
1.睡覺都不夠,還要我早起?
早起的前提,一定是睡好。會做事的人通常都善於掌控睡眠時間。長年研究睡眠、著有《一定睡得好!黃金4.5小時深層熟睡法》、《積極人生晨起術》等書的日本醫學博士遠藤拓郎,相當推薦「進攻型睡眠」,也就是自我控制睡眠時間;研究發現,每天睡4.5小時的效果最好
睡眠是由淺眠(快速動眼期)與深眠(非快速動眼期)交替循環出現,約每90分鐘一次,所以睡眠時間最好以此為倍數,理想時間是6小時。忙碌的上班族恐怕很難達成,因此遠藤拓郎根據成長荷爾蒙、可體松及黑色素的分泌,得到最佳數字:上班期間睡4.5小時,週末則可睡7.5小時
也就是說,睡眠的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高品質睡眠」。同時,適時小睡15分鐘也不可或缺,不妨利用通勤或午休時間打個小盹。良好的睡眠能有效修護並再生腦細胞,彷彿讓大腦「重開機」。也因為睡眠中會進行記憶重組及強化,若有疑難雜症待解決,可以晚上稍微思考後再睡,隔天早上通常能獲得答案
2.陽光真的能讓心情變好?
早晨5點半起床,並曬到足夠的陽光,就能消除壓力,遠離憂鬱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1984年針對「冬季憂鬱症」患者的醫學實驗,證明「光線」有助於治療憂鬱症;晚期的研究更證明,光療法對一般憂鬱症同樣具有效果。
因此,若利用早晨時光走出戶外,多曬點太陽,尤其是長期背負業績壓力的業務人員,不僅能舒緩心理壓力,更能排解憂鬱!
3.吃早餐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遠藤拓郎指出,腎上腺皮質素是儲存於身體的營養素,具有幫助脂肪及葡萄糖固態物質肝醣代謝,並轉換成熱量的功能。受生物時鐘支配,腎上腺皮質素在深夜3點左右開始大量分泌,在你睡著時,將儲存於體內的脂肪及肝醣轉換成熱量,提供夜晚睡覺時所需能量。
所以當你週末熬夜,睡到隔天中午才起床時,是否常感覺:「明明睡得很夠,身體卻還有氣無力?」那是因為中午起床,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已經降低,血糖值也降低了。
因為腎上腺皮質素所製造的葡萄糖通常到上午10點左右便會耗盡,如果想在上午完成一天的重要工作,就必須趁腎上腺皮質素還在分泌、熱量仍大量運作時,補充熱量,攝取早餐,才能持續充滿活力
早餐吃什麼最好?可以分為3大類:第1是能立刻提供熱量的食物,包括柳橙汁、水果、優格等;第2是能讓肚子撐到中午的食物,如熱狗、培根、蛋、烤魚、納豆等;最後則是功能介於前2類的食物,包括麵包、白飯等澱粉類。早餐盡量均衡攝取這3類食物,必能活力滿分,在早上就跑贏其他人!
4.早上運動最恰當?
一天中什麼時候運動最理想?其實,專家的建議是在晚上,而非早晨
以汽車為比喻,一早運動,就像突然讓冷卻的引擎馬力全開;與其如此,不如在身體很溫暖,也就是體溫上升的傍晚或晚上運動,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比較小。體溫上升時,體內的酵素變得活躍,身體的活動力相對愈佳。
當然,這是從生理角度出發的說法,很多人都喜歡一大早起來運動,大汗淋漓後,再精神奕奕展開一天。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早上還是晚上運動好?能自在享受最重要
同場加映:改變人生!朝活高效工作術
「變多」的這些時間,可以運用在工作策略思考,也可以拿來發展第二專長、品玩嗜好、增進人際關係……。
早上1小時,不只能讓你從容面對每一天,邁向工作零加班,更能「改變人生」!
3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 眼見工作上的第一季小結即將來臨, 你是否正摩拳擦掌, 準備在接下來的9 個月中大展身手, 年底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說到時間管理的新顯學, 絕對不能忽略兩個字:朝活( 朝日活動) 。對於如何運用一日之初的早晨, 不僅主流財經媒體討論愈來愈多, 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 更在上班族間掀起一股旋風。
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所長稅所弘, 就是在日本推動「晨型人」觀念的先驅, 他的相關著作不下十餘種, 甚至造成「吃早餐運動」風靡韓國。
在台灣, 早起也不再限於銀髮族的養生祕訣或企業大老的成功術, 愈來愈多年輕面孔加入朝活行列, 不管是早餐會、讀書會、運動社團.., 選項多元精采, 讓朝活蔚然成風。
無法早起?先找到有幸福感的動力
稅所弘強調,早睡早起對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有絕對關聯。若是晚睡晚起,或連續熬夜後大睡一天,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判斷力變弱,意志力不集中。
《時間管理黃金法則》一書作者呂宗昕亦指出,「要談時間管理,應該先回歸到生活管理!」每個上班族都可以擬定一張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而早睡早起,是最能激發黃金體能的作息模式。
所以,如果說時間管理也有所謂的「80 / 20 法則」,那麼最能體現「用20 %時間創造80 %效益」的,應該就是善用晨間時光了!只要能善用這段腦袋特別靈光、思路特別清晰的時間,一定能事半功倍,在一天開始就跑贏其他人。
儘管早起對於生理及心理的好處並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還是知易行難,或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難以持續?與其說是「欠缺毅力」, 倒不如說是沒有用心尋找一個足夠強烈的「動機」,一個讓你足以養成習慣的美好理由。
痞客邦產品經營企劃劉士銘,現在是標準的「陽光男孩」,但其實他也曾是個「城市夜貓族」,起床時間是下午1 點,就算常與自行車隊隊友出外騎車,他也老是屬於「遲到組」。
在工作上負責旅遊產品企劃、私底下又熱愛旅遊的劉士銘,去年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深度旅遊與私房景點的圖文。為了讓自己在工作以外, 還能擠出一段寧靜時光寫網誌,他不得不調整作息,每天提早半小時起床。隨著作品不斷發表,粉絲數由7 萬人,一路攀升到50 萬人,分享的成就感讓他愈寫愈起勁,起床的動力也一天強過一天。
如今,劉士銘更迷上清晨的新生與清新感。他每天早起的第一個儀式,就是「在陽光下曬衣服」, 感覺陽光的溫度,「彷彿也洗淨昨日的不安與煩躁,讓自己煥然一新,」他形容。
天氣好的日子,劉士銘會逐晨光騎車、慢跑或出外拍照。

「2 月拍山櫻花,3 月吉野櫻,4 月流蘇、百合花,5 月油桐花,」劉士銘開心數著說:「早上去,愛怎麼拍就怎麼拍,拍完正好去上班。」
找到喜歡的事,有動力支撐,就能對早起樂此不疲,一點也不「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