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6, 2011

民主不是一天建成的

民主不是一天建成的:

到英国读书的中国学子有千千万万,有多少个会想到要去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宫看一看议会是怎么开的。中国人对外国文化、潮流、消费热衷者众,对政治感兴趣者则寥寥。曾在谢菲尔德大学读新闻硕士的孙骁骥便是这方面的特立独行者,早在2008年初他就在现场观察布朗和卡梅伦的唇枪舌剑,并在内心埋下写一本书的愿望。


更难得的是这个愿望还被一直坚持着直至今年完成。很多人回国之后,因为生活环境迥异,又忙于生计,早日的愿望以及写书这种奢侈的理想,往往镜花水月。但今年仅27岁的孙君却有此等毅力,在回国三年半之后,他的《英国议会往事》一书终于付梓。


讲述英国历史的著作汗牛充栋,但以议会为线索,从其起源、诞生、演化到今日之发展一一讲起的中文书刊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也和政治类图书往往不是大众读物有关。然而英国议会制,也即威斯敏斯特体制,于人类现代社会的意义,可谓有一种奠基石的作用。社会民意的个体表达和集中决策,并没有任何神奇的“分歧争端解决机”能轻易解决之。议会民主制是集中人类智慧和无数历史尝试得来的相对合理的一种方式。而其形成的过程也可谓曲折。


为了让大多数读者能清晰了解这个过程,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自亨利三世起的议会萌芽到今天的议员费用丑闻娓娓道来。自《大宪章》(Magna Carta)以降,九百年的英国政治历史一言以蔽之,其实是王权不断削弱,贵族权取而代之,直至近代由平民权全面占上风的过程。这九百年之间,王权、贵族以及平民之间几方相互争夺,可谓曲折反复:时而惨烈,如1640年代的暴力革命,取决了查理一世;时而顺水推舟,如1911年的《议会法案》,基本废除了贵族上议院对议案的否决权。


但在历史洪流之间,究竟有哪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或者不起眼的小变化,形成了沿袭至今的传统?作者细心地观察了这些变化,将其起承转合清晰地呈现出来。比如,大家都熟知金雀花王朝、都铎王朝等等名字,也通过电影电视熟知亨利八世和安娜波琳之间纠结情史,但却未必知道在亨利八世时期,议会第一次采取投票制。在那之前,议会居然是用表示支持或反对的呼喊声哪个更高的来决定一个议案是否通过。即使是最独断的君主统治之下,议会制仍然在取得历史性的进展。


诸如此类议会轶事以及传统来历,本书还有很多,对英国议会有过初步了解的读者读来可能会更感过瘾。比如,议长为何叫Speaker,它其实来源于1376年议员感觉有必要推举一位能言善辩的代言者和国王进行沟通。所以这个人最大的功能便是speak(说)。而到后来,随着皇权衰落,和国王的沟通以及成了例行公事的事后汇报。议长便成了主持议会会议的中立者,但名字却从没有改过。他不属于任何一个议会政党,端坐下院正中的一张宝座,穿着传统服饰,每次议会开辩时居中主持秩序。执政党首相和反对派领袖都得听他的安排发言。


尤为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对史料的引用做到精确而出处清晰,采用了学术规范的注释方式,充分体现其治学严谨。国内也有不少介绍国外政治民主的大众书籍,能像作者这样以严肃学术规范对待之的,确实是少之又少。


诚如本书的副题,议会不是一日开成的,而议会也无一日不在发展变化之中。讲述议会往事,也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个解剖议会民主制这一社会机制的线索,从而对未来的发展脉搏能更好地把握。如书的最后一章所言,今日的议员,甚至会为一张99便士的报销单搞得灰头土脸,为全社会所诟病,可谓“可怜”,但这种可怜背后意味着何种社会趋势?以英国为例,议会再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俱乐部,甚至也未必有乡绅名流的风光,而是普罗大众任命的一名打工者,拿着公众提供的社会中等薪水,必须规规矩矩,努力服务大众,并远离贪赃枉法之事。不然,时时可能被千千万万个“老板”炒鱿鱼。


这样的地位转变,会让人生出何以至此的感叹。而如果要在感叹背后寻找原因,则可以找来这本书一读。



《英国议会往事——议会不是一天开成的》 孙骁骥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一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